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中考文言文备考策略

 紫曦唯幂1 2014-03-24

2014中考文言文备考策略

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试卷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考语文对古诗文的考查,主要是积累默写、古诗赏析、文言文阅读三个方面,散见于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板块。根据对浙江省各地市特别是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统计分析,古诗文试题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各地市都很重视对古诗文的考查。比如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已调整为150分制,前面基础知识与阅读加在一起才90分,而古诗文所占分值高达到34分左右,约占这部分总分的38%左右。 

二是突出对古诗文记诵积累的考查。古诗文的背诵默写,所占分值为10分左右,而且题型灵活。 

三是文言文阅读的材料,一篇为课内,一篇为课外,比分在20分左右,考查以积累、理解和领悟为主。

四是古诗赏析题,一般分值为4分,选材大多是课外的比较经典的古诗词。 

考纲显示,今年语文中考的难度系数要高于去年,那么,怎样在古诗文阅读上进行突破,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要动动脑筋。

我们认为,古诗文的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相比,也有着它的优越性,那就是它的得分率较之现代文要高一些。因为,读了三年书,唯一的直接的能够从课文里拿到分数的就是古诗文,古诗文的复习也是许多老师在复习中所花时间最多的一个板块。但是,恰恰在中考过后,给老师们留下的最大的遗憾的也正是这块内容。

为什么我们投入时间最多的地方,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为什么我们认为最不容易失分的地方,学生偏偏失分连连,这也是值得我们老师反思的一个问题。  

怎样让复习事半功倍,怎样让学生真正掌握文言文考试的技巧,我们学校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的。

一、我们先从试卷设置题目的根本入手进行解读,这个根本就是新课标和考纲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 

1、新课标对古诗文的阅读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

2、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建议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的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3、考纲的研读,考纲要求能够阅读浅显的古诗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浅显文言文的基本内容。2、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3、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重要的文言句子。4、初步评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5、初步鉴赏浅显的古诗词。                 

二、我们再根据新课标和考纲的要求,对宁波市近五年的古诗文考查内容以及全国各省市对文言文考查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2014年古诗文阅读考查的走向及预测。

1、古诗文记诵积累过程的考查形式。

随着新课标对古诗文记诵积累的重视和强调,中考试题也会更加突出对背诵默写的考查。考查的范围仍以考纲规定的背诵篇目为主。默写的考查单独设题,试题形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识记型。采用填写上句或下句的方式,考查对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这种纯粹识记型的默写题将会越来越少。

2)理解型。采用提示篇名、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

3)运用型。设计某种情景,根据情景内容填写古诗文名句,既考查记诵积累,又考查对学过的古诗文的灵活运用。

(4)开放型。只是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写,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考生答题的空间是很广阔的。后三种题型将会成为今后古诗文记诵积累的主要考查形式。

  2、古诗赏析试题的形式。

宁波市的古诗赏析真正进入中考试卷还是从去年开始的,古诗赏析的目的就是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赏析题是一种较好的形式。选材以课内为主,会适当兼有课外;题型以客观题居多,兼有主观题。考查的内容基本上归为以下三类。

1)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

2)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

3)分析技巧。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法等等。

【见浙江省诗文欣赏课件内容(略)】

3、文言文阅读的设题规律。

要点:要读懂文言文,理解词句是关键。将文言词句放在具体语境中来理解、翻译,是考查古诗文阅读能力的有效形式。文言词句主要考查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常用虚词等;文言句式以特殊句子、较复杂的句子翻译为主;文言内容的理解主要是归纳要点、概括内容、领悟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简析结构和表达的特点。对这些基本内容的考查,主客观题兼而有之。主观题将会成为主要形式。

下面,重点讲一讲宁波市这五年来古文阅读的设题规律及解题方略。

附录:【2009-------2013年宁波市古诗文阅读试题举例】

2009年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

(三)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节选自《陈涉世家》)

1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①会天大雨 ________________ ②为天下唱______________

2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等死,死国可乎?译文:                                         

22.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2分)

答:                                                             

(四)能言之鸭

陆龟蒙①才名播海内,居吴中,然性浮薄。时有内官②,经长洲,于水滨见一花鸭,弹之而毙。守者告之,乃乘小舟,修表章,告内官曰:“某养此鸭,能人言;方欲上进,君何杀之?”乃将表示之。内官惊而且惭,酬之银盏。临行询之,竟解何言语。陆曰“教来数载,能自呼其名尔!”

