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归总——更上

 护康理疗 2014-02-28
以下资料乃我搜集加以整理,有不少是以前医学教育网同仁们的心血,在此声明,敬表感谢,避盗版冒名之嫌;亦有诸多变通,唯为便己阅记;
然,全搜集、整理,远非大家所需受,变通之余,不忘创新,故亦有原作。时间有限,谬误难免,请大家不吝指正。
   另有,书面笔记较多,因工作变更,上网不便,是难呈现,闲时再敲打、列附。
   末,感谢众多仁友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帮助、鼓励,是你们给了我继续做下去的力量和勇气,
特别是颜老、雨润、泡沫、、、、等,在此一并谢之。
  



                                         更上


经络:经脉+络脉///经脉==12经脉(手足3阴阳+12经别(离入出合)\经筋(结聚散络)\皮部)
+奇经八脉(冲任督带+阴阳跷维) ///络脉=15络脉+孙络.浮络

361个经穴,多为晋代以前发现的。
(经络的生理功能)1.联系腑脏肢体,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濡养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感应传导、运输调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1.说明病理变化,2.指导辨证归经,3.指导针炙治疗。
(针炙的治疗作用:1.疏通经络2.扶正祛邪3.调整阴阳)

手三阳行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出,足三阴经均行腹,胃行胸腹膀胱背。
手足 阳明  通于 鼻旁   (面部,额部)          
手足 少阳  通于 外眦   (头侧部)          
手足 太阳  通于 内眦   (面颊,头顶及头后部)

         商阳            迎香           隠白                       少泽      
--- 肺经11-(示指端)---大肠经20-(鼻翼旁)---胃经45-(足大趾端)---脾经21-(心中)---心经9--(小指端)---小肠经
    精明             至阴                       关冲            瞳子髎
19--(目内眦)---膀胱经67--(足小趾端)---肾经27--(胸中)心包经9--(无名指端)---三焦经23--(目外眦)---胆经44--
  大敦
(足大趾)肝经 14-- (肺中)
<肺经大肠胃脾心,小膀肾包三胆肝----食指鼻翼足大指,心中小指目内眦,足小胸中无名指,外眦足大肺中起。>     商阳迎香隠白穴, 少泽精明至阴隔,关冲瞳髎大敦绝。

与督脉相交会的经脉有:大椎穴:大肠、小肠、胃经、》     百会穴:膀胱经。》  颠顶:肝经。   》神庭穴:胃经。
与任脉相交会的经脉有:胃--承浆穴和肾--中极穴。        胃经于任脉(承浆)督脉(大椎、神庭)胆经(上关)相交会。
大肠经入下齿龈,过上唇,止于对侧鼻翼旁(迎香)。       胃经入上齿龈,过颈前、胸前、**到腹部。
脾经系舌本,散舌下。                   小肠经入锁骨窝,向上过颈部,到眼内(精明)外(听宫)眦,止于耳部。
肾经挟舌根两侧,连肺,络心注胸中,止于锁骨下缘。 心包经联络上中下焦。
三焦经联络上中下焦,入锁骨窝,上行至耳后,止于目眶下,和目外眦(瞳子髎)。
胆经入锁骨窝下行,止于四趾外侧(足窍阴)和大趾背侧毛际(大敦)
肝经环绕口唇之内;注肺中;环绕阴部到小腹、向上过胁肋止于乳下方。

