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城门影像(21)'先有德胜门 后有北京城'

 北京的骑士 2022-08-08 发布于广西

【先有德胜门,后有北京城】

1267年(元至元四年),忽必烈建大都城。元大都北垣有两座城门,东曰:“安贞门”,西曰:“健德门”。1368年(明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率10万大军攻破了大都城,徐达便把元大都改名为北平,将健德门改称德胜门,安贞门改称安定门,以纪念明军“以德取胜、天下安定”之意。

1371年(洪武四年)明朝改建北平城垣,将元大都城北垣南移五里,重建北城垣,东侧城门仍称“安定门”、西侧城门仍称“德胜门”。由于“德胜”、“安定”二门取的名称早于正式营造这两座城门达50余年,于是民间留下了一句对德胜门的老话:“先有德胜门,后有北京城”。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先有了'德胜门'的名称,后修建的德胜门城门。再后来才有了'北京'城的名字(过去叫'大都'、'北平')。”

图片

(1860.德胜门)

【德胜门的修与毁】

德胜门修建于1436—1439年(明正统元年至四年),当时营造了城楼、箭楼、瓮城、闸楼等建筑。近600年间,明清两代多有修葺,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曾大修,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京师大地震,毁坏严重,曾落架重修。乾隆时又重修,1900年曾被侵华的八国联军破坏,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修缮。1915年(民国四年)因修筑环城铁路,瓮城、闸楼被拆除。1921年城楼被拆除。

图片

1950年代 德胜门地区鸟瞰图

图中可见德胜门箭楼耸立、城楼已不存,还能看见残存的城墙。围绕箭楼已建成公路、通达南北,左下部是积水潭,北部是大片的民居及少数机关单位。

积水潭的西边,50年前还是一片低洼地,解放后在这里挖了一个人工湖,取名“太平湖”。不过太平湖里不太平,这里发生的最悲惨的事件,是“文革”中老舍先生于1966年8月投“太平湖”自尽。1969年开始挖地铁的时候,这个不太平的“太平湖”被填埋。

图片

1901.德胜门城楼.(日.小川一真 摄)

【德胜门的荣辱】

德胜门箭楼雄踞于12.6米高的城台之上,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后出抱厦五间,楼连台通高31.9米。对外的三面墙体上下共设四排箭窗,总计82孔。

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胜门,意为“以德取胜”、“道德胜利”。遇到战事自德胜门出兵,由安定门班师,分别取“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之意。

历史记载了德胜门的辉煌,明代永乐皇帝北征、清代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皇帝镇压大、小和卓叛乱都是出师德胜门。
同样留下了德胜门屈辱的一页,1900年,八国联军的枪炮声响彻京师,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出德胜门踏上了逃亡西安之路。

图片

1915年拍摄的德胜门城楼和行驶在环城铁路上的火车,环城铁路从瓮城中穿过。自此,城堡似的德胜门不再完整。


图片
 1910年代 德胜门城楼(内侧面)

图片
1915-1921年  残破的德胜门城楼(外侧面),城门名匾尚可辨认。

1921年,德胜门城楼梁架已经腐朽不堪,北洋政府将其拆除变卖木材,以充军饷。至此德胜门就只剩下孤零零的箭楼。

图片
1920年代  德胜门箭楼 

图片

1969年的冬天,随着二期地铁的建设,德胜门城楼两侧的城墙被拆除,但由于箭楼位置比较靠北,并不影响施工,所以侥幸保存了下来。当人们意识到它的价值的时候,北京城已经拆得所剩无几了,孤零零的德胜门箭楼后经修缮,终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胜门箭楼自建成以来,历经四朝兴衰往事。箭楼面对的城外荒野已经高楼林立,而它身后依然是那座它守护了六百年的古老的城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