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德胜门箭楼西侧
德胜门箭楼位于北京城北垣西侧,是北京内城九座城门之一。德胜门箭楼同瓮城一起,构成保护城门的军事堡垒,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在明朝嘉靖年间和清朝康熙年间都曾经重修过。民国初年也修缮过,因为财力不足,只修了半个城台就停工了。1915年拆除瓮城。1921年拆除德胜门城楼,仅存城台及城券门。1951年国家拨款修缮。1955年将城台及券门拆除。德胜门城楼两侧的城墙于1969年修地铁时拆除,因德胜门瓮城南北进深很长,箭楼位置比安定门箭楼偏北50余米,未阻挡地铁施工,因此未被拆除。1979年曾拟拆除箭楼,后得以保留。1980年再次进行全面修缮。1982年设立德胜门箭楼文物保管所,并对外开放。1992年恢复瓮城内的真武庙。
德胜门箭楼西北侧
北京城墙大都已拆掉,仅保留了三座门楼:正阳门(包括箭楼和城楼),内城东南角楼和德胜门箭楼。德胜门箭楼是幸存的两座北京城箭楼之一。
德胜门的名称,是由元大都健德门改变而来的。公元1368年8月,大将军徐达率十万余明军攻破了元朝的大都城(即北京前身),元顺帝急忙从大都城的北门健德门逃回北方草原,徐达便把健德门改称德胜门,以纪念明军取得胜利之意。明永乐十八年(1420)修建北京城时,把大都城的北城墙南移五华里,修了城门和瓮城,又将原来的土城墙改砖城墙,名称还叫德胜门。由此看德胜门的命名早于北京城52年。
德胜门箭楼北侧
北京内城有九门,这九门都有城楼和箭楼。可是德胜门的箭楼却有点与众不同。拿正阳门来说,箭楼下有门洞和城门,而德胜门的箭楼却没有门洞和城门,也是北京独一无二的没有门洞和城门的箭楼。
德胜门箭楼北侧。
德胜门箭楼在城楼(城楼已无存)前沿,建在砖砌的城台上,为城楼的防御性建筑。城台高12.5米,通高31.9米。墙体有收分,东西宽约39.5米。箭楼坐南朝北,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其俯视平面为凸形,前楼后厦合为一体,3座过梁式门朝南开,北侧楼体面阔7间、东西宽34米、南北宽12米,南侧庑座面阔5间、东西宽25米,南北宽7.6米,通进深为19.6米,楼体高19.3米。楼上下共有4层,并有箭窗82个,其中,北侧48个,东西两侧各17个,作为守城时对外的射击孔。
德胜门箭楼东北侧。
德胜意为以德取胜,故在明清两代,军队从德胜门出兵,意味此行必然可以得胜,战争结束后,由安定门班师。清军平定葛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之乱均从此门出兵。
清朝时,德胜门有重兵把守,派章京二员,骁骑校四员,马军二百名,由正黄旗管辖。
德胜门箭楼北侧的护城河。德胜门立交桥从德胜门箭楼东西两侧跨越护城河。德胜门箭楼被现代化的立交桥围住,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不断的抗争终于获得一点生存空间。
按照德胜门立交桥设计方案,两条匝道从箭楼东西两侧引出,在箭楼北面组成一个巨大的“人”字指向北方,作为出城方向直接与八达岭高速路相连,进城方向与现有道路系统相接;辅路也避开了箭楼的正南与正北方向,大多分布在箭楼东西两旁。箭楼的南边基本没有改变,北边则形成一片开阔的空地。现箭楼南北两边成为发往延庆方向公交车的始发站。
德胜门箭楼东南侧。
德胜门箭楼,是明清北京内城保存至今的两座箭楼之一。在历史上素有军门之称,是京师通往塞北的重要门户。
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民族英雄于谦保卫北京,德胜门外是主要战场;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6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由这里胜利进入北京城。 德胜门箭楼南侧
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坐落德胜门瓮城的真武庙内,其前身是1982年在此设立的德胜门箭楼文物保管所。1992年更名为北京古代钱币博物馆,它是华北地区惟一一家长年对外开放的钱币类专题性博物馆。馆里还常年展出“北京城门城垣展”。
2006年5月25日,德胜门箭楼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德胜门箭楼西南侧
德胜门箭楼北侧的护城河。德胜门立交桥从德胜门箭楼东西两侧跨越护城河。照片拍摄位置就是在箭楼西侧德胜门立交桥高架桥面之下。
以上照片摄于2013年10月中下旬。
以下为德胜门历史影像。 德胜门箭楼。德胜门真武庙位于瓮城北边正中,南向。照片中的建筑格局基本保存下来。 照片中,左边是德胜门瓮城东侧的券顶闸楼,右边是瓮城北侧的德胜门箭楼。应当是在瓮城东南侧拍摄。照片中的闸楼和瓮城已不存。
