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市的保护建筑之四(黄浦2)

 xuminglibrary 2014-03-12
6.东风饭店

1910年开始启用的上海总会是座很有影响的建筑。上海总会又叫皇家总会、英国总会,正式的名字叫上海俱乐部,是上海最早的西人俱乐部。今天是东风饭店。

  上海开埠以后,大量的外国商人、侨民涌入了租界,他们大把大把地赚钱,赚了钱以后就要享受,但上海当时没有符合他们民族习惯的娱乐场所和社交场所。中国的娱乐场所、娱乐方式与洋人不同,洋人感到百般无聊。这样,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把西方的娱乐业、娱乐方式带到上海的租界中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海的西式娱乐建筑也就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变大,并且影响了上流社会的华人。

  “总会”,“总”,顾名思义也就是无所不包,吃喝赌、男女交际、文艺、体育、游戏应有尽有。当时的上海外侨总会有上海总会、德国总会、花旗总会、法国总会等近十家,其中外滩的英商上海总会、福州路209号的美商花旗总会、茂名南路(旧时称迈尔西爱路)的法国总会被称作上海的“三大总会”。三家比较,英商上海总会的资格最老,地位最高,势力最强,影响最大。据1852年上海人口统计,当时上海有侨民300余人,而英国籍就占了四分之三强。英籍侨民很拥护办总会,经会议协商成立了个委员会,谁知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好高骛远的计划,要兴建一幢有俱乐部、拍卖行、戏院、图书馆、弹子房、交易所、舞池、酒吧等在内的大型建筑。由于外侨当时人数不多,加之不久爆发小刀会、太平天国起义,经济不景气,社会动荡,此后一拖10年。直到1862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之后,由于外国在沪洋行在大战期间向清军和太平军分别出售军火赚了大钱,侨民们财大气粗起来,以至重提10年前的计划。

  上海总会大楼的建成与英商福格的捐资有关。1862年,委员会把总会性质确定为社交为主。其启动资金来自两个方面。当时福格在洋泾浜(今为延安东路)外滩开了家福格洋行,他在清廷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做西药生意发了大财。为了报答本国同胞们在生意上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决定拿出洋行北侧一块足有3.5亩的土地无偿提供建造总会。当时外滩土地的均价在40006000元鹰洋,这块土地的价格在20000元以上,这样首先解决了建造总会的土地问题。英侨在上海还有一个叫体育运动基金会的文化商事机构,其在福州路外滩有一个占地约9亩的小型运动场。他们以6万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汇丰银行,其中1万两用于股东分红,余下的5万两就暂存委员会,用于兴建总会大楼。于是,资金也就有了着落。

  上海总会在今黄浦区延安东路与广东路之间,北邻有利银行楼,南邻亚细亚大楼,今天门牌是外滩中山东一路2号。1863年,总会建筑工程破土动工,l864年正式建成开放。英商上海总会是一幢典型的英国3层砖木结构建筑,正立面朝东,面对波浪平展的黄浦江,每层都有近似于阳台的廊,带着点东印度建筑的痕迹;主立面以居中的三角顶为中轴线,两侧形成严格的对称,这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征。在当时的上海,该总会的确是座规模巨大而又华丽的洋楼。这幢建筑在其后45年中,一直是外滩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楼内除了有会客室外,还设计了大小餐厅、小弹子房(桌球)、大弹子房(保龄球)、棋牌室、阅览室、酒吧间等。

  到了20世纪初,总会这座砖木结构的大楼使用了40余年,建筑已经陈旧,各种娱乐设备也已落伍了。经过半个世纪在上海的经营,上海滩上腰缠万贯的侨民已比比皆是。总会决定拆楼重建。1905年筹备,由工部局工务处英国皇家建筑师H. 塔兰特设计。塔兰特去世后由A. . 布雷设计。这是一栋相当庞大的建筑,坐西朝东,占地1811平方米,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是上海第一座水泥建筑。因经费短缺,几经周折,终由英商怡和洋行、卜内门洋碱公司、汇丰银行、电车公司以及正广和汽水厂联合投资建造,英商聚兴营造厂施工,1909年奠基,19101月启用。今天东风饭店就是当时的规模。1910年建成后,主要向会员开放(申请入会者必须在上海住3个月以上),会员须交纳入会费和门票费。上海总会还与香港、孟加拉、横滨、神户的英国总会实行互惠。1909年统计,有会员1300人,其中英国人占四分之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沪游梦影》一书描绘当时上海总会的灯红酒绿:“或打弹子以消闲;或拉风琴而奏曲;或杯邀红友别寻酒国之春;或几倚青奴共索花间之句;以至围棋蹴踘,跳跃高歌,任意嬉娱,毫不拘检。”(原句出自清末申报编纂南汇人黄协埙的《淞南梦影录》)

