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中经常被误导的误区》

 有情人. 2014-03-26

《生活中经常被误导的误区》



   随着现在科技生活的进步,一切信息的传递开始越发的方便和快捷,这也导致网上流传着好多的健康小知识、养生方法、急救常识……
    每天打开网页、刷新微博、登录空间、刷个朋友圈……你都能看到什么什么被证明能致癌、什么什么是破解某种疾病的最新方法、什么什么不传之密、如果你有啥啥啥说明你咋咋咋了……
    
有人一见顿时惊心,迅速转发之;有人虽略有怀疑,依旧小心翼翼奉行之;有人不分黑白,一律来者不信;有人高举科学大旗,对之进行各种“解密”、“破解”;有人举一反三,给一个个还不确定的消息找来“证据”……
    
前些日子,马航谣言闹得沸沸扬扬;再前些日子,伪正能量网络推手被抓了现行;再往前些日子,某某传得火热的“科普文”竟然只是营养品商的推销手段……
    
在这个真真假假难分辨的时代,面对那些“被普及”的“知识”,我们是否应该多一分警醒?多一步分辨?哪怕是那些坊间流传多年的“经验之谈”,又有多少是值得起推敲验证的?
    
光明觉照网特整理此篇文章,将一些常见的“伪知识”、“冷知识”大体分出三个部分,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些生活里我们习以为常的误区:

   A.日常健康






   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
    鉴定:伪概念!这是将临床上的酸碱中毒与保健之间偷换了概念,两者不是一码事。
    
针对网络上“找100个癌症患者抽血检查,结果100个癌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的传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唐医生表示,所谓“酸性体质”其实是个“伪概念”,而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的说法在医学上也没有科学依据。
    专家解释,所谓“酸性体质”及“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完全是将临床上的酸碱中毒与保健之间偷换了概念。在医学临床和医学研究中,一个人的身体偏酸,是指该人身体处于酸中毒状态,不及时治疗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不存在所谓酸碱体质。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从来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





     不运动肌肉会转成脂肪;
    鉴定:凭空臆造,这完全是两种东西。
    对于那些一周中将3到4天的时间花在体育锻炼上的人来说,如果停止锻炼,这些人的肌肉会变成脂肪吗?
    不知道这个概念是从哪里得来的,事实上,这根本就是两种东西;至少,在小编学过的医学知识里,它们还是两件事情。
    养生大师多纳·理查德森·尤尔说:“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肌肉是肌肉,脂肪是脂肪。这两者之间不会相互转化。”佐治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教授华特·汤普森说,肌肉是一种较为密集的物质,而脂肪则比较密实。当你停止运动时,肌肉会变得有些松弛,但不会转化成脂肪。反过来是否成立呢?很遗憾,体育运动也不会使脂肪转化为肌肉。一个运动俱乐部的成员拉尔·斯兹曼斯克说:“虽然脂肪不会转化成肌肉,但若想拥有发达的肌肉就必须进行拉力锻炼,这样才能去除体内的多余脂肪。”


    如果有人以此来推销自己的“减肥产品”、“懒人运动产品”等,还是请您擦亮眼睛,小心上当吧!






     注意饮食和锻炼等于减肥;
    鉴定:并不完全等同,如果忽视了正常的睡眠和身体规律,生搬硬套的饮食、运动方式,反而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如果有人和你讨论起“减肥”这个热门话题,你会怎么回答?“少吃多动”?
    如果你认为只要做到这两点就足以保证体重下降的话,那您可能已经陷入误区之中了。你或许忽略了另一个主要因素:由于减肥而导致的睡眠问题。
睡眠是人体自我修复和调节的一个过程,而睡眠规律的破坏,则会影响到人内分泌系统的工作状态,而这,则是造成肥胖和其他疾病的一个原因。
    现代医学认为,运动会让人消耗体力,但这种消耗却更能让人觉得“精力充沛”,如果您不掌握这其中的规律,很可能会因为机体的兴奋状态而导致睡眠规律的破坏。
    盲目节食,是另一条影响睡眠的因素。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不符合自身规律的控制饮食手段,会带来我们胃部的种种不适,这直接影响了我们的作息规律和质量,或许短期内,体重会因饮食的变化而出现下降,但时间稍长,这样的
减肥不仅有可能“越减越肥”,还可能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埋下隐患。
    小编想要提醒屏幕前的您,如果您不是肥胖人群,仅仅是对自己体型不太满意,那么,还是请您先学会欣赏自己,而不是盲目追求“骨感”;如果您是因肥胖而苦恼、身体状况并不算好这类人群中的一员,请您别轻信各种广告的宣传,先咨询您身边的有专业经验的朋友,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符合自身规律的健康减重方式。





