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艺与茶道

 青青¥若水 2015-04-01
茶艺与茶道
“茶艺”一词最早出现于七十年代的台湾。
2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出现茶文化复兴浪潮之后,开1978年酝酿成立有关茶文化组织的时候,接受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的建议,使用“茶艺”一词,成立了“台北市茶艺协会”、“高雄市茶艺学会”。1982年又成立“中华茶艺协会”。各种茶艺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茶艺一词被广泛接受,而且也传播至港澳和大陆。
至于为什么要称茶艺,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在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宣读的《茶文化的传播对现代台湾社会的影响》论文中指出:当时为了弘扬茶文化、推广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使用“茶道”一词。但是有人认为“茶道”虽然中国自古已有之,却已为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继续使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提出“茶道”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特别庄重,比较高高在上的,要民众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才定案。“茶艺”就这么产生了。
茶艺(茶艺学):(广义)是一门研究饮茶生活行为的学问,以中国哲学为精神核心,以茶、水、器、火、镜为基本元素,通过具有规范仪式的审美创造,展现饮茶活动,从中表达理想的人格和社会图景。
同一个研究对象,有诸多名称:中国茶艺、韩国茶礼、日本茶道。
思想性----茶道
艺术性----茶艺
制度性----茶礼、茶俗
技能性----茶技
茶艺:侧重与技艺、形式、行为,虽有内在的要求,但也着重于如何表达和感动、感化,是向外的,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茶道:一般定义在精神方面的感悟或传达,哲学性的研究,是向内的。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
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茶礼:接近生活,接近民俗,由于东方礼制文化的延续,有时也表现为一种接近于意识形态的规范,内外之间,是渗透、渲染。
任何一个学者对茶艺的研究都会归结到茶艺思想的内容,有些把这些思想性提炼出茶道伦理论。
茶德:陆羽----精行俭德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
一些茶艺大量和专家们便以精练的哲理语言加以概括,提出许多茶道的基本精神,使所有茶人易于理解和便于操作。这些基本精神就是饮茶的道德要求,亦称为茶德。
早在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就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注意操行具有俭朴美德之人,陆羽已经对饮茶者提出品德要求,喝茶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生理需要的解渴了。
茶艺的思想性与茶道的区别:
茶艺的思想性:通过茶艺技能,茶艺艺术,茶艺规范来传达和表现。
茶道:可有另外的境界。在茶道境界中,外在的表现已经不重要了,或者说修行已对自己有了足够的信心,抛弃了一切得失考虑,只是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如此而已。
“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哲学启发人追求“成圣”,中国哲学强调一点:圣人并不需要为当圣人而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圣人所做的事无非就是寻常人所作的事,只是他们在完全自觉的状态中做事。
在茶艺活动中,首先是“做”沏泡茶这件事,拾柴为了生火,泡茶为了好喝。“平常心是道”,没有其他特别的事。在做的过程中,由不自觉到达自觉的状态,就是学问的过程,转变过程中有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也有自身的经验觉悟过程。
1.中国哲学思想对饮茶文化的影响
中国茶文化吸收了儒、道、佛各家的思想精华,中国各重要思想流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儒家从茶道中发现了兴观群怨、修齐治平的大法则,用以表现自己的政治观、社会观;
佛家体味茶的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
道家则把空灵自然的观点贯彻其中。
甚至,墨子思想也被吸收进来,墨子崇尚真,中国茶文化把思想精神与物质结合,历代茶人对茶的性能、制作都研究十分具体,或许,这正是墨家求真观念的体现。
