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十三势软手—— 颜紫元

 隐士的书屋 2014-02-20

                            十三势软手

                      

                       颜紫元  

             二零零七年三月

 

 
 
     那么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博公道长及董老人秉乾所传的“十三势软手”究竟是什么呢?

     这从清末民初李氏后人抄录的李氏第八世李春茂、第九世李仲及第十二世李鹤林传留的《拳谱》(后文称“唐村本”)中的“十三势目”可看出。

    谱中的“十三势目”为:

起势   攬雀尾  單鞭  提手上勢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手揮琵琶   摟膝拗步  手揮琵琶  搬攔捶   如封似閉   抱虎推山  單鞭  肘底看捶  倒攆猴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扇通背  單鞭  云手  高探馬  左右起腳   轉身蹬一腳  践步打捶  翻身二起  披身  踢一腳  蹬一腳  上步搬攔捶  如封似閉  抱虎推山   斜單鞭   野馬分鬃  單鞭   玉女穿梭  單鞭  云手  下勢 更雞獨立  倒攆猴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扇通背  上势攬雀尾  單鞭   云手  高探馬   十字擺蓮   上步指襠捶  上步攬雀尾  單鞭  下勢   上步七星  退步跨虎  轉脚擺蓮  彎弓射虎  上步攬雀尾  双抱捶    

 (按:武禹襄之兄武澄清在舞阳盐店发现的太极拳谱即李亦畲传郝为真的拳谱—后文称“盐店本”中的“十三势目”与唐村的完全相同,而唐豪在琉璃厂发现的山右王的阴符枪谱与太极拳谱合抄本—后文称“厂本”与唐村本稍有不同)

   《厂本》的“十三势目”:

攬雀尾  單鞭  提手上勢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手揮琵琶   進步搬攔捶  如封似閉   抱虎推山  攬雀尾  肘底看捶  倒攆猴  斜飛式   提手上勢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海底針  扇通背  撇身捶  卸步搬攔捶  上势攬雀尾  單鞭   云手  高探馬  左右分腳  轉身蹬腳  進步栽捶  翻身撇身捶  反身二起腳  上步挫捶  雙峰貫耳  披身踢腳  轉身蹬腳  斜單鞭  野馬分鬃  玉女穿梭  單鞭  云手下勢   金雞獨立   倒攆猴  斜飛勢  提手上勢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海底針  扇通背  上步攬雀尾  單鞭  云手  高探馬  十字擺蓮  摟膝指襠捶  上步攬雀尾   單鞭下勢  上步七星 退步跨虎  轉脚擺蓮  彎弓射虎  上步攬雀尾  合太極    

    附:《陈氏拳械谱》 陈两仪堂记  头套十三势拳歌

懒插衣,单鞭, 护心拳,前堂拗步,庇身打一锤,出身喝一声, 朝阳肘,一脚,倒卷红,六封四闭,   拗步闪通背,云手,抱头推山,高探马, 左右插脚,中单鞭, 铺地锦,二起,跟子, 演手,噙拳噙手,六封四闭, 前照,后照,野马分鬃,一堂蛇,金鸡独立,倒卷红,六封四闭, 拗步,通背, 云手,抱头推山,高探马, 十字脚,猿猴看果,单鞭,七星,挎虎,拗步,当头炮。

    上述唐村本、盐店本及厂本中的“十三势目”与杨氏、吴氏及武氏所传的太极拳无论在动作名称上,还是动作顺序上几乎完全相同;与流传的陈氏、赵堡太极及本人这次去河南济源所发现的勋掌村“神拳”(会有专述)则大相径庭,而后三者却十分相类似。

    这说明传自道家的“十三势软手”十分珍秘,传到陈家沟十四世陈长兴、赵堡太极第六代陈清萍后即失传,杨露禅、武禹襄却学到了,唐村的第十二世太极一代宗师李鹤林显然还有练。难怪上世纪曾流传着“陈氏太极不是太极拳”之说法,现在找到了依据,看来并非空穴来风。也就是说上世纪流传的“陈氏太极”不是传自道家的“十三势软手”,但与“十三势软手”有关。如果按照被唐村李氏的第十二世太极一代宗师李鹤林辑录的太极拳谱内容来看,只有“十三势目”,也就是说在李鹤林的眼里“十三势软手”才是太极拳,所以他所辑录的谱中并没有他的曾祖们(李仲、李信、陈奏廷)所创的“太极养生功”名目,从这点意义上来说,上世纪流传的“陈氏太极不是太极拳”说法,有它的正确性。

    那么原传的十三势软手究竟是否还存在?目前流行的杨氏、吴氏、武氏、孙氏太极拳与十三势软手又是什么关系? 

