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莹:用精彩演出告诉人们“苏州有芭蕾”

 苏迷 2014-03-28
李莹:用精彩演出告诉人们“苏州有芭蕾”
陶冠群
 
原创民族芭蕾舞剧《西施》的剧照
  人物简介
  1985年,李莹在美国纽约举办的第十三届瑞士洛桑国际青少年芭蕾舞大赛中获得约翰逊基金奖第一名,她由此成为中国芭蕾舞史上首个在国际比赛中夺冠的芭蕾舞演员。1987年,李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首届芭蕾舞表演系并被选入中央芭蕾舞团任主要演员。1992年应美国哥伦布市芭蕾舞团的邀请赴美工作,任该团主要演员。1994年至2006年就职于美国匹兹堡芭蕾舞剧院,任首席主要演员。
  在她20年的舞台生涯中,领衔主演了《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吉赛尔》《堂吉诃德》《葛蓓莉娅》《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著名芭蕾舞剧。2000年,匹兹堡文化艺术基金会授予她艺术成就奖。
  2006年告别舞台后,李莹先后担任苏州芭蕾舞团的舞团导师及艺术总监,并开始投入到芭蕾舞的创编工作。她与潘家斌这对苏州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夫妻档共同创作编排了原创中式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自古典喜剧芭蕾《葛蓓莉娅》的《人偶情缘》、原创民族芭蕾舞剧《西施》和2013创新版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等剧目,受到业界极大关注和好评。

  在苏州开始又一段芭蕾历程是一种缘分

  苏周刊:对您来说,当个出色的芭蕾舞演员和舞团的艺术总监哪个更难,您更喜欢哪个角色?
  李莹:这两种角色相比的话,做演员真是幸福得太多了,因为当演员你只要管好你自己,只要把自己做到最好,没有责任去要求别人和让整个团队都做好。所以当演员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要求,而当艺术总监要保证节目质量,对包括制作等的整个过程都有责任,得让大家都做好。两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我很留恋当演员的这份单纯,但现在做艺术总监,如果做好了会更有成就感,而且这种成就感不只是我个人的,而是来自整个团队的。
  苏周刊:什么契机让您在苏州开始了新的芭蕾事业?
  李莹:这是机缘巧合。2006年10月,我在美国匹兹堡正式进行了告别演出。而我先生当时在美国还有客席演出要忙。所以那年的春节,我自己带着儿子回了一趟我的老家上海,我以前的老师就告诉我说苏州这里新成立的芭蕾舞团希望有国际化的人才加盟。我觉得是个很好的机会就过来看了一下。因为我先生是苏州人,所以以前我也经常和他一起来苏州看望他父母,但之前对苏州的印象主要是古典的一面,没来过苏州工业园区这个“洋苏州”。那次坐车来到园区,看到新建的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感觉隶属于这个载体的苏州芭蕾舞团应该不错,觉得值得全家做这么大的一个迁移。因为当时我们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如果回来,就是举家迁移,从零开始。所以说还是苏州工业园区这块地方以及被大家誉为“苏州小鸟巢”的文化艺术中心吸引了我们,觉得值得回来。
  苏周刊:就像您所说的,那次选择回国其实带给您全家非常大的变化,而从演员到艺术总监的这种角色的转换也是很大的挑战,您的性格就是喜欢挑战的吗?
  李莹:这确实是很大的挑战。其实当时我对来了这个团到底会怎么样真没有什么很具体的想法。因为当时看到的只是几个房子和整个环境。所以说白了还是缘分,让我们觉得这环境值得在这儿从零开始,做这些是有意义的,因为有了房子,还得有人,还得要有文化的注入。
  当年学舞蹈时,老师认为我的身体条件不太适合跳芭蕾,觉得我脖子短、手脚也短。有人可能听到这样的话会彻底没了信心,我却是不容易服输的人。天生的条件没法改,我就想法子来弥补。所以以前跳舞时我所做的是挑战自己,整天动脑子来修饰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在舞台上呈现更好的状态。现在做艺术总监的工作,很想要在创作中和训练演员的过程中做国内其他舞团不太做的事情。所以,我们这样一个才20多人的小团也能够做出几部大剧,这是很大的挑战。
  这方面可能是家庭影响在起主要作用。我母亲就是个很有创造能力的人,她在日常生活中总能想方设法解决出现的各种难题,在我看来,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她。我从她身上学到的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随便放弃。在美国时,我怀孕三个月还跳了《吉赛尔》,虽然当时我36岁了,是高龄产妇,但之前也有外国的芭蕾舞演员在怀孕的头几个月上台演出的,我觉得我也可以,我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而且也成功了。
  可以说,芭蕾让我学会不放弃,永远在这种“折磨”自己的状态中获得满足感。

