分享

朱福宝先生二三事

 yuanyi 2014-02-18
朱福宝先生二三事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老师朱福宝先生。
    朱福宝先生是北京的民间技击家。先生不仅精通太极、形意、八卦,而且精通诸多的少林拳种。此外拳击、摔跤、柔道、东西洋剑术亦是信手掂来。生前虽为北京技击研究会的顾问,但却很少露面。先生常说,我不是搞普及的,我的工作是搞提高和点拨。先生的从学弟子多为带艺入门。在公园、武馆等大众化的练武场所是见不到先生身影的。先生不是学院派,但也曾在一段时间到处讲课,课堂上旁征博引,汪洋恣肆,趣味横生,演讲加演示,听者如云。一次,先生在课堂上讲到当小腹遭受重击时,如何采丹田内功软接和硬接保护自己时,提出可以自己的丹田当靶子,每人可以使出最大力气打三拳时。一时,听课的人们排成长龙打朱先生。朱先生从容应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先生秉性聪慧,五岁开始习鹰爪拳,此后便将习武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少年时得遇明师徐哲东和郝湛如悉心指点。加上自己苦练,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上海,已经成为有名的小飞腿,郝湛如为了锻练心爱弟子的胆识,常带他周旋于上海的各帮会间比武,甚至进入日本的武馆与日本武士较量。48年,先生17岁时在上海的闸北公园一举战败了向他挑战的五个外国力士。面对一个少年的凌厉拳脚,五个外国人瞠目结。事后得知,这五个外国力士,是国民党政府重金聘请的训练侦探的教练。自此郝湛如更加看重他,并带着他,看望了当时上海几乎所有的有名和无名的明家。
    上世纪50年代初,先生从南京机械制造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工作(华北农业机械厂,现在的北内集团总公司),全家亦随迁京城。繁忙的工作之余,先生仍勤学苦练,20余岁时便达到了形意拳的最高境界。即形意拳外八法的第七个层次,”绝象”阶段。形意拳的第八个层次是起死回生。武家讲技击,练的是取胜之道。第八个层次似没有多大必要练了。
    有兴趣的朋友通过百度可以检索到我在2003年在武术万维网论坛发的一帖“告别论坛,兼谈朱福宝先生”。先生不仅画得一手好机械图纸,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通晓28种拳术。先生博闻强记,武术典籍一看便通,同时一眼能判断出真假。先生在50年代初曾为自己老师徐哲东的《国技论略》作序,也曾写出了“擒拿概论”深得郝湛如先生的赞许。此外“大刀王五刀谱的考订”、“给兰州气功学会理事长陈亨观的信”等一篇篇佳作和典籍相继而出。算起来,先生是宋氏形意的第三代传人。但在与人较技时,通常显示太极的招式,真正动手时使却是宋氏形意的功夫,对手必伤无疑。我们称先生是全才,武林中人却称先生为奇才。

   创新
    先生是个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多年从事机械工艺工装的设计,先生业务精熟,除机械外还,长于物理和数学,而且技术多有创新。上世纪60年代初,先生承担了航空动力头发电的设计任务,当全套设计资料送到北航请教授做最后审定时,面对精细的机械图和密密麻麻的参数及计算公式,老教授由衷的赞叹:企业里竟然有这样的人才!在施工时,先生根据发动机和发电机的转数不同,提出改硬性连接为软性连接的方案,被采纳后,一次试车成功。而国外同类研究比之要晚10年。

   擅变
   中国的传统剑法能否对付西洋的剑术,这是武术爱好者常提的问题。朱先生在50年代就有了这样的经历。地点是在北京的中山公园,先生与击剑队教练对决。一个是中国的天罡剑法,一个是西洋剑术,双方你来我往,先生利用对方磕剑的瞬间,借听力暗换左手持剑,随即右手飞起一掌直击对方门面,一掌拍上对方的额头。
对付日本剑道先生亦有经验。

   鸡形
   60年代初,先生家有客“拜访”,来人自报家门,称自己是海军的摔跤运动员,不久前在莫斯科的青年运动会上取得世界自由式摔交的亚军,该人横宽竖大,我们普通的门,他只能侧身低头进入。说话间运动员双手插向先生腰间,双臂象钢钳紧紧锁住朱先生的腰。运动员功夫确实了得,竟然会听劲,朱先生双手上举,随着呼吸,感到对方越刹越紧,只觉得丹田只剩一丝间隙。运动员抬头看先生说:朱老师,这种招式在世界自由式摔交上是无法可解的!先生很坦然,只说,你看!突然间丹田中放,随即,高举的两臂变为鸡形展翅,一个发力,叠在一起的双手按在了运动员的额头上。运动员受到重击顿时昏了过去。在场的人慌忙把他抬到床上,又是按摩又是灌糖水,良久方苏。运动员醒过来说,朱老师,我当时拦腰抱你时,无论怎么使劲,总觉得抱不实。