     塑身内衣,不费力就能拥有好身材;
    鉴定:小心别为了宣传出来的“美丽”,把“危机”绑在了身上。
    听听电视购物栏目上,塑身内衣的导购小姐怎么说?“身体的脂肪是可以移动的……”再看看最早流行塑身内衣的某国,第一批拥趸者如今已是六十岁的人了,身材还保持在三十多年前穿衣时的样子。爱美的女士能抵挡这样的诱惑么?


    可别真以为塑形内衣是这么好用的!紧绷绷地“绑”在身上的内衣,既影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和汗液排泄,又会导致某些部位过于潮湿,细菌繁殖。尤其是少女长期穿紧身衣,不仅会影响发育,还会诱发乳腺增生或囊肿等疾病。养生保健学家提醒:女性的腹部有许多重要脏器,如子宫、卵巢等,长时间穿束身衣会使肌肉紧绷,生理功能受到影响。束腰还可能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如果一天有8个小时“塑身”,处在腹腔缺氧的状态下,就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若没了健康这个前提,美丽又要从何谈起呢?



     洗肠、断食,排毒养颜;
    鉴定:排毒排毒,真有“毒”才是要排的。一般人体会自然通过正常的大便、小便及出汗三种方式将体内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如果遇到自身代谢除了问题,或不足以排净外感之“毒”的时候,才会采用特殊方法对治。
    很多人坚持要做洗肠,目的是让自己的身体里没有宿便,不蓄积毒素,避免了社交场合的尴尬,皮肤也会变得透明有光泽,比单纯外用化妆品效果好。不习惯这种方法的人,也许会选择断食的方法排毒,即一周里有一天不吃饭,只吃水果或者喝蜂蜜水,他们认为同样可以起到排除身体毒素的作用。
    首先必须纠正一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体运行规律,每个人的身体都会自然去保持一个相对的“稳态”。一般来说,代谢产物会自然通过二便及汗、涕、痰等排出体外,人体如果不是出现什么疾病,并不用过多担心“累积毒素” 。中医也将排毒,
古代人甚至还有春秋放血排毒的说法,但这是对于致病因素而言的,“毒”是对部分情况下的“致病邪气”的一种简单称谓。而现在所谓的“宿便”、“淤毒”等说法,普遍是某些商家,对医学概念的故意混淆。
    另,如果没有排便问题,还是不要过多的去“清肠排毒”,洗肠容易让肠管变粗,长时间反复刺激还会使肠管麻痹,最终导致一些人为因素疾病。断食法的选择也要因人而异,有的人脾胃虚寒,吃水果等凉的东西胃里会发生胀气。如果你是工作繁忙或体力消耗较大,所谓的“排毒美容”则会让身体会出现乏力、眩晕、低血糖症状,对健康造成影响。




       每天8大杯水保健康;
    鉴定:这是个相对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因人而异,人体的需水量还和很多因素相关。8杯绝对不是一个标准规定。
    每个人所需要的水都不一样,喝多了不但无益健康,还会造成肾脏的负担。人体摄取的水分除了经由排汗或呼吸时排出外,仍需经由肾脏来代谢,如果水喝得太多,肾脏排水量增加,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易让肾脏功能衰竭,反而易影响肾脏的健康;而且,体内的电解质会因为被太多的水稀释,引发电解质不平衡的危险。

    很多人只注意喝水的量,却忽略了在日常饮食中也会摄取水分,比如每餐吃的食物、水果、饮料都带有水分,三餐至少占了500毫升;因此,每天喝的水不宜过多过频,否则就会饮水过量,肾脏病或心脏病患者甚至需要限水,以免危及生命。



