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 你的学生肯学吗?——南师附中保志明老师博文

 联合参谋学院 2014-02-24

 

端木按:

      保老师这篇文章主要针对中学生的,中学目前这种学习状态我也接触过,感受不算深刻,但是 大学里学生不肯学习的现象更为普遍,端木也曾多次痛心疾首批判大学课堂,批判大学生不学无术……如今想想,很多同学根本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能体验出知识的味道,那么老师再怎么教,真的是白费力啊……相比较而言,端木比其他大学老师多讲了些职业生涯规划,多引导些科学思维方法,也多了些幽默,但是仍然是想学的同学进步神速,不想学的一点都听不进去……真是教育的悲哀啊!

     作为大学教师,我该怎么办?端木也茫然了……也许我们老师热火朝天所做的事情都是错的……前段时间听得附中流传王雷老师的一句话非常经典:现在很多事情,反过来就是对的。意思是社会上大部分人最热衷的、习以为常的事情都是错误的,他的反面就是你应该要做的正确道路!尖锐、概括地说明了中国目前极度扭曲的社会风气和偏离正道的教育方向! 

     是啊,大学里,领导和教师一个个上课点名生怕学生迟到旷课;鼓动着大批学生考研;催促着学生就业拿协议回来;口口声声说要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可是事实呢?

 

 

 

教学是个偏正结构的词语,“教”是因为“学”而存在的,学生不肯学的话,教得再精彩也是白搭。而目前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教师越来越肯“教”:课越上越多,课上越讲越深,作业越布置越多,考试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学生越来越不肯“学”:课上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听课效率越来越低,越来越不愿思考,小学低年级就已经有孩子开始厌学……总之,“学”越来越不领“教”的情,这也很让教师有职业挫败感,其中的原因值得分析。

 

曾经有一次在面对学生懒洋洋不愿学的现状时我气急败坏地讲起高玉宝《我要读书》的例子,结果遭遇学生一片哂笑。是啊,如今的学生靠什么去驱动学习呢?改变生活吗?不需要了,现在中国城市学生的生活条件普遍已经很好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家长还会以“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睡马路”等去恐吓孩子,还能奏效,到了今天,这样的话恐怕只能让孩子们暗自得意:睡马路也不错啊,四处游荡四处玩,我还不愿睡家里呢!可见如今物质的诱惑已经很难驱动孩子的学习了,那么精神的驱动呢?上世纪的学生,听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时都会热血沸腾,责任感自豪感油然而生,而今天的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理想这些词汇只觉虚无和空洞,教育的功利性已经让学生丧失了对理想的追求。我注意观察过很多班级布置出来的“理想树”,每位学生将自己的理想愿望写在卡片上,将全班的卡片装饰成一颗小树。大部分人的理想是具体职业方面的:当精算师啦,职业经理人啦,进入500强公司啦(基本这些职业都是与高薪相伴的)。也有部分人的理想是属于生活情趣方面的: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啦,周游世界啦。极少有人的理想是涉及国家与民族的,也许现在的学生更注重个人生活品质也是一种进步,但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有这样偏老年化的心态而少了青春飞扬的激情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儿子在小学的时候进校门都有人查红领巾,没戴的话会扣班级常规分,后来我惊讶地发现班主任是这样教学生应对的:没戴红领巾的话先别急着进校门,在门口等到熟识且带了红领巾的同学,让他进校后摘下自己的红领巾从围墙的空隙处递出来!这样一巾多用,岂不妙哉!这样的处理让红领巾与抹布也没什么区别了,等到校会班会再大讲什么“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只会让学生漠然。

 

理想教育的缺位让我们失去了驱动学生长久地自觉地学习的机会,我们不断地拿现实的利益如考分,如升学去诱惑学生,这已经与学生内心向善的追求违背,因此难以成为学生学习长久的驱动。学生要肯学,确实也离不开 “现实的利益”。这个“现实的利益”并不是分数与升学,因为这还只是学习带来的结果,不是学习的过程。这个“现实的利益”就是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学习是自然发生的事,因为人有好奇心、有求知欲,学习的过程是让人身心愉悦的过程。而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是不是太多强调了勤奋与刻苦,强调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当学生们不认为自己想当人上人的时候,凭什么要吃今天的这个苦中苦呢?

