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定比思想更重要

 bdcxrh 2014-02-28
萧淑贞:坚定比思想更重要

“做公益并不是说有多么的高尚,只是精神需要在‘联系’当中建立。”
 
■本报记者 郝俊

 
萧淑贞
 
 
2月22日,星期六,连续数日的雾霾橙色预警,似乎要让北京市民的这个周末“掉色”不少。尽管被不断提醒要尽量减少外出,但萧淑贞仍然及早走出了家门,赶往首都图书馆。
 
这天下午,她将迎来自己第一次面向社会公众的讲座。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萧淑贞对讲台自然不算陌生。然而来到“首都讲坛”的此刻,她却说自己“其实有些诚惶诚恐”。
 
“我并不认为自己的见解有多么高深,高深到可以让大家来听的程度。”萧淑贞希望能够对得起读者交给她的两个小时时间,否则,内心会感到不安。她站起身,向台下鞠了一躬,“如果大家没有收获,这算是提前将功补过了”。
 
两年前,萧淑贞出版文化随笔《发现人性》一书,带领读者在历史、文化与教育中探寻通往文明和人文精神的人性踪影。这本书让原本在文化界默默无闻的萧淑贞开始受到关注,更有人将她誉为“有龙应台之气韵的大陆女学者”。
 
活动主办方将“大陆龙应台”的称号印在了此次首图讲座的海报上,一向低调的萧淑贞却对这个赞誉有些敏感。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她从提纲上划掉了有关这一称谓的问题。
 
她更希望将自己对于精神生活的思考传递给公众,呼吁大家在现实而忙碌的日常生活中“为精神留一点空间”。这也是萧淑贞此次首度面向社会公众开设讲座的一桩心愿。
 
中年的“文艺复兴”
 
萧淑贞学习历史出身,在北京师范大学拿到历史学博士学位,2002年曾前往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和燕京学社访学。随着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她却开始感受到“历史理性”的局限性。
 
“将历史与现实互相关照,你就会发现,后人总结的所谓历史规律,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往往并不适用,问题重重。”从历史深处收拢视角,她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身边鲜活的个体生活。
 
萧淑贞看到,有学习化学的同学在德国工作,身处异域,便更加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到底是怎么回事,因此喜欢上了中国历史;有学习物理的同学,开始喜欢古代的诗词歌赋和人文书籍;还有学习工科的同学,开始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写作,不求发表。
 
这些同学的共通点是,均已人到中年。萧淑贞将他们向内心深处精神生活的回归,称为中年的“文艺复兴”。
 
“人到中年,对于生活、社会和世界有了自己敢于坚持的看法,用生命体悟了什么是世间永恒和珍贵的东西,而这些智慧的积淀就是人文价值,中年时代重拾经典就是期望在书中印证自己的体验,获得契合与支持。”
 
萧淑贞甚至为一个人中年时代的到来找到了某种衡度方式——通常,当你喜欢秩序多于创新,喜欢循规蹈矩多于冲动冒险,你的中年就来临了。
 
萧淑贞曾是一枚“文学青年”,她的成长始终与人文精神的滋养相伴,中年的“文艺复兴”在其人生之旅中似乎并不明显。于她而言,更多的是对于困惑的理解和回答。
 
年轻时,她曾有过不敢读书的时期,因为不知道是否应该相信书中所说的那些话——它们总是跟现实反差太大,“相信”有时意味着在现实中寸步难行。
 
萧淑贞如今也已人到中年,再拿起年轻时不敢读的那些书本,她变得更加从容。这种变化,根源于她对世事的重新理解和认知。
 
“人类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从来不缺乏追求本质的深邃,只是我们后人有时候并没有欣赏、捡拾、奉行他们的坚定和勇气。”萧淑贞说。
 
对困惑的回答
 
《发现人性》一书的完成,萧淑贞用了长达近8年的时间。她说自己的写作并非刻意而为,只是为了回答萦绕在心头的那些困惑,“好不容易想清楚了,于是就把它写出来”。
 
至于这本十几万字的书完成后是怎样的面貌,萧淑贞在写作时并没有太多考虑。而困扰着她的那些问题,几乎是每一个生命都必将面对的。
 
身为教师,萧淑贞也曾困惑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难题,面对急剧变动的社会和巨大的竞争压力,她同大多数家长一样,不知道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位来自台湾的幼教老师,给予了萧淑贞此后最为笃信的教育哲学——与社会、他人、自然和自己的关系,决定了教育的本质和内容。把握这些,便构成最好的教育。
 
“这是我所听到的最好的教育哲学。”萧淑贞说,自己曾经的“挣扎”让她意识到,给予自己太多的压力,最终都会转嫁给孩子。只有对教育本质的坚持,才会让她心安理得。
 
《发现人性》出版之后,萧淑贞没有停止对人类现代生活的反思,而是开始集中关注人们的精神领域。
 
“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出口增长”,人们耳熟能详的这些语句却常常让萧淑贞看不明白。她内心产生了自称为“看似愚蠢但却直截了当的疑问”:“难道消费就是发展?消耗就是进步?”
 
萧淑贞所感受到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个体生活,受到来自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向不同方向的拉扯:一面是简单、节约、朴素的绿色生活;另一面是消费、奢华、物欲,无边的欲望与需求。
 
于是,她开始了对现代性的反思。“‘现代性’对于人类是沉重的负累,除了大量的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还有无处不在的‘成功’‘指标’‘效益’,奢华也是现代人给自己构筑的藩篱,在其中挣扎得越深,被捆绑得越紧。欲望成为人类和文明发展的基石,但也给人类自己和地球带来束缚和灾难。”
 
重建生命的意义
 
同样是在现实生活中,萧淑贞看到了重建生命意义的可能性。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的一员,萧淑贞是依托在该中心与北师大的公益教育项目“为中国而教”的理事之一,有机会接触到不少投身公益、支教的青年。
 
“为中国而教”的运营总监原本在一家基金公司工作,农村支教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追求,放弃极高的薪酬,不再买名牌;还有一位理事的侄子,原本痴迷于网络游戏,生活无精打采,经过在“为中国而教”做义工的一个暑假,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变得积极向上。
 
“我身边的例子启发我去思考,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在帮助别人的公益事业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萧淑贞找到的答案是,正是在与社会、他人、自然、自我的“联系”中,人们发现并重建了生命的意义。
 
“做公益并不是说一定有多么的高尚,只是人本身需要在‘联系’当中去发现和重建生命的意义。”萧淑贞感谢自己的职业,让她能够拥有足够的自由,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而对于写作,萧淑贞认为我们已经拥有足够的经典,只是经典受到了时代的遮蔽。身为写作者,她说自己只不过比别人看到了更多经典的价值,看到了其中的本质,也因此更加坚定。
 
“这个时代,坚定和坚持比思想更重要。”萧淑贞说,“这个世界上,只有那些看不见的抽象的东西,才真正具有永恒的价值,给信仰和精神留下了空间,让你超越这个世界。”
 
《中国科学报》 (2014-02-28 第12版 视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