(1)  儒家思想与中国茶文化
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应变发展中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时时刻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儒家观念是中国茶文化的思想主体,诸如饮茶与中庸、和谐的伦常道德相关连,民间茶俗与气氛欢快浓重的儒家乐感文化相沟通,养廉、雅志、励节与积极入世的操守,秩序、仁爱、敬意与友谊的规范,无一不在其中,甚至饮茶可以蕴含兴邦治国之道。从“茶之味”,到“人生之味”,进而到“宇宙体味之味”,这就是饮茶时所展现的“三重境界”。儒家主张在饮茶中沟通和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友情。以中庸为前提的清醒,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这些构成了儒家茶道精神的积极格调,这是与佛教禅宗的重要区别。寓教于饮,寓教于乐,茶礼民间,这些都在儒家的欢快精神中表现的特别明显。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唐卢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一千古绝唱最能代表儒家思想对茶的论释。
中国北宋末南宋初画家苏汉臣有副《百子图》:一大群孩子,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大孩子虽多并不去打架,而能和睦共处。至于直接以《同胞一气》命名的俗饮图,还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其乐融融的和谐情景。
儒士们在人格上追求清高不污尘埃,这就使得他们在以茶待事的活动中追求以“清”为美的表达形式,将中华茶道的升华到了清秀脱俗的美学意境。儒士们还以诗画助茶,增茶道之清秀;以茶辅雅事,添茶人之清正;以茶讽世,显儒士才子之清傲;以茶会友,表平淡脱俗之清谊。清于俗尘,清于高洁,清于香馨,方可脱逸超然,感悟自然,寄情山水。
古人文士有的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虽茶居至末,但在儒士眼中,茶则可通六艺:茶可以悟诗魂,解酒困,添画韵,增书香。正是如此,茶使六艺添趣增色,而六艺助茶,更形成了多姿多彩、不拘一格的茶艺表现形式,茶道也通过六艺的渲染而更加普及,使得历代茶人都愿将生命“付与杯中绿”。挥就“平生茶炉为故人,一日不见心生尘”,“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春芽”等无数美文佳句,写尽茶人茶情之“清”之风骨。
普遍概念上认为“水火不相容。”而儒家推为五经之首的《周易》认为,水火完全背离是“未济”卦,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水火交融才是成功的条件,叫“既济”卦。茶圣陆羽根据这个理论创制的八卦煮茶风炉就运用了《易经》中三个卦象:坎、离、巽来说明煮茶中包含的自然和谐的原理。意思表示风能兴火,火能煮水,并在炉足上写“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中国茶道在这里把儒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至。
此外,儒学认为天地人文都在情感理性群体和谐相处之中。“体用不二”,“体不高于用”,“道即在伦常日用、工商稼耕之中”,在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运动之中,人有艰辛、也有快乐,一切顺其自然,诚心诚意对待生活,不必超越时空去追求灵魂不朽,“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就是说,合于天性,合于自然,穷神达化,你便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快乐,达到人生极至。我国茶文化中清新、自然、达观、热情、包容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鲜明、充分,客观而实际的表达。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在茶道中得到了融和并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儒家是中国茶道文化的筋骨,这就是茶道与儒家的共同思想且是儒士茶人的品茗追求。
(2)道家思想与中国茶文化
