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仁的反思:面向2018年的儒家哲学

 寒萍韵阁 2014-02-27
[2012-12-03]提问

中国儒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如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儒学为此能做些什么?

[2012-12-03]杜维明

儒学研究经过了三代人的努力。1919年到1949年,是批评儒学最严重的时期,冯友兰、张君劢、马一浮那一代学者提出了儒学的研究价值。1949到1979年,中国大陆基本没人讨论儒学,在港台地区主要讨论儒学根据现状的转化。今天,金融风暴对全球价值进行了解体,西方已有的标准正受到质疑,儒家作为传统文化,需要对现状做出回应。什么样的民主可以应对当今的各种挑战?哪一种类型的科学更人性化?儒学正以同舟共济的心态,考虑这些核心的问题,使得所有人都能够通过优秀制度得到发展。

开展文化中国建设,现在碰到了难得的机遇和重大的考验,如果美国梦不能做了,印度人、非洲人都可以做“中国梦”。那么,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因此,儒学不仅要为中国人,而要为人类考虑一些核心的问题。

[2012-12-03]提问

今天的西方学界对于所谓的主体性哲学,持有批判的态度,请问杜先生是怎样看待主体性哲学的?

[2012-12-03]杜维明

结构学讲的主体性,就是本质主义,大论是说,本质都可以被结构的。我讲的主体性,是指志德、立志的观念。如何做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这个决定,这是内在的决定,这就是主体性。你做决定不决定,立志不立志,这你是自己选择的。有的人到了80、90才开始立志,只要立志就有主体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体性,也就是说儒学、儒家讲的古之学者为己,为了建立自己的人格,不是为了父母亲来学的,而是为了自己来学的。

[2012-12-03]提问

轴心时代的儒家文明作为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一支,它和男权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012-12-03]杜维明

女性主义在西方根深蒂固,在东亚社会发展得比较慢。女权运动对于所有前现代的文明,都是很大的挑战,对儒家也是。

儒家在面对这个挑战时所做的回应,在很多方面是其他传统文化难以做到的。天主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都有对女性的限制,而儒家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儒学价值的代代相传,很大程度上是靠女性,甚至是靠不识字的母亲,所以不能把文化的高低和识字率混为一谈。从古代的两个无父之子——孔子、孟子,到如今的成功人士,很多人都是受了母亲的影响。

儒家的另一个特色是没有真正的教条,儒家对任何人、价值、观念、制度,都可以质疑。儒家可以是各种人的文化融合,比如你要做一个儒家式的以色列人,首先就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观。

[2012-12-03]提问

启蒙观念在中国比西方火,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还没有完成。请问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当下,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2012-12-03]罗卫东

文化价值同制度建设和制度转型之间的关系,需要很多时间梳理。近代以来,由于对本土认识不够,我们在西方制度的引进和嫁接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本土资源,特别是中国人道德认知的特点,是我们接受西方的先进文明的基础。怎么从本土知识中找一些和其他文明有一致性,或者非常接近的部分,将这些部分进行梳理,就可以认清方向。

[2012-12-03]杜维明

我对科学发展观的定义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共同发展。这是一个具有宽广人文孕育能力的发展观。

在民主建构的过程中,西方有两条思路,一条是宪政民主,包含了民主的两个必须条件:选举和多党。另一条思路就是公共理性的扩大。政府、媒体、企业、社会组织、职业团体、少数民族,为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一起来讨论问题。政府在树立政策时,要对公共理性负责。

[2012-12-03]微博提问

如果说我们曾经吸收西方的科学和民主,那么西方应该向我们学习什么?

[2012-12-03]杜维明

这要看我们可以为西方提供什么,我认为可以提供非常宽广的人文孕育,其中包括自我的身心、家庭、社会、一直到天下。然后人和自然的持久和谐,人心和天道相辅相成。中国宽广的人文孕育可以为西方的学者提供思路。

[2012-12-03]高宣阳(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我觉得西方最关键的就是要深刻反思和总结中国30年的现代化经验,其中就隐含了儒学的基本精神。

[2012-12-03]微博提问

巴以冲突可能进一步升级,文明对话如何能消解仇恨?

[2012-12-03]杜维明

对话,首先要能够容忍,这是儒家传统和中国文化传统中间非常重要的价值。另外必须承认对方的存在,这样才可以互相尊重,有了尊重才可以互相参照、互相学习,最后会把差异性当做是值得庆幸的事情。现在我们讲“和谐”,和谐的必要条件就是差异,没有分别就没有和谐。做不到真正的异合同一,将来就非常危险。

[2012-12-03]华东师范大学学生

轴心文明是不是两希时代就有,中国的先秦是否与两希有交流。两者为何有很多相似之处?

[2012-12-03]郁振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

先秦和两希之间是否曾经对话,需要考证。两者为何会有这么大的相似之处,一是各个民族都需要治理,当轴心文明出现的时候,智慧人物都在思考宇宙、人生等非常根本的问题。他们都会触及类似的问题,而且有相当思考水准。中西之差异,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说,很大程度上17世纪以后才发生的。

[2012-12-03]提问

印度的发展经验对中国有何启发?

[2012-12-03]杜维明

我于1971年第一次到印度,当时就提出中国知识界应该把印度当做我们重要的参照,学习印度的知识精英和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感情。印度前总理尼克鲁曾说,假如印度的精神文明和西方的价值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的选择是非常明确的。印度人不会放弃他们的核心精神价值。印度的文化从来没有割裂过,因此他们的精神基础,从古传承至今,印度的舞蹈、音乐,以及宗教仪式,宗教场所,都有着悠久的传统。 3年前,印度出版了我的英文专著《The Global Significance of Concrete-Humanity》,收录了我的16篇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