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功第一步

 智能与开悟 2014-03-02

混元气
  
  近日聊天,我用了一句数学语言比喻练功修道。在日常用语 “万”是最大数字单位,我就说“练功是把万一(万分之一)变成一万。”用阿拉伯数字就是把0.0001变成10000。看气、拉气、摸气……,气感是非常微弱的,用0.0001表示,当功夫练成,人天混化了,就用10000表示。刚开始练功,有了一点点气感,把这一丁点气感无限放大,放大到整个人完全气化,用0.0001和10000来形容也不为过。同时,这两个数字也反映了修道任务之重,道路漫长。
  
  把练功坚持下来的,不会是停留在0.0001原地踏步,肯定是出功夫。十倍就是0.001,百倍就是0.01,万倍就是1。最后成功就是10000。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这么积累就是练功,道路漫长,人生苦短。要在有限的生命完成这无限的任务,拼命飞奔,才有可能完成,而且可能性极小,因为任务太繁重了。传统的佛教认为普通人修炼成佛,需要多少辈子,有没有这么多辈子且不论,起码佛教认识到了修行之路遥,因此佛教出现了“肉身成佛”“顿悟成佛”的门派。道家人也发现,大部分修道人都不能在有生之年修到头就死了,于是有人琢磨快速成道的“左道旁门”,“左”是“极左”“极快”“超速”的意思。
  
  用开车来比喻练功修道,就是因为路途遥远,要用极快的速度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跑完。普通公路不行,那就需要高速公路。“顿法”“大道”“窍门”“捷径”“诀窍”……这些“宝贝”都是进入高速公路的入口,只有进入高速,才有机会跑完全程,才有可能跑得快一些。不然,只能是0.0001+0.0001+0.0001+0.0001……这么慢。佛教禅宗的入口是“开悟”,道家的入口是“玄关”,武家的名称比较繁多,各门派说法不同,有叫做“化劲”的,有叫做“开太极”的,有叫做“空”“松”“通”“丹田”的不一而足。总之,都要从某个“入口”进入高速,进入高速就是高级的,进不了高速就是普通的。入口有不同,但进入之后,其实都是一个目的,万法归一,得到的都是“一个东西”,一个整体的东西。
  
  在智能气功理论里,这“一个东西”就是自我。自我是意元体和生命运动的混元整体,不是两个东西凑的一个整体,而是完整不可分割的独立整体,意元体和身体是这个整体的不同特性,而不是两个配件。正因为意元体和身体是“一个”东西,所以从意识入手还是从形体入手,得到的是一样的,同一个“东西”。开悟也可以说是身体“开”,化劲也可以说是意识“化”了。玄关不玄,就是这个整体,玄关很玄,哪个都不是(既不是神不是气也不是形体),整体的才是(精气神都在)。不同的门派不同的人,层次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说开悟跟玄关完全相同,手段不同效果有区别,但其中根本的“机理”是一样的。
  
  走意识路线,仅仅意识开了不够,要身体也“开”了,才是开悟。从形体修炼,把形体松了还不行,把意识也“化”,才是“神明”。那么从气层次的玄关呢?玄关开,就有意识的开同时也是身体的开。从哪个入口进入都可以,机理相同。上了高速路好走,找到自我,练功就容易了。
  
  不想成大道,不想走那么远,强身健体就可以了,那也要上高速,一说到强身健体,就是要超越原有的“速度”,走普通公路飚车很难很危险,真要超越,必须高速。练功最一般的追求就是身体通透、意识清明、气机调达,这些要求其实就是开悟的状态,就是“化”的状态,“玄”的状态。要求不高,目标不远,也要到高速路口看一眼。要健康,至少要启动内气,内气充足才健康。其实,内气的启动要的是神意的唤醒和形体的“周身融融”,就是一般开悟的表现。悟后方修道,开悟之后,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想进步的,起码也要有第一步的效果。所以说,练功第一步就是开悟。
  
  不想开悟,也不想超越,就要一般的保健效果,那也要明白“健康”有什么指标,朝这个方向努力。治疗局部疾病,要明白这个局部需要形体通透,气机和畅,还要把里面的“神”调整调整。要松腰,腰和肚子里面有‘神’吗?有,意元体无处不在。形体松、气机通、神敏感,就健康了。注意,意元体无处不在,不是说把念头放在腰部,而是腰部本来就兼容着一部分意元体,一般人没有感觉而已,有感觉就是开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