     饭后马上刷牙
    鉴定:刷牙是个好习惯,可是再好的习惯也是有度的,饭后立即刷牙,并不是什么良好的卫生习惯。
    口腔学专家最新研究认为,饭后立即刷牙有害牙齿健康。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层珐琅质,刚吃过饭,尤其是食用了酸性食物,会使珐琅质变松软。这个时候刷牙容易造成珐琅质的损害。时间一长,牙齿的珐琅质就逐渐减少,容易使人患上牙齿本质过敏症,吃东西时牙齿就会出现酸、痛的症状。因此,口腔学专家提醒,进食后最好用清水漱口,待1—2个小时后再刷牙。




     裸睡比较健康;
    鉴定:怎么睡是个人习惯的事情,健不健康与此关系不算大。
    专家认为:裸睡只是舒服罢了,跟健康关系并不大。穿衣服睡觉虽然会影响排汗及皮肤散热,但人体皮屑整天都在剥落,而皮屑是尘螨和霉菌的营养来源,被单和床单上一定会有一些微生物,光溜溜地躺在床上,这些微生物更容易接触皮肤,裸睡反而可能增加感染的危险。




     中药趁热喝;
    鉴定:并不能这样笼统地去说一定要怎样喝,中药还是要根据情况而有所区别的。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在我国南方,夏天经常服用的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




     用吃起来的味道来表示食物的特性;
    鉴定:口感绝对不是衡量食物性质的标准!
    食物的酸性、碱性,以及中医提到的寒热偏性,都不是用口感来作为衡量标准的,有很多尝起来酸的食物却是碱性食品,还有许多食物在医书上的性味和我们平时吃起来的味道是不同的。部分糖尿病人喜欢用吃起来甜不甜来判断食物的含糖量,这同样是不正确的。仅凭口尝,不靠谱!




     果糖升糖缓慢不等于可以放开吃;
    鉴定:No!别以为你暂时看不到结果,就可以任意取用了。
    作为天然甜味剂,果糖多存在于天然水果中,比起一被吸收就入血的葡萄糖,果糖几乎在肝脏中被代谢,因此升糖缓慢,被认为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随着对果糖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果糖摄入过多也会带来健康风险。医生们认为:“血液中的糖在作为能量使用的同时,也会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AGEs(晚期糖化终产物),其具有伤害毛细血管的‘毒性’,其与体内蛋白质结合的能力大约是葡萄糖的100倍。”
    小编的父亲就是糖尿病患者,这个和刚才那一条所说的两个误区,正是他常犯的;而我身边接触过的几位糖尿病患者,也多数会引用这样的“误区理论”来给自己开放饮食限制。为了咱自己的身体和家人的关心,这有必要提个醒了。




     微波炉加热食物致癌;
    
鉴定:食物本身无化学变化,用用就致癌?没那么夸张!
    当前,网络上有不少关于微波炉致癌说的流言。有网友不仅声称微波加热的食物易使身体产生大量的癌细胞,还说国外家庭中没人用微波炉。对此传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微波炉加热食物与家庭日常使用的炒、煮、炖等烹饪方式相比,温度高、烹饪时间短,不但不会破坏营养,反而有助于营养物质的保留。同时,用微波炉加热饭菜由于热得快,并且不用加水,食物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保留得更多。
    专家指出,微波炉的原理是将电能转化成热能;而食物只是简单地从微波炉中接收热量,只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来加热,并不会发生性质的改变。其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食物本身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不可能产生致癌物。同时,在距离微波炉炉门5厘米处使用微波炉,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影响。




     电脑导致脑瘤或老年痴呆;
   鉴定: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电脑辐射和老年痴呆或者脑瘤有明显关系;所以,不必为了这个而对您的工作与生活感到困扰。但必须肯定的是,长期依赖电脑、手机等,的确会有头昏脑涨、思路不清以及记忆力变糟糕的情况,如果可以,还是尽量减少对着屏幕的时间吧!