【注释】①陆龟蒙:晚唐诗人。②内官:宦官。

23.《古汉语词典》中“修”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乃乘小舟,修表章”中的“修”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修饰   B.整治     C.书写    D.学习

24.文中划线句子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就做了这样的表示。    B.于是拿表章给内官看。

C.就表示一下态度。      D.于是表示要上告。

25.“内官惊而且惭”,其中“惊”“惭”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内官是怎样的人?(4分)答:

2009年设置了七道题目。加点字解释有2题,翻译句子为2题,文章内容理解为2题,另1题为词类活用】                                                        

2010年宁波中考语文试题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19.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虽杀臣,不能绝也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21.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2分)

(四)疑人窃履(8分)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 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

2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①友人来过(      )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23.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逐与之绝。

A.甚意,汝之不惠   B.乃入见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行者休于树

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25.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2分)

2010年中考设置了8道题目,比2009年多了1题。加点字解释为2题;选择题有2题,考的是虚词与句式各一例;句子翻译2题;文章内容理解2题,其中阅读题开始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2011年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

(三)狼(8分)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顾野有麦场 一狼洞其中                     
16.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刀劈狼首 先帝不以臣卑鄙  B.其一犬坐于前 皆以美于徐公
C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屠乃奔倚其下 安陵君其许寡人
17.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8.
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四)(8分)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
【注释】王右军:王羲之。减:不足。大将军:王敦。钱凤:人名,字世仪。孰:熟。从:纵。
19.
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屏人论事 (  )
A
.当门的小墙  B.忍住  C.退避  D.除去 
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  )
A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B.与相对   C.外露的  D.通
2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
.怅恨久之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小大之狱  D.宋何罪之有 
21.
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2.
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2011年设置的也是八道题目。两道为加点字解释,也是实词,句子翻译为直译。选择题设置了两题,一题为词类活用,一题为一字多意,三道内容理解与感悟。】

2012年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

()8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⑴勝人持汤沃灌           ⑵同舍生皆被绮绣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腰白玉之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天下缟素

C.吾妻之美我者                D.一狼洞其中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8.文中宋濂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分)                                 

(四)(8分)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19.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⑴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     )

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着

⑵日月广明之道             (     )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博览群籍    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   虽不能察,必以情

C.忽于眠中      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实是欲界之仙都

21.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来源:学优中考网]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22. 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012年中考设置了八道题目。两道加点字理解(实词),两道句子翻译,选择题为两题,一题为一字多意,一题为词类活用,阅读感悟课内与课外各一题。】

2013年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

(三)(8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所恶有甚于死者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7.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2分)

  (四)(8分)

  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而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阴下团坐。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18.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2分)

  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1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殊无意味(很,非常) B.或议就近觅饮者(寻找)

  C.择柳阴下团坐(围坐在一起) D.各已陶然(熏陶)

20.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描绘你眼前所呈现的画面。(2分)

21.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生活情趣?(2分)

2013年 中考阅读设置了八道题目。两道加点字解释(实词),两道句子翻译,一道断句,一道一字多意的用法,两道文章内容的感悟。】

从上面的材料我们也可以看出,中考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能正确朗读文言文,按意义划分朗读节奏;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能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翻译浅易文言语句;能理解浅易文言文的思想内容,了解其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等。所有的要点全都围绕着新课程标准与考纲的要求。

我们也不难发现,宁波市这五年来的中考试题,涉及文言文阅读的考点基本上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1、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

【考点透视】

划分朗读节奏是同学们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1)标示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2)选出朗读停顿标示有误或正确的一项。

【解题指津】

一般来说,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1)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2)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中考真题】(2013年宁波卷)

18.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2分)

  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2、考点二: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的数量比文言实词要少得多,但是它们的使用频率却很高,用法也比实词灵活。其考点一般集中在“之”“其”“而”“于”“以”等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上,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指津】

要掌握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可以分篇目进行,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理解文言虚词要注意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中考真题 2013年宁波试题】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所恶有甚于死者

3、考点三: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点主要有:准确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常用义;辨别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正确地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并比较其与今义的区别;准确解释一词多义词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意思;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并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解题指津】