    骀形
    文革期间的一个夏天,北京的武术界人士忽然来找朱先生。告诉先生,最近来了一个自称是西北地区的军人,把各公园里的练武场地,全都胡搂了(北京土话,意即踢场子,打败),扬言,指名要找你较量。先生当即与北京的武术界人士商定,如果他穿便装,下手决不留情!一个月后,先生办公室的同事,告诉朱先生,家里来了客人,快回去!朱先生来不及换鞋,只穿着拖鞋匆忙赶回家,见来人身着军装,立即明白来意。十分轻松地说,我是个工程技术人员,对比武较量看得很淡。当然,言外之意是我敢放手一搏。先生家中并不宽敞,两人就在先生的家里推起手来。不及三圈,先生一侧身,便把来人象面口袋一扛了起来,正要掼出,上边的人死死地拉住了身旁的书架,要求把他放下来。第二回合还是推手,对方把搭在朱先生臂上的手慢慢后错,就在他即将脱手偷袭的瞬间,朱先生身子一伏一个骀形把对方掀了起来,身子几乎飞到了天花板,随即,该人头朝下落下来,只听咔嚓一声巨响,砸断了床,待对方爬了起来,朱先生厉声说,如果我没看错,你是练××拳的!后来,北京武术人士问先生结果如何? 先生淡然一笑说,我没给北京武林丢脸!

    杂技
    朱先生晚年因脑血栓而记忆力严重减退,但惟独谈起武术便滔滔不绝。他回忆少年时在上海的一个茶馆里和郝湛如老师的一件趣事。我对郝师说,南方到处都是河流,人们出行都要坐摆渡。不怀好意的船家,常把船撑到河心时便停船,拿出一个大钉子,竟然用掌啪啪拍进了船帮,这一下把坐船的吓住了,要多少船钱只得照付。郝师说那不是武术,是杂技。拍钉子是有技巧的,不是用掌心而是用外掌缘,说着就演示,我又说有人功夫真厉害,能把碗底拍进桌子,而卧进桌子的碗还拔不出来。郝师仍然说不是功夫是技巧。说着就用桌上的茶碗拍起来。当时我也学着拍碎了不少茶碗,但很快掌握了把茶碗底拍进桌子的技巧。当然,师徒俩没少花茶钱(赔人家碗钱)。从那时起,先生从郝师那里学会了识别武术骗子和气功骗子的方法。
    上世纪90年代中,朱先生一直关注着南方日报刊登的司马南的文章,曾跟弟子说,能否找到司马南,我要再传授他一些识别江湖骗子的东西!

    梦授
    朱先生生前曾和我说过一件奇怪的事。那还是上个世纪的71年,一天夜里,先生梦见自己在树林里和一个白胡子老人比武,结果被老人打败了。之后独自在林中郁闷地向前走。忽然他惊喜地看到老师郝湛如迎面走来。郝师告之,已经看到刚才的情景。指出不足,同时传授12招技法。先生惊醒后,立即摸黑演练,结果,只记住了8招(后来都传给了弟子)。一个星期后上海传来消息,郝湛如去世了。时间正是梦中授拳的时间。

    忧虑
    朱先生不只一次说,中国武术经历几个大断层,清末民初是一个断层,解放初是一个断层。文革后的现在又是一个断层。武术是越传越少,其中不少武家,文化不高,不善总结,更不愿传授,结果绝技都湮没了。他不赞同武术商业化,认为,商业化的结果是没落。他决计,不把自己写的东西发表,只传给学生和弟子。他不会为了钱去传外国人。
朱先生死于脑血栓,时间是2005年1月26日凌晨,实际也是死于清贫。生前,武术万维网曾提议,通过网站向武术界募捐,我告之朱先生,先生没有同意。我在此向黄志宇先生表示感谢!

    一颗民间的武术之星悄然划过夜空。先生享年72岁,同他的老师郝湛如一样都是72岁。每次忆及先生,我都悲从中来。先生走的是那样突然,以至没来得及对身后事做任何安排。所幸的事,有的师兄已经练到先生所希望的层次,不出10年,一个老年的宋氏形意技击高手就会出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