早在晋代郭璞在注解《尔雅》时,即解说:()树小如桅子,冬生叶,一名葬,蜀人名之苦茶。此中所谓“蜀人”之记载,即可视为饮茶习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巧就巧在它也是道教的真正发源地;其形成年代,也为两汉期间。其时,张陵奉老子为教主,创“五斗米教”。此后,道教在理论和组织形式上逐渐完善,上至帝王百官,下至布衣百姓,各社会阶层都普遍地对它感兴趣,而且经久不衰,影响至今。明代朱权编撰道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记载:“老子出函谷关,令尹喜迎之于家,首献茗,此茶之始。老子曰:食是茶者,皆汝之道徒也。”至此也可见道家文化与茶非同一般的渊源。还有西汉壶居士在《食忌》中所说:“苦荼,久食羽化,”都与道教得道成仙、羽化成仙的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丹丘子,则是直接给樵夫指点佳茗的仙人。可见道家对茶这种自然之物早有深刻认识,而将其与追求永恒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无法否认,使茶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便是道家的首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这样的自然观,一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及观念的源头。道无所不在,茶道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老庄的信徒们欲从自然之道中求得长生不死的“仙道”,茶文化正是在这一点上,与道教发生了原始的结合。玉川子要“乘此清风欲飞去”,借茶力而羽化成仙,陶弘景《杂录》记载:“苦茶轻身换骨”与西汉壶居士《食忌》:“苦茶,久食羽化,”,都与其有内在联系。《茶经·七之事》引述《神异记》的故事,更表明陆羽本人对道士与茶茗的态度。“自然”的理念导致道家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这就确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本性。
道家的修炼主张内省,清心寡欲消除奢念,淡泊自守,不出人头地,不逞强称霸,谦虚柔弱,以达到清静之境。要想做到这一切,关键在于修心。道家历来认为:“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师,静则生慧,动则生昏。虚静可以推天地,通万物。”修心的关键在于达静,而饮茶则能促进“入静”。
茶清静淡泊,朴素天然,是清静的具体物质呈现。茶须静品,也只有在静品之下才能品出茶的真味,才能感悟出茶道之玄机,才能获得品饮的真正快乐。静品了才能使人拥有安详平和的心态,也才能进入超凡忘我的自然之境。道家和茶文化正是在“静”这个契合点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在茶道中的道家理念大体分为以下几点:
天人合一: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身为“人”。是天涵之、地育之,取“天人合一”之意。
重在养生:大多宗教都鼓励人们追求死后天国的乐园生活,从而以冷漠态度对待人生及其社会现实,而道教却无比地热爱生命,直接否定死亡,认为光阴易逝,人身难得,只有尽早修仙,才能享受神仙的永久幸福和快乐。道教这一内涵特质所体现的是,重人生,乐人世。这也正是古人崇奉仙道的原因所在。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饪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坐忘:“坐忘”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无己:道家所言的“无己”便是茶道中“无我”之境,“无我”不能从简单的字面意思上理解成为摒弃自身肉体的意思,而是在思想上,达到物我合一,契合自然,容纳万物,不拘泥于个人,而是将心境放在大的环境下,力图和自然产生共鸣。道教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处世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道法自然,返朴归真: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南方有嘉木”。茶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为美,以朴实为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毫不造作。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3)佛教思想与中国茶文化
古人常说“茶如隐逸,酒如豪士”。认为茶乃是“清虚之物”,而把品饮茶的嗜好称为“清尚”。这一个“清”字,宜于同人世间摆脱了名利枷锁的“清”字相配,既然茶是至清之物,就不可避免地为主张清心寡欲、六根清静的佛门所认同了。所以,自西汉之际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茶很快就成了僧人坐禅所不可缺少的饮料。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可以通宵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为不发之药(抑制性欲)。于是喝茶就成为佛教僧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之事。佛教规定:在饮食上遵守不食肉,戒荤食素;在思想上求清虚,离尘脱俗。茶之清苦之性正是适应了佛教的这种禁忌。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的“清课”中就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将“煮茗”列为必不可少的修行功课之一。
