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店簡本《老子》简体复原本

 mihu16 2014-03-02

1993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竹简,共804枚,为竹质墨迹。其中有字简730枚,共计13000多个楚国文字,其中包括三种内文有异而相对独立的《老子》(甲本、乙本、丙本)写本,即《郭店老子》文本。郭店楚墓出土的三种战国写本《老子》,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老子》文本。

甲本存简39枚,简长32.3厘米,共计1086字。其文字分别见于今本《老子》19章,66章,46章,30章,15章,64章下段,37章,63章前段、后段,2章,32章,25章,5章,16章上段,64章上段,56章,57章,55章,44章,40章,9章。

乙本存简18枚,简长30.6厘米,390字,其文字分别见于今本《老子》59章,48章上段,20章上段,13章,41章,52章中段,45章,54章。

甲、乙本在内容上,相对独立,各自成篇。

丙本存简28枚,简长26.5厘米,575字。其中有10枚的文字分别见于今本《老子》17章,18章,35章,31章的中段和下段,另有4枚同见于郭店《老子甲》第10章上段和今本《老子》64章下段。此14枚所记载的文字,《郭店楚墓竹简》编者谓之《老子丙》。

另有其余14枚所记载的文字,不见于今本《老子》和郭店《老子甲》,《郭店楚墓竹简》题名谓之《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是华夏哲学古代本体论最早的论文之一。西方小亚细亚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ThalêsThales,估猜约为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年代与郭店《老子》的写者时代(约前400年)约略接近。泰勒斯也认为水是本体,是万物始源,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郭店《老子》三种写本大部分内容文字均见于今本《老子》。我认为这应当是《老子》经文的原始面貌,即多位不同作者、不同时代所编撰的古人政治及哲学语录的汇集。

我在所著的《老子新考》中曾经讨论所谓“老子”是一个作者群体,老氏并不是一个人。老子书的原型,最早或可追溯到商朝的贤人仲虺(注:古华夏的雷神名钟傀,即龙神虺蜴。仲虺,用其名也。),及其所作的《仲虺之诰》。故老书最初的写本非一,原始面貌应即如郭店的甲、乙、丙三种或更多种传写本。

战国后期,各国流传的不同的原始写本,或被周史官老聃及楚人老莱子、慎到等学者汇编为类似《德/道》上下经的那种合编文本,即如传于汉初的马王堆帛书写本。

而在秦汉之际,托名老子的经文又被河上公一类隐士学者改编为汉魏以后流传至今的通行本《老子·道德经》。

    河上公,秦汉之际著名隐者。真名佚,年代不详,仅传隐号“河上丈(老)人”。或曰与张良师傅黄石公为一人。后世称其为河上真人,齐地琅琊一带方士。是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今本《老子》(“河上公章句”)的传授者,汉代黄老之道的祖师之一。其可信传略仅见于《史记·乐毅列传》后太史公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巨公,乐巨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参)师”。]

因之,郭店本《老子》三本,乃是目前所见《老子》书的最原始的写本。 

 

【甲本1组】

有状混成,先天地生。

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国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甲本2组】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

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抱朴,少私寡欲。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

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远,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

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

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无败事矣。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矣;皆知善,此其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

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甲本3

至虚,恒业。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

天道圆圆,各复其根。

甲本4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

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剪也。

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

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也?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

人多智,而奇物滋起。

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甲本5组】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螝蠆虫蛇弗,攫鸟猛兽弗扣。

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怒,精之至也。

终日呼而不,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和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失。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返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持而盈之,{}不若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

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福(而)骄。自遗咎也。

【乙本1组】

治人事天,莫若。夫唯,是以早复,是以早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无为也,无为而无不为。

绝学无。唯与诃,相去几何?

美与丑,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宠为下也。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乃可以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乃可以寄天下矣。

【乙本2

上士闻道,勤而行于其中。

中士闻道,若闻若无。

下士闻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为道矣。

是以建言有之:明道若昧,夷道若,进道若退。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健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乙本3

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勤。

启其兑,实其事,终身不复。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盅,其用不穷。

大巧若拙,大赢若诎,大直若屈。

躁胜,静胜热,清清为天下定。

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不辍。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

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丙本1组】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安有不信。

犹乎其贵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

【丙本2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淡呵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不可既也。

【丙本3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弗美也,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不可以得志于天下。

故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

故杀人众则以哀悲之;战胜,则以丧礼居之。

【丙本4组】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

圣人无为,故无败也;无执,古无远。

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人之败也,恒于其且成也败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众之所过。

是以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沧热之所生也。沧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厘,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道也。