     用电脑导致胸廓出口症;
    鉴定:即使不用电脑,如果生活习惯不良的话,还是会引起疼痛。重要的是选择和保持良好的姿势,而不是把责任推卸给电脑。
    流言称:计算机族的杀手——胸廓出口症。常坐在计算机桌前的你,是否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而且坐姿不正确,总感到莫名肩颈疼痛,甚至于无心工作?现在请你作个小测验,请你将你的头向左侧方向望去,然后将你的头45度朝下慢慢弯下去,动作做到这里,你的脖子颈肩是否感到不正常的酸痛?对,假使你有上述症状,你可要小心了,因为你很可能是现代计算机文明病“胸廓出口症候群”的受害者。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一类较为罕见的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先天解剖结构异常(如额外的颈肋等),另外颈部较长、肩膀塌陷的人更容易罹患此病。而且流言中提到的小测验对诊断该病价值不大——该病左侧或右侧都可发生,单单把脖子转向左侧是没有用的。
    不管是不是胸廓出口综合征,在使用计算机时都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不要弯腰驼背、不要在电脑前坐太久;一旦出现肩颈部、手肘、手部的麻木、疼痛、无力等不适,请咨询专业的临床医师,不要擅自给自己下诊断,或尝试一些未经验证的偏方、理疗或其他疗法。

   B.急救常识



     流鼻血时仰头;

    鉴定:时候一流鼻血,家长就让我们仰着头,并用卫生纸堵住鼻孔,但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仰着头会让血流入呼吸道,造成窒息。若是外伤后流鼻血,很可能是颅底损伤流出的脑脊液,堵塞鼻子可能导致颅内感染。
    正确方法:坐下来,身体稍微前倾,张开嘴巴,用嘴呼吸;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朝后脑勺方向挤压10分钟,以稍有痛感为宜。如果还出血,可稍微移动一下捏的位置,直到血止住。如血流不止,应立即就医。



     烧烫伤涂牙膏;
    鉴定:做饭时被油溅到,或是手碰着热锅,疼得人直跺脚。好多人赶紧涂些牙膏,还有的人涂大酱、酱油。牙膏中的薄荷成分能让患处暂时感觉清凉,但这样易导致细菌滋生和创面感染。同样的,烫伤后涂酱油、撒盐,不但不能减轻伤情,还会刺激伤口,加深受伤程度,增加感染机会。
   正确方法:立即用凉水冲洗患处,抑制高温对皮肤的损伤,降低感染危险;用纱布包裹患处,保持其清洁和干燥。如果伤处起了水泡,切勿随意刺破,严重时要马上就医。



     止血时,用力捆扎;
    鉴定:做饭时,一不小心切到手,鲜血直流。一般人都会用纱布或创可贴紧紧勒住伤口,有时把手指都勒紫了。其实,这样会阻碍血液循环,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肢体肿胀、青紫,严重的还会造成肢体末端坏死。
    关于这条,小编生活里就真实地碰到过一起严重事件,一个朋友就曾因为手受伤之后自己给自己用力包扎,包上之后是没流血一会儿也不疼了,他就谁也没说。结果扎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起来,包扎一打开,发现不是伤口好了,而是手指都黑了,没什么知觉了。去医院一检查,结果……从那之后他就少了一根手指……
    
正确做法: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用清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应先止血;用消毒纱布或干净透气、无黏性、吸水性好的敷料覆盖伤口,用手按压5~10分钟(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手按压伤口止血),若血液浸湿纱布,最好也不要取掉,应往上再加敷料;止住血后,用绷带、布条包扎伤口。还可以用手指将伤口近心端的动脉血管压在骨头上,阻断血流。此法适用于四肢,但由于影响血液供应,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老人摔倒急忙扶;
    鉴定:在这个“扶不扶”都成了问题的时代,敢于出手扶人是要点赞的,但是,这还真不能随便扶,要小心好心办了坏事。老人多有骨质疏松,跌倒后易出现骨折,匆忙将其扶起可能加重损伤。
    
正确做法:怀疑有骨折时,可就地保暖、止痛,防止休克;如出血应马上止血、固定;若怀疑脊柱骨折或情况较严重时,应保持老人身体不动,就地等待120急救。若能确认老人未骨折,还要观察其是否昏迷。意识清醒且没有不适的,稍事休息后可将其扶起;如果昏迷不醒,则必须请求120救援。在等待救援时,需将老人原地缓缓放平至仰卧位,解开领口,并将其头部倾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反流。若老人出现突然、快速的意识丧失、大动脉脉搏消失,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