佛人饮茶最早是在晋朝。坐禅用茶的最早记载,见于《晋书·艺术传》:僧人单道开坐禅,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茯苓之气,时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到唐朝时,茶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唐封演《封氏闻见录》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举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从此可见由僧人坐禅饮茶助修以致形成民间转相仿效的饮茶风俗,并使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至今。
《天门县志·陆羽传》载:“或言有借晨起,闻湖畔群雁喧集,以翼覆一婴儿,收畜之。”此婴儿便是陆羽。陆羽3岁时育于竟陵龙盖寺,由主持增智积抚养,9岁跟积公学佛,学习煮茶技艺,并迷上了这门技艺,11岁逃离寺院,随杂戏班子流落江湖,并学习杂艺,有所成。28岁与诗人皎然成为莫逆之交,皎然是位僧人,又称“释皎然”、“僧皎然”。至28岁以后长住湖州标山那一带。终于在建中元年,48岁时在湖州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从以上这些不难看出陆羽能写成此书与他长期在茶区生活有关,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和佛门的结缘。可以说,《茶经》主要是中国僧人种茶、制茶、烹茶、饮茶生活经验的总结。中国茶道在寺庙香火中熏过一番,所以自带三分佛气。
前文中说道了释皎然,在这里不得不补充说明一段,释皎然原名姓谢,为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成迹与开元年后的江南,他善于品茶并且嗜茶如命,更是留下许多有关赏茗之诗篇,同时也正是他开始将茶理与禅理结合起来。在他和陆羽同住在湖州的妙喜寺时所做诗歌《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写到:“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破烦恼”是佛门欲通过修行而达到的解脱状态,皎然认为通过饮茶也可以达到这种境界,可见茶之神妙。茶能使“情思爽朗”,并能“清神”“得道”,那么饮茶不正与禅宗求“真如”相通了吗?故皎然感慨道:“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孰知茶道作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所言饮茶“稍与禅相近”,主要指茶能清人之思,从而保存人性之“真”,禅宗追求的是“真如佛性”,可见,通过饮茶亦能认识到自己的佛性并保持这种“佛性”。那么,饮茶便和参禅有了同等的作用,都能达到“真如佛性”的本体境界。
当时,释皎然是写诗吟唱陆羽最多的一个诗僧,既有寻访诗三首,又有送别诗三首。在这里茶道被提高到只有象仙人丹丘子才能够理解的崇高境界。释皎然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陆羽,但从他们二人的关系来分析,皎然所讲的茶道,就是陆羽茶经中所写的茶道,这是毫无异议的。
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感受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唐宋佛寺常兴办大型茶宴。茶宴上,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思想、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在民间茶礼方面,朝廷茶仪难以效仿,禅院茶仪容易为一般老百姓接受,佛教在中国茶文化的进步中所做出的承载与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名刹出名茶,自古有之。名刹多位于名山,名山多在深山云雾之中,既有野生茶树,也宜于一般茶树的种植。
当今我国众多名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源于寺院茶的。四川雅安蒙山出产的蒙顶茶,相传是汉代甘露寺普贤禅师吴理真亲手所植,饮之延年益寿,称作仙茶,晋朝开始作为贡茶。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它以当年佛寺天心观生产的大红袍最为著名,僧徒们还根据不同时节将采回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三种名茶。
以茶参道、以茶悟禅、以茶对禅机的故事,历史上也是层出不穷。
《茶经》茶道的思想精神
陆羽设计了一套茶具、茶器、一套烹茶、酌茶的程式,对茶事规律和技巧进行了总结和创新。陆羽还企求通过一定的程序的茶道来表现一定的精神和思想,这种精神即体现了人的实践,同时又与茶作为一种特殊饮料的自然属性相一致。陆羽茶道的终极目的是追求以儒家思想为底蕴的“完美”“和谐”,它体现出以下几个精神。
