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医科生的自白:为什么我不再有最初的热心

 杜可的图书 2014-03-13

近些日子医闹新闻看得又有些闹心,先是齐齐哈尔医生被高中生打死,接着高龄护士产妇被追打致流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京又曝出官员夫妇殴打护士的新闻。在媒体的渲染下,大多数人都对医护人员充满了敌意,认为他们工作不负责任,冷漠无情,但又有谁知道医生的“一把辛酸泪”呢?

每每看到这类只知道心疼自己人不知道心疼医护人员的事件,我都忍不住要回顾自己旷日持久的学医生涯,当年高考自己没细想,照着学霸的志愿誊了一遍,原以为这样可以在学霸的提携下与他齐头并进,谁成想竟犹如踏上了“不归路”。

解剖课上,我们首先对着尸体默哀

先说课程学习吧,学医本来就规定为五年制,我是本硕连读,一口气读七年也算是短的了。第一年课程安排为理工科基础,第二学期开始参杂专业课程学习。最开始的专业课程是《细胞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从最简单的细胞构造开始学起。最繁琐的课程是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要记忆各种药物的作用机理、治疗作用以及代表药物名称,病理生理学就得把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记到“一个头两个大”——这是那个时候大家最常说的一句话。

大二第一学期开始上解剖课,这也许是所有医学专业学生心里最犯怵的课程。我们从最基本的认识骨骼构造开始,老师拿着不知道被多少届师兄师姐们已经学习过的标本,一边讲一边对照自己的身体,比划着这块骨头在人体里的正常位置。真正接触尸体的第一节课上,老师首先带领我们对着尸体默哀,感谢他给我们提供了了解人体构造的机会。有些女同学因为害怕尽量只在边上帮忙比对课本,而不上手操作。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解剖人体时的心理压力。

医学课程繁琐又复杂,医科生投入的精力往往多于其他专业的学生

医学课程繁琐又复杂,医科生投入的精力往往多于其他专业的学生

医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和理工科差不多,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会有实验操作课程。我们的操作课程称为《机能实验学》,主要是用实验动物验证一些生理学的经典调节机制及练习最基础的实验操作技术。第一节技能课上需要学习制作蟾蜍的腓肠肌标本,当老师把装了二三十只蟾蜍的塑料桶放在讲台下面,告诉我们这就是今天的实验对象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抵触。因为从小就觉得蟾蜍很可怕,尤其是它疙疙瘩瘩的皮肤。可真到了开始练习的时候,也只能压下心里的千万个不乐意把蟾蜍抓在手里,也没有戴手套,就那么用手去抓,那是人生第一次抓蟾蜍,即使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也不停犯怵。不过后来习惯了也就还好。

医学专业课程安排的很紧凑,学习完基础课程,就开始学临床课程,也就是我们平常去医院看病时各个科室对应的课程。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征、疾病分期、怎么治疗等等都需要去理解加记忆。那个时候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要沉下心来学习,因为你们以后是要靠这些来拯救生命的。”

这辈子都忘不了那位女士冲我咆哮的样子

当所有的课程学习结束后,开始进入临床实习。本硕连读生的临床实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本科结束时的大转科实习,我们当时一共需要轮转15个科室。实习的第一天,我激动的早上六点不到就醒了,硬是熬到六点半翻身起床奔去了医院。最初一周是护理实习,跟着护士学习一些护理常规,这种情况通常需要站一天,基本上跑个没停,加药、换液体、晨查房整理病床、和带教的护士了解护理知识以及一些医护配合要注意的地方。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感觉两条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但又觉得很充实、很开心。

15个科室的大轮转结束后,进入专业定向实习。我学的是神经外科,第二部分实习是在我们自己科室,积累各种临床经验。这一阶段的实习,我们需要负责自己所接诊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医疗过程。

 

实习期间我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到科里,中午基本上不回宿舍,晚上一般要到快十二才能回到宿舍,最忙碌的时候一周七天都待在医院里。好一点的时候可以周日休息一天或半天,那个时候觉得生活最美好的事就是周日下午可以补一觉。

在积累临床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处理医患关系。进科实习的第一天,住院总医师就告诉我们和病人谈话时,态度尽量和蔼,要让患者觉得我们是在帮助他。我也一直以这句话作为自己处理医患关系的第一准则。不管自己有多累,总是带着微笑开始询问病情,告诉患者不要紧张,慢慢说哪里不舒服,有多久了……