  “苏芭”24个正式演员中北舞毕业生超过一半

  苏周刊:您说苏州芭蕾舞团是个小团,那国内其他芭蕾舞团一般都是什么样的规模?
  李莹:他们一般都有五六十人,中央芭蕾舞团则有上百人。而我们目前全团有正式演员24人,就算加上实习演员也不到30人。所以,同样做一个舞剧,我们的演员在剧中承担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苏周刊:苏州芭蕾舞团这几年演了几台大剧,是不是全部的演员都得上,也不像其他大团那样可以设AB角来轮换?
  李莹:当然都得上。而且,今天你在这部剧中跳的是主角,但明天另一部剧中你可能还得跳群舞。另外,像“中芭”这样的大团的演员,你要么演正面人物,要么演反派角色,不可能像我们的演员一样一会儿在这幕中演好人,一会儿在另一幕中换了戏服演坏人。像我们演的《西施》,如果你仔细看的话,吴越两国的士兵基本上是同一拨人。
  苏周刊:作为苏州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您具体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李莹:一般来说,一个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主要负责艺术上的全流程管理,比如安排演出计划,确定剧目等,国内外都是如此。国内除了比我们还晚成立的北京当代芭蕾舞团之外,其他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都不需要自己创作,而是选择节目或找编导来创作。而我和潘老师既要安排演出计划,又要创作、编舞,排练时还要直接给演员上舞蹈课。所以,从规模、机制等很多方面来说,我们团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但我们所做的剧目已经不是刚起步的水准了。
  苏周刊:苏州芭蕾舞团是一个年轻的专业芭蕾舞团队,舞团的演职员主要来自哪里?在这几年的发展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来留住人才?
  李莹:我们是中国内陆第六个专业芭蕾舞团,舞团的演员主要来自北京舞蹈学院和国内其他舞团。当时我和潘老师去北舞招人,当年在北舞教过我们的老教师们也帮忙推荐了不少优秀的毕业生。我们团的演员的专业水平总体上是很高的,24个正式演员中有一半以上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在江苏省的专业舞蹈团里面,我们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团里的北舞毕业生的比例是最高的,参加省里的优秀演员汇演时的表现也很突出,得到省舞蹈家协会的肯定。
  我们把这些年轻人招进团里,就对他们有一份责任,要让他们在这儿有好的舞蹈可跳,给他们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这也是我们花大力气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年轻人愿意跟着我们来到这个新成立的舞团也很不容易。当然,一个团的演员的稳定性是很重要的。苏州工业园区这个很好的环境和文化艺术中心这个强大的后盾也是能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

  小舞团也能做好大舞剧

  苏周刊:作为芭蕾舞界的新生力量,苏州芭蕾舞团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李莹:我们团现阶段的定位是“小舞团,大舞剧”。我们团的现状是人少,但我们可以把“小而精”变成我们的优势。和规模较大的舞团相比,我们做出好的舞剧在市场上更容易走出去。我们一直努力在剧目上做出自己的优势。如果我手上也像其他团那样有五六十人,我也很可能就去排传统版《天鹅湖》之类的现成剧目,因为人手足够。当然,就我的性格来说,我更愿意做些不一样的东西。但正因为我们人少,必须换着法子把它做好。就像一个厨师手上的料很少,但如果你动脑筋精心烹制,也能做出精美的菜肴。
  苏周刊:最近几年,苏州芭蕾舞团接连推出了原创中式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民族芭蕾舞剧《西施》等好几台剧目。这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经典剧目此前已经有了不同舞团的很多个演出版本,您在创编过程中是如何创新,如何凸显“苏芭”特色的?
  李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我们舞团的第一部舞剧,把它定位为“中式”,其实是指中国版,因为你在国际上找不到别人有这样一个版本,我们在其中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如果重复一个传统的版本,其实对我们来说是更省力的,但如果只是重复,就没有体现我们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因为最大的变化只是换了我们的演员来跳,我觉得这个意义不大。我们不想重复别人的东西,所以就做了这么一个中国版,希望通过这个舞剧来体现中国的一些文化内涵,而这样的剧走出去到国外演也很有意义。
  这部舞剧的服饰有明显的中国符号,比如脸谱、折扇、伞和印章等等。在舞美方面,我们专门请了一位曾在中央芭蕾舞团工作的舞美师,他来苏州的首日,潘老师带他去看了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他也由此受了启发把相关元素运用到该剧的舞美设计中,成为一个亮点。
  苏周刊:观众怎么看这样一个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李莹:这样改编后,观众的反响还不错。去年,美国波特兰市市长一行访问苏州,也受邀观看了我们团表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一位成员告诉我,他坐在那么多中国观众中一起观看这部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故事是西方的,芭蕾舞这种艺术和相关的音乐也是西方的,但我们团的表演所呈现的画面又非常有东方味道,这样的表演把他和中国观众融在一起了,他由此成了一个参与者,而不只是一个旁观者了。而且,他们也表达了希望有机会请我们去波特兰演出的意向。听到这样的反馈,让我觉得我们所做的努力是有意义的。
  苏周刊:这样的创新对艺术发展非常重要。
  李莹:是的。就像我们今年要演的《胡桃夹子》,这是挑战性非常大的一部舞剧。因为它可以说是全世界有过最多版本的芭蕾舞剧,而中央芭蕾舞团也已经有了一个中国版,我们苏州芭蕾舞团怎么才能演出自己的特色呢,好一番苦思冥想,但我们也绝不放弃做自己的版本。最终,我们做了一个充满童趣的“老鼠版”,把原来剧中作为反派角色的鼠王变成了正面的主角。这其实是受了我儿子的启发,他们这辈的孩子所看的动画片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 中的老鼠都是挺讨人喜欢的。于是我们就做了这样的尝试,主要从老鼠家族过圣诞节的角度出发来演这出剧。在舞美设计方面,我们把很多小朋友熟悉喜欢的玩具之类的东西都变成道具,剧中第二幕的“糖果世界”在台上放了很大的棒棒糖,还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引入了超市购物车等道具,让人看了有亲近感。去年这戏新排出来后,年底巡演安排了几场,市场反应不错,其中12月26日在苏州本地的一场演出,加座后票都卖完了。

