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国---滕国

 白山 2014-02-27

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古国---滕国  

    滕国,古国国名,一般指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还有上古黄帝和于西汉的同名封国。
  公元前1046年立国。公元前414年被越王朱勾所灭,不久复国。后又被宋(一说齐)灭掉。共传23世。始封祖是周文王之子错叔绣。 
   滕国君主为姬姓。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而封其宗亲及功臣为诸侯。其中叔绣(即周文王姬昌第十四子)被封于滕,是为滕叔绣。古滕城是滕国的首都,距离山东滕州7公里。有一种观点是,滕始封可能在卫地,后改封山东。
    春秋初期,滕、鲁关系密切。《春秋》鲁隐公七年(前716年)已有记载。公元前712年,滕侯、薛侯朝见鲁公,争行礼之先后位置,滕侯以姬姓得为先。
  战国时,孟子曾到滕国拜见滕文公。
  战国初期,滕国被宋康王所灭。   
    滕错叔 姬绣 公元前1081年----?年
  姬嗀
  (世系不详)
  滕宣公姬婴齐前651年—前641年
  滕昭公 姬元(姬寿) 前640年—前600年
  滕文公 前599年—前574年
  滕成公 姬原前573年—前539年
  滕悼公 姬宁前538年—前513年
  滕顷公 姬结前512年—前491年
  滕隐公姬虞毋前490年—前484年
  滕考公 姬麇 前483年—?年
  滕元公 姬宏
  滕仲
  滕侯 姬苏
  滕命仲
  滕侯 姬虎
  滕伯 姬文
  滕国古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枣庄市十佳名胜古迹。位于山东省滕州市西南约7公里处的姜屯镇东滕城村,是古滕国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外游客观赏游览的好地方。滕第八路公交车可直达景区。文公古台为古滕八景之一。历史上曾先后建有文公楼、文公祠、文昌阁、真武庙等。1991年重修,现滕国古城面积500,000平方米,其中文公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古城墙东、西、南遗迹尚存。子城内东北隅建有文公台亦名灵台。原系滕王宫寝所在。几千年来,台上先后建有文公祠、滕王阁、真武庙、文昌阁等。昔日灵台、灵沼、古刹、古槐,依殿宇滕阁之势,梵诵笙管之音,晨钟暮鼓,绿天如暮,殿壁森森,颇具规模。现今修复的文公台坐北朝南,东西长60米,南北长45米,台高7米,正中为滕文公楼,两侧为厢廊,台门两侧有序连接东西厢廊,左厢廊东为走廊。台东为碑林。厢廊墙壁石刻记载滕国十大名人,依次为:叔绣、滕悼公、滕文公、然友、毕战、司马懋、陈相、薛烛、徐行、李洞并附生平简介。台前有一片开阔地为古时阅兵马的广场。石阶脚下两侧各一古槐,突兀参天,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据记载为唐代僧人所植,当地人称为神树。向南大路两侧各建一灵沼,一池绿波,粉前映日,碧盘滚珠,鱼跃水面。相传滕文公效法周文王而经营之,取与民同乐之意。文公台东南约500米处建有上宫馆,传为滕文公继位后请孟子于上宫讲学,大兴强国富民方略。至今上宫馆遗迹依稀可见。
  城西北200米处为庄里西村的鬼城,现存有突出的高台,传为滕国贵族的墓葬。近年来出土的滕侯鼎、滕皇编钟等大量宝贵文物,是人们研究滕国文化的真实依据。
  昔日滕国绝长补短方五十里,相传三十一世,历时达七百余年之久。在八百诸侯并立、七雄称霸之时被誉为“善国”、“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创造了富民强国,自强自立的光辉范例。
  主要的景观有:文公楼、善国碑林、周灵沼、唐古槐、壮观石、古砖刻楹联、吕祖阁、上公馆雍城遗址等。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有文公楼、唐古槐、善国碑林。
  文公楼:建于文公台之上,座北朝南。一楼正厅内塑有滕文公、孟子等滕国历史人物彩塑蜡像,塑像生动再现了《孟子*滕文公章句》中所载的滕文公问政于孟子,群臣聆听史官笔录的生动场景。二楼“滕国史迹展”以珍贵的文物、图片、史料和书画展现滕国三千年的灿烂历史。
  唐古槐:文公台前,两株古槐东西对峙,突兀参天,高约10米,周粗约3米。冬日虬龙当空舞,春来新绿遮碧天,苍劲古朴,古韵盎然。此槐为唐贞观年间僧人所植,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被当地人称为“神树”。
  善国碑林:位于文公台上,文公楼东侧。汇集了从汉至今数十块碑碣,其中有汉画像石、唐造像碑、宋太祖圣谕碑和苏东坡的《西园诗碑》等。既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又具书画鉴赏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