1.“精”的精神
《茶经》从头到尾可以说贯穿了一个“精”字,整篇含有精美、精致意义的“精”字共有8处之多。
精美上乘的茶叶是茶道得以进行的基础,陆羽讲茶有九难,其中就要提茶之造,茶之别,首先要选择好茶,辨别优次,同时采用正确的加工方法,方可得到好的饼茶。否则,“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造茶就要选择“茶之精腴”。
要烹出精美的茶汤,就要精于选水、煎水。因此,选水也被陆羽列入九难。
茶汤优次仅是茶道成败与否的一个方面,因此,还需要煮茶过程中精湛的技艺,有没的动作,“操艰搅剧非煮也”。
对茶道要精益求精,否则“夏饮冬废非饮也”。
茶道过程本身是“屋精极”“衣精极”“食与酒皆精极”的追求之上寻求的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茶经》所谓精行,不仅指在具体事物上要精益求精,还指追求精神的升华。
2.俭德
俭德即节俭、俭约、俭朴的美德。《茶经》开宗明义地指出:“茶之为用,味之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一方面因为茶比醍醐、甘露廉价,节俭的人可以代之以饮用,另一方面,在行为上,做人处事上要俭朴、淡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与俭相对的是“侈丽”,“用银为之(釜)至洁”,且又很雅致,但总有侈丽之嫌,因而陆羽认为还是用铁铸釜为好。
3.完美的原则
完美的原则不仅表现在《茶经》的字里行间,更重要的是反映在《茶经》作为精神产品的本身,也从客观上最能反映陆羽的茶道思想和做人的原则。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完美”二字,为了引导人们学习茶道,他从茶之源,一直到茶室的布置,茶器增减,都作了完美的论述,给人一个完美的方案,仅七千余言,却凝聚了陆羽一生茶事、追求茶、汇总美妙之理的奋斗心血。
4.“和”
和的概念更广泛,最带有普遍性、内涵最丰富的是“和谐”,这也是陆羽茶道的最高原则和主旨,目的在于通过自然界的和谐来表达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5.儒家思想的底蕴
陆羽茶道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完美”。自然界的和谐是天工造化,而人类社会的和谐却需要人自身的奋斗努力。茶道在这一目的下的作用仅仅是一种说教,一种提示,倡导人们追求节俭的美德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另外,《茶经》中有关风炉的茶道蕴意也不可忽视。陆羽在他精心制作的茶器风炉上刻铸“陆氏茶、尹公羹”,“圣唐灭胡明年造”等字,表明陆羽以伊尹自比。伊尹是有莘氏的陪嫁奴隶,入宫后“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他通过调鼎中羹的道理向商汤喻示治国的王道。而陆羽以此为乐,表明了他也有以茶治国的抱负,即通过茶道来陈说人道和王道。
6.道家情调
与负鼎说汤故事道理相一致,风炉上还刻上八卦符号,并有“体均五行去百疾”的字句。这些反映的是道家哲学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金。
其内容反映了自然和人类社会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的基本规律,而只有掌握其平衡才能求其发展。社会有各种矛盾和斗争,只有使各种社会力量平衡相处,君主才能驾驭国家,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道家认为相生相克原理不仅适用于观察社会和自然,而且也适用于人体的养生保健,陆羽认为人只有身内各器官协调动作,才不至于染疾生病。
总之,在陆羽眼里,他提倡的茶道可以比之为治国之道,又可以比之为做人之道。
《茶经》所提倡的茶道文化被大众接受,文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讲究气氛和谐完美的活动方式,饮茶从生活中分离出来,向较高层次发展。
1.天人合一、物我玄会
这是中国茶艺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对茶人的人生观的反映,同时也是茶艺美的源泉。“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它的思想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人本为天地所生,天地孕育了人类,所以人类史自然之中一份子,是构成自然存在的一个有机因素。其二是由于正因为人为天地所生,因而  人的行为和情感应该与天地的运行规律相一致。人的行为与情感是包含在天地运行规律之中。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其三是大自然不仅以它的运行规律为人类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提供了规范。而且大自然是具有感情色彩的,能给人能感官上美的享受,并有利于人快乐的生活。《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日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面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月,二者缺一不可。
