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慢性结肠炎证治心得药王千年灵芝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4-03-11
慢性结肠炎证治心得
非 特异性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便中挟有粘液脓血为特征。其病程较长,常迁延数年至数十年,具有反 复急性发作的趋向,治愈较难。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抗菌、免疫抑制及对症治疗等方法。本病欧美较多,据称治疗该病需耗费巨资。中医药辨证治疗具有明显的 优势。1、关于病因病机:

本病属中医“泄泻”、“痢疾”等病范畴。究其原因,多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蕴生湿热,致湿热蕴结大肠,腹气不 利,或情志不调,肝气犯脾;或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或久病不愈,肾阳虚衰,脾失温煦发为五更泄。总之,湿热蕴结,脾失健运,大肠气机 阻滞,肠络受损,传导失职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病位在脾胃大肠,与肝肾亦密切相关。

2、辨证分型

本病多虚实夹杂,辨证治疗宜首先分清虚实寒热,先治其实,后治其虚。并注意调节脾胃气机升降。为便于观察疗效,常分以下五型:

热 毒挟湿型:见于发作期和毒盛重症期。症见发热或发热恶寒,纳呆食少,腹痛,大便脓血,里急后重,便次增多,脉数有力或滑数,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治以清 热利湿解毒,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柴胡、白头翁、大白、藿香、二花、秦皮、黄柏、白蔻仁、川朴、甘草。高热口渴加生石膏、知母、花粉;寒热往来重用柴 胡、黄芩;湿热内盛加马齿苋、生玉米、车前子、败酱草;凉血解毒加生地、丹皮、桅子、元参;里急后重加山楂炭、炒大黄、木香、大白;腹痛加白芍、元胡、木 香;腹胀加川朴、枳壳、大腹皮、炒卜子等。水样便加车前子、泽泻、猪苓、云苓、瞿麦。纳呆加焦三仙、鸡内金。

  • 脾虚湿盛型:多见于 早期,也见于本病从急性期转入慢性期。症见身困乏力,形体虚弱,面色萎黄,下肢浮肿,食少纳差,大便溏薄,或挟有脓血粘液,少腹隐痛,腹胀或下坠,大便不 利,脉沉弱无力,舌质淡红或有齿印,舌苔薄白或微黄,治以健脾利湿,理气消胀。方用黄芪、党参、白术、泽泻、苍术、山药、炒玉米、炒白扁豆、云苓、赤石 脂、车前子、吴茱萸、川朴、乌药、甘草。阳虚加附子、干姜、补骨脂,血虚加元肉、阿胶,温中止呕加姜竹茹、高良姜、丁香,中气下陷加柴胡、升麻、枳壳等。
  • 血瘀出血型:见于非特性结肠炎发生溃疡靡烂出血者。症见精神不振,面色灰暗,腹痛时作,或粘液血便,或颜色紫暗,肛门坠胀,大便不 爽,脉虚数或涩,舌质淡或有瘀斑,治以化瘀止血,方用:三七、山楂炭、炒当归、白芍、生地炭、白及、川芎、仙鹤草、大黄炭、椿根白皮炭、甘草。活血祛瘀加 红花、桃仁,便血加槐花炭、侧柏炭,粘液便,次数增多加乌梅炭、石榴皮、赤石脂,下痢纯血加生地炭、元参、鸦蛋子等。
  • 肾虚肝郁型:多 见于慢性期。症见精神不振,畏寒肢冷,面色晦暗,食少,喜热饮,腹胀痛,喜暖喜按,大便多晨泻或稀溏,有时大便干结带粘液,脉沉细无力,舌质暗淡,舌苔薄 白。治以补肾和肝,方用:柴胡、当归、白芍、补骨脂、骨碎补、附子、肉桂、自然铜、甘草。大便稀溏或粘液便者加石榴皮、五倍子、炒白术、牡蛎等。
  • 气 血两虚型: 见于急性失血之后及慢性结肠炎后期。症见形体消瘦,面色微黄或苍白,精神困倦或萎糜不振,少气懒言,大便量少,便次增多,粘液血便,少腹隐痛,或下坠欲 便,脉虚数或沉细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治以益气养血,方用:黄芪、党参、当归、白术、川芎、云苓、赤芍、熟地炭、陈皮、芡实、泽泻、甘草。

以上五个证型在临床中可单独出现,也可相兼发生。因此必须根据病人实际情况,抓住主型,照顾兼证,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不可拘泥一法一方,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临床用药体会

(1)关于风药的应用

风药气轻而香,性燥,风能胜湿,风药并能鼓舞脾阳,宣升肺气,清升则浊降,矢气畅通,泄泻乃愈。常用风药如羌活、白芷、柴胡、防风、升麻、藁本。

(2)关于活血药的应用

泄泻日久,瘀血阻络,每见腹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当用活血化瘀之品以化瘀止痛。活血化瘀药可加速局部血液循行,有利于局部水肿炎症的消退。常用山楂炭、川芎、赤芍、炒当归、制乳香、制没药、丹参、三七等。其中山楂炭入血分活血化瘀,导滞止痢是为首选。

(3)关于温阳药的应用

久病泄泻,伤及肾阳,炉底无火,水湿不化,趋于大肠发为泄泻。宜加用温补肾阳之品以补火暖土。常用如故子、黑附子、吴茱萸、肉桂、淫羊藿、辽五味、鹿角霜等。

(4)关于理气药的应用

泄泻日久,脾虚湿困,气机阻滞,不能一味蛮补而壅滞气机,当动静结合,根据情况适当配合理气之品,气顺则湿邪易化,并可避免补药呆滞所导致腹胀的产生。常用的理气之品如川朴、木香、乌药、陈皮、炒卜子、枳壳、白蔻仁、佛手、砂仁等。

(5)关于保留灌肠

保留灌肠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药物浓度大,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水肿炎症的消退,内外并治,从而提高疗效。笔者常用的灌肠方为:仙鹤草、地榆、白芨、五倍子、白矾、苦参、三七。

(6)关于善后调理

当 腹泻已止,症状消失,并不等于疾病已愈,结肠镜复查正常是痊愈的重要标准。本病病程较长,迁延难愈,容易复发。症状消失后宜根据病情服用调理巩固方,或隔 日一付,或配以散剂,少量久服,以防复发。常用参苓白术散、归脾丸为巩固成方。笔者自拟健脾止泻散(土白术、故子、黑附子、肉桂、吴茱萸、芡实、炒白扁 豆、五味子、炮姜、石榴皮),每次6 克,一天2次,效果良好。

4、案例

常世连,男40岁,患慢性结肠炎3年久治不愈。现症见泄泻日五六 次,挟粘液脓血,有时腹痛下坠,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沉细。证属脾虚挟湿热,先予清热利湿导滞,方用葛根20g、黄芩12g、黄连6g、大白10g、白芍 15g、川朴15g、枳壳15g、藿香15g、秦皮10g、山楂炭30g、仙鹤草30g、地榆30g、白头翁12g、车前子15g。加减服用10余剂,腹 痛下坠及脓血便消失,大便减为1天2--3次,舌苔已退。转以健脾化湿,收敛止泻,方用:黄芪20g、党参15g、炒白术15g、山药30g、炒玉米 30g、生牡蛎30g、仙鹤草30g、旱莲草30g、白芨15g、黄连6g、炮姜6g、赤石脂20g、云苓15g、艾叶10g、石榴皮10g、车前子 10g。加减服用40余剂,大便减为1日1次,成形。后以健脾止泻散调理半年,结肠镜复查正常而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