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人养血活血是王道:要养好血,就不得随意让气耗散

 niuniuyumami 2014-03-12

 


                      

文章摘自《男人养精,女人养血》作者:胡维勤


现代女性脾气暴躁的原因——气血失衡、肝气郁结

 现代女性有脾气越来越大的趋势,然而即使是男尊女卑的古代,女人的脾气也是不小的,河东狮吼就是例证。古人认为,这是因为女子伤阴耗血过多引起的阴虚火旺现象。只有滋阴养血、清火理气,才能使女性向健康的阴柔之气回归。
    一般来说,“男为阳,女为阴”。男性禀阳刚之气而生,外形、体魄远比女子健壮,女性禀阴柔之气而生,形体偏于苗条小巧。为什么会出现女子阳气旺、脾气大这样与阴背道而驰的偏性呢?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女子体内气血失衡的缘故

《黄帝内经》中指出:“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 纵观女子的一生,月经是重要的失血期,而白带、妊娠、分娩也是伤阴耗血的工程,所以女性天生容易血虚。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由于气血是一个整体,血不足带来的一个副产品就是“气有余”主要表现是女子最易为情志所伤,而致气机郁滞、易怒。其中,血为阴,血虚也是一种阴虚之象;气为阳,气有余实际上则是阴虚引起的火旺现象。朱震亨指出:“气有余便是火。” 这就是女性一反阴柔之态,比男性更易生闷气、发脾气的原因。

古人认为,易发脾气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只有学会滋阴养血的基本方法,才可以让暴躁的女性变得温和起来,更富有女人味,让抑郁的女性变得幸福开朗。《黄帝内经》指出阴阳和谐的最高境界就是“阴平阳秘”,表现在女人,只有阴血足够强大,性格才能平顺

另外,人体也有自动把有余的气泄掉的功能,像女子发脾气其实就是一个泄气的过程。不发脾气,旺盛的气就无处宣泄。不难看出,宣泄、瘀滞这些问题和肝是密切相关的。其中肝阴为血,肝阳为气。肝阴不足则情绪不稳定,肝气有余则肝气易郁易滞,情绪也易于变化。所以古人说女子“郁怒倍于男子”,也就是说女子火气压抑后的爆发比男人要严重得多。
    现代女性和过去相比,脾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背后的原因就是血虚气有余。总的来说,血不足是女子的基本特征,气有余则是血不足引起的,所以养血和调气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就是养血。

除了养血,还要调理血虚带来的副产品—气有余,因此需要调气、理气,著名的四物汤、逍遥散,一个调血养血,一个疏肝理气,均为治疗妇科疾患的两大主方

给大家介绍一款药膳—蜜饯山楂。此款药膳出自清代医家翁藻的《医钞类编》,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瘀血症状的朋友不妨一试。
    
化瘀药不可多用,否则会伤及气血。所以有了瘀血症状不要盲目用药,最好去咨询一下医师,这样才是万全之策!
    蜜饯山楂
    材料:山楂1斤,蜂蜜半斤。
    做法:将生山楂洗净,去掉果核、蒂,放在铝锅中,加适量水煎煮。等到七成熟烂,锅中水将耗尽时再加入蜂蜜,改用小火煎,等到山楂完全熟透后即可。
    服用方法:每次1小匙,饭前服用可增进食欲;饭后服用可消食化积;大量食用可治泻痢。
    功效:开胃,消食化积,止泻痢,活血祛瘀。

●纠正不正确的生活方式,防止气血暗耗
    女人血虚的情况比较常见,虽说经、带、胎、产都会大耗气血,但更多的气血却是在不知不觉中消耗的,比如熬夜、久视、多思等都会耗伤气血。只是由于这种消耗是慢性的、长期的,所以不易为人察觉。
    如果说补血是“开源”的话,那么纠正不正确的生活方式,防止气血白白消耗就成了“节流”。只知“输”不知“堵”,则徒劳无功,不见其增长;只知“堵”不知“输”,则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开源节流,才能令气血充裕,永葆青春和健康。