  “苏芭”原创舞剧《西施》舞进电影《私人订制》

  苏周刊:西施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芭蕾舞则是源自欧洲的艺术表演形式,一般人很难把这两者联系在一起。苏州芭蕾舞团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题材来进行芭蕾舞剧的创编?
  李莹:我们希望做苏州当地有本土特色的项目,于是从历史中来挖掘,选择西施是多方探讨的结果。其他艺术门类比如影视剧或者其他舞种的舞剧都演过西施的故事,一些固有印象的元素会锁住我们的想象力,但我就要做个不一样的东西。西施的故事有戏剧冲突,一方面是吴越两国的战争,另一方面是越王勾践的复仇,他个人内心的很多东西。但是,我们舞团演员那么少,宏大的战争场面要怎么表现呢?思考的结果是不用一刀一枪,而是把它抽象化,用绸带这种非常苏州的元素来表现,这也是西施作为故事主线的女性视角看战争的一种体现。舞台上,越国被入侵时,原本完美的画面没了,江山沦陷了,从外面扔进的黑色绸带把勾践他们拉倒,配合着音乐,气氛就出来了,不需要用刀枪,不需要用很多人。西方的芭蕾、西方的音乐加上中国的故事,出来的效果还不错。正是我们的创意、创新吸引了美国的演出经纪公司,看到我们的特色,正在谈赴美演出的事。
  苏周刊:除了剧场演出之外,芭蕾舞剧《西施》还出现在了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电影《私人订制》中,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两者是怎么结缘的?
  李莹:其实也很巧,是一个朋友介绍的。《私人订制》剧组需要取一些舞蹈老师指导排练的简单镜头,用于电影中安排范伟参观、接见的场景,就有朋友向他们推荐了我们舞团,而之前他们并不知道苏州还有芭蕾舞团。冯导先派了个副导演来看我们的训练课,也跟我们沟通跳什么。他们开始想到的是《天鹅湖》,但我们希望能展示更有苏州本土特色的舞蹈。在我们的建议下,那个副导演带了些演出视频的碟回去给冯导看。十几天后,冯导主动联系了我们,并且决定改变原有的拍摄计划,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安排“范伟现场观看芭蕾演出”片段的拍摄,所跳剧目准备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西施》中二选一。我们就推荐了苏州特色更突出的《西施》,并跳了几段让冯导现场选。当他看到《西施》二幕吴王和西施的双人舞中,西施将手中的红绸子甩出的那一瞬时,当即拍板,就用这一幕场景,通过剧中与现实的对比营造出观众意想不到的反差。最终出现在电影中的就是这段双人舞。那次两个多小时的正式拍摄十分顺利,冯导也很谦和,常常询问我们的意见。冯导是美工师出身,追求有新意的东西,他对我们团的原创芭蕾非常感兴趣,表示“真没想到苏州竟有芭蕾,更没想到苏州还有这么好的芭蕾!”
  我希望这成为一个契机,吸引更多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走进剧场来看我们的舞剧。

