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把手”应学会倾听交流

 太阳下的森林 2014-02-27
作为“一把手”,既会在台上讲话,又能在台下倾听、交流,是一种基本功,是贯彻民主集中制、抓班子带队伍的必修课。中央一再要求,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要健全和落实谈心谈话制度。“一把手”与下级一对一的倾听交流就是在谈心谈话中应该持有的一种态度、胸怀和要求。

  一些“一把手”常常借口工作忙,挤不出时间与大家交流讨论对工作的看法;或者是居高临下,没有谈心谈话的气氛,使大家不愿、不敢与其交流;更有个别同志,是为自己所掌握的权力、所处的地位而陶醉,缺乏倾听、交流的意识和愿望。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一把手”位高权重,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事关党的形象,事关群众的利益。要把一个地方、单位的工作做好,建设一支团结拼搏、奋发有为的团队最关键。而要带好一个团队,带出一个团结战斗的团队,倾听交流,谈心谈话,是了解情况、避免失察的前提,是营造理解信任、合作共事的基础。

  倾听交流能更深入地了解情况、了解人。“一把手”,说到底是出主意、用干部。出主意,要对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有清晰的工作思路,使大家明白工作往哪里干、怎么干;用干部,是要把德才兼备、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用起来。而要出好主意,用好干部,前提是对全局情况要了如指掌、了然于胸。倾听交流就是了解情况、了解人的重要方式。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党委的决策对不对,执行中有什么新情况,找方方面面的同志个别谈,是其他形式不能代替的。

  倾听交流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坦诚讨论,是避免偏听偏信的有效方法。“一把手”每天都会接收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都会有意无意左右自己的看法,影响自己的决策。作为“一把手”,怕的就是了解情况不深入、不全面,讲出以偏概全的意见,作出不符合情况的决定。经常的倾听交流,在真诚的交流、讨论中,剔除不正确的信息,辨别信息的对错、真伪,作出正确的判断,对事业、对同志都有好处。一些“一把手”的威信之所以下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常讲出不符合实际的意见,作出不符合实际的决定。

  倾听交流也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平等、真诚的谈心谈话,会激发灵感,会迸出火花。特别是班子成员,大家都有不同的经历、阅历,不同的专长和分工,一般也都会对自己所分管的工作有潜心的研究,独到的见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个“君”并不一定是指地位、学识比自己高的人。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再难的事情,多找几个人聊一聊,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

  倾听交流本身就是对别人的尊重。央视有许多谈话节目,大凡能坚持下来的好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主持人用大量的时间与观众一起倾听。喧宾夺主,嘉宾还没说完一句话,主持人就讲一大串,这个节目不会办好。会上讲话是“一把手”的责任,会下倾听也是一种责任。如果下级都能切身感受到“一把手”的真正尊重、信任,他会用心工作,会尽职尽责。

  “一把手”倾听交流,谈心谈话,不是闲情逸致,不是例行公事,而是要使上下级之间通过倾听交流各有所得,要有利于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更好地贯彻民主集中制,把班子建设好。如果说以上是“一把手”倾听交流的好处、必要性,而谈心谈话的对象所得到的,就应该是赢得信任,得到支持,讨到主意,受到鼓励。

  同事、下级赢得“一把手”的信任,是工作动力的源泉。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能看到,无论是“一把手”找班子成员谈心,还是班子成员找其汇报工作,大家都是为了工作。一个称职的“一把手”,耐心倾听、真诚肯定大家的工作,是一种美德。“良言一句三冬暖”,有时一个信任的眼光都会给大家带来温暖,产生无穷的力量。

  每一个班子成员,都要分管若干项工作。对所分管的工作,有什么想法,要怎么干,一般会首先与“一把手”交换意见,争取支持。如果“一把手”能认真倾听,对的就肯定,不妥当的就坦诚交流,善意地指出来,即使下属的意见被否定了,也会心悦诚服。

  更多的时候是同事、下级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了,要到“一把手”那里讨主意。不一定“一把手”就比别人的水平高,而是了解情况多,站的角度不同。这个时候大家最需要的是得到“一把手”的帮助,一起出主意、想办法、作决定、定取舍,这是克服困难、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

  总之,如果我们的“一把手”都能自觉按中央的要求办,健全谈心谈话制度,能静下心来倾听交流,使每一个下属都能感到被尊重、被信任,都能在有了想法时得到支持,遇到困难时讨到主意,情绪低落时受到鼓励,这个集体是会有战斗力、凝聚力的。(作者为中共晋城市委副书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