女性属阴,“心肠热”方可气血通

 由于养生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知道了养血的重要性。其实,血不在补而在养。就算补得再多,它瘀住了、堵住了还是没用。让气血畅通起来,就算不补血身体也够用了。如何让气血畅通呢?这就需要“热心肠”了!
    中医讲究阴阳,《黄帝内经》开篇提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也就是说,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那么阴阳是怎样划分的呢?凡是具有上升、向外、扩张、明亮、温热、兴奋、运动、化生等特性的事物属阳,凡具有下降、向内、收缩、晦暗、寒冷、抑制、静止、养育等特性的事物属阴。阴阳学说不仅用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而且几乎渗入到医学中的每一个角落。
    单就人体而言,上部属阳,下部属阴;外侧属阳,内侧属阴;体表属阳,内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阴;正面为阳,背面为阴。再从大的方面来讲,男人为阳,女人为阴
    为什么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呢?因为男人生性好动,而女人生性好静。动为阳,静为阴,所以男人阳气足。男人的体质一般要比女人好、不易生病,就是因为阳气足。
    人体阴阳并非一成不变,它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比如到了56岁时,这时男女阴阳之性都不再明显。
    气为阳,血为阴,所以女人要养血。现代电视上铺天盖地的都是补血广告,其实,血不在“补”,而在养。怎么个养法呢?别让它堵住、瘀住,让它正常运行就可以了。如果人体内的气血瘀堵,就算补得再多也没用。

 说到养血,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心与肠”。心是心脏,肠是小肠。先说心脏,《黄帝内经》认为“心主血脉”。首先,心与脉在结构上是直接相连、息息相通的,即“心之合脉”也。再者,气血在脉中运行需要心气的推动,它就像一个泵,通过压力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心的功能正常,血流就会通畅;心功能异常,血行就会不顺。为什么心脏病是重病,转瞬就会夺去人的性命,原因就在这里。
    心气属于心阳,心血属于心阴,心脏动力不足,中医称之为“心阳亏虚”。所以想要气血正常运行,关键就在于养心阳。

 我们再来看小肠。小肠距心的位置比较远,心位于胸腔,而小肠位于腹腔,但两者的关系却十分密切。心为脏,故属阴;小肠为腑,故属阳。从五行的角度来讲,两者都属火。从经络上来讲,两者也是相互络属的。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两者通过经脉构成表里关系。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受”是交付的意思;“盛”是器皿。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在胃里经过磨碎,之后传到小肠,这就是“受盛”。之后,小肠再对传来的食物泌别清浊,将清者吸收,并通过脾气升清上输心肺,化赤为血,使心血得到不断补充。在这个过程之中,吃进去的食物发生了质变,这就是“化物”。

小肠是怎样实现“化物”的呢?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它需要消化酶的参与。消化酶对温度特别敏感,只要温度一低,它就不工作了,这时吃下去的食物就“化”不了。比如感冒发热,这时胃口一定不好,原因就在于此时消化酶的作用受到干扰。特别是女人,体内阴气本就重,平时就应该多让肠胃热乎些,这样气血才能正常生成和运行

生活中,一些女性朋友特别嗜食冷饮,穿露背装、露脐装,以为那样漂亮,其实伤在里面了,心肠不“热”气血就会不畅,慢慢就成“黄脸婆”。就算补血的药吃得再多,如果不把这些坏习惯改掉,也不会有效果。
    热心肠的人乐于助人,道家认为“善能生阳”,所以多做善事也能增强人体阳气,这样体内的阳气就会更足。关于“善”,《太上感应篇》的解释是“语善,视善,行善”。所谓的“语善”,不是甜言蜜语,而是少说伤人的话。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里就要求我们多说“良言”,少说“恶语”,这就是“语善”。“视善”是什么呢?就是多看一些美好的事物,这时心中愉悦,这有助于阳气的升发。“行善”就是多助人。女性朋友平时要心胸开阔一些、豁达一些,不要经常为小事斤斤计较,多帮助别人,这样对于养生也是有好处的。

