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剧起源与发展(2)

 太空精灵 2014-03-06

粤剧起源,与你的祖先有关!

2009-06-09 17:57:10 来源: 文汇报(上海)  作者:周云  跟贴 0 条 手机看赛事

据历史资料记载,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开始生成“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薛”是薛觉先,“马”是马师曾,“桂”是桂名扬,“白”是白驹荣,“廖”是廖侠怀)。

粤剧艺术表演中的“须生坐车”。

香港许多老居民,都喜欢看粤剧,唱粤曲,每逢星期六、日,到深圳和中山市私伙唱粤曲者大不乏人。每年的东华三院筹款,都出现名伶、高官与社会人士唱粤曲的热烈场面;但粤曲从何而来,演变的过程怎么样,港人多数不知道。

原来粤曲同宋朝大有关系,不少曲牌来自南宋的南戏和弋阳调,即浙江的戏曲。再讲具体一些,广东人的族谱,都记载其太公来自南宋之南雄珠玑巷,不少人还到珠玑巷寻根,修建祖祠。说穿了,不少广东人的祖先都是外江佬,粤剧是从外江戏演变而来,上世纪辛亥革命以前,粤剧还以外江话演唱,叫戏棚官话,到今天,粤剧念白「大王不好了」「可怒也」,仍以中州话(即北宋京城汴京的官方语言)发音,古腔粤曲是用外江话演唱,薛觉先、新马师曾、林家声的许多录音带,都是以古腔粤曲演出,新马仔唱京剧一样洒家,字正腔圆,这就是外江戏给粤剧留下的历史的痕迹。

古腔粤曲 苦练吊嗓

粤剧艺人拜师学艺,基本功便是古腔粤曲,嗓子很高亢,中气很足,古腔唱得高,再低八度唱粤语发声的近代粤曲,游刃有余。近代粤剧红伶没有经过古腔粤曲的基本功训练,嗓音的控制能力、吐字清晰的能力便差得多,特别是花旦唱子喉,能够达到红线女唱腔的水平者如凤毛麟角。以前文武生也要求有唱子喉的高亮嗓音,每天清晨苦练吊嗓子,没有十年八载的磨练,实在不能担头牌。

现在流传下来的古腔粤曲比较著名的有:宝玉怨婚、泣荆花参禅、西厢待月、夜吊白芙蓉、月下追贤、甘露寺诉情、周瑜写表、季扎挂剑等等。

中州话是指中原音韵,即宋朝汴京官话,金兵南侵,宋朝南迁临安,即杭州,临安成为了中国的戏剧演出中心,开始商业化演出。当时大量中原地区的名门望族跟随着朝廷向长江以南迁徙,后来称为客家,聚族而居,分布于浙、赣、川、桂、粤、闽西,虽经过历代的变迁,但是仍然保持宋代的中州音原貌,中原人民喜爱的戏剧,在南方盛行,成为南戏。所谓桂林官话,或者戏棚官话,都是中原人士南迁的话语余绪。

清末以前,粤剧是用“桂林中州话”(俗称“戏棚官话”)来演出的,辛亥革命后才改用现在的“广府话”。因此,简单而言,仍然以“官话”来唱曲和念白的粤曲便是“古腔粤曲”。其实,“古腔粤曲”有很多独特之处,例如在乐器、曲调和唱腔等方面都自成一格。

在清末以前,用中州话演唱粤剧,有其历史必然性。

第一,初时有能力聘戏班演出听曲看剧者均为官宦贵族富豪,即使节诞演戏,即神功戏,牵头者也是达官贵人,他们仍保持中原的欣赏标准,能听懂中州话曲词者乃地位和文化优越之象征。第二,当时演戏的场地都是露天的旷野,未有电子扩音设备,演戏声音要传得远,只能用高亢的古腔粤曲或宋朝南戏的运嗓唱法;到了后来,经济发达,建筑技术进步,可以建成大跨度的无柱戏院,在室内唱戏,才有条件演进为降调,以广东话唱粤剧。

时事入剧 遍地开花

粤剧与其他中国剧种同源,但是不同流。粤剧和其他剧种比较,有鲜明的现代特色、革命时代的特色。太平天国起义、光绪年间的维新运动、辛亥革命,都成为了粤剧改革的推进剂。

粤剧的艺人直接投身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配合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运动、支持孙中山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运动,需要有舆论工具向基层群众作鼓动宣传,于是生成了文明戏。如果再以中州话演唱,基层人民群众听不懂,这就需要对古腔粤曲进行改革,要用地方语言广东话演唱,做到家喻户晓,飞入寻常百姓家。使用广东话演出之后,粤剧观众大大增加,出现了粤剧的黄金时代。当时,广东人被卖猪仔到美国、欧洲、拉丁美洲、非洲、东南亚的最多,凡有华侨的地方,就有粤剧生存,都是用广东话演出。广东粤剧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已经是唯一走向世界、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的中国剧种。在特殊的时代和跨国界地理背景下,广东粤剧和其他中国剧种有一个鲜明的不同点,就是中西合璧,大胆采用了一些西洋曲调作为小曲,使用西洋乐器例如小提琴、大提琴、色士风与传统中国乐器二合为一,进行伴奏。因为当时许多革命者走到海外,觉得可以洋为中用,为宣传民主、文明所用。