    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太极拳全书》第46页及57页曾记述了一则消息:1914年前后,在前北京体育研究社的年会终了时,有许多名家参加余兴表演,当时太极拳方面,有吴鉴泉、杨澄浦表演十三势拳架,两位在表演时,使观众直觉是在左右逢源之中前进和后退,滔滔不绝的起伏不已,好像站在小划船上横渡长江一样;他们的动作表面上及其绵软,内里却显出含有坚刚;慢到方时快,快到圆时慢,及时匀清地配合着开合,若玉环的无端,看不清衔接在何处。他们进退时并不显出在进退,仅觉得逐步在变换姿势;表演完毕的时间,约八分多钟,在场的人都叹为观止。整套表演完毕的时间,约八分钟。在场的人叹为观止……。

    而目前流行的杨氏、吴氏太极拳是后来杨澄浦、吴鉴泉根据十三势拳架改编的,整套演练在三十分钟左右。吴氏太极拳练到高深阶段,则需四十五分钟。同样目前流行的武氏、孙氏太极拳是由郝月如(1877-1935)、孙绿堂定型的,也是从十三势拳架而来的。

    杨、吴氏十三势拳架就是杨露禅从陈长兴老师处学来的,也称快架、小架。杨氏三代即杨露禅、杨班候、杨健侯及杨少侯、杨澄浦,吴家的吴全佑、吴鉴泉都练此架。

    杨健侯又将小架改成中架,杨澄浦则根据小架、中架改成大架即目前流行的杨氏太极拳。而吴鉴泉则根据练小架的体会,适应社会的需要改成目前流行的吴氏太极拳。 

    十三势拳架惜在杨家失传,中架也只有田兆麟一支尚有练。吴家的十三势拳架吴鉴泉仅传给了吴公议、吴公藻、吴英华、马岳梁、赵寿村,而只有吴英华、马岳梁老师传留下,吴公议、吴公藻、赵寿村都未下传;吴氏太极的北派王茂斋一支也失传。吴鉴泉的

    另一弟子吴图南曾称其向杨少侯学十三势拳架,从其书中的动作照来看,与吴英华、马岳梁二位恩师传给我的是一致的,据说吴图南也未下传。

    而武氏太极门,也未能下传武禹襄从赵堡陈清萍处学来的十三势拳架。

马岳梁老师曾不止一次的说过,太极拳原来不叫太极拳,而称十三势,即八门五步十三势拳。
   吴英华、马岳梁二位恩师传下的还有十三大枪、二十四枪、粘杆、粘扎枪等,另有十三势剑、刀及十三势推手手法等。

    看来原传十三势拳架被历代太极传人都十分珍秘,陈家沟的十四世陈长兴传给向其学艺二十余年的杨露禅,便不再传了,于是十三势在陈家沟失传,唐豪1931年冬去陈家沟见到的十三势已非原来的十三势,这从其动作名称上可以一目了然,陈氏拳稍后会有专论。

    赵堡的十三势拳在陈清萍传给向其学拳月余的武禹襄后也不再传(武之前曾向杨露禅学过,因杨保守而未能学精,但已粗知大概,否则学月余,恐难精),而传由十三势拳发展而来的赵堡领落架、及与陳家溝太極名家陳有本交流来的腾挪架,陈清萍的赵堡弟子们也各自创拳如代理架、忽雷架。

博爱唐村的李氏后人至今尚未发现有练十三势拳架的,据说还有人练李仲、李信、陈奏廷所创的太极养生功。

    因此道家原传十三势软手,因历代极为保守而仅有马、吴二师单支存焉,险乎哉?幸乎哉?万幸也!