 

学习过程中的乐趣首先在于自我需要的满足。可一旦学习不是“自我”的需要了,就别谈什么满足了。“想”学、“肯”学的这种自我需要是从自己的内心里生长出来的,外力难以简单粗暴地命令别人“想”和“肯”。而事实往往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就教与学的双方来说,教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领导再到一线教师,还有广大家长,都是站在一条战壕中的,拼命想教快、教多、教难,而作为学的主体的学生,实在势单力薄,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家庭,走到哪儿都是一片要他学习的气氛,实在受不了了,只好消极怠工,自我保护性地关闭起耳朵和大脑,免得学伤了。

 

学习过程中的满足感要来自于由“饥”到“满”的过程。 “若要小儿安,需带三分饥与寒”。我们现在的教学实在太“满”了。从课时安排到课堂容量到作业布置,无不体现着“教”的强势,因而平衡的另一方“学”,只能弱下去弱下去。今年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卷的最后一题是道关于热重分析的计算题。热重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种实验方法,要到大学分析化学课本中才有介绍。最初的热重分析题出现在中学生面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化学竞赛卷上,而后出现在本世纪初的以选拔性为目的的高考化学卷上,到今年居然出现在水平性测试的学业考试卷上!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底线的加大测试难度逼得一线教师加大教学难度、延长复习时间、增加训练强度,“教”的膨胀带来的是“学”的萎缩,一线老师常抱怨学生的听课效率怎么这么低,这句话都讲三遍了,怎么还象是没说过一样?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这不就是一种保护性抑制吗,谁让你这么聒噪!学习一旦没有了空间,就没有了思考,剩下的只有被动,自然也就没有学习的乐趣可言。我常幻想着这样的一种尝试:搞一个班试验,所有的任课老师想法一致——怎么给学生减负,每天下午三点就放学回家,作业很少,不准上任何补习班,也不以竞赛为名搞什么加深加难,教辅书每科至多一本也可没有,新课慢慢上,实验慢慢做,课堂上不许连珠炮似的发问,每个问题都留几分钟让学生好好思考。学业水平只留一周复习,高考只留两个月复习。教师教研活动的必有环节就是商讨还可以少做哪些题,少讲什么内容。这样看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什么改变。总之,我们的“教”能否在学生的“学”面前示些弱,以此激发他学习的兴趣。

 

“教”的强势还体现在一些歪门斜道上。高中教师很多是三年一循环,可每次翻出三年前同步习题时,我们常感叹这样的题太小儿科了,太没水准了,不愿意再用。说它没水平是因为觉得陷阱不够多,藏得不够隐蔽。一线教师也是不得已才那么与时俱进的,因为学业水平测试题、高考题都在向着怎样铺设陷阱的方向不断钻研。学生已经知道了气体摩尔体积是怎么回事了,你偏要考个“标准状况下的已烷”,学生已知道了相同物质液态时的熵比固态时的大,你偏要考个“比较冰与水的熵”,学生已经知道了铜与浓硫酸发生怎样的反应了,你偏要阴险地一笑:你没有写加热符号!太多太多了!为了应付这些阴招,教师的教学也逐渐变态起来,变成“潜规则”的教学,真正的学科思想、光明大道反倒没有人去关注了!这样,化学不再是充满了人类认识自然无穷智慧的化学,成了专搞脑筋急转弯的化学解题学,这让我们的学生如何爱上它!这种情况下,不肯学反倒成了好事,不然搅乱了正常思维后果更糟。

 

作为教师,对学生不肯学我当然着急,但那是从师本位考虑才着的急。在目前学习的长远目标不明确,而学习的过程乐趣又缺失的情况下,从生本位考虑,我倒觉得不肯学意味着未来还有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