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 活动指导思想
为认真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我校将以得天独厚的人文与自然资源为支撑,开展以“热爱家乡,走进自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促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康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实施策略 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方法,构建学校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具体采取以下策略: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策略。 学校要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的特点,实践活动要做到内容开放、过程开放和方法开放。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拓宽实践活动的空间,充实实践活动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自主和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实践活动要遵照新课程的理念,突出实践活动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实践活动的帮助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在引导学生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能力。 3、实现两个保证:
(1)指导开展实践活动的领导组织保证,学校成为以校长为组长的指导小组。(2)实践活动的经费保证。学校专项给予开展完成活动的一定的经济保证。 三、 具体操作 1、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严格执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安排,有时也可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
2、建好以基础教育主题的教育活动基地,积极开展活动。
3、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的系列案例
4、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 主题一:初一学生的过渡、衔接活动 主题二:学雅规、立雅标、练雅行、正雅态、出雅言、扬雅风、颂雅德,其奋斗目标是通过开展雅行教育,使师生具备慧中而秀外的素养,达到谈吐儒雅、举止文雅、情趣高雅的境界。 主题三:拓展性课程有“礼仪修养、数学思维、英语口语、走进三国、古诗鉴赏” 主题四:探索性课程有“科技创作,理、化、生实验探究性课程”等 五、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宣传发动,制定活动计划,组织教师学习讨论,使教师明确综合时间活动的要求和开展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积极按计划开展活动。做到定期活动,定期交流,分层分步实施。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完成一定数量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教材。(2)通过总结,撰写有一定质量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3)评选出优秀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因此,我校要通过制定规划,加强指导,不断实践,认真总结。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