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

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也其字也,青昏其名。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并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当。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低以弱。不足于上者,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

[郭店《老子》全文完]

郭店本《老子》出版者释文

一、《老子》甲本

1.1.   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立不改,可以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2.   天地之,其籥歟而屈,而愈出。

2.1.,恒也。守中,也。作,居以須復也。天道云云,各其根。

3.1.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虺蠆蟲蛇弗,攫弗扣,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怒,精之至也。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物壯則老,是不道。

3.2.身孰?身與貨孰多?得亡孰病?甚必大,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久。

3.3.反也者,道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

3.4.持而盈之,不若已。揣而群之,不可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自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1.棄辯,民利百倍。利,盜賊無有。絕偽棄詐,民孝慈。三言以使不足,或令之有乎素抱,少私寡欲。

4.2.江海所以百谷王,以其能百谷下,是以能百谷王。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樂進而弗。以其不也,故天下莫能。罪莫厚乎欲,咎莫乎欲得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足,此恒足矣。

4.3.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於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果而弗伐,果而弗,果而弗矜,是果而不。其事好

4.4.古之善士者,必微妙玄,深不可,是以之容:豫乎【其】如冬涉川,乎其如畏四乎其如客,乎其如,混乎其如,沌乎其如。孰能者,徐清。孰能安以者,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4.5.之者之,之者失之。是以無為無敗無執失。事之,慎如始,此無敗事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教不教,復眾之所。是故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道恒無為也,侯王能守之,而自化。化而欲作,將鎮之以名之。夫亦知足,知【足】以自定。

4.6.為無為,事事,味味。大小之多易必多。是以猶難之,故終無難

4.7.天下皆知美之美也,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之相生也,易之相成也,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之相和也,先後之相也。是以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物作而弗始也,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4.8.道恒名,樸雖細,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

4.9.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小谷之江海。

5.1.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也。其脆也,易泮也。其微也,易散也。之於其有也,治之於其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之台,作【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2.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塞其,和其光,同其,解其,是玄同。故不可得而,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亦不可得而。故天下

5.3.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而民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盜賊多有。是以人之言曰:我事而民自富,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

二、《老子》乙本

1.1治人事天莫若。天唯,是以早服,是【重德。重則無不克,】不克莫知其,莫知其可以有。有之母,可以【久,是深根固柢之法】,生久之道也。

1.2者日益,道者日之又,以至無為也。無為

1.3.   絕學無憂。唯阿,相去何?美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1.4.   辱若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下也,得之若,失之若,是謂寵。【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吾有身。及吾身,有何【患?故貴為身於】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以身天下,若可以去天下矣。

2.1.上士道,能行於其中。中士道,若。下士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道矣。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昧,夷道【如】道若退。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德如不足,建德如【偷,真如愉,大方隅,大器慢成,大音希,大象形,道【善始且善成。】

3.1.,塞其身不侮。,塞其事,身不

3.2.大盛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大巧若拙,大盛若,大直若屈。

3.3.寒,靜勝熱,清淨為天下正。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子以其祭祀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修之,其德乃。修之邦,其德乃。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以家】家,以鄉觀鄉,以邦邦,以天下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以此。】

三、《老子》丙本

1.1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乎其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故大道,焉有仁。六不和,焉有孝慈。邦家昏,焉有臣。

2.1.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客止,故道【之出言】,淡兮其味也。之不足之不足,而不可既也。

3.1.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上,弗美也。美之,是樂殺人。夫,不可】以得志於天下。故吉事上左,事上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故【人以哀悲之,戰勝則喪禮居之

4.1.之者之,之者失之。無為,故無敗也;無執,故【失也】。慎若始,則無敗事矣。人之也,恒於其且成也之。是以【】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復眾之所。是以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

【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 1.1

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 1.2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 1.3

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 1.4

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 1.5

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 1.6

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 1.7

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1.8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 2.1

湿燥者,热之所生也. 2.2

热者,四时之所生也. 2.3

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 2.4

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 2.5

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 2.6

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2.7

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时, 3.1

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 3.2

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 3.3

此天之所不能杀, 3.4

地之所不能埋, 3.5

阴阳之所不能成. 3.6

君子知此之谓..... (缺简) 3.7

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於强,责於... 4.1

,土也,而谓之地. 4.2

,气也,而谓之天. 4.3

道以其字也. 清昏其名. 4.4

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 4.5

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 4.6

天地名字并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当. 4.7

天不足於西北,其下高以强. 4.8

地不足於东南,其上...... 4.9

不足於上者,有余於下. 4.10

不足於下者,有余於上. 4.11

作者:何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