附:吳式太極拳快架譜(十三势拳谱)
 
起勢 攬雀尾  單鞭  提手上勢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手揮琵琶 進步搬攔捶  如封似閉 抱虎推山  十字手   斜摟膝拗步  翻身摟膝拗  攬雀尾  斜單鞭   肘底看捶  倒攆猴 斜飛式  提手上勢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海底針  扇通背  翻身撇身捶  卸步搬攔捶  攬雀尾  云手  高探馬   左右分腳  轉身蹬腳  進步栽捶  翻身撇身捶  二起飛腳(二蹦子) 退步打虎  右蹬腳  雙峰貫耳  披身踢腳   轉身蹬腳  進步搬攔捶  如封似閉  抱虎推山  十字手  斜摟膝拗步  翻身摟膝拗步  攬雀尾  斜單鞭  野馬分鬃 玉女穿梭 單鞭  云手 下勢 金雞獨立   倒攆猴 斜飛   提手上勢  白鶴亮翅  摟膝拗步  海底針  扇通背  翻身撇身捶 上步搬攔捶  上步攬雀尾  單鞭  云手  高探馬  十字擺蓮腳   摟膝指襠捶  上步攬雀尾  下勢  上步七星(又名上步騎鯨) 退步跨虎 轉身擺蓮   彎弓射虎  上步挫捶  迎面掌  翻身撇身捶 上步攬雀尾 合太極 

 

  •  陈氏、赵堡、唐村太极及勋掌村的“神拳”

(一).陈氏拳械:

   “陳氏拳械譜”記載陳家溝當時的拳法有:

頭套拳 二套拳  三套拳  四套拳(紅拳.太祖下南唐)  五套拳  長拳 (一百單八勢)
炮捶(二套炮捶、十五炮走拳)  短打  散手  擠手(練法、成法) 略手  攄手  三十六滾躍  金鋼十八拿法 

     器械有:

單刀               雙刀                雙劍               雙間         
八槍               八槍對刺法          十三槍             桓侯張翼德四槍  二十四槍           二十四槍練法       盤羅棒              春秋刀        
盤羅棒練法         旋風棍              大戰朴鐮
  

    还有“長拳總歌”或稱“拳經總歌”。

    从所記載的內容可看出,当时的陈氏拳械来源于少林寺的紅拳、炮捶拳系(稱宋太祖趙匡胤為其創始人)、通背缠拳系、千载寺十三势拳及陈王廷同李仲、李信一起创的太极养生功。

    其中,盤羅棒与少林盤龍棍相同(按:《陈氏拳械谱》里关于盘罗棒还附有一个《盘罗棒诀语》:“古刹登出少林寺,堂上又有五百僧,百万红巾灭佛教,悖罗地上显神灵。若知此棒出何处,盘罗流传在邵陵”。唐豪认为这诀语中说的“登出”是登封之误,“邵陵”是少林之误,“盘罗”是那罗之误,“悖罗”是盘罗之误, 而“那罗”就是神话的紧那罗王之略称)。

    八枪、十三槍、二十四槍是六合枪中的主要内容。在陈氏旧抄拳械谱文修堂本枪法图势附记:“此枪法图,系汜县禹家枪法流传”;又文修堂本有枪法自序一篇,记有;“以上枪棍谱系河北王堡村得来,道光二十三年岁在癸卯中秋,张开周重抄谨志”,因此而知陈氏的枪法也是源自千载寺董老道的六合枪。(注:此处的“河北”指黄河之北。)其“散手”“短打”以及“金剛十八拿法”均与戚繼光著的勢名相同;其紅拳、炮捶譜也与少林寺紅拳、炮捶相同;其太祖下南唐也与戚氏拳谱同。其長拳一百單八勢及雙锏等均与山西洪洞通背拳譜的長拳一百單八勢、雙锏等相同。也就是说被唐豪称失传的陈氏长拳并非太极拳经中所说的长拳,是通背拳,并且现在发现与博爱的通背拳一百單八勢也全同。(博爱有郭家村专练通背拳,乾隆年间去山西洪洞传通背拳的郭永福很可能是博爱通背传人。太极拳谱中指的长拳就是十三势拳,也就是八门五步十三势,当然也不是指十三个姿势。順便提一下,后來在楊氏門人中,有李景林、陳微明及武式太極門人陳固安所傳的一百零八式太極长拳皆是他們自己在楊式太極拳及武式太極拳基礎上,增益而成)。