●胸部最能体现气血盈亏,小胸女人警惕健康危机
    胸部可以说是存储气血的仓库,女人胸部丰满,说明体内气血足;反之就是气血亏虚。胸小的女人不仅女性魅力顿失,对健康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女性朋友们应该在青春期就注意保养好乳房,既能让自己拥有傲人的身材,又可以为健康买份保险!
    我国古人在欣赏女人美色方面独树一帜,他们的美学观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视觉效果,更多了一份风雅在里面。比如“清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赞美的是女人的肌肤;“眉如青山黛,眼似秋波横”描述的是女儿家的眉目传情;“芙蓉面,杨柳腰,无物比妖娆”,又把一个窈窕淑女活脱脱地勾勒出来了。当然,一对傲人的双峰也是必不可少的。明代诗人王偁就曾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女人的酥胸:“一双明月贴胸前,紫禁葡萄碧玉圆;夫婿调酥绮窗下,金茎几点露珠悬。”让人读罢,也不免想入非非了。
    对于女人来说,乳房是最显著的第二性征,因此有性征器官之称。凹凸有致的身材,不仅给女人增添自信,也是吸引异性的重要条件。但有些女性天生乳房过小,被人戏称为“太平公主”,不仅女性魅力顿减,还潜藏着健康方面的隐患。
    为什么这样说呢?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明白女性乳房发育的原因。乳房可以称为人体的一道重要关隘,因为这里循行着多条经络。乳房的内侧走肾经,乳头走胃经,冲任两脉亦与乳房有关。但在乳房的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先天肾气的盈亏。
    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天癸是由肾中精气化生而来的,女性到了14岁,体内的生机开始发动,天癸到来,任冲两脉通盛。任脉为“阴脉之海”,它沿着腹部的正中线而行,其气上布于膻中。膻中正好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中医对它有个专门的称呼,叫“上气海”。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它沿着任脉的两侧往上走,其循行路线和十二正经中的肾经差不多,向上散布于胸中。冲任两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同起于胞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子宫”,并且都经过乳房。任冲两脉共同作用,向上掌管着乳房的发育、生长及衰萎,向下促使月经按时来潮。所以,只要这两脉气血足,乳房就会丰满,反之就会平坦。

任冲两脉都属于奇经。什么叫奇经呢?众所周知,十二正经都是与脏腑相连的,但奇经没有与其直接相连的脏腑,彼此也没有表里配合的关系,因为它“别道奇行”,故称为“奇经”。所以,“冲任不能独行经”,而是受盛于肝、胃、肾经。也就是说,冲任的精气是由肝、胃、肾等灌输的。其中肾为先天之本,它是父母遗传给我们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量;但这种能量是定量的,用完了就完了,所以必须补充能量才行,起这个作用的,就是后天之精。后天之精是由我们日常的饮食化生而来的。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先经过脾胃的消化,然后再在脾的输布作用下运达各脏腑,化为脏腑之精,维持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这其中肯定会有剩余的精气,剩余的这些精气再被输送到肾中,充养先天之精。所以,后天之精对先天之精起的是一个培补作用。因此,中医才有“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的说法。只有肾气充足,才能化生天癸,冲任二脉气血才能旺盛,这样女人才能来月经、长乳房。所以生活中那些乳房丰满的女人,要么是遗传,要么就是本人的脾胃功能好,“吃嘛嘛香”。“天生富贵”的毕竟是少数,这就需要后天努力,好好地培补脾胃。看那些平时不好好吃饭的女性朋友,乳房肯定小。所以,女孩子不要整日想着节食减肥,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女性朋友,这时正好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刻,不吃东西,后天得不到补充,就会影响乳房的发育。
    乳房发育不好还会引发一个后续问题,就是生产后哺乳也很困难。为什么这样说呢?林佩琴的《类证治裁》指出:“乳汁为气血所化,而源出于胃,实水谷之精华。” 也就是说,乳汁是由气血生化而成的,气血又是由脾胃化生的,脾胃生化气血又需要原料,这些原料来自于水谷,也就是我们平常所吃的粮食。乳房发育得小,说明后天之本不旺,这样就从源头上阻断了乳汁的生成。那些乳房平坦的女性往往没有乳汁(奶水),哺乳很困难,原因就在于此。
    有时候虽然乳房发育健全,但生产之后也没有奶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说乳汁是气血化生的,其中,气的作用要大于血。因为生产之后,产妇体内的血处于严重亏虚状态,本就不足,哪里还有力气生化乳汁。这时就全靠气,气能生血、行血,所以体内的气足也会有奶水。产后不下奶,说明不仅体内的血亏,气也亏,这时应该补气,气足了,奶水自然就下来了。但是现在好多医师不明白这个道理,一看到产妇没奶就用通乳药,这就好比一个饿着肚子的人讨饭,思路不对。
    既然乳房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来保护它呢?首先就是好好吃饭,养好脾胃,不要随便跟风减肥。注意平常的坐立姿势,比如最好不要跷二郎腿,不要经常弯着腰坐,那样胸部就不能充分舒展,气血容易瘀滞。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做引体向上和俯卧撑,时间不用太长,15分钟就好。做俯卧撑时要注意胸部挺起,腹肌收紧,这样可能会很累人,但是效果却很好。
    
