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第三只眼窥寻贺州桥背村董氏渊源》的分析

 荷香月暖 2014-03-07

对《第三只眼窥寻贺州桥背村董氏渊源》的分析

——与江西世策宗亲浅议孝忠宗亲的宗谱探讨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董世策 2014-3-6 21:35:44
全吉:近日看了孝忠宗长写的二篇文章,很有感慨。您同意此观念吗?[董孝忠回复芜湖董杰义宗亲,第三只眼窥寻贺州桥背村董氏渊源 (2014-03-02 09:58:04]
董世策 2014-3-6 21:42:41
   
董氏就全国而言,应是多元,多派,多支,多宗的。不可能为一支所传。如果把董昌,董晋,董申,董宗本,董采,董宦等都列董秦这支派,我想是缺乏依据和史料的。
董世策 2014-3-6 21:49:19
  
李忠臣,本姓董,名秦,平卢人。世代居住在幽州蓟县。他自己说曾祖父董文昱,曾任棣州刺史;祖父董玄奖,任安东都护府录事参军;父董神峤,任河内府折冲郎将。李忠臣年轻时从军,在军伍之中,才力出众。事奉幽州节度使薛楚玉、张守王圭、安禄山等,多次受命出征,积累军功升至折冲郎将、将军同正、平卢军先锋使。
  及至安禄山叛乱,李忠臣与同僚们密谋,杀死伪节度使吕知诲,拥立刘正臣为节度使,任李忠臣为兵马使。攻长杨、战独山,袭榆关、北平,杀死贼将申子贡、荣先钦,擒获周钊押送到京师,其间李忠臣功劳最大。又跟随刘正臣攻破渔阳,叛将李归仁、李咸、白秀芝等前来抵抗,约经数十合战斗,将他们全都击败。不久,潼关失守,郭子仪、李光弼退兵,李忠臣便领兵北归。奚王阿笃孤起初将部队与刘正臣合并,后来诈称请求率领万余骑兵共同收复范阳,到后城南面,半夜反攻官军,李忠臣同他交战,于是到了温泉山,击败贼军,生擒其大首领阿布离,将他斩首祭旗衅鼓。刘正臣去世,李忠臣又与大家商议,拥立安东都护王玄志为节度使。
  至德二年(757)正月,王玄志命李忠臣率领三千步卒从雍奴乘苇筏渡海,贼将石帝庭、乌承洽来抵拒,李忠臣和董竭忠击退了贼军,转战数日,收复鲁城、河间、景城等地,获得大批物资粮食,运送到本军。又与大将田神功一起率兵讨伐平原、乐安郡贼军,攻下两地,生擒伪刺史臧瑜等人,防河招讨使李铣遵照旧制任命李忠臣为德州刺史。时值史思明归顺朝廷,河南节度使张镐命李忠臣率兵赴郓州,与诸军使共同收复河南州县。李忠臣又与副将阳惠元一同在舒舍口大败贼将王福德,肃宗屡次下诏慰问,并命令李忠臣镇守濮州,不久移镇韦城。
  乾元元年(758)九月,改任光禄卿同正。当年,与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在相州围攻安庆绪。次年二月,各军溃败而回,李忠臣也退了兵。行至荥阳,贼将敬钅工前来偷袭官船,李忠臣将他打得大败,缴获米粮二百多船,用以资助汴州军士。不久官拜濮州刺史、缘河守捉使,镇署迁移至杏园渡。及至史思明攻陷汴州,节度使许叔冀和李忠臣皆因兵力耗尽而投降贼军,史思明抚摸着李忠臣的背说:“我原先好比只有左手,如今得到你,兼有右手了。”与李忠臣一起进犯河阳。数日后,李忠臣夜间率领五百人袭击史思明营垒,突围而归,李光弼将此事禀奏皇上,诏令加授李忠臣开府仪同三司、殿中监同正,赐实封食邑二百户。皇上召李忠臣至京师,易姓李,名忠臣,封为陇西郡公,赏赐良马、庄宅、银器、彩帛等。
