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动症儿童的自我教导训练

 南北科普 2014-03-04

    多动症儿童的自我教导训练:在自我教导的训练里,鼓励儿童自我解说,延伸认知的示范效果。他们应学习教导自己,并且在危机中运用并引导自己的行为(语音调整行动)。这会在以下5个阶段中呈现:

    (1)典范的示范:治疗师示范好的行为,并伴随行为的自我说明,孩子在旁观察。接下来训练的目的是逐渐接纳这个示范,将示范的行为内化。

    (2)外在的行为控制:孩子按照训练者的自我说明来做。

    (3)公开的自我教导:孩子经由自我说明来引导行为。

    (4)逐渐淡化的自我教导:孩子通过低声的自我说明来引导自己的行为。

    (5)隐藏的自我教导:孩子应通过内化的自我语言(“思考”自我说明)来控制行为。

    基本要求是,治疗师在能充分掌握前一阶段的情况下才换到下一阶段,但并不强制,第四与第五阶段也常缩减甚至排除。最终,儿童能通过内在的自我说明控制自己,他们的过程是依循规则和计划,并且有语音引导着。自我教导训练可协助达到无错误的学习。治疗师示范合宜的行为(做给人看),并且“只”需要让儿童理解。为了激发儿童的经验与理解,在此应用示范性的对话。例如,儿童应理解“停顿一下”以及“谨慎进行”是有用的,这个洞察将由儿童自己在经验的对话中找到,而不是事先告诉他们。相对地,给予孩子开放性的问题,有目标地简述他们回答的语意,正向增强(赞美、点头、肯定孩子的说法)他们提供的内容,并且对于他们的回答有目标地解说与评论。这里所持的观点是不让孩子马上得到答案,而是经过一些思考步骤后才表现出来。

    父母或老师在与注意力缺失儿童的对话中,要尝试唤起处理技巧的记忆。此外,这种刻意的训练多动症儿童的对话,清楚地让人理解其技巧是有效的,并且能应用在问题的解决上。

所以,所有趋近话题的目标皆为暂时性的领会。孩子的表达偏离目标时,则给予解说以便回到谈话的目标,以此方式将在示范性的对话中逐渐塑造成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