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临床推断:什么原因使患者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低氧血症?

 看书学习198 2014-02-26

【病历介绍】 

患者女性,28岁,因“发热咳嗽2天”就诊。 患者2天前受凉发热,体温38.5℃,伴畏寒、鼻塞、流涕、咽痛,咳少量白痰。无胸痛、咯血、呼吸困难。 自诉既往体健。个人史、月经史及家族史无特殊。育1女,3岁,发育正常,妊娠及分娩过程顺利。体检:一般情况可,口唇轻度紫绀。心率108次/分,呼吸 18次/分,血压 125/85 mmHg。咽红,扁桃腺不大,未见脓点。颈静脉充盈。未见心尖搏动,心前区未及震颤。叩诊心界不大,P2亢进,未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音。腹部检查正常,双下肢不肿。外周血氧饱和度(SpO2)仅为82%。

 从症状到诊断:步步深入,拨云见日 

  Step1 患者并无呼吸困难,但SpO2仅为82%,如何解释?

 患者为青年女性,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提示呼吸道感染。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并无呼吸困难主诉,SpO2检查结果似乎与临床表现不符。这时需要考虑两个问题:① SpO2测定是否准确?② SpO2下降原因? 

  指测血氧仪有一定局限性,涂抹指甲油、末梢循环状态、严重贫血、周围光源和异常血红蛋白血症等因素对测定都有一定的干扰。本例须除外异常血红蛋白血症,在这类患者血中,异常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影响SpO2测定,但血氧分压正常,亦无缺氧表现,可查动脉血气鉴别。 

  患者就诊时正值冬季,尚须除外一氧化碳(CO)中毒对SpO2测定的干扰。此外,还应警惕链球菌感染所致急性会咽炎,该病以青少年多见,可造成急性上气道梗阻甚至猝死,但血氧下降往往是气道梗阻的晚期表现,此前应有严重的呼吸困难,与本例不符。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可表现为发热、咳嗽和低氧血症,但患者往往有严重的呼吸窘迫表现,而本例患者就诊时一般情况好,呼吸频率不快,无肺部体征,不支持肺炎导致呼衰。

 Step2 确立呼吸衰竭诊断,但其病因是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检查? 

患者否认使用煤炉取暖。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 呼吸空气时查动脉血气,结果显示:pH 7.46,PaCO2 32.5 mmHg, PaO2 52 mmHg,CO结合血红蛋白正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阴性。床旁胸片提示,肺动脉段突出,心影稍大,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图1)。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右偏,符合右心室肥厚。

图1 床旁胸片提示,心影增大,右下肺动脉段突出,肺纹理稍增多

  图2 心脏彩超提示,房间隔缺损,右向左分流(蓝色血流信号)

  图3 心脏彩超提示,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 (红色血流信号)

  血气分析证实PaO2下降,与SpO2下降相符,可诊断Ⅰ型呼吸衰竭。胸片所见不支持常见肺实质和胸膜病变。少数肺部病变患者可有严重低氧血症而胸片阴性,如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肺栓塞(PE)等。本例患者虽有低氧血症,但症状轻微,提示缺氧时间较长,机体已有一定的耐受性,不符合ARDS。HIV抗体阴性,无免疫抑制的基础疾病,PCP可能性小。胸片提示,肺动脉段突出,心电图有窦速和右室肥厚,PE不能除外。除肺部疾病外,尚须考虑其他因素所致低氧血症,如先天性心脏病,须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Step3 高流量吸氧不能完全纠正低氧血症,病变在心脏,还是在肺部? 

