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文摘-90

 老刻刀 2014-03-05

 

制定计划的周期可定为一个月,但应将工作计划分解为周计划与日计划,每个工作日结束的前半个小时,先盘点一下当天计划地完成情况,并整理一下第二天计划内容的工作思路与方法。

 

企业造成无序、混乱的原因:

职责不清;业务能力低下;业务流程务虚;协调不力(上级的指示贯彻、信息传递、业务流程的协调不力);有章不循。

 

在企业中,凡事都要按照流程去做。日本企业就是一直坚持不懈地服从于工作流程,比如,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制成图表,而且同一件事情都要重复做好几张不同的图表。员工每3个月就会各自列出一套计划方案,每一个阶段也都有详细的工作安排,然后在工作中完成一项勾掉一项,一丝不苟。

 

跟一般想法相反的是,不属通常不会被提升到比无能上司更高的职务。如果上司不受提拔,部署的升迁也会停滞不前。如果上司因为不胜任或失职而离开,接任者很少是它下面的人,而是外来的空降部队,还带来自己的子弟兵。相反地,如果主管成功而且升迁快速,必然带动部署获得成功。所以只有让上司发挥所长,让上司得到晋升,作为部属的你才能获得晋升。

 

今天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品牌和概念才是企业获得竞争胜利的关键所在。企业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努力提升产品实物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新功能,而更应该是保持并提升品牌的价值。因为企业不可能长久地垄断某产品市场或某项技术,只有品牌和消费者的忠诚才真正属于企业,才是吸引和留住消费者的法宝。

 

有效的管理者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结果导向。一个企业生存的目的是达到某些目标,管理的意义在于达成某些结果。因此,有效的管理者都只问结果,而不计较过程。当这样的一个理念由上而下成为一个公司的工作原则时,我们可以预见,这样的公司将会是一个极有效率的公司。

 

韦尔奇告诫说,任何级别的管理者,都必须时刻准备着应对“棘手的决策”。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会升得很高,而做不到的人就像踩水一样或者干脆就沉下去了。

 

在作重要决策时,要做好事前预期、战略性思考和评估全局。事前预期需要一种预测事态发展的能力,预测别人会怎样决策的能力,以及考虑所有可能影响到结果的关键要素和力量的能力。它要求超越个人的视野,保证决策制定是出于整体形势和使命,而不是个人兴趣或偏好。事前预期时将直觉、分析和创造力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做出最后的决策。这就是所谓的战略性思考。

 

当决策影响他人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超越个人利益。在达到正确的决策上,没有比超越个人利益更重要的能力了。这并不容易,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即使我们愿意,也很难讲整体利益和个别利益区分开。

 

战略趋同必然导致同质化竞争,最终演变成价格战,造成几败俱伤。由于无法积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只能做大,无法做强。成功的战略必须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无法执行的战略不可能是好战略,然而过分强调执行,却是企业家在逃避领导者必须作选择的责任,从而放弃对企业命运的张空。

 

日本企业曾经依靠运营效率和执行能力称雄天下,但如今却必须为其战略的缺位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你只是在运营效率上和对手竞争,将很难维持自己的优势,因为运营效率说到底是容易被模仿的。只关注运营效率,就容易导致两败俱伤的竞争。

 

如果市场上所有的竞争对手都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生产相同的产品,就必然造成消费者依据价格进行选择。战略的精髓在于选择、放弃、与众不同。卓越的战略最需要企业领导者的见识和胆略。在越来越充分的市场竞争中,清晰、明确、可行的战略,使企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中国企业的经营思路将会经历从“机会导向”到“战略导向”、从“资源整合”到“能力培养”,用战略、资源、能力创造竞争优势,这是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生存发展之道。在转型期,各种机会层出不穷,企业发展的重点就是抓住机会,迅速扩张、成长、壮大。由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不成熟,企业对机会的把握方式具体表现为通过巧妙运作实现资源整合。随着市场进入成熟、饱和,机会越来越少。企业必须真正抓住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机会并引领市场。为此,企业必须具备战略思考能力,作出既符合自身条件,又适应环境需要的选择。

 

战略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战略要做 “活”,而不是成为一个静态的“死”战略。要做好长短结合,每年都要做一个五年的战略规划,即经过对市场环境、企业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对五年的发展目标作出清晰的规划,还对下一年度的市场战略做出详尽、准确地制订。通过这种周而复始的长短式结合与调整,使长短规划永远符合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和发展。

 

让一个人在企业中快速晋升有两个条件:第一是懂得制定优先顺序,知道分辨重要事情和不重要事情的能力;第二个是能够把事情快速完成的能力。

 

要想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必须回答好三个问题:选择进入什么样的市场?谋求什么样的市场定位?选择什么样的运营模式?

企业在进行战略选择时,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考虑其余企业宗旨和企业的一致性,其次要服从企业自身资源的约束条件进行选择,包括资本、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市场等。在选择相对最优的方案时,不仅要考虑达成经济和管理两类战略利益的可能性,而且还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企业承受这种奉献的能力进行评估。

 

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管理学者普哈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和积累自身能力的动态过程。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在不断地纠正错误中改进并加以调整的过程。企业应随着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的变化及时予以调整。为了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面对环境的变迁和自身资源与能力的变化,有必要对原有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实施战略变革。

 

然而,成熟的市场环境必然伴随着竞争的加剧,甚至可以说是惨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后面,企业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来赢得竞争、赢得市场,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因此,当我们确定一个目标以后,在变化的市场当中,我们不是修正目标,而是不停地修正手段,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包括人的思维和情感都向这个目标自动集中,如果不是这样,蒙牛的发展不会这么快。快者制胜,环境是变化的,变化的速度又是如此之快,与时俱进的企业才能生存壮大,与时俱进的前提在于决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