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观”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昵称16233886 2014-03-12

“三观”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华东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锡喜

 

[摘  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将立足点移到“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来。这种“引导和帮助”,需要在“三观”教育的功能、途径和内容等问题上进行新的探索。“三观”教育的功能,是训练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方式,引导大学生确立对实践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科学批判精神,帮助大学生思索人生、规划生活、塑造理想人格。“三观”教育的途径,是帮助大学生认清当代中国大局,引导大学生把握未来发展大势。而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文精神,则是“三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三观”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加强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科学理论的基础,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必须改变“居高临下,我打你通”的观念,将立足点移到“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上来。

由于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经济成分、社会团体、生活方式以及就业岗位的多样化,使大学生为实现自我价值而进行自我选择的意愿和空间都大大增加,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适应社会生活的这一新变化,不仅要照顾到接受对象在知识背景等方面的接受能力,而且要满足接受对象在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的接受需求。我们既不能借口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而让思想政治工作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软弱涣散;也不能因为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不去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转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观念。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深刻指出的那样:“如果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办法、老方式、老调调,脱离实际地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就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1]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而又丰富的经验。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本文试图对在“三观”教育的功能、途径和内容等问题上的观念和思路作些新的探索。

 

一、“三观”教育的功能:锻炼理论思维、确立批判精神、塑造理想人格

 

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进行实践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理想性;不仅具有有限性,而且具有无限的指向性。人类实践活动的双重本性,使人类总是渴求在最深刻的层次上去把握世界和确认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价值。这就形成了带有终极性关怀的“三观”问题。“三观”问题涉及到宇宙、人生和文化的最一般方面,其中包含了人与世界的认知关系(真与假)、评价关系(善与恶)和审美关系(美与丑),它所追寻的目标集中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阐释和向往。

“三观”问题涉及对真理本性的探求,即我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确实有对事物的真知而不仅仅是“相信”我们“知道”某类事物?真理和信仰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认识的来源和过程是什么?什么是真理和谬误?“三观”问题还追问什么是“善”,即人们行为方式的是与非、善与恶之间的区别:什么是正当的,什么是善的?正当或善的含义又是什么?有没有判定正当或善的标准?如果有,它又是什么?如果说“真”关注的是“是什么”,主要涉及事实判断,那么“善”则表达“应如何”,主要关涉价值判断。“三观”问题还倾注了对于“美”的诉求:美到底是存在于对象之中,还是存在于内心之中?或者是在两者相接之处产生美?人类对真、善、美问题的探寻,归根到底是探寻人自身及其与世界的相互关系。探寻人的奥秘,是“三观”问题的焦点: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什么样的生命才是珍贵的?何谓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三观”问题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精神方式,与科学、宗教、艺术所把握的“对象世界”有所不同,思维方式各有特色。自然科学面对的是时空物理世界,即本然世界,它必须遵循客观性尺度。自然科学的求真,要尽力排除主观人为的因素,科学的思维特征是“复本还原”的思考。宗教要把握的是理想世界,即应然世界,它遵循的是理想化尺度,力图跳出生存三界,摆脱必然的羁绊,追求生活的至善状态,以幻想的形式给人一个理想的彼岸世界的承诺,其思维特点是“幻想式的超越性”思考。艺术所要面对的世界是现实的人的世界,既反映现实,又追求理想,它是通过感性的典型形象来反映现实的,通过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来追求理想,其思维特性是“形象思维”。

“三观”所要把握的是人的现实世界。它探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又不满足于顺应世界,也要探索理想化世界。因而它对世界的思考,既带有追本溯源的性质,又具有超越性的特点;既离不开经验知识,又超越了经验知识;既反映了现实生活,又表现了对理想的向往,因而有别于科学的“复本还原”的思考。而“三观”对经验的超越和对理想的追求,又建立在对科学知识反思的基础上,因而也有别于宗教的“幻想式的超越性”思考。同时,“三观”问题是需要理论阐述和逻辑论证的,这就又与艺术的“形象思维”有了根本区别。

“三观”对真、善、美的探寻方式,体现了“三观”作为精神活动的根本特性:对智慧的追求。它不断地探寻对世界本质的理性把握以及人在世界中的意义。而这种热爱智慧的本质特性,又集中体现在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之中。当然,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不同于怀疑主义那种“为怀疑而怀疑”的消极的怀疑,前者追求积极的肯定的成果,后者导致纯粹的虚无。怀疑和批判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逻辑为准绳,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它是建立在理性思考基础上的,不是主观的随意猜测和臆断。正因为如此,这种怀疑和批判就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包含了肯定的否定。马克思主义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强调理论的批判,而且更加强调实践的批判,即现实地改变世界。

