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课(1)

 昵称14786595 2014-02-27

训练·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周岁的公民。(  )

A.16          B.14          C.18          D.17

2.民政部、教育部等10部门2013年联合开展以“合力保学、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旨在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现象。国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①未成年人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

②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未成年人自身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往往还意识不到

④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齐鲁网2013922日讯:日前,淄博市文化市场执法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教育局联合组织召开全市网吧市场集中整治工作会议。五部门将在为期一年的集中整治中,以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为工作重点,依法严厉查处网吧违法经营行为。与此同时,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禁入网吧”教育活动。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  )

A.限制网吧的发展

B.满足青少年学生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C.保护网吧经营者的权利

D.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4.北纬网2013717日讯:日前,四川省石棉县人民法院宰羊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抚养费纠纷案。13岁的原告官某正在读初中,被告吴某与原告父亲离婚后一直在外地,现已有8年之久,从未尽任何抚养义务,后经法院调解,被告吴某同意履行自己多年未尽的抚养义务。此案法院审理依据的是(  )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

5.对漫画《不写作业罚五元》中的教师对学生因不写作业而罚款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违法行为

②违反了学校保护的规定

③老师责任心强

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2013·泰安中考)2013年新学期以来,泰安市教育局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对所辖学校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摸底排查。这属于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7.四川新闻网2013716日讯:泸定县检察院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中,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相关规定,积极开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各项工作。这样做(  )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②有利于挽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③会纵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④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漫画《还能塞几个》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家长应教育引导孩子不乘坐“超员”车辆

②执法机关应加大对违法从业“黑校车”的处罚力度

③未成年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也是脆弱的

④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价值判断题

9.2013·德州中考)在第十八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孟杰所在的学校举行了以“逃生”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演练活动。

判断:(  )

理由:

三、漫画分析题

10.欣赏漫画并回答:

漫画说明了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发表你的看法。

四、材料分析题

11.父母为了让上七年级的儿子小亮学习更多知识,给他购买了电脑。小亮趁父母不在时,上网聊天、玩游戏,还浏览不健康内容。由于沉迷于上网,他经常旷课逃学,荒废了学业。班主任老师对他提出批评,并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其进行教育。小亮的家长了解情况后,将小亮暴打致伤。

请你简要评析材料中人物的行为。

 

 

 

答案解析

1.【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的认识。我国法律规定,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所以C项正确。

2.【解析】B。本题以国家一项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项行动考查学生对保护未成年人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差,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受到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据此对照四个题肢,可以看出,①②③④的说法都是正确的,故选B

3.【解析】D。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淄博市整顿网吧的做法,显然是为了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4.【解析】C。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法律。结合题干中所列事件,被告没有对原告尽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的责任,所以法院审理应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

5.【解析】A。本题通过漫画考查学生对学校保护的认识。漫画中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罚款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规定,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罚款的权利,违反了学校保护的规定,所以①②正确,③④是对该教师行为的错误认识。

6.【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对对未成年人实施的几种特殊保护的区分。根据实施特殊保护的主体可以判断材料中的相关部门进行摸底排查属于社会部门应履行的职责,因此属于社会保护的内容。

7.【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对司法保护的认识。司法保护是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一种特殊保护,材料中的检察院属于我国的司法机关,该检察院的做法有利于挽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而不是纵容违法犯罪,所以③说法错误,①②④正确。

8.【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认识。在校车安全上,社会、学校、家庭等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①②④都正确;③的说法明显错误,未成年人的生命不一定短暂、脆弱,应排除。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认识。学校组织安全教育演练活动说明学校对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的重视,这样的活动也能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答案:判断:(正确)

理由: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能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10.【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认真观察漫画,了解漫画的寓意所在,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对漫画的寓意进行分析。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家庭保护的有关内容。

答案:1)青少年涉世未深,可塑性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漫画中孩子对父亲接受回扣“耳濡目染”,也学会了要回扣的不良行为。

2)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未成年人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②家庭保护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而家庭保护的缺失,则会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家庭保护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基础。

11.【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回答此类问题要仔细分析材料中人物的言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的言行正确与否,切忌脱离所学知识胡乱分析。本题中的人物有小亮、小亮父母、班主任老师,要对他们的行为分别给予评析。

答案:1)父母为让小亮学习更多知识,给小亮购买电脑,履行了父母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也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但父母暴打小亮致伤,则侵犯了小亮的人身权利,是错误的做法。

2)班主任老师对小亮进行批评教育,履行了教师职责,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

3)小亮沉迷于上网,荒废了学业,是不珍惜受教育权、不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行为;浏览不健康内容,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同时,他的这些做法辜负了父母的关爱之心,是不孝敬父母的表现。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