任冲两脉都属于奇经。什么叫奇经呢?众所周知,十二正经都是与脏腑相连的,但奇经没有与其直接相连的脏腑,彼此也没有表里配合的关系,因为它“别道奇行”,故称为“奇经”。所以,“冲任不能独行经”,而是受盛于肝、胃、肾经。也就是说,冲任的精气是由肝、胃、肾等灌输的。其中肾为先天之本,它是父母遗传给我们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量;但这种能量是定量的,用完了就完了,所以必须补充能量才行,起这个作用的,就是后天之精。后天之精是由我们日常的饮食化生而来的。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先经过脾胃的消化,然后再在脾的输布作用下运达各脏腑,化为脏腑之精,维持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这其中肯定会有剩余的精气,剩余的这些精气再被输送到肾中,充养先天之精。所以,后天之精对先天之精起的是一个培补作用。因此,中医才有“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的说法。只有肾气充足,才能化生天癸,冲任二脉气血才能旺盛,这样女人才能来月经、长乳房。

所以生活中那些乳房丰满的女人,要么是遗传,要么就是本人的脾胃功能好,“吃嘛嘛香”。“天生富贵”的毕竟是少数,这就需要后天努力,好好地培补脾胃。看那些平时不好好吃饭的女性朋友,乳房肯定小。所以,女孩子不要整日想着节食减肥,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女性朋友,这时正好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刻,不吃东西,后天得不到补充,就会影响乳房的发育。

乳房发育不好还会引发一个后续问题,就是生产后哺乳也很困难。为什么这样说呢?林佩琴的《类证治裁》指出:“乳汁为气血所化,而源出于胃,实水谷之精华。”也就是说,乳汁是由气血生化而成的,气血又是由脾胃化生的,脾胃生化气血又需要原料,这些原料来自于水谷,也就是我们平常所吃的粮食。乳房发育得小,说明后天之本不旺,这样就从源头上阻断了乳汁的生成。那些乳房平坦的女性往往没有乳汁(奶水),哺乳很困难,原因就在于此。
    有时候虽然乳房发育健全,但生产之后也没有奶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说乳汁是气血化生的,其中,气的作用要大于血。因为生产之后,产妇体内的血处于严重亏虚状态,本就不足,哪里还有力气生化乳汁。这时就全靠气,气能生血、行血,所以体内的气足也会有奶水。产后不下奶,说明不仅体内的血亏,气也亏,这时应该补气,气足了,奶水自然就下来了。但是现在好多医师不明白这个道理,一看到产妇没奶就用通乳药,这就好比一个饿着肚子的人讨饭,思路不对。
    既然乳房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来保护它呢?首先就是好好吃饭,养好脾胃,不要随便跟风减肥。注意平常的坐立姿势,比如最好不要跷二郎腿,不要经常弯着腰坐,那样胸部就不能充分舒展,气血容易瘀滞。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做引体向上和俯卧撑,时间不用太长,15分钟就好。做俯卧撑时要注意胸部挺起,腹肌收紧,这样可能会很累人,但是效果却很好。
    所谓“有形于内,必形于外”,美丽不仅给人感观上的愉悦,还是健康的体现。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学会保养身体,既可获得美丽,又可获得健康,何乐而不为!

 ●女人少吃不如少说,既可减肥又可养血
    中医认为,气血之间“阴阳互根”。其中气为血帅,要养血就不能随意耗气。“多言耗气”,少说话可防止气耗散。但并不是叫人刻意少说话,而是告诉大家要有这种意识,什么时候应该少说或不说,这是生活的智慧,也是养生的智慧。
    记得一位年轻的作家说过:“女人气质之美大于形体之美,形体之美大于容貌之美。” 俗话说“三分相貌,七分身材”。所有的女性,都希望拥有苗条的身段,于是常常通过节食、少吃饭来减肥。但却没有意识到,不吃饭,脾胃就无法工作,相当于一台失去运转的机器,时间一长就会生锈。如此耗伤脾胃,不仅会导致贫血,还会使人加速衰老,得不偿失。其实,女性少吃不如少说。少说不仅能减肥,还能养血,让人拥有健康的美。而不吃饭气血则无法生化,却是在无形中耗伤气血。
    大家可能会比较奇怪,为什么少说话还能减肥养血呢?原因在于,我们说话靠的是气,少说话可以避免耗气。人说话发声,虽出自喉咙,但却是体内气息推动声带的结果。气足说话时声音洪亮,像那些“大嗓门”的人,都中气十足。如果身体里的气不充沛,气虚,说话时声音低微无力。当我们十分疲惫时,会感觉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就是因为说话需要耗气,身体气力全无,自然就不想张口了。《唐书》里有“多言耗气”的记载,即少说话可防止气耗散。
    不仅说话要靠气,人体内的一切生理活动,都要靠气的推动,气是人体的动力。就像减肥,要想真正解决肥胖问题,需要养好气,气足才能消脂。中医认为,造成肥胖的原因是体内痰湿瘀滞,该排走的水液代谢不出去。这是主运化水湿的脾出现了问题,脾气弱了,运化失职。您可能会说,那是不是好好补一补脾就行了。当然,调脾是关键,但一定要补气养气才行。只有气足了,推动力强大了,那些痰湿瘀滞和脂肪才不会瘀阻经络。此谓“肥人多痰而经阻,气不运也”。还有,这种气虚多是阳气不足。因为人体内的蒸腾气化作用要靠阳气进行,阳气不足,气化作用弱,同样会造成水湿滞留,导致肥胖。
    气虚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造成血虚。气与血都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都源于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两者之间有“阴阳互根”的关系。气为阳,是动力,血为阴,是物质基础。中医有句话叫做“气为血帅”。意思是,气对血有推动、统摄和化生等作用,表现为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气能生血,是说血在由精生化的过程中,需要气的作用来支配。像我们吃的食物能化成血,靠的就是脾气的正常运行。“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气能行血也不难理解。《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指出:“运血者,即是气。”即血的运行需依赖于气的推动。如果气不足,推动力不够,血就运行不起来。比如,为什么喜生气的女性易患乳腺增生?人体五脏中,肝主疏泄,喜条达。如果情志不畅快,肝气郁滞,血运行不起来,在脉中便会瘀阻,不通则痛,肝经循行两肋,经乳房,所以肝气不畅的女性,很容易出现两胁刺痛、痛经和乳腺疾病。还有一点,就是气对血有统摄作用。有时女性会出现崩漏,也叫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淋漓不尽十多天或更久。肝藏血,脾统血,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肝气或脾气虚,对血收藏、统摄无力。