“三观”问题所追寻的内容及其精神特性,使“三观”教育具有深刻的内在价值和功能:

首先,训练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方式。恩格斯曾经说道: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理论思维的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3]翻开科学史,我们可以发现,大凡伟大的科学家都具有良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素养。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科学思维方式——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它一旦为我们所掌握,就会转化为主体(每个人)的理论思维能力,这对于大学生目前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步入社会,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培养。

其次,引导大学生确立对实践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科学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的本性是批判的,“三观”问题具有强大的批判功能:其一,对人们习以为常的常识信念进行批判,即超越经验,批判性地“澄清”常识,暴露出常识的漏洞和谬误。其二,对具体科学的理论前提进行批判,即对具体科学的理论前提是否可能、何以可能进行思考,这种思考可以为理论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契机。其三,对社会矛盾进行批判,即揭示社会在日益走向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的物化和异化现象,揭露其本质和根源,以端正社会发展的价值方向,从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再次,帮助大学生思索人生,规划生活,塑造理想人格。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中,有多少人在他们生命将尽或垂暮之年,才突然醒悟到他们并未真正地做他们想做的事或真正按照他们自己所设想的那样生活。大学生的人生需要规划,需要对自己、人类、自然界、社会都有所理解,需要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三观”问题叩问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善恶的界限,将使大学生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警醒,使人生的筹划更合于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构想了人类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它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4]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理想人格的基本内涵,这对于培养自觉的人格具有深刻的导向意义。

 

二、“三观”教育的途径:帮助学生认清当代中国大局,引导学生把握未来发展大势

 

改革开放的成就赢得了大学生在政治上对党的路线方针的认同,但是体制转换带来了社会变动偶然因素的增多,改革攻坚也促成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的形成,这些都给青年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和迷惘。他们期望对社会热点问题有理性的解释,以便在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中,设计出能更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道路。“三观”教育要吸引人、说服人,就不能回避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为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中的大多数,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已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近现代中华民族变迁的历史也已证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以大学生成才需要为“本”进行“三观”教育,就需要寻找到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与作为大学生精神支柱的“三观”的契合点,这一契合点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体现了党的奋斗目标、民族的历史任务与青年知识分子命运的一致性,既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也是当代青年运动的主题。

抓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开“三观”教育,既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也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中国共产党要为自己永葆青春注入新活力,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然要用党的意识形态武装大学生。同样,无论大学生的个人理想是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还是高层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是:要为自己的成才奠定科学的认知基础,需要深刻认识当代的中国大局,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大势。为了承担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应该确立一个体现时代精神的精神支柱。而只有学习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党的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态,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当代中国大局,更准确地把握未来发展大势,从而为自己的成才奠定科学的认知基础,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于是,“三观”教育不应该定位在脱离实际的抽象的理想信念或教条式的知识“灌输”上,而应该定位在把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上,以便通过“三观”教育,使得:(1)大学生能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能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既具有忧患意识、又具有坚定信念的党;是一个在从夺取政权的党转变成执政党的基础上,开始自觉地从相对封闭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为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在时代前列的党,这样的党,是值得青年信赖的、可以继续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无可替代的领导核心的党,从而使青年确立跟党走的信念。(2)大学生不仅能适应社会生活,更具备引领社会前进的意识,即认清自身肩负的责任,积极投身改革,努力促进发展,自觉维护稳定,争当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中国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以此激励大学生更多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把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更主动地投身社会实践。

于是,致力于帮助大学生认清当代中国的大局,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把握未来发展的大势,应该成为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的基本途径。因为作为现实的大局,并不等于现象的堆积,未来的大势也不取决于任何个人善良的意志。如何看待和分析大局,如何预测和把握大势,存在着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念的指导问题。思想方法不同,价值观念相异,对同样的社会现象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因而对大局的分析和对大势的预测,便包含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通过帮助青年学生认清当代中国大局,引导他们把握未来发展大势,“三观”教育才真正落到了实处,也更“管用”了。因为这种“帮助和引导”既包含了理论思维功能,又包含了社会批判功能,还包含了价值导向功能。

例如,当代中国最根本的大局是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三者作为动力、目的和前提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然而,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又是一个动态系统,因而它必然包含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经济和政治、民族根本利益和群体不同利益、人民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领导和管理者的战略决策和战术实施等一系列的复杂矛盾。如果缺乏辩证的理论思维,削弱对这些矛盾的批判意识,否定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念,就不可能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稳定的程度的统一,从而树立大局意识也就成了空话。