特定穴分类:五原络郗下,背募八八交。
1****五输穴【60个 穴位按井,荥,输,经,合顺序遍写】
(五输穴是12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阴井木,阳井金” 阴经以输为原。
吾持妙法名形象,五输巧记有何难。此法虽土值一看,助君九月过医关。
注:1,【】代表十二经脉。2,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编写。3.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顺序编写。
更上注,此法乃颜之推敲所创,吾乃略以变通,以利己阅,在此感谢颜老的无私奉献!并一并列出,以供参考。
1)【肺】少商,买鱼远经赤水河。      \\ 肺烧伤,雨季太远就去尺泽。
1)【肺】少商,买鱼渊经尺水河。(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2)【大】山羊,二三只,羊稀少,去吃草。
2)【大】商阳,二三只,阳溪少,曲池草。(大肠——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3)【胃】痛离内庭,仙姑解说住山里。   \\胃=为理内,仙姑解其曰:住山里。
3)【胃】痛厉内庭,陷骨解说足三里。(胃——厉兑、内庭、陷骨、解溪、足三里)
4)隐【土】都,李太白,商孔丘,隐山林。 \\隐者大都《如李太白,孔商丘》归隐山林
4)隐【土】都,李太白,商孔丘,阴山陵。(脾——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
5)【火】烧冲,烧府中神灵,烧孩子。     \\ 心=新少冲,扫地出门,您道,HIGH嗨
5)【火】少冲,少府中神灵,少海子。(心——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
6)【小】火烧着前后养孤和小孩。
6)【小】火少泽前后阳谷和小海。(小肠——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7)【防】止痛,速捆胃。            \\胱=光止痛,速捆胃
7)【膀】至通,束昆委。(膀胱——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8)【水】涌泉,浪太稀,留阴谷。      \\ 肾=剩泳圈,冉姑叹息 --夫留英姑
8)【水】涌泉,然太溪,溜阴谷。(肾——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
9)中军冲劳宫,斯大林使人去则【保】护。 \\包中捞大匙去
9)中军冲劳宫,斯大陵使人曲泽【包】护。(心包——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
10)心【焦】关夜门,家中住,只看天井。 \\ 焦=浇灌车油门中只够到天井的油了
10)心【焦】关液门,家中渚,支看天井。(三焦——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
11)乔大侠降临,【但】辅杨林。        \\胆=旦巧英二妻二样。《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
11)窍大侠降临,【胆】辅阳陵。(胆——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
12)拿大盾,行山间,【敢】冲锋,去泉边。
12)拿大敦,行山间,【肝】冲封,曲泉边。(肝——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2****十二原穴歌   原穴与三焦(别使)关系密切。(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腕踝附近,阴经以输为原)---肺心心小膀大
肺原太渊肾太溪,心包大陵太白脾。
心原神门肝太冲,小原腕骨焦阳池。
膀胱京骨冲阳胃,大原合谷胆丘墟。

3****十五络穴歌   (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也是表里两经联络之处,肘膝关节以下)流注序
肺络列缺偏大肠,胃络丰隆脾公孙。
心络通里小支正,膀络飞扬肾大钟。
心包内关三焦外,胆络光明肝蠡沟。
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4****十六郄穴  (是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痛症。按流注序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为)
孔最温溜梁丘地(机),阴郄养老金门(水)泉,郄门会宗外丘(中)都,筑宾阳交信跗阳。

5****<六腑>下合穴歌    (是六腑合于下肢三阳经的六个腧穴,合治内腑)
[[六腑下合阳陵下(巨墟),足三上巨委中阳。]]
大肠上巨墟,小肠下巨墟。
三焦合委阳,膀胱委中取,
胆合阳陵泉,胃合足三里。

6****十二募穴(是腑脏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腑病,实证多取募,募为阴,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脏病,虚证多取俞,俞为阳,
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处所;)---小心肝胆心   (备注:肝--脾--肾--焦--》期 章 京,共四门,故焦为石门,四--石谐音)
             小募关元大天枢,心募巨阙肺中府,肝脾肾焦期章京,胆募日月胃中脘,心包膻中极膀胱。  
肺经中府脾章门,
大肠天枢焦石门。
心经巨阙包膻中,
小肠关元肝期门,
胃经中脘胆日月,
膀胱中极肾京门。

7****八会穴歌    (是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精气聚会处的8个穴位)
骨会大杼血膈腧-属膀胱,气会膻中腑中脘-属任脉,髓会绝骨筋阳陵-属胆经。脉会太渊属肺经,脏会章门属肝经,

8****八脉交会穴 (是奇经八脉与12经脉之气相交会的腧穴。主治奇经病证)----公内后申临外列照 (宫内后生另外捏造)
公孙冲脉胃心胸,(脾——公孙——冲脉——胃,心,胸)
内关阴维与上同。(心包——内关——阴维——同上)
后溪督脉内眦颈,(小肠—后溪—督脉—目内眦,颈项,耳肩胛)
申脉阳跷耳肩痛。(膀胱——申脉——阳跷——同上)
临泣带脉耳后锐,(胆—足临泣—带脉—目外眦,颊,项,耳后)
外关阳维颊颈肩。(三焦——外关——阳维——同上)
列缺任脉咽喉肺,(肺——列缺——任脉——胸膈,肺系,咽喉)
照海阴跷在胸膈。(肾——照海——阴跷——同上)