笔者认识的一位女性朋友,因为失恋,和男友大吵大闹,之后好几天把自己关在房里哭哭啼啼,不吃不睡,逐一给好朋友打电话诉苦。结果有一天出现大便下血,还没去医院检查,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得癌症了。其实这和她几天的所作所为有关。首先不停地悲伤痛哭,会伤肺气;大吵大闹夜里不睡,伤了肝气;不吃不喝,伤了脾气几天连着没静下来,一直在吵闹或讲话,都是在耗气。气虚了,无力统血,才导致大便下血。中医就是这么简单,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身体就怎样对待健康。举这个例子,就是向大家说明,气足则血盛,养气对女人养血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女人要养好血,就不能随意让气耗散。这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比如避免不停地讲话。我国古代很早便有“寡言”养生的观点。道教仙人吕洞宾提倡“寡言语以养气”。孙思邈也认为“多言则气乏”,要求人们莫多言,宜少语,少语可使气得以充养,反之则令气耗散。教师、营销员、广播员等行业的人,最好时常喝一些补气的茶。但也并不是说不让说话,女性爱闲聊、爱唠叨,本来就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有益于身心健康,整天不说话也不行。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一种寡言养气的习惯和方法,有利于女性朋友们养血。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①走路时莫讲话:一边走路一边讲话,是古人养生所忌讳的,认为“行语令人失气”。《尚书》中也说“行走勿语,伤气”。因为说话和走路都需要以“气”为动力,既言且行,则加重对“气”的消耗。女人逛街,都喜欢结伴挽着胳膊一边走一边聊天,有时因街上喧哗,还扯着嗓子欢歌笑语。这是中医很不提倡的,快走时高声说话,会给外邪可乘之机,而且耗气后人会感到很疲倦,使您没怎么逛街就开始累了。
    ②进食时莫讲话:在孔子的养生之道里,曾有“食不语,寝不言”,吃饭的时候要避免讲话。因为吃饭时,身体里的能量大部分在脾胃,气血往下走。吃饭时不停讲话不仅耗气,大脑还会和脾胃争夺气血。所以我们不建议吃饭时用脑,比如吃饭时看书、看报就很不好。并且吃饭说话会吞下大量空气,容易呛食,引发胸背疼痛。
 

