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课异构”蕴含的新课程理念

 wdzajcx 2014-02-27

“同课异构”蕴含的新课程理念

 

“同课异构”是传统教学中采取教师集体备课求同存异,或优胜劣汰或取长补短各显特色的一种很有效的互助教学方式,被众多学校老师采用,成为很流行的一种有效教研手段。“同课异构”既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又能体现取长补短集体创造的共同研究优势,改变了传统教学一统江湖的“同课同构”“千课同构”“万人一面”僵化灌输式教学方式,体现了解放老师,发挥教师个性特长的教学改革价值观念。多年来人们对“同课异构”教学改革方式的探讨有着很大的实践意义。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学生自主学习理念由“教中心”到“学中心”的转变,使我们对“同课异构”的认识有了新的解读,被赋予了更有价值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思想。新课程改革的标志由新课程标准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就是体现了“教中心”到“学中心”思想的转变。要体现这种“教”与“学”课改思想的转变,建立在原来“教师为主”思想上的“教”体系必须实现向“学生为主”的“学”体系的全面转变。之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教学改革成效甚微,难以推进,主要还是传统教学主导思想没有转变,“教”与“学”的权力地位角色没有转变,还是仅仅在一些细枝末节的教学方式上探微知着以图曲径通幽,却也一直没见柳暗花明。因此,我们从新课改提出的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思想出发,体现在“同课异构”的认知,就是“同课异构”的构想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的思想。

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核心价值理念。学习是一个个性化、创造性的活动,自主学习一方面强调了学习的权力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更是强化了学习活动的个性化特征。上世纪九十年代风靡全球的《学习的革命》(沃斯·美国、德莱顿·新西兰)一书中提出的现代学习思想也是体现了现代学习活动的个性化自由化特征: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有。这些带有强列主动性、个性化色彩的学习理念跟古代的先哲孔子和老子提倡的学习理念是一致的,既体现学习的主动灵活性,又体现学习的个性创造特征。孔子说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与《学习的革命》提出的现代学习理念“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有”有着多么惊人的相似。

新课改提出的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了教育“生本思想”和教育民主思想。中国几十年来的教育改革,从素质教育的提出,到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标志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细节的改进,更不是简单的怎么提升课堂效果的研究和争论,而是尊重学生人权和学习权利,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教育科学的一个思想革命,是一场颠覆性的教育改革,而不是一贯的继承和发扬。《学习的革命》以“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作为副标题,就是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学习理念,强调应该学会“怎样学”的问题。具体到现代的教育理念就是实现老师“怎么教”到学生“怎么学”的转变,同时实现老师教“学会”到学生自主“会学”的转变。

建立在追求老师“怎么教”才能“学会”的传统教育思想基础之上的“同课异构”和新课改提出的学生“怎么学”才能“会学”理念之上的“同课异构”是完全不一样的。传统教学的“同课异构”和新课改思想下的“同课异构”同样的是个性化的活动,同样的是各具特色创造性的效果,但却是有着教师和学生角色地位的转换在里面。传统的“同课异构”可以实现教师教的个性化,实现老师教的特色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会的效果;新课改思想下的“同课异构”可以实现学生学的个性化和学习的创造性,学生自己实现“会学”,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最终打造属于个人的学习力、发展力、创造力。

因此,对“同课异构”价值的认知在于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转变。同样是“同课异构”,传统的方式体现了教师主导的“教”模式,展示的“异构”是同一课程内容不同课堂教师之间不同的教的技艺、教的个性化差异;新课程标准下的“同课异构”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展示的是同一课程内容同一课堂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前者教师的“同课异构”追求的是教师之间不同的教学风格达到相同的“学会”教学目标,后者学生的“同课异构”追求的是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达到的相同的“会学”学习效果。

就像风靡一时的高效课堂中的导学案一样,对于老师来说,同一课程内容可以设计不同的导学案建构,但对于学生来说,导学案还是要求全体学生课堂上学习方式的大一统“同课同构”,而没有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就不是新课改要求的真正的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李炳亭先生开创的高效课堂新课改模式在经历了导学案模式的探索之后,提出了“去教师主导”的新课改突破理念,反思导学案的误区。近日,不断寻求课改突破的杜郎口高效课堂模式,宣布全面取消导学案,开始了引领新课改的第二次蜕变。

“同课异构”应该是建立在新课改思想下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真正的自主学习超市。传统意义的教师的“同课异构”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说依然是“同课同构”、“千人一面”,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还是以同样的方式被老师主导指挥着相同形式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同课异构”只是老师们的表演风格水平不同,对于学生的学习好像没有什么改变,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老师教的不同,老师教的不同是注定存在的,但不同老师教的不同,学生学习的相同却是永远的。只有学生学习的的不同,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同课异构”才是有价值的教学改革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