  当时陕西、神策两军节度使郭英..、卫伯玉镇守陕州,朝廷命李忠臣为两军节度兵马使。鱼朝恩也在陕州,命李忠臣与贼将李归仁、李感义等在永宁、莎栅交战,前后数十仗,李忠臣都击败了敌人。适逢淮西节度使王仲升被贼军擒获,宝应元年(762)七月,授李忠臣太常卿同正、兼御史中丞、淮西十一州节度使;随后又加授安州刺史,仍镇守蔡州。那年,命李忠臣会同各军元帅收复东都。宝应二年(763)六月,就地加授御史大夫。当时回纥可汗回归本国,留下判官安恪、石帝庭在河阳守护他的财物,安恪、石帝庭趁机招聚亡命之徒为盗寇,道路阻隔,诏令李忠臣征讨平定他们。
  永泰元年(765),吐蕃进犯西部边境,京师戒严,代宗命宦官催兵勤王,各道大多不能及时奔赴国难,使臣到淮西时,李忠臣正在玩蹴鞠的游戏,立即下令调集军队前去救驾。监军大将执意请求道:“军队出征必要选择吉日。”李忠臣扬起手臂对兵士们说:“哪有父母遇到强盗打劫,还要等待挑选好日子才去救祸呢?”当天就进发。从此,什么地方有了警报,李忠臣必定先期到达。因此代宗极嘉许他的忠贞,加授本道观察使,赏赐颇丰厚。及至同华节度使周智光起兵造反,诏令李忠臣与神策军将领李太清等人进讨平息了他。大历三年(768),加授李忠臣检校工部尚书,实封食邑连先前一共三百户。大历五年,又加授蔡州刺史。大历七年,授检校右仆射、知中书省事。李灵曜叛乱时,田承嗣派侄儿田悦去援助他,李忠臣与诸军大败田悦等人,汴州平定。大历十一年(776)十二月,加授检校司空、平章事、汴州刺史。
  李忠臣性情贪婪残忍好色,部下将吏的妻女大多被他诱骗胁迫而私通。加上军队无纲纪,所到之处纵容施暴,人们不堪忍受。又任妹夫张惠光为衙将,仗势行凶肆虐,军中人恨他,屡次对李忠臣诉说,李忠臣不相信他们。不久让张惠光担任节度副使,命张惠光之子为衙将,其凌虐残暴超过他的父亲。李忠臣所信任的大将李希烈,素来善于骑马射箭,为人们所拜服,借着部众的怒气,于大历十四年(779)三月,与年轻将领丁曰高、贾子华,监军判官蒋知璋等人举兵斩杀张惠光父子,并胁迫李忠臣出走。李忠臣单骑赴京师,当时朝廷正优宠武臣,没有责备他,依旧任他为检校司空、平章事,留在京师参加朝见。
  建中初年,曾因事奏对,德宗对他说:“卿之耳甚大,真是贵人相啊。”李忠臣答道:“臣听说驴耳甚大,龙耳甚小,臣耳虽大,也是驴耳呀。”皇上听了很高兴。此时常侍张涉蒙恩执政,因受贿之事败露,皇上将绳之以法。张涉本为皇上做太子时的侍讲学士,李忠臣上奏道:“陛下贵为天子,而老师因缺钱触犯法律,以愚臣之见,这不是老师的过错。”皇上怒气消解,只命他回归乡里。前湖南观察使辛京杲曾因动怒杖杀部下,有关官署弹劾奏报辛京杲杀人应当处死,皇上允从。李忠臣上奏道:“辛京杲早就该死了。”皇上询问原由,李忠臣回答道:“他的伯父叔父某某在某处战死,兄弟某某在某处战死,他曾随从出征,惟独不死,因此知道他早就该死了。”皇上也露出怜悯之意,不下令加以罪罚,只将辛京杲改授王傅了事。
  李忠臣倔强率直,不识字,不喜欢读书人。革除兵权之后,官位虽然很高,却时常郁郁不得志。及至朱氵此谋反,任命他为伪司空、兼侍中。朱氵此率兵逼近奉天,命令李忠臣留守京城。朱氵此失败,李忠臣逃到樊川的别墅中,李晟部下将士把李忠臣抓了回来,交付官府囚禁。兴元元年(784),同他的儿子一起被处死,时年六十九岁,朝廷抄没了他的家产。
(国庆制作)
荷香月暖  1:21:40
   
世策宗亲:孝忠宗亲钻研精神难能可贵,想象力也丰富。值得学习!然按照其根据贺州桥背村的宗谱,且我以前考察过,董晋到董槐的宗谱与江西有异,而董槐之后内容很详细,推断为根据董槐偏房带到广西,因频繁调动官职,第四个孩子幼小或将出生,不愿再颠簸等因素,故而留下。后代根据祖辈之前还有一位董晋大官,也许属于杜撰这部分。而从董槐之后是比较详细可靠的,之前只能作为参考,既然董槐在九江前修谱,我论证不是当宰相之后。那就依据董槐的修谱比较合理。
荷香月暖  1:27:17
   