③卧后莫讲话:年轻的女性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喜欢晚上睡觉之前煲电话粥。肺主一身之气,这样长时间耗气很容易伤肺气。肺属金,肺气虚,心火必会旺盛(火克金)。心藏神,心火飘着,神收敛不住,人就容易失眠,这在现代医学里叫做神经兴奋;同时还会影响心主血的功能。并且女体属阴,主静,到晚上不应过于活跃,应该好好休息
    特别是有的人偏偏喜欢卧躺下后长聊,这就更不应该了。孙思邈说:“五脏如钟磬,不悬则不可发声。” 中医认为五脏通于五音,人只有站立时,声音才能像钟磬一样洪壮有力。大家都有体会,我们接电话时虽看不见对方,但一听声音软弱无力,就知道对方还在卧床,原因即在此。如果经常躺卧讲话,会有损于五脏之气。因此大家记住,只要卧身躺下了,就不要再讲话。否则容易失眠,且有损健康。
    ④如厕时莫讲话:中医养生很忌讳上厕所时讲话,容易伤肾气和肺气。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的排出,需要肺气来推动。如果一边如厕一边讲电话或聊天,肺气就会耗散。肾主水液,小便排出靠肾气推动。一般小便无力是肾气虚,夜尿频多也是肾虚,属于肾气不固,膀胱失约。一边小便一边说话则会损耗肾气,使肾虚的人更虚。但是很多人,特别是女性,都有上厕所聊天、打电话的习惯。
    古人不仅意识到如厕讲话伤肾气,还教给人们如何利用上厕所固肾气的方法,就是在大小便时,一定要咬牙,这样能固摄肾气。因为齿为骨之余,牙齿是肾的外现。但不是咬着牙齿不放,而是“肾齿两枚如咬”,就像有两个枣核在两个后槽牙之间,轻微咬着。“咬牙”是一个吸气、气往里收的状态,您会感觉到气在往身体里下沉,这样就不会开泄,可以补肾气,同时也可健齿。因此,肾虚血亏的女性,要改掉上厕所聊天的习惯。
    关于“少说话”,中医还有很多说法,比如在寒冷的冬天,不要在外面“高谈阔论”,即不可“触冷而开口大语”,也是在通过少说来养肾气。女人天生就要养血,养血就要养气,而这些都需要细化到生活的点滴。女人只要细心,懂得爱护自己,这样的生命就是美丽的。

●气血不足,多吃水里生的、地底长的
    水里生的物种禀含水气、阴气,可通利血脉、补血滋阴;土地中生长的物种不仅阴气足,禀含的地气还与人体的脾胃之气相符,可健脾益气生血。因此,阴血不足,以及阴津亏损者,都可以多吃些水生土长的食物。
    女人血虚、贫血,都可以说成阴血不足。这个“阴”字怎么理解呢?中医把无形的归为阳,有形的归为阴。气能温煦周身,但它没有形状,就像阳光一样,为阳;血能滋养五脏六腑,就像水在地底下灌溉大地,使之不干涸,所以为阴,即“阳化气,阴成形”。
    正是因为血属阴,所以血虚补血,就要多吃一些入阴分的食物。举个例子,中医有种病症叫做血枯。平时我们都说海枯石烂,海枯是大海里的水没了,血枯就是人体的血衰少,或瘀滞不畅,主要表现在女性月经方面,要么是血少经闭,要么是月经延迟,且量特别少。这些情况可由年少气盛之时,醉以入房,伤精耗血引起,都属于肝血大伤,肝阴受损。怎么办呢?就要用阴性的食物以活血养阴。
    《素问》记载了一个治疗血枯的方法。用四份乌鲗骨和一份芦茹,用雀卵液搅均匀,搓豆子一样大小的药丸。用鲍鱼汁引服,饭前5粒食用。这里面用到了四味药。乌鲗骨即乌贼骨,还有个名字叫海螵蛸,它是收敛止血药,可以治疗各种出血症状,如吐血、衄血、呕血、便血、崩漏等。同时它还能活血通经,治疗女子血枯经闭、伤肝的病症。因为乌贼是生活在海底的,这里用它的阴性和活血功能,可以把郁闭的血打开。芦茹为现在一种名叫茜草的中药,既可以凉血止血,又可以活血化瘀。雀卵即麻雀蛋,气味甘、温,能补益精血,众所周知,它可用于男子阳痿,其实它补益精血的功效还能用于女子血枯。最后就是鲍鱼汁,鲍鱼也是在水里生活的,补阴气,味浓味厚,善入阴血以生血。但它属名贵之品,其实只要是鱼类都有效果,可用鲫鱼代替。原因是鱼属于水中之物,能入水脏,通血脉,可以很好地补益阴气。常煮鱼汤鱼汁喝,对女子养阴血非常有好处。比如,人们常用鲫鱼汤通乳。乳汁为血所生化,鲫鱼通利血脉,自然有利于产妇乳汁丰盈。
    由于这个方子出自《黄帝内经》,非常古老,取材也比较稀罕,效果究竟有多神奇,人们现在尝试的也不多。但大家从中可学会一种补益的方法,就是利用走阴分的药来滋养阴血。阴分指什么呢?即各种属阴的层面,多与津液、阴血相关。比如病入阴分,可以说这个人阴津亏损,如肺结核的盗汗就属于燥伤阴分。这里建议大家,血虚的人要多用些阴性、禀含阴气的药食。这样的食物,多为水里生的和地下长的。道理很明显,这是利用了中医“同气相求”的原理。水里生的阴气足,地下长的地气足,地气也属于阴。