    以这种理念做为茶艺美学的哲学基础,正是中国茶艺美学的优越之处,因为牢固树立这个理念,要促使茶人从心底产生与自然之间的亲切感,使人与大自然建起极富人情味的精神上的联系。总之,有了这一理念,茶人们无论是看茶、艺茶、品茶都会有无比亲切的玄妙感受。
“物我玄会”是和“天人合一”相辅相成的一个茶道美学概念。“物我玄会”本出自《涅槃无名论》中“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进之弗先,退之弗后,岂容终始于其间哉!”翻译为今文则是“万物与我没有本质的差别,我与万物实质一样,物与我玄妙会通,无极是它们最后的归宿。涅槃就是进而不前,退而不后,无始无终,终始不其间!”这一点与上文所说到的“天人合一”不谋而合,都意为万物实质相通。它在强调品茶的过程中,主体要超越人类自身的生理局限性,从思想上泯灭物我的界限,用全身心去与客体进行感情上的交流,通过物我的相互引发,相互融通,通过这种审美体验,去感受人与茶,人与自然之间最深刻、最亲密的关系。这一理念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亲切和谐,物我相互引发,相互融通、最终达到“思与境偕,情与景冥”,这些极富有人情味的精神联系。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语出《论语》雍也第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创造了儒家审美的“比德”理论。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人学基础。孔子认为美必须符合儒家的道德学要求,必须包含儒家的道德内容。所以他提出了这一点,智者的思维很活跃,像水一样的流动,所以智者偏爱于水;仁者的心像山一样的坚定沉静,所以仁者偏爱于山。在基于对自然美的欣赏上,把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道德情操相联系,这说明了审美主体,也就是茶人在审美过程中带有明显的选择性,偏爱与自己品德的人格相通的东西。这种要求审美客体必须符合审美主体的道德观念的现象,这就发展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最常见的为“梅兰竹菊”、“松柏”、“磐石”等物体,在附加了人的情感之后,成为气节和个性的代名词,而茶的特性也恰好符合中国文人的审美特点,清香隽永,中气平和,知时而动,更因陆羽提茶“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使得成为中国茶道美学的人学墓础,成为是茶人对自我人格的一种欣赏。
“比德”是中国茶道美学的重要的理念之一,它始终指导着中国茶人的审美实践。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我国茶道追求的“真、善、美”的美学传统,以及中国茶艺注重表现“真、善、美”的艺术风格。
3.涤除玄鉴、澄怀味象
    “涤除玄鉴”原出自《老子》,原文为“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玄:玄妙。鉴:照,审察,镜子。涤除玄鉴:谓涤除杂念尘垢,清除主观妄见,使本心清明,虚心观察事物,能似玄妙之镜,照出事物的本源。这是中国茶道审美观点的方法论基础。
    在茶道美学中,“涤除玄鉴”就是要求茶人们像进行彻底的大扫除一样,排除主观欲念,主观成见和一切教条、迷信,做到去私除妄,使内心达到一丝不留、一妄不存、一尘不染、一相不着,并对内省自观照内心的本明,这样才能在参与茶艺的过程中去观照自然,内省自性,超越自我,体道悟道。南朝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
“澄怀”是对体验者审美心胸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审美主体澄清胸怀,涤除俗念,陶冶出纯净无瑕的审美心胸,这受庄子“心斋”说的影响。“味象”之“味”,即体味、品味、玩味,也即体验;“象”指客体物象、审美对象。所谓“澄怀味象”,就是审美主体以清澄纯净、无物无欲的情怀,在非功利、超理智的审美心态中,品味、体验、感悟审美对象内部深层的情趣意蕴、生命精神。这和前面提到的“涤除玄鉴”是相辅相成的。
4.道法自然,保合太和
这是中国茶道美学表现形式的基本法则。“道法自然”源于老子的《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茶艺美学中它表现为追求自然美,自然的本性是朴素,自然美表现在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花之自落,水之自流,它们都自在无为,淡然无极。在茶艺表演中表现为力求朴素简约,返璞归真,纯任心性,一切都自然而然,毫无取巧雕饰,毫不矫揉造作。“保合太和”是对它的补充,它在茶艺中表现为不太过,又无不及,一切都要恰到好处,一切都要达到“和”的标准。其要求表现形式一切要力求做到自然、朴素、和谐、适度,做到中庸不偏,达到太和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