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电视八大怪

 山爷wzs0718 2014-03-16
中国电视八大怪

2010年,中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就已达97.62%。但在总体的繁荣之下,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位电视业专家这样比喻中国的电视业,中国电视业就像一条少有车开过的高速公路,马路宽阔,路面平坦,是极好的路,但却鲜有车开过,而好车就更加少有了。针对电视行业目前存在的现象,媒体工作者总结了“八大怪”。

中国电视八大怪 - 具体现象

频道大半没的看

当下正在普及的数字机顶盒中可看到的电视频道有200个之多。一般观众常看的频道可能仅是央视、各省级卫视以及本市频道这总共大概有五六十个频道中的一部分,而后面的大量数字频道几乎是没有多少能吸引大量观众去看的。频道开设混乱无规律,开设的频道内容空洞质量不足,是一个明显的问题。

内容形式跟风快

在电视中,不论是电视栏目,还是电视剧,一个火起来,便有无数的相似节目、剧目,如雨后春笋般跟随。不仅选秀节目,婚恋节目、家庭节目都有井喷之势,但由于国家广电总局刚刚出台的相关政策,类似节目被遏制不少。有的电视人缺少创意,看到别人火了,认为模仿别人自己就会火。而模仿最终导致的是电视节目类型单一化,打开电视都是一种节目,让观众短期之内就会对一种类型节目有“看得快吐了”的感觉,这种“恶性开采”会使某一类型题材或者节目资源迅速被观众厌倦。

抄袭海外还挺拽

说到国内跟风,就不能不提对国外节目形式的模仿,因为当下火热的电视节目形式往往是引进国外版权,甚至是直接抄袭而来。历数当下,我们的电视台并没有几档真正自己原创的栏目,而叫得响的首创节目更是少之又少,电视上大量播出的高收视节目都是从国外老牌的热播节目中引进版权(或者是抄袭,也可以称模仿),进行本土化改造后,搬上电视,这些节目因为有很好的根基,能迅速在国内叫响。

全国剧目一盘菜

一部电视剧几家卫视同步播出,或者在央视首轮播出后,还要再卖给卫视进行二轮播出,这都是中国电视剧市场中常见的现象。但从商业角度分析,一件商品同时有多个卖主,并且还进行第二次贩卖,当然不是正常的事情。对于版权拥有者电视台来说,也是不公平的。要知道,这些卫视,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相互之间都是竞争者。他们面对的受众和客户群都是一样的。同一个剧这家也播那家也播,观众是没的选,广告商是同质化竞争。

明星出位才招爱

从电视中走出的明星可谓不少,嘉宾、专家、主持每个行当都有。而在电视中的人物如走马灯,想要争个脸熟,就得出新出奇,像老一辈那样踏踏实实凭能力出头的已经不多见了。

晚会成堆名目怪

从性价比上来说,晚会应该是最低的节目类型。一台晚会,少则几十万,多则上千万,但是一般播出时间也就一两个小时,相比可以重复播出的影视剧和成本较低的电视栏目,晚会太昂贵了。所以可以看到国外的电视中较少有晚会这种形式,即使像奥斯卡颁奖这种全球收视率很高盈利可观的节目,其现场歌舞布景等也都控制得比较紧凑。各地电视台的节目内容,其中晚会的数量和名目让人吃惊,而想查这些晚会的投入产出比,更无从下手。

江湖骗子变专家

专家是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的人,但是电视上专家泛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专家在电视上也各说各辞,相互拍砖,也曾有网友戏称他们是“砖家”。而这些专家都挂着某某知名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等名衔,是不是真的,反正观众也无从查证。如果是一般的娱乐性节目也就罢了,最不能容忍的是,这些专家往往是出现在一些具有商业倾向的节目中,其误导作用比较恶劣。

山寨假货公开卖

电视购物,在国外很早就已经出现,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商业推广模式。在国内也曾出现过橡果国际、七星等知名的电视购物频道,但电视购物频道良莠不齐,其放纵的结果是对电视行业的权威性伤害远远超过所获得的利润,至少,目前在国内观众的评价中,电视购物的口碑远远低于网络购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