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野掇拾:天渐热,谨防尿石症

 昵称535749 2014-03-31
      人们在一具7000多年前的埃及木乃伊的骨盆内发现了一枚结石,这是见到的最早的膀胱结石。汉代名医华佗称尿石症为“砂淋”。尿石症既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又是是现代泌尿外科的常见病。约80%的患者没有明显的解剖及生理异常,医学上称为原发性尿结石。尿石的成分主要是尿中难溶的无机盐、有机盐和酸。大部分是晶体,小部分为基质。晶体可分为草酸盐、磷酸盐、尿酸盐等,其中草酸盐存在于 90%的结石中。基质主要来源于尿中的黏蛋白。
       按照尿石发生的部位,尿石症可分为上尿路结石(肾及输尿管结石)、下尿路结石(膀胱及尿道结石)。尿石症发病的高峰年龄在25 ~40岁,男性多于女性。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尿石症的发病与遗传、营养和气候都有密切联系。
       遗传因素  少数尿石症是遗传所致,如胱氨酸尿症、原发性高尿酸尿症、原发性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及原发性黄嘌呤尿等。据观察,黑色人种的这些疾病患病率要比其他人种低。
       饮食因素  高蛋白和高糖饮食可致尿中钙和尿酸的含量增加,枸橼酸盐减少。钙和尿酸是形成尿结石的重要成分,枸橼酸盐是尿石形成的抑制物。素食者的尿钙一般较低,但某些素食(如菠菜等)可使尿中草酸增高,因此,在搭配饮食时应加以注意。近年来,用增加高膳食纤维(米糠、麦麸)的饮食方法降低高尿钙,显示出一定的效果。
       绝大多数尿石症患者不喜欢饮水。有统计表明,如能增加50%的尿量,可使尿石发病率下降86%。正常人每24小时尿量应在2000ml左右,尿石症患者则最好能使24小时尿量达3000ml,且全天饮水要均匀。
       气候因素  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与尿石形成密切相关。在炎热地区的土著居民中,尿石症的发病率不高,而外来人口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这是因为外来人员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所致。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北非战场上的德军、英军的尿石症发病率是土著居民的 5倍。这是因为在高温天气中,人大量出汗而饮水减少,使尿液高度浓缩,促进了尿盐沉淀而形成结石。所以,肾绞痛(肾盂内小结石进入输尿管引起阵发性的剧烈疼痛)往往在夏季的3个月或稍后的时间里发作。为此,医生建议人们在热天尤其要注意多饮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