  经脉     起     止    井   荥   输   经   合     原   络   募   郗    背                                      (备注:起止指在体表的起止穴位)                            
  肺经 11  中府    少商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列缺  中府   孔最   肺俞  
  大肠 20  商阳    迎香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合谷 偏历  天枢   温溜   **俞
  胃经 45  承泣    厉兑   厉兑  内庭   陷骨  解溪 足三里   冲阳 丰隆  中脘   梁丘   胃俞
  脾经 21  隐白    大包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太白 公孙  章门   地机   **俞
  心经 9   极泉    少冲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通里  巨阙   阴郗   心俞  
  小肠 19 少泽     听宫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腕骨 支正  关元   养老   **俞    
  膀胱 67 睛明     至阴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京骨 飞扬  中极   金门   **俞    
  肾经 27 涌泉     俞府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大钟  京门   水泉   肾俞    
  心包 9  天池     中冲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内关  儃中   郗门   厥阴俞
  三焦 23 关冲    丝竹空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阳池 外关  石门   会宗   **俞  
  胆经 44 瞳子髎   足窍阴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丘墟 光明  日月   外丘   胆俞  
  肝经 14 大敦    期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蠡沟  期门   中都   **俞  
  任脉 24 会阴     承浆
  督脉 28 长强     龈交    

杂汇: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输”、“俞”三字通用,在针炙学中三者又各有所指:腧穴是所有穴位的统称。
输穴指井、荥、输、经、合“五输”及五输穴中的“输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俞穴指背部的背俞穴,与募穴相对。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合任脉               { 耳门 听宫 与听会                      
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并足少阳上行,至项后会合于督脉               { 三焦 小肠 与胆经
阴维,阳维主管一身之表里。二维脉维络一身表里的阴阳。(维表里)            
阴跷起于足跟内侧,并足少阴等经上行
阳跷起于足跟外侧,并足太阳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会合。
阴跷,阳跷主持阴阳动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二跷脉主一身左右的阴阳。(跷左右)
阳明头痛在头额,少阳头痛身两侧,太阳头痛后头枕,督脉厥阴痛在癫。
颈项部从前向后依次为:胃经大小三胆膀。
躯干部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为:任肾胃脾肝。
上肢无奇经分布,除带脉外,余者皆由下而上循行,奇经八脉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关系,相互间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奇经无直
属配偶关系)
阳明头疼在前额,少阳头疼在两侧,疼在后项是太阳,督脉厥阴疼在巅。
前后发际12C--眉心大椎18C,       耳后乳突9C ,天突至胸剑联合9C,          胸剑联合至脐中8C,脐中至耻骨上缘5C,

两乳头之间8C, 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6C,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9C,肘横纹至腕横纹12C,                                                    
腋以下至季肋12C,季办以下至大转子9C。     耻骨上缘至股骨内髁上缘18C,          胫骨内髁下缘至内踝高点13C,

大转子至膝中19C,臀横纹至膝中14C,       膝中至外踝高点16C,外踝高点至足底3C。

进针法:1.指切法,2.挟持法,3.舒张法,4.提捏法。
行针手法:A.基本手法:1.提插法,2.捻转法(180--360度,忌单向扭转) B.辅助手法:1.循法,2.刮法,3.弹法,4.摇法,5.震颤法。
针刺补泻手法:捻转~提插~疾徐~迎随~呼吸~开阖~+平补平泻
炙法作用:1.温经散寒,2.扶阳固脱,3.消瘀散结,4.防病保健
艾炷炙(直接炙--无瘢痕炙,瘢痕炙。间接炙--隔盐,姜,蒜,附子)+艾条炙(悬炙--温和炙,雀啄炙,回旋炙。实按炙--太乙神针,
雷火神针)
电针: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 低频脉冲电流的作用: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加强镇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
1.密波: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先抑制感觉神经,再抑制运动神经。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针刺麻醉。
2.疏波:刺激作用较强,能引起肌肉收缩。用于:治疗痿证,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
3.疏密波:能促进代谢,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用于:止痛,扭挫伤,关节周围炎,气血运行障碍,坐骨神经痛,
面瘫,肌无力,局部冻伤。
4.断续波: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作用。用于:痿证,瘫痪或电肌体操训练。
5.锯齿波(呼吸波):用于刺激膈神经作人工电动呼吸,抢救呼吸衰竭,并有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调整经络功能,改善气血循环等作用。


三棱针:刺法:1.腧穴点刺,2.刺络,3.散刺(豹纹刺)4.挑刺。
     作用:开窍泄热,活血祛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
     用于: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

针炙治疗原则:1标本缓急,(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
2补虚泻实,(本经补泻,异经补泻,子母补泻)
3三因制宜。(时,人,地)
配穴处方:以循经取穴为主,分为1·近部取穴,2·远部~,3·随证~(对症~、辨症~)。
配穴方法:本经配穴法,表里经~,前后~,上下~,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