     随意搬运患者;
    鉴定:事故现场,人们帮忙将受伤者搬到安全地带,虽然是好心,却可能帮了倒忙。搬运不当会致二次伤害。比如车祸常造成颈椎伤害,若在搬运中不注意保护,可能压迫神经,造成残疾。
    正确做法:情况不明时,切忌轻举妄动。搬运伤员有五大注意事项。1、先急救,后搬动;2、尽可能不摇动伤员身体;3、随时观察呼吸、体温、出血、面色变化等 情况,注意给患者保暖;4、人员、器材未准备完善时,切忌随意搬动;5、运送伤者最好乘坐救护车,途中必须保持平稳,不能颠簸。


     喉咙异物卡住硬吞食物;
    鉴定:遇到美味,忍不住大快朵颐,一不小心卡到喉咙,怎么办?人们想出了好多“妙招”应对,如喝醋、吞咽食物等。这些方法都不科学。几口醋喝下肚,并不能软化异物,吞咽食物还可能造成食道出血等损伤。
    正确方法:能看见的刺就直接用手或镊子取出。若看不见或当事人已不能说话,应及时就医。若发现有人用手抓住自己的喉咙,却不能说话时,说明可能是有异物堵住了呼吸道,应立即采取哈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站在被救人身后,以拳头的大拇指和食指侧对准被救者的上腹部,另一手握紧该拳头,使劲快速向上方挤压。急救时要控制力度,对较小的孩子要用力稍减。



     溺水后立即行胸部按压;
    鉴定:影视剧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节,有人溺水时,等周围人拉上来后,立刻开始进行胸部按压。影视剧中对于游泳溺水者的施救镜头,很多都会忽视重要的第一项,即立刻检查溺水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如果是在野外池塘等地溺水,还应该立刻清除口腔、鼻腔内的泥沙或水草等杂物。
    正确做法:将溺水者平放,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咽内、鼻内异物。溺水后舌头会后坠,堵住气道,因此要抬高其下巴。如溺水者停止呼吸,应尽快施行人工呼吸,捏住其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其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以每分钟16~20次为宜,直至恢复呼吸。一旦溺水者心跳停止,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交叉放在右手背上,缓缓用力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以每分钟60~80次为宜,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说到这里,小编想起之前网上流传过的一个类似情况要把人倒着背着跑,这个后来也被网友证明是“谣言”。遇到了溺水的和异物卡住的,还是参照这条和上面喉咙异物那条来办吧!




     野外被咬用嘴吸毒;
    鉴定:又是流传于影视剧和民间的一个土法子,《宫心计》中,刘三好被毒蛇咬伤,经过的皇帝发现了就立刻用嘴为其吸蛇毒。野外被咬时,并不提倡用这种民间方法。因为如果口中有溃疡或存在嘴唇皮肤破损等情况时,毒液可能通过溃破处威胁到施救者。有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人也不能使用这种施救方法,有时候,即使有龋齿也未必能感觉到,所以还是尽量少用。
    正确方法:被咬后,立刻原地坐下或躺下,迅速用鞋带、裤带等绑扎伤口近心端,并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伤口,还可用冰块、冰水等冷敷伤口周围,以减缓毒素的扩散和吸收。呼救,由急救人员尽快将人用担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把“中风”昏迷者“摇醒”;
    鉴定:不少人发现有人突然脑袋一下子耷拉在桌上,口眼歪斜流着口水、鼾声大作并昏迷时,都会不假思索地上去摇晃,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唤醒患者。有的人甚至拍打患者的脸,希望对方尽快清醒。 这些动作都是不对的,因为在患者脑出血的时候头部受到晃动,会导致脑出血更快。
    正确方法:此时,如果患者坐在桌子边,应把他坐的椅子往前一推,把患者挤在桌子和椅子之间。如果患者已经溜到地下了,不能乱搬动患者。应该给患者摆成一个稳定的侧卧位。
    具体的操作方法:展臂、搭肩、圈腿、翻身。要点是让患者一侧肢体伸直,另一侧肢体弯曲成90度。整体翻身,保护脊柱呈轴线翻转。
    同样的,在遇到不明原因突然昏扑的,也不要直接扶起、冒然移动、暴力唤醒。

