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课外书时,又看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论述,而且是从卦象上来说的。我不是反对八卦,那个层次实在是高深,不是一般二般人能玩得起的。我一直笃信中医的理论大多数都是能够自圆其说的,但是一直以来确是没有什么感悟的,所以就束之高阁,敬而远之了。 近来通读《内经》之后,充分发现右脑对信息的后台处理功能:很多当时想不明白的问题被搁置一旁,好多天以后的突然的一个时间,大脑会给出一个答案或提示,往往不是开门的钥匙,就是敲门的砖头。 今天早上 回来之后,我又考证了一下原文,出自《素问·刺禁论》篇首,原文为:“黄帝问曰:愿闻禁数。岐伯对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可见这一段文字是本篇的总述,黄帝问岐伯针刺的禁忌部位,因此岐伯在具体谈论刺禁部位之前,就说了上面的一段话,扼要地阐述了人体气血的运行以及配属五脏的情况,从“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可以明显地看出,这里谈论的不是解剖部位,而是讲气血的运行。《内经》尤重针刺,重中之重在调理气血的运行,因此在具体讨论针刺禁忌部位之前,把人体气血的大致循行概念回顾一下,作个铺垫或引子,这种写作方式在《内经》中是比较常见的。 阴阳五行是《内经》体系的核心,追根溯源,其所指的就是所谓的七曜,分别为天上的日月木火土金水,至今小日本还在用这个系统来认星期。正所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某日,黄帝问大臣鬼臾区道:“阿鬼呀,你说一说,这个‘五运主时’是个怎么一回事啊?”鬼臾区在其回复中提到:“臣下我经常到图书馆去看《太始天元册》这本书,书上说,本来在很久很久以前,盘老师开天辟地那会儿,天上是有九个星宿值班的。最近世事变迁,人心不古,天上的神仙感伤咱们这旮道德沦丧,有两个姐姐受不了提前退休啦,所以现在就剩下七个在忙活了。我们家族产业从我爸爸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算起,和诸位神仙大哥大姐打交道有十辈了,您说我对这个有没有研究啊?”黄帝说:“好啊,下个月给你升职称。” 回到话题上来,中国传统医学学术的标准是按照圣人的姿态为基础阐述的,所谓“圣人南面而立”,这时其左手应东,右手应西。每年春分日,青龙之气扶摇直上九天,黄昏时心宿现于东方;秋分日,白虎之气滂沱直下五洋,黄昏时参宿现于东方,若作一日而论,每日平旦太阳升于东,日入太阳落于西,圣人则以左右应之方位。人体的血气感受天地阴阳的变化,亦有生化收藏的规律与之相配合。因此“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大言应时,“心部于表,肾治于里”微言应身,这是反映了中医学与古代天文历法内在联系的一个例证,是《内经》“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到这里,基本算是一个圆满吧。 至于易经,与《内经》并列三坟,只是说明其同源于华夏文化。八卦的排布,亦是依从天地阴阳的变化,但是和医学研究是不同的范畴,其具体的四时阴阳对照亦不尽相同。因此在探讨医学理论时,只可互参求证,是不宜用做基础理论的诠释的。 |
|
来自: johnney908 > 《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