首先,要了解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这些文言现象;其次,要注意分类搜集整理常见的文言实词,并对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理解、牢固识记;最后,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

【中考真题  2009年宁波】

1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天大雨 ________________ ②为天下______________

4、考点四:文言文句子翻译

【考点透视】

文言文句子翻译一般是中考必考内容,其考查主要集中在:(1)文中有深层意义、表现力强、反映主旨的句子;(2)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比较特殊的句子;(3)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的句子。

【解题指津】

翻译文言文句子的方法—般有:(1)保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国名、官名、年号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2)补充,即补充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或补出省略的句子成分等。(3)省略,即省略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4)替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替换古汉语。(5)调整,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用语习惯。

【中考真题】(2010宁波卷)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5、考点五:归纳内容要点,感悟中心意思

【考点透视】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即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讲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能够答出事件发生的原因,文中某个论点的依据,以及某个事件或人物的特征,并由此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感情。要在准确理解句、段、篇的含义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辨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从而明确主旨。

【解题指津】

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全文的大意有个了解,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相关信息。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回答(可联系原文中的有关词句)。

【中考真题】

20092010年宁波卷)

22.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21.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2分)

6、考点六: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

【考点透视】

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是历年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是指作者在文中表明的见解或主张,以及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

【解题指津】

阅读文言文要依据文中的有关材料分析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在分析时,可以通过事件或人物的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通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此外,还应注意辨析作者表明观点或态度的形式,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深入分析和体会,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中考真题】

2010年宁波卷)

22.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7、考点七:联系实际与个性感悟

【考点透视】

联系实际与个性感悟考查的是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感受。主要考查方式有: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的思想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和感悟;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

【解题指津】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准确、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其次,要从作品本身出发,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再次,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有新意;最后,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使观点经得起推敲,令人信服。

【中考真题】(2012年宁波卷)

18.文中宋濂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分)

这些题型中,加点字与翻译以及感悟类的题目所占的比例为百分之百。 

三、在这些基础上,我们确定今年中考文言文的备考策略。

我们的关键词是:加强诵读,扩大积累,理解运用,培养语感。

具体做法是:

1. 迁移课内所学。

应力求做到两点:① 以“本”为本。前一个“本”指课文,后一个“本”指根本,这里强调一定要把有限精力用在“认真读好教科书”上。②养成整理和积累的好习惯,准备专门的记录笔记(学生笔记展示),注重平常的整理和积累。初中阶段的课内文言文没有生涩难懂的文章,同学们只要在平常的学习中做好课内的功夫,考场上自然能够得心应手。

2. 掌握解题技巧。

可以应用三法:① 与现代汉语比较,推敲文言词义。② 分析字形,引申文言词义。③ 利用成语,类推文言词义。从近五年中考看,翻译句子往往考查特殊句式,所以除了用留、换、补、增、删、调、扩等方法外,学习中要格外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中考虽不考查古汉语特殊句式的专业术语,但要学会灵活运用,所以对重点特殊句式也要经常整理归纳,经常复习,把握规律,才能学以致用,准确无误。

3.重点培养理解能力。

切实读懂教科书上的文言课文,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逐步形成一定的文言语感。还要尽量多背诵一些名篇名句,以提高自己的文言阅读能力。对文言词句和基本内容,重在理解和领悟,应结合语境练习,归纳特点。

4. 强化训练,熟悉题型。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不仅在于检测学生的知识积累,很大程度上还是以检测考生的“会用”为主,因而没有一定量的综合训练,就难以适应试题的考查。我们要通过强化性训练,把握试题的题型设置、解答的思路以及技巧。中考文言文还有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的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要把握“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讲求抓住关键词,字字落实,不漏字词,不出现错字,同时还要顾及全句的意思,使语句通顺连贯。

5. 大胆表述,展现自我。

主观开放性的语言表述题一般分值较重、且答案是不唯一的。解答这类题型时,大家要拓展思路,善于联系自己以往的经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要敢于对人物、事件、作者态度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力求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解答比较阅读的考题时,应加强创造意识,积极探究,在对比中探究不同文章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能根据指令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中考文言文试题内容看似变化多端,但只要细心挖掘,还是大有规律可循,也希望各位同仁仔细研究、认真总结,争取在2014年的中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