至于董秦,在《旧唐书》与《新唐书》有记载。李忠臣:蓟人,本姓董,名秦,少年时从军,憨直不通书,但努力奋斗,因有战功,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赐名忠臣。孝忠宗亲其写的就是依据旧唐书《李忠臣传》仅仅全文翻译成白话文。董重质在《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一》有载。但把所有的董氏归结为一个支系,太牵强附会了。

荷香月暖  1:37:52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再度纠集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奴剌等数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大举入侵。郭子仪 向天子紧急奏报:胡虏全是骑兵,进军速度如飞,绝不可掉以轻心,请皇上下令凤翔节度使李抱玉、滑濮节度使李光庭、邠宁节度使白孝德、镇西节度使马璘、河南节度使郝庭玉、淮西节度使李忠臣等各部,火速出兵,扼守各个军事要地。董秦为公元715出生,去世在784年,69岁。从《旧唐书》:泚败,忠臣走樊川别业,李晟下将士擒忠臣至,系之有司。兴元元年,并其子并诛斩之,时年六十九,籍没其家的记载可以知道,那此时为50岁了。
荷香月暖  1:48:50
   
董晋,字混成,唐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生于开元十一年 (723),死于贞元十五年(799),仕唐,官至宰相。见《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五》。且对董晋的几代皆标注名字了。而孝忠宗亲故意忽略贺州桥背村原宗谱:董采--董宦--董晋---……---董昌--忠信--扬名---董槐,那就是故意略去了董晋了?

荷香月暖  2:09:58

当然,其从某一个的记载进行联想分析的方法仍可值得借鉴。只是,该谱,董晋的四世裔孙记为董质,孝忠宗亲作为文宗时期的节度使,唐文宗李昂(809-840年),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27-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岁。就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宰相裴度督兵淮西,至郾城,元济乃悉发左右及守城之卒,委重质而拒度。时李愬乘虚入蔡。既擒元济,重质之家在蔡,愬乃安恤之,仍使其子持书礼以召重质”。以35岁计算,为公元787年出生,与董晋723年出生,相距64年。可是,宗谱记载董质为董晋的四世裔孙,这样推测就成为代数间隔21年,也是算间隔年数少了一点。而名字与正史记载是否符合?其实按照董晋的后裔在正史记载就不符合了。

荷香月暖  11:52:03

从局部的分析,结合历史年代的董氏人物的事件进行比对宗谱,这方法是可行的。如董质标注的淮西节度使,为董重质的分析;我认为宗谱的分析,还要结合历史事件、时间、世代间隔、出现的著名人物分析等综合分析。如该贺州桥背宗谱,也出现一个董昌,历史记载:董昌(?-896),浙江临安南庄人。乾符二年(875),浙西狼山守将王郢叛乱,攻掠浙东、浙西诸州,身为地方豪强的董昌组织土团抵御,以功升为石境镇将。中和三年(883),朝廷任路审中为杭州刺史,董昌率先入据杭州,自称都押司,镇海节度使周宝无力控制,只好表请董昌为杭州刺史。朝廷对董昌也特别厚待,先后加封董昌为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晋爵陇西郡王。向朝廷求封为越王,未果,大为不满。后割据两浙,自称大越罗平国皇帝。从董昌去世,估计在50岁,那么推定他为845年出生;而董槐(?~1262)我暂且以同时期的董俊公元1186年出生作为董槐出生时间。那么,以平均一世代间隔30年来计算,那么董昌与董晋出生相距122年,董昌与董晋间隔4个世代间隔,大概相同与董晋的5世裔孙;董昌与董槐出生相距321年,与董槐间隔4个世代间隔,董槐大概相同于董昌的5世裔孙。可是,整体分析发现,董昌排列为14世代裔孙,董槐排成董昌的4世代裔孙。就发现这部分宗谱内容,与全国很多宗谱出现相同的情况,就是对不知道的部分宗谱自行杜撰编造。因此,孝忠宗亲的《第三只眼窥寻贺州桥背村董氏渊源》,没有大胆的论证该宗谱董槐的父辈之上的谱系为不真实,过于简单,生卒未考,年代事件与世代间隔差距偏颇,却都以真实来研究,就容易导致整体的缺失。我就采取从董槐开始,事件记载详细、后裔生卒清楚,就仅仅采纳董槐始及其之后的宗谱,前面部分,依据董槐的修谱进行衔接,这样比较合理。