有的患者和家属就很知情达理,理解大夫的辛苦,尽量配合医生治疗。有些家属和患者就比较烦躁,依从性比较差,我也都尽量保持同样的心态和家属解释病情,让他们配合治疗。

不过有件事情对我打击很大。我曾经收治过一位颅内感染的老年右重症患者。为了赢得最佳治疗效果,我每天都要专门等候到晚上八点多开始给他鞘注治疗,做完回到宿舍已经快十一点了,这样持续了将近半个月。值得欣慰的是患者病情一天天好转,家属也很满意,我自己也很开心,平常也很耐心地回答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向家属解释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我们的关系也一直不错。

直到有一天下午四点左右,正在办公室写病程的我听见走廊里很吵闹,看见患者的儿子向医生办公室走来,而他的大女儿正站在护士站那里大吵。我问他儿子怎么了,他说他爸情况不好,让我赶紧去看看。我二话没说就往病房冲,他的大女儿冲着我说,“你们医生都是干什么吃的,我爸成了那样叫你们都没人管!”当时我虽然感觉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但还是没说什么,冲进病房先看了患者,患者所有的生命体征都还平稳。我就问家属到底是什么情况,大女儿说患者双眼上翻,怀疑是不是癫痫发作。我就问那你们当时在做什么。她说她在帮她爸爸清理口腔卫生,就突然发现父亲双眼上翻。

“正常人拿棉签碰到口腔靠近咽部都会出现呕吐反射,眼球都会下意识上翻,你父亲现在所有的生命体征都很平稳,我认为是你用棉签擦拭口腔时不小心碰到咽部引起的,当然也不能排除癫痫小发作的问题,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我会给病人用上抗癫痫药物,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我这样向患者的女儿解释道。家属表示理解了并愿意配合治疗,可我心里却很难受,刚刚经历的一幕让我明白了,家属并没有接受我对他们的善意,那一刻那位女士冲我咆哮的样子,我想也许这辈子我都忘不了。我不知道自己牺牲掉休息时间来为病人治疗,一次次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患者病情进展情况,为什么最终得到的却是这般的不信任与抱怨?我把患者当家人,可是患者把我当什么?从那天以后,我每次都只是按规定要求的跟她解释病情、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以及需要她们为治疗做出的配合,而不再像以前那样细致了。或许自己的脾气还需要磨练吧,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是很好,但我确实做不到再像以前那样,深深的失落感打击了自己工作的积极性。

医生收了红包转身就打到患者账户上

说到医患关系,大家必然都会提到医生收红包拿回扣的问题。我承认,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在中国这么大的医疗市场里,肯定也会有些医德低下的大夫收红包,但在我实习期间,我所在治疗组的教授还是给了我满满的正能量。那个时候经常在手术开始前去一楼交钱到患者的账户上,这钱不用说大家也能想到,是患者送的红包。我问过治疗组的教授,既然每次都要这么麻烦,为什么还要收红包?教授说,现在的患者家属心里都想的是如果你不收红包,你这大夫做手术就不会尽心,所以一般为了让家属安心配合治疗,红包实在推不掉的情况下教授也许会收,但转身又会让一线大夫交到患者的账户上,等到手术结束后将收据发票再交给患者家属。

最后说说医生工资薪酬的问题。在大多数人眼里,医生都是个高收入人群,其实并非如此。一般一位研究生学位的一线大夫,在省级三甲医院的税前基本工资为一千块上下,奖金一般在3000-4000左右,这还是已经工作了3年后的收入。而一般刚毕业的一线大夫,在医院转科培训期间每个月就只有基本工资,大点的三甲医院工资在两千上下,小点的医院工资则是一千左右,没有奖金。试想下,当你读了7年甚至11年的书,工资薪酬只有这一点的时候有几个人能接受?让年轻医生怎么养家糊口?

没有假期,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工资少的可怜,这就是我们这些医学生在毕业后需要面对的。看着同龄人付出比我们少的读书时间,收入却比我们要高出很多,心里难免有落差。所以很多医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选择转行,真正从事医疗行业的每年大概只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再加上现在医疗环境的恶劣有愈演愈甚的趋势,估计以后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会越来越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