清朝末年,中国的知识分子激发戏曲改良的浪潮席卷全国。光绪二十四年,中国日报副刊之旬报特辟鼓吹录一门,由杨肖欧、黄鲁逸几名记者撰作戏曲歌谣来讽刺时弊政治得失,引起广州香港等地的报刊注重戏曲歌谣。光绪二十九年,一篇观戏记猛烈批评当时的戏曲曲本迂腐,不能激发国民之精神。不久,反映时弊的作品陆续出现,譬如:《新广东女儿传奇》、《黄萧养回头》及梁启超的《班定远平西域》等等。这些新编的剧本之中,有些是由富有舞台经验的艺人编撰。对粤剧影响深远的应该是同盟会所组成的「志士班」。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在港澳广州等地曾出现了30多个这类的志士班,例如:采南歌班、优天社、振天声社、仁声剧社、民镜社、国魂警钟社等。最早使用广州方言来演唱粤剧的春柳社影响了其他的志士班,为了便于宣传革命思想,改用了广州方言来唱梆黄,演出了一系列「文明戏」,譬如《周姑娘放脚》及《盲公问米》,使宣传效果超出预期。为了加强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更编演了《文天祥殉国》、《戒洋烟》、《虐婢报》、《秋瑾》、《温生才刺孚奇》等剧。

配合辛亥革命的浪潮,一些粤剧老倌包括金山炳、朱次伯等人开始对粤剧进行革新运动。原因是光绪三十年(1905年),广州继道光三十年(1850年)第一间戏曲戏园出现后,再次兴建戏院,并称之为“戏院”。戏院改变了粤剧及粤曲的演唱方式,由原来需要满足野外戏台演唱、克服风急声弱的情况,改变为以平喉演唱成为可能,而戏院由于令到观众的流动性减低,不像过往戏班坐红船到不同地方演出,观众的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红伶改变唱戏语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争取当地粉丝观众。是次,初出茅庐的朱次伯,因为原担的小生小生聪,不愿演出尾戏,由他替代,他便以平喉白话演唱一出《宝玉哭灵》,大收旺台之效,令到演唱平喉白话成为风尚。

创新音色 百家争传

据广州粤剧研究者陆丰先生的研究,粤曲唱腔的舞台语言是在1921至1927年生成转变,因为演唱平喉白话,可以吸收广东的说唱音乐如南音、木鱼等,目今最早记载结合南音和梆黄曲(梆子和皮黄)的是1924年由陈小汉之父陈醒汉演唱的《芭蕉岛》之忆美。也因为演唱平喉白话,粤曲的调门也变为降B调。

白驹荣主要的贡献在于1917年和千里驹在国中兴班,把十字句二黄改为“八字句二黄",令到粤曲出现一种新的曲式,并成功把广东白话引进粤剧及降调。因为从前粤剧全部都使用中州话演唱,后来是金山炳首先局部将白话带入粤剧,朱次伯与白驹荣努力将白话引进过程中也下了不少功夫。至于降调方面,戏棚做戏是要高调地大声唱戏,而与白驹荣同期的小生太子卓还是唱子喉(假音),白驹荣已开始将声调降低唱平喉(本嗓),唱腔自成一格。到了1920年左右,终于把戏棚官话全面改为广州话,由子喉演唱改为用平喉演唱。梆子和二黄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统一起来。

薛觉先粤剧演出海报及后薛觉先率先引入新的化妆技巧及西洋乐器。在同一时期,省港班的崛起,薛觉先与马师曾的竞争进入白热化成为薛马争雄的局面,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例如:薛觉先与小提琴家尹自重合作设计“薛腔”。来自上海的吕文成将北方二胡的丝弦改成钢弦,创出了高胡,音色高亢明亮。名伶陈非侬邀请梁以忠担任其戏班的音乐领导,当时更出现了如卢有容、梁金堂等著名编剧家,先后为马师曾及薛觉先写作了不少名剧,手法也与当时流行的电影与话剧非常接近。

据历史资料记载,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出现“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等十所大戏剧场。同期,开始生成“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薛”是薛觉先,“马”是马师曾,“桂”是桂名扬,“白”是白驹荣,“廖”是廖侠怀)。当时大老倌的收入相当可观,在每圆可购米两担的时候,他们的年俸可以高达18000圆。因此很多人认为演粤剧可以名成利就,令人趋之若鹜。据不完全的统计,这个时期活动于穗、港、澳的专业和艺人兼任的编剧家有100多人,新编剧目高达四五千个。可说是粤剧的黄金时代! (本文来源:文汇报 作者:周云) 张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