水里的,比如牡蛎。牡蛎也叫海蛎子、牡蛤,属生活在浅海泥沙中的贝壳类软体动物。牡蛎味咸,性微寒,一般海鲜类都具有海的咸腥味,咸味入肾,可益精生血,适用于阴血不足证。有人会说,入肾的食物很多,牡蛎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答案就是它秉承的阴气足。牡蛎滋阴的效果非常好,它的微寒之性能够滋补肾水,起到补阴的作用。血虚的人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神思恍惚,几个人聊天别人都很活跃,就他不知想什么呢,目光发直发愣,总走神。心主血,藏神,体内血不足,人就没有神采,注意力不集中。阴血不足,容易化火,虚火漂浮不定,人就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这叫做血不养神。怎么办呢?需要益精生血,滋阴养血,这样才能把神定住,血足神自安。《食经》中讲道,牡蛎可“治夜不眠,志意不定”。是说牡蛎具补血滋阴的功效,是非常好的养血安神之品。
    再有,肝主藏血,血虚的人肝阴受损。肝之阴血不足就容易出现肝风内动,这个“风”指内风,它顺着肝气的生发往上走,加上风具有摇摆不定的特征,人经常感到头晕目眩,头脑发胀,步履不稳。风游窜于筋络,会导致皮肤瘙痒、筋脉抽搐拘挛。血虚之人,都可以食用牡蛎这样的水产品。肝阴受损说明水(肾)不涵木(肝),可以补肾水,自然可以平肝息风。并且牡蛎除了入肾经,还入肝、胆经,本身就具有平肝养阴的功效。另外,大家想,海上经常风起潮涌,海滩上潮起潮落,牡蛎能在浅海泥沙中生存,说明它不惧怕风。在五脏中,肝最易生风,所以水中物种大多有益肝脏,加上它们本身具有的阴性,补血滋阴效果非常好。就像我们熟知的鱼肝油,是从鱼类肝脏中提取加工而成的,可用于结核病、夜盲症、眼睛干燥肿胀等。不过牡蛎一般不宜多吃,因为它有很好的固脱收敛作用,可用于滑精、崩漏等,吃得太多会造成便秘。
    再来说说地下长的。地属阴,土里长的药食同样阴气足,多数有滋阴的效果。我们可不能小看这些“土里土气”的药食,生长在土里,使它们禀含一种地气。脾胃在五行中属土,地气在人体内由脾胃所主。而脾胃又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气足,血自然生化得多。所以,这些食物一般都有健脾、和血、滋阴的效果,常见的有山药、红薯、胡萝卜等。血虚不足,尤其是气虚的人,多吃些土里长的药食,可以健脾益气生血
    简单地说,其实养生就是一个注意不过度损耗,并获取身体所需的过程。对于血虚的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会导致阴虚损耗,我们把它改掉;哪一类食物有益阴血的补益,平时注意汲取。细节做好了,健康也就如期而至。

