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率我真 2014-02-25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折带圆点纹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变体神人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变体神人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变体神人纹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距今4000年前) 兰州市华林坪出土  高15.8厘米,口径5.8厘米,底径6.6厘米。该器口两侧各有一小耳,直颈偏口,腹部纹饰可分为四组:一蛙形纹、二圆圈中饰小网纹间折线纹两组、一圆圈内饰细网纹、下有一周垂弧纹,颈外饰菱格纹。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神人纹彩陶鸟形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旋涡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菱格圆点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X字网纹双耳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复道折线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变体神人纹彩陶筒状杯

口径10厘米 底径9。7厘米 高12。3厘米

1973年,永昌鸳鸯池147号墓出土。口沿略残。大口、直腹、平底。口沿外单耳一个,下腹部有一錾。饰红色陶衣,黑彩。口沿内外绘大锯齿纹,之下为平行线纹;腹部以耳及錾为界,分为对称的两组图案,主体图案由纵横对称的粗条带构成,细密的网格纹填充其间。以网格纹及条带为母题,是马厂类型彩陶独到的表现手法。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内彩菱格纹彩陶碗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内彩菱格纹彩陶碗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折线纹彩陶筒状杯
 折线纹桶状彩陶杯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距今4000年前) 永昌县鸳鸯池出土  高13.4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6.1厘米。红、黑彩。杯口沿内施横平行折线纹,腹部绘平行折线纹。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折线纹曲柄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3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阴地折带纹双耳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复道弧线纹彩陶钵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馆 马厂类型 圆圈网格纹彩陶鸟形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大锯齿纹单耳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回形网络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回形网络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上 - zy7312 - zy7312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回形网络纹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马家窑遗址虽发现较早,但以其命名却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对马家窑文化的命名,以及是否将半山、马厂类型包括在内,考古界曾有过许多争议,到目前为止意见还没有完全统一。最早对马家窑遗址进行调查发掘的安特生,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存和广河的半山遗存合称为仰韶期或仰韶文化,为了与河南、陕西的仰韶文化相区别,也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1944年—1945年夏鼐先生到甘肃进行考古工作,为了确定马家窑期与寺洼期墓葬的关系,发掘了临洮洮寺洼山遗址,认识到所谓甘肃仰韶文化与河南仰韶文化有颇多不同,认为应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作为代表,另定名称,称之为马家窑期或马家窑文化。1961年出版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一书开始使用马家窑文化这一名称,并将半山、马厂类型归人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包括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文化类型,从已经发现的有关地层叠压情况看,马家窑类型早于半山类型,半山类型早于马厂类型。从以往发现的资料就可以看出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相承、相似的因素很多,关系密切。马家窑类型和半山类型,过去限于资料太少,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有人曾主张将马家窑类型单独称为马家窑文化,与半山——马厂文化分开。康乐边家林、兰州关庙坪出土的陶器,补充了马家窑到半山类型发展的中间缺环,这些陶器无论是器型还是花纹都有马家窑类型的一些遗风,而且还反映出了半山类型的一些特色,过渡性的特点非常突出,从而表明半山类型是从马家窑类型演变而来。
    大量的考古发掘始于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重要遗址有东乡林家、临洮马家窑、广河地巴坪,以及兰州的青岗岔、花寨子、土谷台、白道沟坪与永昌鸳鸯池和青海乐都柳湾等20多处。1988年,临洮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马厂类型因最早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4000多年(4350年—4050年),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只是更为向西,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
    马厂类型是继半山类型后发展起来的文化类型,个别地方与半山类型同时并存,但主流晚于半山。马厂时期的居民以经营农业为主,在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和骨制的生产工具。从大量出土的纺轮和骨针看,纺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马厂的器型大部分脱胎于半山类型,但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变化,增加了一些新的器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单耳带銮的筒状杯。这一时期陶器种类繁多,彩陶图案绚丽多彩。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早期器表打磨较光,晚期只有个别的经过打磨,大部分未经磨光,器表比较粗糙。大量出现红色陶衣,也有少量的白色陶衣。纹饰以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回形纹、卦形纹、菱格纹和三角纹为主,构图松散。
    马厂类型的房址有方形、长方形和圆形,有单间的,还有吕字形套间的与多元的套间房址。有半地穴式建筑,也有平地起建的,房址中间有一圆形灶。在房址内或附近有储存东西的袋状窖穴,遗址附近还有烧制陶器的窑址。
    马厂类型的墓葬发现最多,形制有长方形竖穴墓和凸字形墓两种,葬具有木棺和垫板。葬式有仰身直肢葬、侧身屈肢葬、二次葬、俯身葬和合葬墓。随葬品以彩陶为主。
    半山类型结束后,分两支继续发展。一支以青海省乐都县柳湾为代表,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这一支最后发展为齐家文化。器型以壶为主,形体比半山类型瘦高,最大径上移,纹饰以变体神人纹和四大圆圈纹为主,图案结构变得比较松散。不仅纹饰简单,而且彩绘也变得粗糙,这是彩陶文化走向衰退的表现。
    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向西进人新疆中部,最后在新疆绝迹。器型以单耳筒状杯、侈口深腹盆为特色,壶和瓶很少,纹饰以回形纹、三角折线纹、菱格纹为主。这一支吸收了许多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
    这两支文化各自具有明显的特点,尤其在后期,文化面貌的差异更大。所以,笔者认为它们已不属于同一文化类型,而是两支时代相同、文化内涵不同,而又相互影响的文化类型。后者应从马厂类型中分出,另行命名,我们主张称之为鸳鸯池类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