     C.辐射那些事儿



     黑暗里看手机会失明;
    鉴定:这的确是个坏习惯,但一般情况下,最多造成眼干、视力下降,不会突然就失明;也不排除眼睛本身就不好,视力逐渐降到看不清、看不见的程度的可能性;可是,视物受到影响的时候,你还会继续紧盯手机么?
    关于这个,小编觉得需要关联一篇有爱的小文章:躺下后,试着闭上你的眼睛,而不是打开你的手机[/B]





     流传了近乎20年还被人深信不疑的电脑专用滤色板;
    这个流言流传之久,小编实在有些不解,儿时电脑还不普及的时候,就在某公司见到过的东西,如今用个新名头就这么火爆?
    传言称:操作电脑时最好在显示屏上安一块电脑专用滤色板以减轻辐射的危害,室内不要放置闲杂金属物品,以免形成电磁波的再次发射。使用电脑时,要调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来说,屏幕亮度越大,电磁辐射越强,反之越小。不过,也不能调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响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劳。

    鉴定:滤色板只可以过滤掉一部分可见光,我们所指的电脑辐射一般都是无线电波、射频电磁波段,滤色板起不了作用。周围摆放金属物体会对电磁场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但往往微乎其微。至于屏幕的亮度与电脑总的辐射大小同样关系不大,因为电脑各个部件都会产生辐射,显示屏只产生一部分辐射,机箱里的CPU等元件才是辐射的主要来源。
    写到这里,小编又想起之前流传过的“屏幕调成绿豆沙色护眼”的说法,这个与此同样,不靠谱。
    附在这条里,一起说一下。
    流言:一种神秘的电脑护眼攻略在白领中流行:桌面->右键->属性->外观->高级->项目选择(窗口)、颜色1(L)选择(其它)将色调改为:85,饱和度:123,亮度:205->添加到自定义颜色->在自定义颜色选定点确定->确定。 这样一来,所有的文档都不再是刺眼的白底黑字,而是非常柔和的豆沙绿色。据说长时间使用会很有效缓解眼睛疲劳,保护眼睛。
    鉴定:将电脑设置成豆沙绿色唯一可能做到的只是让屏幕亮度变得不那么刺眼。对于因眨眼次数少使泪液蒸发过快造成的干眼;坐姿、与屏幕距离等问题造成的视疲劳、上身疼痛,“豆沙绿”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
     电脑伤眼来几只香蕉、喝绿茶能解决辐射问题;



    鉴定:传言说,电脑导致眼睛干涩不舒服,多吃香蕉或者喝绿茶就能解决问题。要肯定的是,香蕉中确实富含钾和其它营养素,绿茶或者其它花茶也确实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不过任何营养素的摄入都要根据每天的总营养素摄入量计算,将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都寄托于一种单一食物是不合适,也是不可能的。一般来说正常人的每日饮食都能补充足够的营养摄取,补充过多反而会出现“中毒”现象。
    眼睛干涩的事情,就在这里一起说一下吧
    长时间使用电脑确实可能造成视觉问题。美国视光学协会(AOA)将其定义为计算机视觉征候群(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CVS),也称为VDT综合征。其主要症状是视疲劳、视力模糊、干眼、头部、颈部与肩周疼痛。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屏幕过亮或过暗,双眼与屏幕距离不合适,坐姿不恰当,使用电脑时眨眼次数减少,以及电脑使用者本身所有的视力问题。

    这里有个小贴士,或许您能用的到:

   1. 设置屏幕亮度,使它不刺眼也不太暗。
   2. 调整你的坐姿,保证上身挺直,颈部得到很好的支撑。
   3. 调整电脑屏幕、桌椅,如下图所示。
   4. 使用电脑一段时间后,起身看看远处,放松双眼。
   5. 长时间使用电脑时,要注意休息和眨眼,并适当为工作环境加湿,以便缓解眼干。






     放一盆仙人掌能强力防辐射
    
鉴定:而关于仙人掌等绿色植物的作用,小编只能说,目前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它们能强力吸收辐射。而且,一台电脑摆在那里,向各个方向发射的电磁辐射或者电磁波的强弱主要是由电脑本身决定的,一盆仙人掌也无法做到完全屏蔽或者吸附。所以,不要以为你摆上了它就等于给自己一个远离辐射的保障了,想一直赖在电脑前,还是算了吧!