    其第四套拳(第四路),就是“通背缠拳二十四势”,两者的歌诀完全一样。(通背二十四势:懒扎衣立势高强,丢下单鞭鬼也忙。出门先是翻花炮,望门攒立逞英豪。堂桩后带掩手红拳,骑马势上连着握弓射虎。左拗步十面埋伏,右拗步谁敢当先。劈身拳势如压卵,指当势高挑低捧。金鸡独立芑留情,护身拳八面玲珑。刘封四避实难客,转身劈打纵横。上一步二换跟打,到回来左右七星。翻花炮打一个孤雁出群,下扎势谁敢来攻。翻花舞袖入把城,分门庄去丧残生。转动一拳打倒,两脚穿梭难停。舞袖一推往前攻,急回头当阳路终。)

     陳王廷的确是第一個將武術引入陳家溝的人。从《李氏家谱》中可知陈王廷最初习武的目的是为了求取功名,在明末为武庠生(陈王廷为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陳鑫在“陳氏家乘”中将其弄颠倒了)。明末天下大亂,匪盜常侵扰各鄉,這也是陳王廷決心將武藝教陳溝族人練習缘由,以自衛防匪。

     陳鑫 在“陳氏家乘”中記載 “公(指陳王廷)与登封縣武舉李際遇善。”少林寺在登封,陳家溝又离登封不遠,所以陳王廷与當時精少林拳法的登封縣武舉人李際遇是好朋友,陳王廷當時所學并在陳家溝傳授的少林紅拳等內容,完全有可能是李際遇傳授的,這是陳王廷早期所學的武術。

     但陳王廷主要所學的还是千载寺的十三势拳、通背拳,又与姑表兄弟李仲、李信(岩)一起创拳。其中李信创完拳后可能感悟到当初所学尚未达到高深境界,于是数年后家谱记载他又去千载寺“再拳”,也就是再去深造十三势软手。同样陈王廷后来遇到蒋发,也将其请回家,随其深造。

     陳王廷所以遇到太極傳人蔣發宗師,并愿從之學,是因為明末官逼民反,离趙堡鎮不遠水叽宓氖Y發隨登封李際遇造反。

    而陳是李的好友,擔心李触犯朝廷,于是上山勸阻李。在上山途中,見一叛民,陳想捉住他,以便讓他帶陳去見李。但這人的功夫極好,陳追了几圈也未能赶上,自嘆不如。后來,李際遇事敗,陳王廷見敗兵中有當時自已追赶不上的那個人,知其功夫非凡,于是收留于家中,為了避開朝廷嫌疑,名義上為仆人,暗地里隨之學拳,這個人便是太極傳人蔣發宗師。

    陳鑫在“陳氏家乘”中記載“陳奏庭,名王廷。明庠生,清入武庠,精太極拳,往山西訪友,見兩童子扳跌,旁有二老叟觀,公亦觀之。老者曰:‘客欲扳跌乎?’曰:‘然’老人命一童子与之扳跌,童子遂摟公腰,亮起用膝膝公,气海者三,將公放下,忽老幼皆不見,天亦晚,公悵然而歸。公与登封縣武舉李際遇善。登封因官逼民亂,以際遇為首,公止之。當上山時,山上亂箭如雨,不能傷公,遇一敵手,公追之。三周御寨未及。李際遇事敗,有蔣姓仆于公,即當日所追者,其人能百步赶兔,亦善拳者也”。

     在陳鑫這段記述中可以看出除上述內容外,還有其它意思:

  • 暗示太極拳學自山西:蔣發教陳王廷太極拳時,一定會對陳說其藝是學自山西的。与陳鑫同時期的趙堡太極傳人杜邁育所著的“太極正宗”一書中道“余先師蔣老夫子,原籍怀慶溫縣人,生于大明万歷二年(1574年),世居
  • 小留村,在縣之東境,距趙堡 
  • 鎮數里之遙。至22歲學拳于山西太原省太谷縣王老夫子諱林禎。事師如父,學七年貌不衰,師亦愛之如子。据聞王老夫子學于云游道人,學時即告以此拳之來歷久矣”。

     而目前仍保留在趙堡鎮趙堡太極傳人的拳譜資料又記載“蔣發,祖居河南溫縣東鄉劉村,后遷水运村,曾至山西王宗岳處學藝十余年。后際遇事敗,隱入陳家溝,匿名為仆,傳弟子陳邢喜怀、陳王廷。王宗岳,山西晉陽縣七里堡人,人稱華北大俠,業客店。”

