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人际关系常常“遗传”自家长

 长沙7喜 2014-03-24

   孩子的依恋模式会由儿童时期的主要照顾者传递,简单来说是,家长跟人交往的情感互动模式会遗传给下一代……

  孩子的人际由娘定,家庭的气氛由爹定?

  家长分工的问题,让许多家庭都很纠结。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纠结,其实可以借鉴企业的思路:把最合适的人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作为孩子的家长,夫妻二人可以尽力发挥各自的长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好比说为孩子的将来打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家庭氛围,这两项工作,分别更适合谁呢?

  孩子的人际关系常常“遗传”自家长?

  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婴儿、儿童时期的主要照顾者(常常是家长)的依恋模式,常常可以预测孩子毕生的依恋模式。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家长的与人交往时情感互动的模式常常会传给孩子。

  此时,父或母的依恋模式通常可以分为安全型、迷恋型、恐惧型和冷漠型,其中:

  □安全型的表现为:

    1、能获得更高的关系满意感;

  2、对于亲昵行为感到舒服,更多地看到与恋人在一起的好处

  3、坚信他人的良好愿望,尊重、信任恋人,同时也能够容忍恋人含糊和消极的行为;

  4、投入更多的努力去保持亲密关系;

  5、不回避婚姻和恋爱关系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6、对恋人的态度更加开放,更善于自我表露,坚信恋爱的长久。

  安全型之外的三种都是非安全型,都是不够完美的情感互动模式:

  □迷恋型的表现为:

  1、对婚姻恋爱关系中度满意;

  2、在交往中,扮演依赖者的角色,需要他人的照顾;

  3、常常表现出对恋人的过分控制,从而导致恋人的疏远,恋人的疏远行为又会强化他们的不安全感和担心,他们为了寻求安全感,在交往中又会更加控制;

  4、难以坚信恋爱的稳定,容易为此焦虑。

  □恐惧型的表现为:

  1、对婚姻和恋爱关系最为不满;

  2、对恋爱进行灾难性的评估,从而导致永久的消极情感反应和冲突的升级;

  3、不愿倾听和处理恋人的烦恼;

  4、较少主动与恋人发生亲密的接触。

  □冷漠型的人有以下特点:

  1、对婚姻恋爱关系中度满意;

  2、较少主动与恋人发生亲密的接触;

  3、回避情感的卷入、自我表露和相互依赖,压抑与依恋有关的想法和情感;

  4、逃避面对关系中的紧张和冲突;

  5、认为恋爱关系不必刻意维持也能很稳定。

  通过分辨四种依恋类型给人感受的区别,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理解,为什么安全型模式的人会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而其他类型的人多多少少总会因为依恋模式的不完美而遇到问题。

  依恋关系的遗传,是通过“将心比心”的方式

  有人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遗传”,应该是因为遗传了父母基因的关系,但有心理学家发现,即使是不是亲生父母,只要是婴孩时期的主要照顾者,孩子就会从Ta身上“遗传”到Ta所使用的依恋模式。好比心理学家Meins等人认为,主要照顾者(通常为父母),对孩子“将心比心”(mind-mindedness)的能力,可能是决定孩子“遗传”怎样的依恋模式的关键所在。

  具体来说,就是家长能否将孩子看作具有独立心理的个体,能否正确并敏锐地感知到孩子的信号,并正确地作出解释。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家长肯不肯把孩子视作一个值得尊重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会不会努力地去理解孩子“此时此刻”的想法,以及能不能快速地理解正确,做出恰当的评价和正确的反应。越是能做到以上这些的家长,他们的孩子越是可能形成安全型依恋。

  由于所有的研究者都假设母亲如果是安全依恋模式,则他们的“将心比心”的能力必然更好,所以认为他们,孩子的安全型依恋模式就是通过照顾者的“将心比心”间接地“遗传”给了孩子。

  尽管目前还没有任何研究能够证明安全依恋模式的母亲比非安全依恋模式的母亲具有更高的“将心比心”的能力,而且“将心比心”有时也会有误差,测不准。但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了解的是,不论如何,“将心比心”地对待孩子,对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都是非常有利的。

  可以说,孩子会有怎样的人际关系,家长的作用至关重大,又因为婴儿时期母亲与孩子的相处时间远长于父亲,这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是如此,因此可以说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母亲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那么,在对孩子“将心比心”的时候,除了上文提到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什么?

  1、格外的注意“适当”

  Meins等人发现母亲对儿童心理过程的指向要“适当”才能预测依恋的安全性,如果这种指向仅仅纯粹是数量上多,那么也不能预测依恋的安全性。

  2、对心理活动的关注不要太早

  Meins的研究发现,6个月大婴儿的母亲的“将心比心”的水平越高,到12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就更加有可能是安全型依恋。你也许会问,这么好的“将心比心”是不是越早开始越好?其实并非如此。

  太早的关注心理活动可能反而会把婴儿的信号理解得过于复杂,从而不可能提供可以抚慰婴儿的恰当反应,反而导致非安全依恋的发展。因此,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还需参照婴幼儿发展量表,看量表你就比较能够了解,现阶段对自己孩子的心理活动解读到什么程度会比较合适。通常凭经验来说,至少出生后第一个月内是绝对不需要对孩子的心理活动进行复杂解读的。

  当母亲奠定了孩子人际关系的基础后,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做什么?

  尽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尽力和孩子维持一个良好的关系,但是家长还有很重的教养任务,得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当凭借良好的亲子关系不能达成这一目标的时候,家长便不再总是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甚至有可能实施肉体攻击和心理攻击,企图达到目标。

  有时家长可以忍住不打孩子,但是却无法忍住不对孩子进行心理攻击。我国的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有84.24%的母亲和78.94%的夫妻在最近半年内曾对自己的孩子实施过心理攻击——这或许会使小时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毁于一旦?

  虽然暂时还没有心理学家研究笔者怀疑的这个问题,但是可以确信的是,家长的心理攻击越多,孩子就会越焦虑。

  这个时候,父亲的在家庭中作用就变得重要了——有研究发现这么一个现象,父亲在家中越是会说理,孩子就越不会因为家长更多的心理攻击,而产生更多的焦虑情绪。

  之所以说理会减少焦虑,一方面是因为说理能力越高的家长,越有可能仅凭说理而让孩子听话,不必通过心理攻击甚至肉体惩罚来使孩子服从,减少攻击的本身就会减少焦虑情绪;另一方面,说理能力高的家长,通常来说还会采用鼓励教育,与孩子的关系更好,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本身就可以预防孩子的一部分行为问题,当孩子没有问题需要父母采用心理攻击时,没有攻击,焦虑自然变少了。

  另外,是父亲说理更管用,而不是母亲,其原因研究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对女人有刻板印象,认为她们说的话一定缺乏理性,孩子们对母亲可能也有这样的想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要求不同,所以比起女性,男性会要求自己在情感上更克制,也会刻意要求自己保持更多的理性思维。

  因此综合这两点可以认为,在当前的中国国情下,父亲说理比母亲更管用。

  那么,说理应该怎么说?

  说理不是说教,也不是碎碎念。说理想要说到孩子的心坎里,应该和孩子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利弊,然后通过你的引导,让孩子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孩子有时也会有逆反心理,但是,孩子对于自己得出的结论,却乐于接受,父亲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对孩子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