  用精彩演出告诉更多人“苏州有芭蕾”

  苏周刊:苏州芭蕾舞团的几部原创舞剧颇受好评,但印象中在苏州本地的演出并不是特别多,主要是市场普及方面的原因吗?
  李莹:我们的几部舞剧都在苏州本地演过,但可能宣传不够,好多人都不知道。虽然我们舞团就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内,但即使是经常来看电影的观众都有很多人完全不知道这里还有这么一个苏州芭蕾舞团。之前为了宣传我们的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我和团里的演员们就在周末时给来看电影的市民发宣传单。好多人以为我在发房产广告,就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还特别不客气地说“不感兴趣”。后来,我就改变策略了,上去先自我介绍说“你好,我是苏州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那对方的反应会稍微客气些。这也很正常,如果我在街上碰到发传单的人,可能第一反应也是拒绝。这样的经历也挺好,至少让我知道市场情况怎样,知道我们的推广宣传还很不够。所以,我们开展了“苏州有芭蕾”系列活动,希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各种举措来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这个舞团。比如,每次演出前我们希望都做一次“幕后芭蕾”活动。
  今年2月,配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演出,我们选了演出前的一个周二请事先通过新媒体报名的观众免费参观大剧院,让他们站上舞台体验一下演员的视角,给他们看我们的服装,让他们走进排练厅,看看未来将要演出的剧目的排练过程。下个月我们演《西施》前还会组织类似的活动。
  苏周刊:您觉得苏州观众的芭蕾欣赏水平怎么样?苏州芭蕾舞团在培养观众方面还有哪些举措呢?
  李莹:和其他很多城市相比,苏州观众的欣赏水平还是不错的,基本的剧院文化素质也挺好,但主动买票观看的意愿确实不太高,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制定更合理的票价吸引更多人进剧场观看演出。希望能寻找到比较好的营销模式。
  在我们做推广活动的过程中,有位常住苏州的已经退休的上海女士让我印象深刻。那次我们在邻瑞广场的山姆店搞活动,只要当天购物满一定金额的消费者就能以每张50元的优惠票价来购买我们的芭蕾演出票,即使当时不想购票的人,我们也会介绍说有“幕后芭蕾”活动,可以先过来看看。那位女士说她是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会员,也在艺术中心看过俄罗斯芭蕾,但“苏州芭蕾舞团没听说过,苏州芭蕾舞团灵不灵”啊。我就拼命地告诉她我们很棒,请她先去看看,还用上海老乡的身份跟她拉近关系。活动当天,她和她老公一起来了,完了还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演出票,并且告诉我说她原本有事要回上海去,但为了看我们的演出,她决定多留两天,看完再走。演出那天,她在散场后也是最后离开的,一直拉着我聊,跟我说了很多鼓励的话,还说我们团应该去上海演出,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好。一个观众从开始不了解而对我们团不屑一顾,到有所了解后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的转变让我很感动,也对我们团更有信心。同时,我也希望更多和她一样的观众能走进大剧院来看我们的演出。
  另外,我们还准备走进校园,这个3月就会到苏州大学和苏州中学去,向学生们推广芭蕾。我们也愿意走进企业,给企业做讲座让他们的员工了解芭蕾。友达光电就曾主动来联系我们,请我去他们公司做讲座。那次差不多有两百人参加吧,我给他们讲了我从事芭蕾舞这么多年的一些事情,也穿插介绍了些有关芭蕾舞的知识,效果挺好的。我很希望有更多企业在员工的工作之外也关注他们的文化生活品质。

  期盼更多社会力量支持舞团发展

  苏周刊:您希望苏州芭蕾舞团成为什么样的一个团队?对于团队的成长有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
  李莹:结合我们自身的情况,观察了国内外很多舞团的运作,我比较希望苏州芭蕾舞团能成为香港芭蕾舞团或是新加坡芭蕾舞团那样的舞团,有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可以排演更多的优秀剧目,最终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舞团。
  去年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财政部联合成立了国家艺术基金。基金来源主要是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此外也接受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捐赠。艺术创作是这一基金的支持重点。我觉得文化体制改革走这条路是对的。国外的芭蕾舞团多为非盈利团体,大都由各种基金会支持其发展。希望我们舞团也有机会将来能成立相关的基金会或理事会,得到更多的社会力量的支持,尤其是有实力支持本土文化事业的企业能够参与。真心希望政府能多加引导,拉动更多社会力量来支持艺术发展。我们植根于创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听说园区在这方面也有所尝试,而且文化部已经发出了信号。我对此有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