以至于各支系,因为没有统一的确实可查证的宗谱,有的宗谱以既然出现是董晋与董昌,那么后裔排列就以相同的进行排列?或以董晋董昌作为兄弟而开始排列?这都是与正史不符合,也都不是科学的方法。以至于有的地方支系为了凸显自己先祖的辈分,而形成错误的导向与思维。

我赞同佩服江西赣州董世策宗亲的看法,董氏是由多元,多派,多支,多宗的组成,不可能为一支所传。从我论证董氏出于董姓部落而非舜帝赐姓董父开始。从中国二十四史的整理中,自然发现,董仲舒之前就出现很多董氏杰出人物,就是唐宋也记载很多董氏显赫人物。那各地出现多元、多派、多支系是必定的结果,断然不会天下董氏出于董仲舒。也就是宗谱难以在全国形成一个统一的支系脉络,这也是宗谱实际的、符合科学的做法。

 

20143715:32荷香月暖(QQ353159928

附注《第三只眼窥寻贺州桥背村董氏渊源 》供一同研究探讨
   撰文:董孝忠 (彭城翟山 201431日) 
  (董孝忠说明:本文系一家之言,旨在研讨,争论在所难免。吾等族人应胸怀坦荡畅所欲言,以大局为重,以团结互助为最终目的)。 
   兹将贺州董氏家谱序言抄录如下: “据广西贺州回龙镇桥背村的宗谱记载:吾始祖董姓陇西人氏,世居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钱塘村……于唐朝肃宗元年董采公合一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徙于山东青州乐安县。居住未久,立业未多,上司举立董采公室之派,谱牒所载:为居杭州钱塘,因遭丙丁(笔者注:丙丁应为兵丁之乱),历代谱系已不可考。迁居青州乐安县,前人书录一脉宗谱,犹可考焉“。(笔者注:肃宗时代是756-- 761年,正是安史之乱时。也正是董秦占领鲁北鲁西南向淮西进军之时)。...... 
  序言还记载:......董宦任唐朝进士......董质公任唐朝文宗淮西印度使(笔者注:应为淮西节度使,非印度使.又淮西节度使是在宪宗时废弃的.文宗时代并无淮西节度使建制.董质公当为董重质,他并非淮西节度使,而是当时任节度使的吴元济之子婿.详见史料)......综合上述笔者分析如下:1).关于董采与董宦.这是一对被蓄志护讳了的名字.笔者以为董采与董宦系同一名字.是唐朝淮西节度使董秦(李忠臣)的隐匿替代名.我们可以它的字意结构不难想象出它们的近似性.董秦(唐肃宗时淮西节度使)因参与朱造反被唐德宗兴元元年(784)诛杀.族人恐惧株连九族,在其家谱中隐去董秦名字是保护后裔之举,历史上先人后人此类事例数不胜数.2).董秦在肃宗至德二年正月以步卒三千自雍奴为苇筏过海,765 -- 779年任淮西节度使凡十四年之久.董秦的南下是率领着董家军五百余人,其中不乏跟随董秦更改姓氏者.这与贺州董氏家谱序言中所说的”......董采公合一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意味着众多族人)徙于山东青州乐安县......”是相一致的.家谱序言说:......历代谱系已不可考,迁居青州乐安县,前人书录一脉宗谱,犹可考焉......”说明族人还是以自己的先世英烈而自豪.肯定了自己家族的渊源地青州(平卢军北上第一个根据地).3)德宗杀董秦后有悔恨之意,请看他的”罪已诏” 这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道皇帝罪己诏,其辞痛切沉郁、其情挚诚感人。尤为可贵的是:以往的皇帝通常是在面对重大天灾时、出于对“天谴”的敬畏才不得不下诏罪己,其辞往往流于形式,其情亦难免作态之嫌。而李适此诏则纯粹面对人事,是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深刻反省和强烈谴责,因而虽是由翰林学士陆贽草诏,但德宗李适的深切忏悔之状依然溢于言表,千载之下阅之,恍如犹在目前: 
    ……朕嗣服丕构,君临万邦,失守宗祧,越在草莽。不念率德,诚莫追于既往;永言思咎,期有复于将来。明征其义,以示天下。 
    小子惧德不嗣,罔敢怠荒,然以长于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泽靡下究,情未上通,事既拥隔,人怀疑阻。犹昧省己,遂用兴戎,征师四方,转饷千里,……或一日屡交锋刃,或连年不解甲胄。……怨气凝结,力役不息,……转死沟壑,离去乡闾,邑里丘墟,人烟断绝。天谴于上而朕不寤,人怨于下而朕不知,驯致乱阶,变兴都邑,万品失序,九庙震惊;上累于祖宗,下负于蒸庶,……罪实在予! 
