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抱石投江”两问

 云中上人 2014-02-20

“抱石投江”两问

 

《千金原来也可称男子》见《咬文嚼字》2014年第二期)一文在介绍用“千金”指称他人女儿的来历时,引用了浣纱女为使伍子胥安心逃亡而抱石投江自尽的故事。故事讲得很清楚,在此我不欲复述。但有两问,不吐不快。

一问:伍子胥在这件事情上有没有道德污点?伍子胥逃亡途中向浣纱女乞食后,怕行踪暴露,要求浣纱女不要走漏风声。这都属正常。但接下来事情却急转直下了。浣纱女为让伍子胥放心,竟然“抱石投江而亡”。伍子胥对此居然表现淡漠,仅许愿说“十年之后,千金报德”。这是何等的虚伪!不错,伍子胥信守“承诺”,十年后真的“千金报德”了。但那又能怎么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早已消逝,这样的报答有意义吗?伍子胥作为一名贵族生命宝贵,浣纱女作为一介平民生命就不宝贵吗?故事的发生地是浣纱女浣纱的河滩,那不是深潭,河滩的特点是水深逐步加深,伍子胥完全有时间将浣纱女抢救上岸。能救而不救,伍子胥对浣纱女的一步步走向死亡完全采用放任的态度。这种为了自己的安全,任凭于己有恩的女子自杀的行为,任何说词都无法掩盖其污点。我们必须对伍子胥进行道德谴责!

二问:“抱石投江”这个情节是否真实?浣纱女与伍子胥素昧平生,她没有任何理由为一个素不相识的的人付出生命的代价,——不管对方是一个怎样的贵族。这事儿太令人匪夷所思了。退一步说,即使我们相信她是为了某种“大义”而欣然放弃生命,但她有必要去“抱石”吗?为什么“抱石”?是为了表示自杀的决心吗?抑或是为了增加自杀的把握?不管什么原因,纯属多此一举。求生是人的本能。自杀者不管事前对死有多大的决心,事到临头都必然挣扎求生。一挣扎,那石头不管抱得有多紧,必然滑脱,会水者自然自救生还,不会水者依然沉入江底。可见,自杀成功与否,与是否“抱石”实在没有关系。此乃常识,古今皆然。如果故事说浣纱女“缚石投江”——即那女子把石头捆在自己身上投江,我还勉强相信。但如果这样,伍子胥道德上的问题就更大了。因为“缚石”需要时间,需要寻找绳索,伍子胥更有时间阻止,何以仍无所作为?故事的编者或许就是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而不得不让那可怜的浣纱女“抱石”了事。

由“抱石”情节我突发奇想。浣纱女自小在江边长大,没准水性极好。伍子胥不是怕走漏风声而不放心吗?她“抱石”就是要做出一个必死的姿态,让伍子胥放心:“看,我必死无疑,风声不可能走漏了。”待沉入江底后,她会扔掉石头,潜泳到一个背静处悄悄上岸。如此则皆大欢喜,浣纱女保全了生命,伍子胥也“放心”了。中国人喜欢大团圆,我私心更是如此,——这毕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呀!不过这纯属我编的故事,就此打住。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另外一个类似的故事。这个叫做“卧冰求鲤”的故事说,晋人王祥的继母大冬天想吃鲤鱼,王祥竟然卧在冰上融化坚冰,为母亲捕鱼。此事骇然作为道德典范列入了道德启蒙读本《二十四孝》中。故事编者也不想一想,即便冬天要捕鱼,用工具凿个冰窟窿不就行了吗?犯得着自虐式地“卧冰”吗?现在每年都要举行的吉林省查干湖冬捕,就是凿冰捕鱼的现实版。

中国古代文人编故事,为了增强戏剧性,往往加入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情节。我看“抱石”、“卧冰”皆属此例。由此看来,对古书中类似的令人匪夷所思的“记载”,还真得多长个心眼,多问几个“是这样的吗?”千万别因为“书上都白纸黑字写着”而深信不疑。

想起孟子早就说过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诚哉斯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