当代中国在实行中华民族振兴的道路上还面临诸多社会矛盾,如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与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问题,和平、发展、生态等当代全球问题,公有制的原则和所有制结构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分配差距的扩大和消除两极分化问题,效率和公平问题,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关系问题,发展经济和治理环境问题,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关系问题,国际战略的“决不当头”和“有所作为”问题等。这些矛盾均涉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问题,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问题,机遇和规律的关系问题,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多样性的关系问题,社会进步的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的关系问题,现代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和发展动力问题,富强、民主和文明的关系问题,理想人格的培养和现行政策的贯彻的关系问题等。而诸如此类的问题,无一不体现“三观”问题。因而,只有力图将辩证的理论思维、科学的社会批判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于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中,才能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帮助大学生认清大局和把握大势。

以上述涉及当代中国大局和未来发展大势的问题为途径进行“三观”教育,需要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即阐述构成这些理论观点的新概念和范畴是如何形成的,运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将这些概念和范畴构成新的命题和判断,这些命题和判断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这些观点有什么影响和作用,把握这些观点有什么意义等,以着力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活力及其发展性。“三观”教育要改变仅仅告诉大学生结论是什么,而忽视结论如何得出、在什么背景下成立等问题的方式,使大学生对党的意识形态真学真懂,从而达到真信真用的目的,即不仅使大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以引导出所必然,才能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大学生为中华民族振兴事业奋斗的精神支柱。

以上述涉及当代中国大局和未来发展大势的问题为途径进行“三观”教育,可以激励大学生更多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把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更积极地投身社会实践,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既有过硬的科学文化本领,又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健全的心智。作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大学生,如果能根据中国大局和发展大势的要求进行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三观”,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则不仅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影响,而且对社会进步将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三、“三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文精神

 

“三观”教育要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服务,为此就需要增加“三观”教育的知识含量,通过高等学校得天独厚的形象优势和信誉优势,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渗透到广泛的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中。但要处理好知识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关系,不能把“三观”教育简单地当作知识点来传授,而是要以知识的传授为载体,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可以引导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促进人们牢固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6]这揭示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同“三观”的内在联系。恩格斯也曾经说过:“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7]大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追求,使他们最容易接受科学的理性精神。大学生走上管理工作岗位,已具备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条件,但是在知识和信息爆炸的年代,要能自觉做到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避免单凭专业方向的好恶和专业能力的强弱进行决策和管理,就不仅要有专门知识,更要有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因此,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树立科学方法是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三观”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其一,要帮助大学生区分科学和非科学、科学和反科学以及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界限,在各个思想理论观点的讲授中,都应体现出对真理、理性、逻辑和实践检验的追求。这样,既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熏陶了科学精神,又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魅力,从而使青年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具有实效性。其二,应该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对自身的素质要求。如果“三观”教育只是使大学生记住一些教条,从而禁锢了他们的思想,筑起了思想“围墙”,那么他们一旦进入社会,承担了领导和管理工作的责任,还得要对他们再来一次思想解放,拆思想的“围墙”,这样的“三观”教育应该不能算是成功的。其三,还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教育,培养公民意识,引导大学生作好科学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准备。因为今后十多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最高,对社会稳定转型和发展的影响也最大。

学习任何学科门类的大学生,都应有健全的人格,这就需要通过“三观”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三观”教育中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应强化价值观念的导向。

“三观”教育中强化价值观念的导向,应该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每个理论观点的阐释中,即尽可能把这一观点形成时蕴涵在革命导师思维方式中的价值观念揭示出来。例如,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它包含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这体现了邓小平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此同时,邓小平在实践中运用这一思想路线时,把在敢闯、敢试中不断总结经验的得失成败的标准,确定为生产力标准和群众利益标准,这就体现了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的统一,其实质是实践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把实践标准和价值标准统一起来的这一理论思维,渗透在邓小平的每一个理论观点和战略决策中。他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提出和概括,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以及对经济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社会发展战略、国际战略、祖国统一战略等一系列战略所作出的决策,无不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底蕴。把这些价值观念的底蕴揭示出来,既展现了邓小平理论的魅力,也对学生进行了价值观的熏陶。

将革命导师的人格力量渗透在理论观点的阐述中,也有助于强化价值观念的导向。邓小平在每一个历史转折关头,能处惊不变,抓住问题的实质,高瞻远瞩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既气魄宏大,又思维敏捷;他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平易近人,说出了人民的心里话;他长期身经磨难、历经艰险的奋斗历史,使伟人和凡人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统一。青年学生从邓小平的人格力量中,不仅能进一步体验到他的理论力量,而且能切实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747-174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9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6]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6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5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