  给予患者非重复呼吸面罩吸氧10升/分,复查动脉血气,结果显示:pH 7.45,PaCO2 31.8 mmHg,PaO2 70 mmHg。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可将低氧血症病因分为5类:① 吸入氧浓度下降,②通气不足,③ 通气/灌注比例失调,④ 弥散障碍,⑤ 右向左分流。 

  本病例高流量吸氧不能完全纠正低氧血症,右向左分流可能性较大,根据分流部位可分为心脏病变和肺部病变。前者主要是解剖分流,包括各类先心病;后者以功能性分流为主,包括PE、肺动脉高压(PAH)、ARDS等,亦有少数病变存在解剖分流,例如肺动静脉畸形。 

  本病例首先考虑PE。根据改良日内瓦(Geneva)评分标准,本例临床表现仅符合1条(HR>95次/分,评分为5分),PE验前概率约为28%,属于中度可疑。对PE诊断不利之处在于,本病例没有PE的其他常见表现,例如胸痛、咯血、呼吸频率增快、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等,建议行血D-二聚体(D-dimer)和下肢深静脉超声等初筛检查。 

  本例无心衰表现,发育正常,既往无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反复肺部感染,无病理性心脏杂音,床旁胸片虽然显示心影略大,但由于前后位投照,对心脏大小的估计也欠准确,因此先心病的诊断依据不充分。 

Step4 排除肺栓塞,考虑肺动脉高压 

  患者否认服用避孕药物,否认近期手术、外伤、制动、肿瘤及血栓病史。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提示未见栓子。血D-dimer阴性。 

  患者无PE危险因素,D-dimer和下肢深静脉超声均阴性,可基本排除PE,下一步应考虑PAH。PAH病因分为以下几类:原发性PAH、相关系统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导致PAH、肺静脉高压(二尖瓣狭窄、左心衰)、呼吸系统疾病和(或)低氧血症、病变直接侵犯或压迫肺血管等。 

  原发性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PAH多有呼吸困难、晕厥、雷诺现象、胸痛、咯血等,后者尚有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本例不符;本例临床表现不支持左心压力升高导致肺静脉高压;患者无基础肺病,亦无直接侵犯肺血管的病变(血吸虫病、结节病等)证据。下一步可行心脏彩超,了解心脏结构,估计肺动脉压力。必要时考虑螺旋CT和血管造影,进一步了解肺循环情况。 

  Step5 心脏彩超揭开最终谜底――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导致肺动脉高压。 

  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Ⅱ孔型),心房水平双向分流(左向右为主),右心房室增大,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93 mmHg),主肺动脉增宽,未见瓣膜赘生物(图2, 3)。 

  追问病史,患者自述幼时可正常参加体育锻炼,现在正常上班,平时活动量不大,但近1年来易疲劳。 

  心脏彩超证实了房间隔缺损,可以解释低氧血症和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患者发热应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IE),但房缺引起IE的相对风险较低,且本例发热时间较短,呼吸道症状为主,心脏超声未见赘生物,故IE可能性较小,可进一步行血培养以除外。 

  本例已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风险较高,下一步应做心导管检查,精确测定右心压力,并行吸氧试验,评估对手术的耐受性。 

分析与思考】 

  房间隔缺损是成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Ⅱ孔型(继发孔)约占80%。该病临床谱较广,症状轻重不一,重者幼年即发生严重分流,须手术治疗,轻者可终生无症状,仅在查体时偶然发现。 

  本例既往无症状,发育正常,活动耐力可,提示病变最初可能以左向右分流为主,随病程进展,右心压力逐渐升高,最终发生右向左分流,产生低氧血症。由于长期无症状,患者未就医,且心脏功能代偿较好,甚至可正常妊娠和分娩。此次上呼吸道感染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心脏负担,使低氧血症得以暴露,方确诊为房间隔缺损。 

  本病例另一耐人寻味之处在于,体检时心脏体征很不明显,虽有P2亢进,但反复多次听诊均未听到病理性心脏杂音。典型房缺可在胸骨左缘听到2~3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杂音的产生并非是通过房间隔缺损处的血流所致,而是由于左向右分流导致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引起相对性肺动脉瓣狭窄。而本例却没有明显的心脏杂音,这也是诊疗思路一度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 

  查阅文献未找到关于该问题的满意解释,推测其原因可能是本例心房水平双向分流,造成肺循环血流量相对减少,同时肺循环压力升高,血流速度也有所下降,因此病变虽重,杂音反而不明显。这也提示我们,仅靠病史和查体并不能完全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对可疑病例,应争取施行心脏彩超检查。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0-01-23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吴东 朱华栋 杨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