     但陳鑫由于出于農村文人的心態,是極不情愿說是蔣發學自山西或是其九世祖陳王廷間接學自山西的,于是說了一通令人摸不著邊際的話,即“往山西訪友,見兩童子扳跌,旁有二老叟觀,公亦觀之。老者曰:‘客欲扳跌乎?’曰:‘然’老者命一童子与之扳跌,童子遂摟公腰,亮起用膝膝公,气海者三,將公放下,忽老幼皆不見,天亦晚,公悵然而歸”。

  • 暗示蔣發功夫相當了得,不但能百步赶兔,而且拳術也非常好,陳王廷不及他。然在陳績甫(陈照丕)的著書中,陳績甫更有發揮,其云“清康熙年間,先世奏庭公,系武庠生,拳尤高超,曾降服河南登封縣玉岱山巨寇李積玉(為李際遇之筆誤)。只身入山,眾不能敵,一寨惊拜投焉;后在山收孝子蔣發為弟子,授以真傳,負名當世。奏庭公老年,繪一肖像,以蔣發侍立,用示后人,至今像存祠中。”

 

    說陳王廷一人上山,而降服全寨之人。試想陳王廷連蔣發一人都不及,如何能使全寨人降服,何況寨中又有武舉人李際遇?陳王廷不過武庠生而已。陳績甫說有孝子蔣發拜陳為師,這無非是想制造一個“趙堡太極來自蔣發,而蔣發是學自陳王廷”的混亂。試想陳王廷怎么會讓功夫遠遠超過自己的蔣發拜自己為師?這是制造笑話。在陳王廷的詩歌“長短句”及十四世陳長興的拳論中,均未稱陳王廷是太極拳創始人。看來,陳績甫不但功夫不及前人,其它方面也不及前人。

    陳王廷有長短句云“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几次顛險,蒙恩賜本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閑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教下些弟儿孫成龍成虎任方便…… 笑那万戶諸侯,兢兢業業,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總不貪,參透机關,識彼邯鄲,陶情于魚水,盤桓于山川,興也無干,廢也無干,若得個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哪管他世態炎涼,成也無關,敗也無關,不是神仙誰是神仙。”

    现在看来,陳王廷“一卷黃庭身伴,悶來時造拳……”, “造”的是“太极养生功”。也就是,除了十三勢学自千载寺道人及蒋发外,其所造的拳大概就是后被称作二套拳、三套拳、四套拳、五套拳的源于通背缠拳的四套拳法了,更确切地说是“改造”而不是凭空“创造”。

    所謂的陳式二路,在陳長興、陳有本之時并沒有列入太極拳范圍內,只是近世陳發科將其更改,加入一些柔化的動作,稱為陳式太極二路,是少林拳的太極練法。由于炮捶震足動作多,后人不明者以為陳式太極拳越震足越顯示功力,于是漸漸失去了作為輕靈沉著的原有陳氏太極拳踏足,變得甚于少林拳數倍的恨步震腿。現代醫學証明,如此震足震蕩腦脊髓,對身体遺害無窮,實宜刻不容緩改正的敝病。而目前流行的陈氏一路即由頭套拳而来,不过与原传道家的十三势已有相当区别。

    從陳王廷的“長短句”看他变得淡泊名利,与世無爭,只想做“活神仙”,這是受千载寺道人及蔣發的道家思想影響所致(因為太極拳是由云游道人傳給山西王宗岳的,而王宗岳又是蔣發等的老師)。

此外,顧留馨也聲稱陳王廷是太極拳開創人。顧著《太極拳源流小考》一文在1961年發表,其中有“据說李際遇的部將蔣發,武功很好,能在百步內追獲野兔,后來投奔陳氏避禍,對陳氏造拳可能有很大幫助。陳氏后裔保存的陳王廷遺像,旁立一人,手執大刀,就是這個蔣發。”當時顧并未寫蔣發受陳王廷所傳,而是“對陳氏造拳可能有很大幫助”。但后來顧著《太極拳術》中附表:《陳家溝陳氏家世表》中,卻將蔣發列為陳王廷所傳。兩論自相矛盾,可能受其师陈照丕的影响。趙堡太極傳人著中均說蔣發受山西王宗岳所傳。如按顧說“對陳氏太極拳可能有很大幫助”之語,陳王廷該是受蔣發所傳(或指點)了。