    ……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咸以勋旧,各守维,朕抚驭乖方,致其疑惧;皆由上失其道而下罹其灾,朕实不君,人则何罪!宜并所管将吏等一切待之如初。 
    朱滔虽缘朱连坐,路远必不同谋,念其旧勋,务在弘贷,如能效顺,亦与惟新。 
    朱反易天常,盗窃名器,暴犯陵寝,所不忍言,获罪祖宗,朕不敢赦。其胁从将吏百姓等,但官军未到京城以前,去逆效顺并散归本道、本军者,并从赦例. 
  本文引证德宗的”罪已诏”,旨在说明贺州董氏家谱序言中的”......上司举立董采公室之派......”推测,朝廷会有诏书赦免董秦决定.可能由于兵丁之乱而被遗失了. 
  .贺州董氏家谱序言说:......世居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钱塘村......”钱塘县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地区历史上的一个旧县名。前222年,秦始皇设置钱唐县,隶属于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市)。西汉时,钱唐县仍属会稽郡,钱唐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平帝元始四年(4),改钱唐县为泉亭县。东汉建武元年(25),复名钱唐。三国时,钱唐均入吴国版图,属吴郡,隶扬州,钱唐县并为吴郡都尉治。隋开皇九年(589),废钱唐郡,改置杭州,州治初设余杭,次年移钱唐。钱唐成为首县。大业三年(607),又改杭州为余杭郡,钱唐仍为所属。唐武德四年(621)复余杭郡为杭州,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吴越国建都杭州,于922年(梁龙德二年)析钱塘县、盐官县各半,以及富春县的长寿、安吉2乡,设置钱江县(北宋改称仁和县),与钱塘县同城而治,同为杭州首县。北宋时,钱塘县设南阳、北关、安溪、西溪411乡。南宋建炎三年(1129),升杭州为临安府,属两浙西路。并再次建都杭州,钱塘县与仁和县同为临安府首县。元、明、清,钱塘县仍与仁和县同为杭州路、杭州府治所。1912年,仁和县与钱塘县合并为杭县。 
    现在看看董昌的籍贯。董昌(?-896),浙江临安南庄人。唐末任义胜军节度使,割据两浙,后自称大越罗平国皇帝。再看看董重质的籍贯.据富春董顺庆氏的调查报告:董宗本与董昌均是董重质之后,其父董敏与董昌从昆弟;四子董谦为送钱而游天目,访董昌故地,定居临安董溪。说明先有董昌定居临安,后才有董昌本家董谦定居临安;从另一资料《祖派陇西郡王讳昌》一文看,董昌为董重质之后“诏削其爵废为庶人”。重质恐被害,率其子隐居临安董溪。昌,其重质孙也,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庚午五月初三日(850);临安董姓说,董昌子孙逃离临安到兰溪定居改姓童与另一姓(待今后查访)(摘自20101024日董顺庆寄董孝忠的信)。应该说明的是,家谱序言书写者只知其一而忽略历史事实。董重质经历如下:元和十二年,宰相裴度督兵淮西,至郾城,元济乃悉发左右及守城之卒,委重质而拒度。时李乘虚入蔡。既擒元济,重质之家在蔡,乃安恤之,仍使其子持书礼以召重质。重质见其子,知城已陷,及元济囚窘之状,乃慨然以单骑归,白衣叩伏。揖登阶,以宾礼与之食。宪宗欲杀之,奏许以不死而来降,请免之,且乞于本军驱使。于是,贬春州司户参军。 
    明年,转太子少詹事,委武宁军收管驱使,仍加金紫。十五年,征入,授左神武军将军,知军事,兼御史中丞。仍赐金帛,与有功者等。寻授盐州刺史,又迁左右神策及诸道剑南西川行营节度使、检校左散骑常侍。太和四年,又转夏绥银宥节度使。五年,就加检校工部尚书。重质训兵立法,羌戎畏服。八年八月卒,赠尚书右仆射。 
    本文只对贺州桥背村董氏家谱序言中的相关条目做初步分析,不牵扯更多的南方谱系内容。各人以为,本文给出的部分资料,对浙江萧山董氏有借鉴之功能,可以进一步研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