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课案、导学稿形成的实效性、时效性
(一)落实学科长“三定”备课责任制
1、同级同科两人以上建立学科组,必须开展学科长负责下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备课人)集体备课活动。学科长是学科组科任教师备课的召集人、责任人,负责全面落实备课日常化、真切化、生活化。
2、集体备课必须遵循“自备——互研——再备”的备课流程。①自备:学科长就近期教学内容提前向本组老师布置课案设计任务,各教师在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学情的基础上,按校本科研文本之规定的课案形成要求,独立自主地形成个性化课案设计。课案要求备出深度,把教材中学生看不到、摸不着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要求备出梯度,把难度大的分散化,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要求备出新意,能够使学生获取新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知识和能力。②互研:集体备课时,学科长首先检查本组教师课案撰写情况,及时签字确认;听取本组教师对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情境的创设、有效的教师导学行动、学生学习预设及期望、板书设计、训练设计等信息。③再备:在教师充分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学科长本着集思广益、民主集中的原则,共同确定课时实施方案,最后达成师生共用导学稿编制的“六个统一”:统一课时划分、统一课时学习目标、统一导学流程、统一导学策略(自学指导、互动方案、展示方案)、统一当堂反馈、统一日日清检测,最后由一个教师执笔(打印)形成符合校本科研文本之规定的师生共用日导学稿。
(二)建立课案、导学稿三级督查制
1、所有任课者必须人人备课,凡课表上规定的科目都必须撰写课案。除音、体、美学科,小学低年级学科,其它学科均要求编写导学稿。学科长负责本组教师课案形成审查签字,统一形成的日导学稿须经学科长签字方可印制,课案与导学稿分夹在课案夹内,一月一整理,一学期一装订,每节课必须带夹上课。
2、督学室干事每日对教师的集体备课开展、课案形成、导学稿编制、导学稿发放,五种课型的运用,进行日查并逐日记载;
3、校级学科质控组成员将分科进入各组进行教学视导,参与学科组集体备课,全面督查集体备课的效度,严把课案、导学稿质量关并作出文字评价,深入课堂全程关注导学稿在操作中的实效性,并给予实质性文字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