     护肤隔离能防辐射;
    网上有流言:上网前先做好护肤隔离,如使用珍珠膜,独特的“南珠翠膜”在肌肤上形成一层0.001mm珍珠膜,可以有效防止污染环境的侵害和辐射;其次电脑使用后,脸上会吸附不少电磁辐射的颗粒,要及时用清水洗脸,这样将使所受辐射减轻70%以上!
    鉴定:首先,小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查一查“南珠翠膜”这家伙,你是不是也一样?很值得怀疑,这可能只是个广告宣传。其次,电脑的电磁辐射则主要来源于电脑里的各种电路,并不会产生类似放射性物质小微粒的东西。坐在电脑前,把电脑打开,身体就会开始接受到电磁辐射,把电脑关闭以后,电磁辐射也就立刻停止了,脸上不会有“残余的微粒”,也就没有必要洗掉了。传统的CRT显示器会因为静电而吸附一些灰尘,但这些灰尘本身不会产生电磁辐射,落到脸上也不会造成辐射损害。




     防辐射服能帮助孕妇屏蔽辐射;
    鉴定:商家宣传现代辐射无处不在,怀孕期的妇女受到辐射会直接伤害胎儿,甚至导致胎儿缺损、畸形,严重的还会导致流产。
    首先,市面上的孕妇防辐射服从来没有经过专门医护人员的临床检验,也没有相关的医学原理。我国有关防辐射服装的国家标准还没有出台,此类服装依据的都是企业的生产标准。所以,对各种性能、各种价格防辐射服装的防护性能无法进行衡量和监督。由于现在无法检测防辐射服的实际效果,并且由于它的透气性较差,对于孕妇吸收钙质等微量元素可能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医生建议不要过度依赖防辐射服装。而且,一般生活电器辐射在人体会被反射出去,而穿着反辐射服,从领口、袖口“偷偷溜进来”的辐射,会因为被这种衣服罩住而在身体和防辐射服之间多次反射,如果你的生活真的有那么严重的辐射,市面上的防辐射服可能要让你承担更大的风险了。
    
其次,目前,医学研究表明,孕妇在怀孕期间接触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电离辐射是有害的。但隔离电离辐射的防护服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铅,因此这种服装会非常笨重,像医院放射科橡胶含铅的防护服。而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孕妇防辐射服都很轻,应该不会含有铅,因此对电离辐射无法起到作用。至于人们经常使用的手机、电脑等,产生的多是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目前没有定论。“只有单个粒子的能量高于分子键键能的辐射才有很小的可能伤害DNA甚至诱发胎儿畸形或癌症,其他的包括大部分可见光、红外、微波、无线电波等都不可能诱发胎儿畸形或癌症。流传的‘高压线导致白血病’、‘手机辐射导致胎儿畸形’等,都没有科学证据的支持。”
    最后,现在的孕妇防辐射服的原理类似于我们熟知的法拉第笼,是通过金属网罩屏蔽电磁波,长期穿着能不能把周围的辐射隔离不好说,但一定影响我们的接受正常的自然辐射和皮肤的正常“呼吸”。医生提醒一些来自自然界的辐射是对人体有益的,比如阳光中的红外线。孕妇适当照射阳光对胎儿和自己都很有益,平时还是不要太依赖防辐射服的好。



     旧电脑辐射更严重 vs 电脑辐射最强的是背面;




    鉴定:第一个是电脑商的策略么?听起来就是在呐喊:“不要再淘二手电脑了!快去买新电脑呀!”新、旧款电脑的差别主要是在性能方面,辐射水平确实可能存在不同,但“旧电脑的辐射一般较厉害,一般是新电脑的1~2倍”的说法没有依据。所以,多花钱也不能换来什么心安理得的窝在电脑前的事情。
    