德胜门系北垣西门,城墙至此折往西南。德胜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6.8米;城楼连同城台通高36米;重檐、歇山、灰筒瓦绿琉璃剪边瓦顶。箭楼面阔七间,通宽34米;进深三间,连抱厦通进深9.6米;楼连台通高31.9米。瓮城为北端呈圆弧状之长方形东西70米,南北为118米;瓮城东西两侧墙上辟券顶闸楼门,门上建闸楼。德胜门城门规模在内城各城门中仅次于正阳门。
德胜门箭楼北侧,护城河上冰排。照片中箭楼北侧建筑已无存。
明清两朝凡有战事,北京城用兵必走德胜门。与其他三垣城门多有象征意义不同,北垣的德胜,安定二门实实在在担负着京城防御的重任。从明正统十四年的瓦剌围城到清光绪二十六年的庚子国变,北垣二门多次成为保卫京师的最后防线。八国联军围攻北京,兵分九路狂攻京师九门,战事之激烈尤以正阳门和德胜门为最。北京城陷落之时,正阳门的门楼和箭楼已被轰塌,而德胜门虽遭重创,依然屹立不倒,足见其建筑之坚固。
照片中左边是德胜门城楼,其右侧是瓮城东侧的券顶闸楼,照片右侧边是尚存的德胜门箭楼。照片应当是从德胜门瓮城东北侧拍摄。德胜门城楼的位置,是在现在二环路的一部分——德胜门东大街上。
1915年因修环城铁路拆除瓮城使箭楼与城楼脱离,另在箭楼内侧左、右用砖砌“之”字形蹬道登箭楼。德胜门城楼于民国十年(1921年)因梁架朽坏被拆除,仅存城台及城券门,1955年将城台及券门拆除。城楼两侧城墙于1969年修地铁时拆除,“文革”以后,北京的城墙基本已被拆光,只零星点点地留下了几处,大部分都在南面,如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城东南角楼等。北面只剩下了德胜门箭楼。
明朝北京城有九个城门,各有各的用途。在封建王朝时代,皇帝专门喝玉泉山的泉水,给皇帝运水的水车,从西直门出入,给官廷运煤的煤车出入于阜成门。正阳门出入皇帝祭祀天地的车辇。朝阳门走粮车,东直门通柴车,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刑车,安定门出战车。出兵打仗得胜还朝,要进德胜门。
本集介绍文字多汇编自网络。
预祝博友们春节快乐!
来自: LuXin4164 > 《老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看哭所有中国人—世上再无“北京城'!消失的城门去哪了?
然而,随着北京的发展,现在的北京城门只零星的剩下了一对半:一对是正阳门的城楼和箭楼,半是德胜门箭楼。阜成门:1953年拆除瓮城、箭...
正阳门:北京城唯一保留完整的城门
正阳门:北京城唯一保留完整的城门。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南侧的是正阳门城楼,城楼南侧的是正阳门箭楼。正阳门城楼(左侧)和箭楼(右侧)...
百年城门影像(21)'先有德胜门 后有北京城'
百年城门影像(21)''先有德胜门 后有北京城''1368年(明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率10万大军攻破了大都城,徐达便把元大...
卢山:你所不知道的德胜门
卢山:你所不知道的德胜门。崇文门是税收管理部门所在地,故称“税门”。德胜门是军队出征时走的门,故称“出征门”。安定门是军队得胜...
老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三)永定门城关(正道沧桑)
永定门城关(正道沧桑)如今复建的永定门,门洞上方所嵌石匾的“永定门”三字,就是仿照这块石匾雕刻的。修缮前期准备工作就绪, 12根...
[转载]京城古貌之门1一一外城七门
永定门,是明清北京外城城墙的正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北京外城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
《老北京城 ·紫檀梦》之朝阳门
《 老北京城 · 紫檀梦 》之朝阳门朝阳门城楼水彩画【朝阳之门】朝阳门位于北京市,元称齐化门,门内九仓之粮皆从此门运至,故瓮城...
带您了解永定门的“前世今生”
带您了解永定门的“前世今生”加筑的外城共设城门七座,永定门位于南墙正中,按照我国坐北朝南的习惯,永定门位于南部正中(左右为左安门和右安门)、属于正门,同时又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所以...
老照片:民国时期的北京城墙和城门
老照片:民国时期的北京城墙和城门老照片:民国时期的北京城墙和城门那些珍贵老照片。德胜门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由城楼、箭楼、...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