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子与诸子——诸子源于管子

 成为亨特 2014-02-21
管子与诸子——诸子源于管子
卢泰然
  
  管仲的基本思想既源于太公,又有发展。他认为“齐在海滨”,只有“通货积财”,才能“富国强兵”。他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认识到,“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他“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赈贫穷,禄贤能,”从而国力大增。齐桓公一举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而“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后来齐国的国君虽然改姓田,但齐的国号没有变,太公的立国之本没有变。所以,在齐威王、齐宣王的励精图治下,强大的齐国又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纵观那段历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推行礼乐、以礼乐为国本的诸侯国大都不成气候,如鲁国、宋国;那些不把礼乐当回事的诸侯国反而个个强大,齐有太公立国,秦有商鞅变法,吴有孙武,楚有伍举,这些人没有一个是鼓吹礼乐的,却都使国家强盛。
  
  管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其后的诸子百家几乎无一不是从管子学说中分离而出。
  
  管子的思想收罗在《管子》一书中,与其他的诸子一样,《管子》中的文章有管子自写,也有后人补充。《管子》共八十六篇,现存七十六篇。通读《管子》,就会发现管子是诸子他们亲爹这一铁的事实。
  
  在贾志刚版的《原来这才是春秋》中,对于这一事实做了简单的描述,现摘录部分作为佐证。
  
  儒家: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踰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踰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这里的“四维”就是礼、义、廉、耻,缺了一维,国家就倾斜;缺了两维,国家就危险;缺了三维,国家就颠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管子认为有了礼,人们就不会超越应守的规范;有了义,就不会妄自求进;有了廉,就不会掩饰过错;有了耻,就不会趋从坏人。有了“四维”,国家就有了秩序,邪乱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这就是管子的四项基本原则,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富裕,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基础,是必备的条件。
  
  礼、义、廉、耻,这就是儒家思想的基础。
  
  法家:
  
  关于法,管仲的论述非常之多,内容也非常全,从法的重要性,到法律制度的建设、法律的执行等各个方面一应俱全。稍作摘选,就能发现管仲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法家,他的思想也正是后来法家们的理论基础。
  
  “正法直度,罪杀不赦,杀戮必信,民畏而惧。武威既明,令不再行。”翻译过来就是:法律公正,制度明确;杀有罪,不宽赦;执行刑罚一定说到做到,民众就会畏惧。权威明示于众,法律就不必一再重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严格执法,公开执法。
  
  “君一置其仪,则百官守其法;上明陈其制,则下皆会其度。君之置其仪也不一,则下之倍法而立私理者必多矣。”翻译过来就是:国君统一立法,百官就能守法;上面把制度公开,下面行事就都能合于制度。如果国君立法不能统一,下面为公法而另立私理的人就会增加。换成今天的说法,就是公开公平公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故曰:亏令则死,益令则死,不行令则死,留令则死,不从令则死。五者死而无赦,唯令是视。故曰:令重而下恐。”翻译过来就是:英明的君主知道治民的根本,根本中没有比法令更重要的。所以说,随意增删法令的,不执行不遵守法令的和扣押法令的都必须处死,法令有了权威,下面的人就畏惧了。严刑峻法,对于现代社会来讲,当然会有个适用性的问题,但在当时,自有其时代意义。
  
  甚至对于一些法律疑难问题,管仲也有很好的解答。
  
  “令未布,而民或为之,而商从之,则是上妄予也。上妄予则功臣怨,功臣怨而愚民操事于妄作,则大乱之本也。令未布,而罚及之,则是上妄诛也。上妄诛则民轻生,民轻生则暴人兴,曹党起而乱人作矣。”什么意思?就是说还没有颁布法令,有人偶尔执行了,国君不应该奖赏他,否则守法的人们就会抱怨,而一些人就会猜测还要出什么法律而提前去做,那样国家就要大乱了。同样,法律还没有公布之前有人触犯了,也不能去惩罚他,否则人们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就会没有安全感,也会引起社会的动乱。
  
  著名的范跑跑被开除了,按照管跑跑的思想,开除他是不对的。
  
  对于法治的精神,管仲的思想可以说入木三分。即便活在现在,做一个哈佛法学院的博士后导师绰绰有余。
  
  道家:
  
  管子的哲学思想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管子》一书中,至少有九章专门讲述哲学问题。分别是宙合第十一、枢言第十二、冶心术上第三十六、冶心术下第三十七、五行第四十一、势第四十二、内业第四十九、九受第五十五、版法解第六十六。除此之外,其他章节中也都论及。
  
  “道”是管子重点讲解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由管子提出并进行解释,后来老子写《道德经》,就是继承了管子关于道的概念,延伸而成。
  
  关于道,管仲多处提到,举几个例子。
  
  “道,不远而难及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
  
  “虚无无形谓之道,大道可安而不可说。”
  
  “是故有道之君子,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
  
  “道在天地之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
  
  关于道的解释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也不再一一翻译。基本上,管仲的哲学思想属于辩证法和一部分的唯物主义,《道德经》重点发扬了管仲辩证法的部分,而《墨子》更注重管仲的唯物主义部分。
  
  除了大谈道,管子还对许多哲学现象进行定义,譬如规律、规范、势等词汇的意思,就都是管子当初为我们定义的。
  
  如果说管子是伟大的哲学家,那是对世界哲学界的一种奖励。
  
  兵家:
  
  管仲是一个军事奇才,他打仗的原则被后人广泛应用。
  
  “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
  
  “夫争强之国,必先争谋,争形,争权。”
  
  
管仲不是一个喜好打仗的人,首先做的是以德服人,其次则是通过谋略,再其次是外交,最后才是出兵。《孙子兵法》基本照搬了管仲的理念,这一点非常清晰。因此,管仲不是劝齐桓公征讨谁,相反,他常常劝齐桓公不要出兵。无论对大国对小国,管仲首先选择的是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不打没有准备的战争,不打没有把握的战争是管仲的军事思想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管仲指挥下的齐军没有打过一场败仗,管仲对于赏罚、军费、建制、号令、武器、地图、敌情等等几乎每一个军事要素都有具体的要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概念首先来自于管仲这里。
  
  篇幅所限,更多更细节的东西无法再说,在后面会有少量的具体介绍。
  
  可以说,《孙子兵法》脱胎于管仲的军事思想,是管仲军事思想的整理版。
  
  其余的就不用所说了吧?战国时期的所谓纵横家,其权术的使用,也都是脱胎于管仲,管仲的权术可以说使用得登峰造极。
  
 
 事实上,管子的思想超越诸子百家中的任何一家。那么,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如此轻视管子呢?理由很简单:统治者害怕老百姓懂得管子学说。
  
  《管子》中民本的东西太多,直接批评国君的东西太多,这是统治者们不愿意看到的;《管子》中讲到具体事物的东西太多,开启智慧的东西太多,这也是统治者们不愿意看到的;《管子》中讲权术的东西太多,治理国家的技巧的东西太多,这也是统治者不愿意让老百姓知道的;《管子》中法的东西太多,老百姓的福利太多,这更是统治者们不愿意看到的。
  
  与管子不同,儒家宣扬的是对国君的遵从,宣扬的是如何成为谦谦君子,这一点统治者喜欢;道家讲的是如何无为清静,安于天命,这一点统治者们也不反对;而其他各家尽管未必是统治者们愿意见到的,但是他们对于统治者们的统治并不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因此,他们也是可以被容忍的。
  
  只有管子,是被“封杀”的。
  
  所以,讲诸子百家而不讲管子,充其量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