第二个流言说“电脑摆放位置很重要。尽量别让屏幕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因为电脑辐射最强的是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屏幕的正面反而辐射最弱。以能看清楚字为准,至少也要50厘米到75厘米的距离,这样可以减少电磁辐射的伤害。”
    电脑显示屏作为电脑的一个部件,产生的辐射大小有限,辐射大小不只要看显示屏的位置,还要看机箱的位置。选择离电脑距离远一些是有道理的,因为电磁辐射的大小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距离远一些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只是无论降不降低都在安全标准之内,意义并不大。距离远近与保护视力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电脑的荧屏能产生一种叫溴化二苯并呋喃的致癌物质;
    鉴定:听起来听像那么回事儿的,实际上这个说法很可能是早期对电视机塑料外壳猜疑的遗留产物,又给套到电脑屏幕上了。
    溴化二苯并呋喃是塑料耐燃剂——多溴联苯醚(PBDEs)经过氧化偶联得到的产物。这种氧化过程在塑料燃烧时更为常见,而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生得很少。其实,多溴联苯醚本身就是一类应该关注的污染物,它存在于许多产品中,不单单是电脑,并且因为代谢缓慢会在环境中蓄积,进而污染水源食物。对塑料垃圾的不正确处理是多溴联苯醚释放、溴化二苯并呋喃产生的很重要的一条途径。
    
当然,在室内注意通风是没错的,减少盯着电脑的时间和使用频率也是必要的:)



     计算机=杀手;
   流言:杀手原来是“计算机”。计算机一族的您或许常纳闷为何常常感到腰酸背痛,身体抵抗力越来越弱,精神常常无法集中,您绝无法想象原因出在“计算机”上,电脑所散发出的辐射电波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依国际MPRⅡ防辐射安全规定,在1250px距离内必需限制25V/m的辐射曝露量,但您知道计算机的辐射量是多少吗?告诉您——1、键盘1000V/m;2、鼠标450V/m;3、屏幕218V/m;4、主机170V/m;5、Notebook 2500V/m。
    鉴定:这应该是这里看起来最据科学性的流言了吧?
    
小编查了一下,MPRII标准确实存在,是瑞典技术认可局对于电脑显示器一个的电磁辐射标准,不过并不适用于其它电脑部件。其中25V/m的辐射暴露量限制也确有其事(在1250px的位置,而不是1250px以内;只限于5Hz到2000Hz的较低频率辐射)。这个数值是综合了现有的各种关于电磁辐射与健康的研究制定的一个严格的限制值,如果电脑屏幕辐射量在标准以内,安全性是很令人放心的,即使辐射接近或者稍微超出标准,也不不意味着会对人体有明显伤害,只是会有一些有轻微危害的可能性,此类的安全标准可以说是以“以防万一”的目的制定的。至于键盘,鼠标等电脑部件辐射值结果就完全不靠谱了,根据中国计量科学院进行的一次测量试验,这些电脑部件的实际辐射值大多都小于1V/m,离笔记本电脑屏幕125px的位置也只有6V/m,远没有如此夸张。2500V/m的电场强度在离高压线很近的位置才会达到,日常家用电器中一般不会出现。
【背景音乐  《百年经典欧美金曲》】


01 Scaborough Fair 斯卡波罗集市 3:10
02 Right Here Waiting 情可待 4:23
03 Yesterday Once More 昨日重现 3:58
04 Unchained Melody 人鬼情未了 3:37
05 How Deep Is Your Love 你的爱有多深 3:38
06 Don't Cry For Me Argrentina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5:36
07 Casablance 卡萨布兰卡 4:35
08 Hotel California 加州旅馆 6:31
09 When I Need You 当我需要你的时候 4:13
10 Another Day In Paradise 天堂的另一天 5:22
11 Endless Love 无尽的爱 4:22
12 Colors Of The Wind 风之彩 4:27
13 All Out Of Love 失落的爱 3:53
14 Shape Of My Heart 心灵 3:50
15 I Swear 我发誓 4:21
16 Yesterday 昨日 2:07
17 Without You 失去你 3:33
18 Unbreak My Heart 勿伤我心 3:37
19 How Do I Live 我怎么活 4:18
20 I Still Believe 我依然相信 3:51
21 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 电话诉衷肠 4:28
22 Take My Breath Away 带走我的呼吸 4:16
23 Careless Whisper 无心快语 5:05
24 Everythin I DO 对你倾情 6:39
25 Only Love 只有爱 4:05
26 Everytime I Close My Eyes 每次我合上双眼 4:59
27 Sailing 航行 4:27
28 I Will Always Love You 爱你永不变 4:35
29 Say You Say Me 谈情说爱 4:04
30 Big Big World 大千世界 3:27
31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今夜何温馨 4: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