●补血过度反“添堵”,补血药里藏危机

 再就是,服用阿胶时最好配合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川芎、当归等。如名方“温经汤”就是用吴茱萸、桂枝来温经散寒,用当归、川芎、牡丹皮等祛瘀通经,用阿胶来补血止血。在“补”之前它先做了一件事,就是“通”,正如医家所言,“气血流通方为补”,“通”了之后甚至不用大补,气血就足够用了。
    那么四物汤呢?四物汤也是深受女性追捧的一款养生方剂,而且没有用阿胶,是不是更安全了呢?我们来看它的组成,之所以叫“四物”,是因为它里面含有四味药材:当归、川芎、熟地黄和白芍。别看药材简单,这里面可是大有讲究的。熟地黄能补血,当归能和血,白芍能敛血,川芎则能行血,它兼具了中医“生、长、收、藏”的规律。再从归经上来看,当归引血归肝经,川芎引血归肺经,白芍引血归脾经,熟地黄引血归肾经。这样心生血,肝纳血,脾统血,肺行血,肾藏血,补、通、摄的功效全有。四物汤比单独服用阿胶效果好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不单做到了补血,还做到了通血和行血,所以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
    但是人体本来就是很复杂的,比如血中夹热,这时应该将熟地黄改为生地黄,因为熟地黄性温,而生地黄性寒,血热就应该用寒性的药把它的火给降一降。如果是血滞不行,具有活血功效的川芎与当归的量就应该加大;如有血瘀,方中的白芍就应该改成赤芍,因为白芍只侧重于敛阴,而赤芍散瘀的功效更好。可见体质不同,配方也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再者,四物汤虽有补血功效,但是药效比较缓和,因为它是“草木无情”之物,只能养五脏之阴,五脏和,则气血生成。可见,它也是取间接补血的效果。它只能“补有形之血于平时,不能生无形之血于仓卒”,也就是说,平时有血虚症状,但虚的又不是很严重,这时你可以用四物汤来慢慢补。如果遇到血崩、血晕这种大出血症状,需要在短期间大量补血,再用四物汤就不好了,一是因为它药效慢,二是它有活血的功效,此时用不但补不了血,相反还能脱血。这时就可以试试阿胶,一来阿胶可以止血,二来阿胶属于“血肉有情之物”,与人体精血同气相求,用它补血能立竿见影。所以说四物汤也不是万能的,再好的药吃错了也成毒药了。
    阿胶不能随便吃,四物汤也不能随便吃,那么怎样才能补血呢?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最好的补血方法是运动。现代人吃得好,运动得少,这就导致一个结果:真正血虚的人少,血瘀的人多。瘀了即应疏通开,除非是医师给您开药,否则最好不要轻易用药,多运动就可以了。
    
中医有很多的养生功法,比如八段锦、五禽戏都有活血通经的效果。如果每天都能抽出时间来练一练,就不用担心气血不够用。如果觉得上面的两种功法不太好学,还有一个很时尚的办法,就是练瑜伽。瑜伽虽说起于印度,却风靡于世界,就是因为它健身塑形的效果很好。瑜伽说白了就是拉筋,中医讲“筋长一寸,寿延十年”,它能舒通经络,让您体内瘀滞的气血重新流动起来,人自然也就健康了。所以,与其吃阿胶、四物汤,倒不如练瑜伽。此外,平时多跳绳、跑步、打球,也可以让气血流通起来。总之,少静多动就是最好的补血方了!

●补气补血,应先补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补气补血,应先补脾胃,脾胃补好了,补气补血事半功倍,一补就灵。

看眼袋:判断脾胃是否虚弱

双眼袋松松垮垮地耷拉着(水泡眼)、有明显的褶皱 脾胃虚弱(很难调理)。用中药益气健脾、化湿利水:莲子肉、薏米、山药、白茯苓、白术等

调养粥:大米、莲子、薏米、芡实、山药

双眼袋鼓胀 →饮食无节制、饮酒过量、过食肉食(容易调理)

脾胃不好喝什么粥?

有一位电视台的女主持人,人很瘦,总感觉头晕。我一看,她这是血虚呀!一问才知,她的脾胃不好,吃什么东西都没有胃口。补血之前,先要补脾胃。于是我就建议她喝四宝粥。喝了不到一个月,整个人完全变了一个样,她以前主持完节目下台后,总感觉筋疲力尽,现在,一场节目下来,跟玩似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头也不晕了。

四宝粥有如此大的功效,脾胃虚弱的人喝一段时间后,人就会变得红光满面,精神抖擞。

四宝粥:莲子肉、山药、薏米、芡实,按1111的比例配好,打磨成粉,每次熬粥的时候放上几勺。开始喝这种粥觉得怪怪的,这是因为芡实的味道有点苦涩。

莲子在《神农本草经》中认为它能“补中养神,除百病。久服轻身耐劳,不饥延年”。补中就是补中气,也就是脾胃之气。古往今来,许多医家都将莲子视为补脾胃的第一选择。清代黄元御说:“莲子甘平,甚益脾胃”。

薏米最大的功效是祛湿。比如北方人一到南方,容易被湿气所伤,产生浮肿,喝薏米粥可治。祛湿和补脾胃有什么关系呢?运化水湿是脾的功能之一,人体内湿气太重就会增加脾的负担。脾有四怕,怕湿就是其中之一。

芡实也叫"水中丹",与莲类似,生于湖泊池沼中。药性平和,味道甜涩,是补脾胃的最好食物之一,作用和莲子肉相似,只不过它的收敛作用比莲子强。如果脾胃虚弱拉稀,芡实可以很快止泻。

山药性甘味平,既补气又补阴,补气而不雍滞上火,补阴而不助湿滋腻。身体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都可以多食山药,是平补脾胃的良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