  上海总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打破了当时外滩千篇一律的砖木结构样式。建筑地面5层,地下1层。大楼外观是典型的不列颠式,具有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即英国古典主义风格,还有人说是带有巴洛克特征的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整个建筑为三段式,每段上檐微微伸出,第二层、第三层上檐还有精美的浮雕。门窗用方、圆、半月、三角等多种形状造成变化,丰富其建筑内涵。勒脚、立柱采用石料,水泥仿石墙面。原门两侧有女神塑像,可惜已毁。入口处有塔什干式立柱。三四层楼房最为雄伟,中有6根巨大的爱奥尼克石柱挺立其间,这是复古主义常见的手法,其明显的视觉效果就是增加了建筑的立体感,并使得建筑给人和谐温馨的印象。南北两侧楼立面与中间相比凸出,使楼正立面凸凹起伏。六层南北两侧楼顶建有半圆券额的瞭望塔楼,使建筑变得更加雄伟高大。屋顶采用变形的芒萨尔式,开了上海建此类屋顶的先河。墙面装饰带有巴洛克式样,显得气派豪华。室内装潢是供职马海洋行的日本建筑师参照日本帝国饭店风格装修,人们因之称该建筑为“东洋的伦敦”。有几处仿照英国王宫,如弹子房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王宫的装饰特点,酒吧有英王詹姆士一世时期的格调,底层有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酒吧吧台,长30.6米,故上海总会又有“皇家总会”之称。总会内除有弹子房和酒吧外,还有豪华的阅览室、餐厅、棋牌室、大菜间、宴会厅。地下室有地滚球场。内还有玩滚木游戏的庭院。楼上是为会员和来客而准备的卧室。英文期刊《上海社会》曾对上海总会新楼落成作过专题报道?押外滩从广东路到洋泾浜一段交通封闭,马路边列着一队队印度锡克族巡捕,总会门前人头攒动。会员们和被邀请的来客等待着老会员霍必兰在总会委员会主席波莱特和建筑师布莱的陪同下来到总会,亲手将赠与他的钥匙插进新楼大门时,四周掌声雷鸣。总会大楼以这样的典礼宣告正式开放。

  英商上海总会又是上海英侨最有势力的社团,所以其在上海的许多重要活动或由总会组织,或在总会中举行。18731117日是上海开埠30年庆典日,上海的英侨就在总会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第二天的报上报道了总会活动的盛况:“龙肝豹髓之珍,麟脯凤胎之美,无不罗列几案以供先尝;而佳酿葡萄、深杯鹦鹅,觥筹交错,欢乐未央。饮酒之余,复行奏乐,琴瑟笙钟之韶,金石丝竹之音,纷纷杂作,嘈切可听。西妇复娇音顿足,以妙歌舞之;节前喝后,于联袂拊掌。以极欢乐之乐,使忘羁旅之愁。”l8794月,已卸任的美国总统格兰特出访东亚诸国,5月l7日抵达上海,下榻虹口的礼查饭店。21日上海总会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欢迎格兰特。这一天,外滩呈现出一派节日的气象,每幢大楼都张灯结彩。在上海总会大楼屋檐上,他们用铁管弯成“敬贺格兰特”的英文字样,铁管上开了无数的小孔,接上煤气,点火后,闪耀的煤气灯火将“敬贺格兰特”的字样打了出来。也许我们可以把它说成上海最早的原始“霓虹灯”吧。在总会大楼里,当夜欢声笑语,通宵达旦。康脑脱公爵是英王的第三子,1890年他偕夫人路易斯·玛格里特作环球旅行,48日抵达上海。上海工部局为庆祝和纪念康脑脱爵士访沪,将一条新筑的马路命名为“康脑脱路”(今康定路),而上海的英国侨民又在上海总会里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会,场面之大,气氛之热烈,较欢迎格兰特有过之而无不及。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总会不久被日军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恢复。1949527日上海解放后,英国侨民离沪,这座建筑遂先后为中国百货公司华东采购站和上海百货公司采购供应站。1956年,大楼交给国际海员俱乐部使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和西方往来基本断绝,1971年改为革命化的名字“东风饭店”。20世纪80年代,美国肯德基快餐店打进上海,第一家连锁店就开在东风饭店二楼。东风饭店还保留不少当年上海总会的建筑特色,如那长似游龙的吧台,即使今天它也是上海最长的。大楼使用的电梯,仍是西门子公司当年制造的三角形电梯,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可见德国货的经久耐用。古旧的异域风情,很吸引到这里来的食客和游客。

  上海总会是今天外滩建筑群中的著名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建筑正面 
       2.建筑侧面
         3.建筑局部
  
  
 
         3.建筑内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