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芍药甘草汤加味临床新用

 厦门同安黄牛书 2014-03-31

 芍药甘草汤为仲景方,原载《伤寒论.太阳篇》,治疗误汗后发生的变证。清.程钟龄《医学心语》言及此方可
治腹痛,吴遵程评赞本方为“真血虚挟热之神方”。该方由芍药、炙甘草二味药组成,具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等功效,且有组方配伍之巧,药力攻专之精,酸甘相宜之妙。据近代药理研究,它对横纹肌、平滑肌的挛急,有镇静作用。.凡符合本方病机的病证,若能审证确切,加减得宜,可扩大临床使用范围。郭老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多种疾病,每获良效,兹录验案数则,介绍于下:

例l:习惯性便秘
    王XX,女,33岁,本院护士。1985年9月8日就诊。
    患者10年前分娩后,大便偏干,嗣后日渐加重,大便3--5日一行,粪似羊屎,便时撑破肛门,形成I°肛裂斑痕,经中西药治疗,效不巩固。近5日未便,伴小腹坠胀,肛门迫痛,舌质淡红,苔少失润,脉细略数。证属阴津亏损,肠失濡导所致,非滋阴润燥,实难取效。拟投芍药甘草汤加味;   
    杭芍50克   炙甘草10克   生地榆15克   枳壳10克

3剂药后,便软易排,肛痛顿减,继进3剂,排便正常,日行1次,诸恙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例2:左脚跟痛    ·
    党XX,女,40岁,农民。1985年8月16日就诊。
    患者左脚跟烘热疼痛2年余,屡治不效。1984年经当地医院X拍片提示:左跟骨前缘有骨刺形成,与跟骨相
联。近日疼痛加剧,伴口干不欲饮,手足心热.舌尖边红,苔心薄白,脉沉弦数。据此脉证,缘由肝肾阴亏,挟热为患。治宜滋阴清热,缓急止痛。方用芍药甘草汤加昧:
    杭芍30克,生甘草10克,生地30克,地骨皮3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牛膝l0克,木瓜l0克

药进3剂,疼痛稍减,药已中病,继予原方8剂后,疼痛消失,行动自如,但行走过久仍感微痛,用六味地黄汤加木瓜、牛膝、地骨皮滋补肝肾以善后,追访已参加劳动.
  
 例3:面部烘热   
    薛XX,女,40岁,居民。1984年12月8日就诊。
    患者5天前突然发现面部烘热,扪之灼热,曾服抗生素类药物,症情未减。见症:面部红赤,颧部尤显,触之烫热,伴心烦易怒,手足心热,口咽微干,不欲饮水,舌质微红,苔薄略黄,脉象细数。证属阴虚于下,阳浮于上。治宜滋养阴液,潜摄浮阳,予芍药甘草汤加味:
    杭芍30克   生甘草10克   炙龟板30克(先煎)   栀子5克

3剂药后,面部烘热减轻,继进3剂后,诸恙悉平,原方加生地30克,以资巩固,追访1年半未复发。
   

例4:眼眶痛
    张XX,女,24岁,职工。1986年3月10日就诊。
    患者1年前有脑部外伤史。3月以来:双眼眶胀痛,轻则痛引眉棱,重则波及前额,曾用中西药治疗,效不显。近半月来,眼眶痛甚,引前额及整个头部随之痛作,呈闷痛感,眼珠干涩,日重夜轻,痛苦难堪,伴心烦意乱,口干不饮,手足心热,大便偏干,小便色黄,舌边尖红,苔白心黄。证系肝郁化热,下耗阴液,上犯眼目。治宜滋阴敛阳,清热镇痛。药用:
    芍药甘草汤加味:杭芍30克  生甘草10克   生地30克   地骨皮30克   女贞子15克 

                    旱莲草15克    羌活l0克    防风l0克   黄芩10克   白芷10克

3剂药后,诸痛顿失,大便通调,惟眼珠干涩,脚手心热虽减不著,继予原方继进3剂后告愈。
   

体 
    芍药甘草汤原方用量等同,我们临床应用,芍药与甘草用量之比,多为5:1;少则3:1,非此难有止痛之效。但芍药增大用量,恐有过苦伤脾胃之虞,故改用炒白芍,以炒制苦,可防其弊而用其长;甘草一般遵原方用炙甘草,取其温中益脾。凡挟热者,改用生甘草,意取清热和中。此虽一重、一炒、一生之变,贵在“权衡得失”,实乃用药之妙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