    關于“陳王廷遺像旁立一人……就是蔣發”,并且顧說:“畫像背后有記載”(按:目前流行的這張畫像可能是今人画的,不知原画像是否还存在?现今的画像中人物仍着明朝服装,但李际遇部队被清兵剿灭时已是顺治十八年)。按古今之習,畫像題字都在正面,為何獨此題字在畫像背面呢?陳王廷時,陳氏家

族一定有比蔣發更重要的陳家溝人,為何一定要把作為“仆人”的蔣發与陳王廷畫在一起并讓陳氏后裔拜祭?唯一的解釋是:蔣發与陳王廷關系特殊,是陳王廷的十三势拳老師,但礙于朝廷猜疑,故將字題在像后,以示不忘陳氏太極拳來源。

    顧氏《太極拳術》中又說:“可以推定(指陳王廷)創造太極拳,應在十七世紀的七十年代,即1644年明之后的三十年光景”。而据唐豪考証,蔣發生于明万歷二年,從明万歷二年到1674年是99年,也就是說蔣發在陳王廷創成太極拳時已經99歲了,如此高齡的蔣老夫子竟然跟陳王廷學起太極拳來,不能不使人忍俊不禁。另外,趙堡歷代相傳張三丰為太極拳創始人,王宗岳傳蔣發。如按顧氏所說陳王廷傳蔣發,陳清平傳趙堡架,為何陳清平在趙堡鎮傳拳時,不將趙堡架之說推倒,而立陳王廷為太極拳創始人,說蔣發并非學于王宗岳之說呢?陳清平又未另立門戶,自己所傳為什么不稱為陳氏太極拳,武林中所分門派歷來已久,卻甘愿作趙堡太極拳的一代傳人。

    楊露禪學拳于陳長興,古來武林中最重師傳,既然楊露禪學于陳氏門中,陳氏在傳授太極拳源流時是怎樣說的呢?如陳長興傳楊露禪為“陳王廷是太極拳創始人”,楊氏決不會違師所傳而尊“張三丰創太極拳”,雖然在拳藝上獨具風格可自成一派,但都承認師傳,決不會數典忘祖,違背歷史事實,這樣看來,陳長興是根据歷史傳授,即:張三丰是十三势拳創始人,王宗岳傳蔣發,蒋发傳陈王廷的。

    不僅如此,而且這也表明,陳長興的前人也是承認上說這一歷史的。顧氏不惜篡改歷史,將李亦畬《太極拳小序》中云“……旋里后,示諸同好,母舅武禹襄,見而好之,常与比較。……素聞豫者,怀慶府趙堡鎮有陳姓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者,過而訪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改成“……武禹襄為了進一步探索陳氏拳法的奧秘,想訪其師陳長興。1852年,禹襄在其兄住所—河南舞陽時,便道去陳家溝,擬訪楊露禪的師父。在途經趙堡鎮時,知悉長興已老病,遂從陳清平學拳……”。李

文中并未有訪陳長興之意,而顧氏卻不惜涂改。

    在陈氏拳术史上,作这种小动作甚至篡改的不仅有顧留馨及其师陈照丕,更多的还是陈氏十六世陈鑫。

陳鑫是位小农意思较强的封建文人,在记述其先人陈卜及陳氏太極拳傳人的問題上,他也未能擺脫農村封建文人的狹窄心胸,對趙堡太極傳人陳敬柏、陳清平等記述上,非常失真,制造了不少混亂。因此其所编的《陈氏家乘》与陈槐三先生所藏的《陈氏家谱》的价值,就不可相

提并论了。

    例如:

   關于陳卜創拳之說
      
    陳卜是陳家溝陳氏始祖,于明洪武七年即公元1375年由山西洪洞遷至河南溫縣陳家溝的。陳卜創拳之說主要出自陳氏十六世陳鑫及十八世陳績甫所著之書。陳鑫之前陳家溝均無此种說法。

