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朗读教学重新回归语文课堂

 行在今天 梦在明天 2014-03-22

让朗读教学重新回归语文课堂

字数:2571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1期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的宝贵经验,要求我们在从事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的重要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明了书读得多语文水平就会大大的提升。朗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它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但是,现在许多语文课堂甚至示范课中,教师很少在朗读上加以认真的示范指导,不是把朗读作为一项语文基本能力进行训练,而是把朗读作为教学环节来安排,为了读而读。语文教学重视“讲”,而忽视“读”,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不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读在语文课上成了一种形式,初听起来似乎整齐响亮,实际上是百篇一腔,很少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阅读教学不重视朗读,每一篇课文的学习教师都对课文进行串讲,总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对文章的肢解和剖析上,少不了对文章中心的提炼,少不了对段意的概括,把体味汉语言音韵和谐、平仄跌宕的韵律美感抛之脑后,一篇课文讲完了,学生始终围绕老师讲解问题打转,“读”是做样子,一篇课文讲完了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通。根本原因是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熟读,即语文教学的起点教学,是对朗读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西北师大的靳健教授说:“要把语文课上的再语文一些”,有些老师甚至把语文课上成道德说教课或思想品德课。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语文教师重新审视和正确认识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重视朗读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喜欢直接进入语文知识的环节,学生往往会因枯燥乏味而产生厌倦的情绪,但通过朗读,学生就能直接感受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中的句子、结构、情节、情感的理解。所以,朗读是培养语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教师要在教学时做好示范朗读,以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感情,范读出于教师口,入学生耳,了然于学生的心。
  朗读训练中要及时把辨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学生经常听教师的示范朗读,听同学的朗读,以及在感受自己的朗读实践中,不仅能训练听的能力,而且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材料,锤炼了自己的语言,使比较粗糙的、不够规范的口头语言得到改进,从而把话说得规范合乎逻辑。通过朗读能增强学生对魅力的感受,如何其芳的《秋天一文》,学生通过朗读来了解作者描绘的三幅图景: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念图,并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及给人带来的无限的美妙遐思。
  二、积极有效的朗读训练有助于提升语言感悟水平
  语文基本功训练中关键是培养语感,而语感的培养与朗读又密切相关,因为语感的培养基于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及其引起的身心反应而实现的语言模式的内化。其基本途径有二:一是现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二是典范的文章作品的朗读。作者叙述一件事情,描写一个人物,说明一个问题,论述一个道理,都是被一定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所驱使,为一定的道德理想所启动的,典范的文章更为突出。因此,在作者的匠心妙笔之下,无不饱蘸着酣畅淋漓、强烈鲜明的爱憎感情或哀婉曲折、跌宕起伏的思绪。而入情入理地朗读作品是一种感化、熏陶,读好一篇文章会心荡神弛,情思横溢,如饮甘露,浑身清新豪爽,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力量。青少年时期能从朗读训练中不断提升语言感悟能力,从多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得到宝贵教益,振奋进取精神,激发昂扬斗志。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艺术形象在断肠人的眼里,显得多么萧条冷落孤寂呀!一切景语皆情语,瓢泊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就是如此来抒发的。
  三、朗读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朗读不仅是理解语文的一种有效手段,还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写话”的过程。一般而言,学生说话词语丰富而且运用恰当,表达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那么他的写作自然也会好。学生经常听教师的范读,听学生的朗读以及自己的朗读,一面是学习说话的机会,一面是学习作文的另一种形式,使自己逐步萌动写的欲求。
  学生作文常常苦于无话可说,或者表意不清,或者文思不畅,或者文笔无彩,都与朗读能力不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经常性的朗读训练,不管是听别人读,还是自己读,那生动具体的内容,错落有序的结构,抑扬顿挫的语调,潜移默化之中都在丰富强化着学生的语感,拓展着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空间,久而久之,他们写作的思路就会通畅,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不会条理不清,内容也就不会枯燥无味了。
  四、加强朗读训练是强化记忆丰富积累的有效途径
  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呼唤人们的感知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通过朗读,无声的语言符号成为富有变化的声音形象,能有效表现出语言的生动活泼,激发读者或听者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教学实践证明,朗读训练得法有序,作者书面无声的语言可以逐渐变成学生口头的自然而又精彩的语言。这样循序渐进,学生头脑中积累多了,必然会伶牙俐齿,出口成章。
  由此可见,朗读不仅是一项教学活动,更是一门艺术,《语文课程标准》将“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训练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可见其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对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范读以及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以更为科学的态度对待课堂朗读教学,努力提高朗读的艺术水平,使语文课的特点真正得以体现,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王岩俊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中心学校 734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