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茶的境界

 mswms 2014-03-05


“缘来缘去缘如水,茶浓茶淡茶有情”。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市井百姓、文人雅士、王公贵族、世外高人,终生喜爱喝茶,甚至到了不可一日无茶的程度;又不知有多少佳句名篇、奇思妙想、人生感悟,借由这一杯充满灵性的清茶,从心中流淌出来,从而成就了无数的佳话典故,流传后世。

 

虽然有无数的人都喜欢喝茶,但喝茶的目的却大不相同,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茶饮、茶艺、茶道三个境界。


茶饮境界者,是指“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茶。喝茶人主要是把茶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饮料,用来消暑止渴,治疗疾病,提神醒脑,重视的是茶的物质特性和营养成分。当今世界,茶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三大全球性的软饮料,便是明证。


茶艺境界者,是指“琴棋书画诗酒茶”之茶。品茶人是把泡茶、饮茶作为一种审美对象,用来安神静心,陶冶情操,重视的是茶的艺术审美功能。在这个境界中品茶,讲究的不只是茶本身的营养和物质特性,而是更注意环境的和谐、器具的精致、动作的优美。宋朝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高峰,那时,文人雅士喝茶必焚香、挂画、插花、抚琴,便是重视茶艺境界的杰出典范。


茶道境界者,是指“茶禅一味吃茶去”之茶。悟茶人是把茶作为一种修行悟道、弘法利生的工具和载体,以茶助禅,以茶释禅,禅茶一味,重视的是茶在开启智慧、洗涤心灵方面的作用。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极其紧密的联系,品茶参禅,品茶品人生,是很多爱茶人喜欢喝茶的深层次的追求。


茶饮、茶艺、茶道三个境界,不仅从实践中可以得到验证,而且符合万事万物的普遍发展规律。


佛法认为,佛菩萨有法身、报身和化身,这三种状态,翻译成现代的名词,就是体、相、用。比如我们用的电灯,看不见的电是体,灯的形状和结构是相,照明就是用;再比如我们人,看不见的自性是体,长的样子是相,扮演的社会角色(如爸爸、同事、朋友)就是用。


同样的,作为茶,看不见的、与万事万物统一相连的,是茶的体,是“茶魂”。侧重于感悟“茶魂”的喝茶境界,就是茶道境界


喝茶时营造的空间、茶席、仪式和过程是茶的相,是形式。侧重于艺术审美的喝茶境界,就是茶艺境界。


茶的不同种类、对健康所起的不同作用是茶的用,是作用。侧重于喝茶的滋味、营养健康的喝茶境界,就是茶饮境界


丰子恺老先生有人生境界三层楼之说,第一层楼是物质的,第二层楼是艺术的,第三层楼是宗教的,也与我们对喝茶境界的理解如出一辙。


人类的追求不外乎真善美。茶饮境界即是求真,真正的好茶;茶艺境界即是求美,茶道境界即是求善。


如果有朋友问,为什么要喝茶?您可以告诉他:喝茶得健康,品茶得快乐,悟茶得自在。


茶饮、茶艺、茶道三个境界,形虽为三,实则只是一个境界,就个境界就是禅茶境界。而禅茶的境界,是说不出的,是无须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我们从三个境界一个个喝过来后,我们会发现,茶就是茶,茶只是茶。茶只需要喝,茶不需要说。有缘即说,无缘即喝。


禅茶的境界,是超凡不脱俗的,是体相用三合一的,是色空不二的。禅茶的境界,只有平常心和本份事;禅茶的境界,充满欢喜心,具足大自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