    陳鑫在其“陳氏太極拳圖說”中云:“洪武七年,始祖卜,耕讀之余,而以陰陽開合邉又苌碚呓套訉O以消化飲食之法,理根太極,故名曰太極拳。”此書在1933年出版,其后,陳績甫在1936年所著的“陳氏太極拳匯宗”一書中也跟著說“明洪武七年,余始祖卜,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居河南溫縣……余始祖以夙精太極拳,慨然奮起,率子弟及村中少壯數百人,攻入匪穴,殲之后一方得安。自是以來,學者日眾,因就村內設武學社,廣傳其技焉”。陳績甫改稱陳卜“夙精太極拳”語調比陳鑫稱陳卜“創太極拳”緩和,只是与

陳鑫所說矛盾突出,因為只要有一般常識的人是分得清“創”与“精”二字的巨大差別。陳績甫顯然對陳鑫所稱陳卜開創太極一說有些害羞,但又不能馬上推翻,所以來個折中,稱陳卜“夙精太極拳”。

    查康熙五十年即公元1712年,陳氏十世孫庚追立之卜碑,對其始祖陳卜只有“我祖諱卜,洪武初年,來自洪洞,定居于茲”寥寥十六字。

    看來,陳鑫与陳績甫是故意編造其始祖的事跡,陳卜創太極拳或精太極拳之說純屬杜攢,陳王廷之前,陳家溝并沒有人會練武。

    陳鑫編造了不少其它內容,以下會談到,現在先剖解一下陳鑫其人。陳鑫 (1849—1929) , 其父親 陳仲生 (陳氏十五世) 太極很出名。陳鑫兄弟二個,其兄為陳垚,其父命陳垚專習武,命陳鑫專習文。陳鑫在其書中云“我先大人命我先兄垚習武,命愚習文。習武者武有可觀,習文者文無所就,是沼柚镆病薄j悎惷磕昃毴^一万余次,又得其

    父真傳,所以武功很好。而陳鑫到了七十余歲武不武,而文的方面又無著作,于是為了“有所造就”,就編寫了“陳氏太極圖說”。由于陳鑫并不精太極拳,對太極拳了解只是停留在其自身所云的“耳聞目見”上,而少親身体驗。但為了“文有所成”,于是將古代易理生搬硬套在陳氏太極拳上,以示其始祖陳卜創拳時有何等高深的理論。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其著所說難免空洞。陳鑫在其“圖說”中首次談到纏絲勁,然而陳氏十四世太極宗師陳長興在其《太極拳十大要論》和《用武要言》中,竟通篇只字未提被陳鑫寫作為陳氏太極拳標識与靈魂的“纏絲法”,甚至連“纏”字都不見一次。其所提的纏絲法是陳鑫根据朱熹所繪的“河圖”、“洛書”,而自我創編圈出的一個“螺旋線”,說這就是“太極”,由此又推出“纏絲勁”。而朱熹所繪的“河圖”、“絡書”只是對周易中“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傳說的一种假設,不足為据,遭到很多學者的反對。因此陳鑫把朱熹的假設作為根据,又信手把朱熹之河圖圈了七圈的大“螺絲”,實為空中樓閣,毫無根据。

    其實“纏絲說”即非“發展”了太極學說,也非現今陳氏太極拳的獨有特征。优秀的拳法,其身法、手法、步法都是滾進滾出、擰裹旋轉,弧線邉拥模际且涣⑻鍒A球(立体太極球)的邉樱曳堑巧硇紊系奶珮O球滾動、旋轉邉樱莾仍趧乓獾臐L動、旋轉邉印H缵w堡、楊、武、吳、孫、武當、猶龍太極

拳、心意六合拳、陰陽八卦掌、六合八法拳無不有此原則。但都未稱為其拳特征,也未稱此原則為“纏絲法”,何況近世的陳氏太極拳更注重的是外形上的纏來繞去,而且認為外形上越纏繞越是陳氏太極拳,并

越演越烈,可以說是“搖來晃去”,這都与不諳太極拳的陳鑫所創造“纏絲說”的影響有關,其实从《李氏家谱》中可知这种“缠法”极可能源于通背缠拳。

    陳鑫這种農村文人的心態也表現在其對流傳到陳家溝的“心意六合拳譜”上,陳鑫將“心意六合拳譜”改名為“三三拳譜”,以致后人難以分辨“三三拳譜”究竟是陳家溝拳譜還是“心意六合拳譜”,這与走出陳家溝,

    見過世面比較開明的陳氏十七世陳子明,就形成明顯對比,在后會論及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