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槽子糕与中碗糕

 LuXin4164 2014-03-04

*老北京往事

槽子糕与中碗糕

提起槽子糕和中碗糕来,大概60岁以上的人对这两样糕点都情有独钟。确切来讲,这两种糕点不应该算老北京特有的糕点,因为槽子糕也是流行在天津和河北一些地区的糕点;碗糕也流行天津和河北一些地区,甚至天津的碗糕比北京的还有名。但是这两种糕点在北京流行历史很长,特别是槽子糕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据说清朝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都喜欢吃槽子糕。

先说槽子糕吧,我认为它之所以在60岁以上的北京人心目中记忆犹深,是因为这一代人的童年时期,槽子糕是人们普遍喜食的糕点,也是售价为大多数市民可以接受的糕点。那时糕点铺的糕点,远不像现在这样品种繁多、应有尽有,甚至不少外国糕点也充斥市场柜台。那时候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虽有著名饽饽铺的各式糕点,但有些价格还是比较贵的,有些是应时糕点,逢节日时令一般家庭买点尝尝,但要经常食用则经济上难以负担。而槽子糕价格相对便宜又好吃,所以一般家庭的大人和孩子,能经常吃点儿槽子糕就心满意足了。

槽子糕在老北京人心目中的地位,还可以通过北京人中流行的俗语和言谈话语中流露的思想可以说明。如对于某些人对别人交办的事儿推三阻四时,对方生气地说:“少了你这鸡蛋还做不了槽子糕啦!”意思就是“没有你我照样能干”;再如,有些好炫耀的人,对外欲显示自己生活阔绰,常指着自己的孩子说:“这小子,老拿槽子糕当球踢!”这些说法同时也引出槽子糕的原料和做法。其实槽子糕无论是用料和做法都很简单。

槽子糕 亦称“鸡蛋糕”,是老北京、河北、天津地区的传统风味糕点。其做法是用鲜鸡蛋加适量白糖、面粉、香料入模烘烤而成。形状基本是小圆饼状,也有呈近似不规则方形,顶部是较深的棕红色,底部微黄,入口松软清香、清甜爽口。《清稗类钞》记载:“京人讳‘蛋’字,蛋糕曰槽糕,言其制糕时入槽也。”所以明明是蛋糕,但是老北京人皆称其槽子糕。

现在,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孩子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是过去,不用说吃各式糕点,普通平民百姓家庭的孩子能买几斤槽子糕吃,就算享福啦。举个不怕大家笑话的例子,我小时候看的邻居的一个男孩子手里拿着一个木制手枪玩儿,非常羡慕。于是我就想用家里刚买的槽子糕换他的手枪玩玩。当我把两块槽子糕给他并说明意图时,没想到他一边大口吃着槽子糕,一边慷慨地说“给你吧”。我心里实在不落忍,于是又给了他两块槽子糕。可见他家平时很少吃槽子糕。

过去平民百姓的年节交往,一般用蒲包提几斤槽子糕就可以了。所以槽子糕过去还真是好吃又讲究的糕点。如今,大概不仅大人们很少吃,孩子们就更很少吃槽子糕啦。说实在的,现在真正的传统槽子糕我见得很少啦。偶尔买斤所谓的“槽子糕”,恐怕也是“改良”后的品种啦!

记得我小时候饽饽铺里还常卖一种蛋糕,我们都称其“中碗糕”。为什么这么称呼,我不知道,我就是随着大人们叫,也没有心问问为什么这么叫这种糕点。

 所谓“中碗糕”,就是以小碗为模具,装上鸡蛋、面粉、糖等原料蒸制而成。其颜色呈鹅黄色,外表光泽透亮,入口感到甜香、松软、似乎“到嘴里就溶化”。其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适合老人、儿童食用。记得那时候不少1周岁左右的婴儿,在吃奶的同时,大人也用温开水泡中碗糕喂孩子。由于碗糕遇温水就立刻溶化成糊状,所以没有牙的婴儿可以像吮吸奶一样食之。不少孩子断奶时,家长也用这种方法喂食,因为中碗糕的原料中有糖、鲜奶等,所以营养价值没问题。

我很爱吃中碗糕,一块直径二三寸,呈圆饼状或花瓣状的鹅黄色碗糕,其中间还点着红色印戳,记得一般是六个花瓣。一块中碗糕用手使劲一攥,能攥成纽扣大小,足见此食品的松软程度。

我不知道为什么,随着我年龄的增长,似乎“中碗糕”的称呼,渐渐消失了,人们称其碗糕,不久又普遍称其蛋糕。而且最近这些年,似乎没有人谈论什么糕点铺卖的碗糕,更多的关于碗糕的介绍,出现在对老北京小吃的介绍中。不错,老北京小吃中确实也有碗糕,但是过去把饽饽铺的碗糕和小吃店的碗糕总是区别对待吧。现在这么一搅和,好在也没人关心或较真儿啦。何况老北京不少传统食品早就消失啦,谁还会为“中碗糕”叫屈!

碗糕其实也是天津及河北地区的传统食品。据说天津的碗糕比北京的还有名气。就是在那“文革”期间,我和几个同学随学校去参观期间,父母还叮嘱我抽空买几斤天津某糕点铺(老字号)的碗糕,我当然照办。

如今像槽子糕、碗糕这类食品,似乎在大家生活中成了可有可无的食品。没人关注它们,也没人关心它们的历史和来历。写这篇文章,也就是解解闷儿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