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别骨质工具的新方法——微痕观察

 睫毛上的风尘 2014-03-31
    动物骨骼是旧石器遗址中最为常见的遗物。因遗址不同的功能性质和埋藏环境,出土骨骼的特征有所差别。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例如种属、部位、大小、破碎程度以及骨骼上的各种痕迹。以往的研究比较关注于种属、部位和个体数的鉴定和判别,便于推测这些动物种属所能反映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资源。近年来,研究史前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逐渐成为研究重点,仅仅依赖对种属和破碎骨骼的鉴定与统计,很难提取相应的人类活动信息。因此,我们必须在认识动物骨骼破碎及各种痕迹产生机制的基础上,理解动物骨骼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达到复原当时人类行为模式的目的。
 
    根据出土骨质品的形态和肉眼观察到的骨骼上的痕迹,传统的研究方法把认为具有合适刃缘或尖端并且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破损疤的骨骼归为人工产物,称为骨器,并以这两种依据确定骨器的性质和功能。例如对那些具有锋利边刃,或尖端,边缘具有一些小片疤(凹齿状),表面比较光滑等特征的骨骼很容易被认为经过有意加工和刮削,穿刺或钻等方式的使用。但必须注意的是,动物骨骼的破碎和骨制品的形成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例如物理因素:因压力,冷热,风化的自然破裂,水流冲刷磨蚀,遗存之间的位移和摩擦;生物因素:啮齿类或食肉类动物的啃咬,踩踏;人为作用包括有意的修理和使用,并有偶然无意的作用等。受遗址(或地点)埋藏的保存条件和功能的影响,上述三类因素可能同时或在不同阶段分别持续地作用,多种因素可能会同时以不同程度呈现在动物骨骼上,因此用肉眼观察形态和破损痕迹,很难辨识人工骨制品与自然条件下的似骨制品,基本无法准确解释它们的成因。
 
    与石质品原材料不同,适合于工具的骨骼大多为管状长骨,因此人为加工后骨骼的破裂和形态不同于石制品特征。管状骨骼的破裂,一般经过直接砍砸,首先形成两段管状骨骼,或两片破裂骨片,在此过程中,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目的的,通常会形成锐利的尖端和平直的边缘的骨片。若以石器分类的标准来以其形态认定它们为尖状器或刮削器,甚至定名为骨核或骨片难免有失偏颇。然而骨质材料与石质材料在硬度上非常相似,因此不同使用方式在骨质材料上留下的各种破损或磨擦痕迹,与保留在石质材料上的痕迹具有可比性。目前石器微痕研究,已经建立了一套识别加工和使用痕迹的标尺,这便使骨质材料微痕的辨识成为可能。
 
    通过运用微痕分析方法,对出土骨质品进行20x - 200x 显微观察和分析,可以为认识人工骨制品的提供重要线索。 也就是说,首先要区分动物骨骼的破碎及各种痕迹,是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还是人工的产物。如果是人工产物,则需进一步探讨是否具备修理加工意图,具有怎样的加工步骤;最终确定是否经过使用,并根据留下的痕迹特征判断可能的使用方式。骨器中人为因素就是两个方面:有意识的加工制作和有目的的使用。只要能识别这些人工因素的微痕,那么骨器的性质就能确定。
 
    我们可以识别留在动物骨骼表面人为因素的各种痕迹,并对比它们的异同,以确定痕迹的成因和性质。这些痕迹包括(1) 有意识的敲骨碎骨的砍砸痕迹;(2)修整骨器表皮的擦痕;(3)修理工作刃缘的二次打击的加工痕迹;(4)制作复合工具的捆绑痕迹;(5)使用后产生的相应的片疤、磨圆和光泽。这些微痕的具体特征和相关的微痕照片,以及与实验标本的对应关系的表述,因本文篇幅关系,我们将另行文论叙。这里仅就骨骼微痕的鉴别所带来对骨器认定的意义谈谈我们的认识。
 
    第一, 和石器制作一样,制作骨器的最初步骤是选择合适的骨料。不是所有动物身上的骨骼都适合用于制作骨器或成为古人的优先选择对象,如髋骨、肩胛骨、椎骨等。而肢骨就有可能比肋骨更为合适制作骨器。不同体形动物骨骼也必然影响到古人对骨料的选择,如鹿骨马骨羊骨等就比起鸟骨兔骨来更有优势。所以,对骨器的认定应该从骨片的种属部位的鉴别开始。因为合适的骨片成为骨器加工的首选,对这类骨片的微痕观察我们需要更为关注。然而,不是说所有不合适的骨片都不能成为工具,但在这类骨片上的人为因素的微痕的鉴别应该更为谨慎。
 
    第二, 选好骨料的下一步骤是获取。获取骨片的主要手段是对管状的肢骨进行砍砸破骨。砍砸痕迹是有别于自然破裂,表现在具有强烈的打击点面、粉碎性的边缘、具有向心波的阶梯状大型片疤。有意识的砍砸痕迹是骨器可能会具有的特征,但有砍砸痕迹的骨片不一定就是骨器 - 可能是用来敲骨取髓的结果。通过对这类敲骨痕迹的实验研究,吕遵谔等认识到敲骨取髓能产生似加工和似有使用痕迹的骨片。因此这更需要通过细致的微痕观察来科学鉴别。
 
    第三, 与石器制作一样,大多数骨器应该也有预制修整的过程。对骨表的清理和修整多半是通过刮削骨坯以到达剔除残渣平滑表面的目的。我们观察到的刮骨的擦痕通常出现在骨表通体或刃缘附近。这类修理的擦痕一般是成组的平行条状呈有规律的分布。擦痕在骨表内部相互平行、交错或斜向,在刃缘附近的擦痕大多与边刃平行。骨表面的多组不交错的,或不定向的擦痕,是对加工骨器的预(前)处理动作,即,用较为锋利的石器工具,刮除骨骼表面残留的肉。边刃的擦痕则更可能是使用过程中反复的磨擦留下的痕迹,与边刃的垂直或平行说明了骨器运动的方式。当然我们也注意到,相似的骨表条状擦痕也出现在部分被认定为非骨器的骨片上,这些擦痕多不成组,且分布不规律,有可能是受到自然力的作用而产生的。
 
    第四, 对一些骨片进行修理刃缘是制作骨器的必要手段。一般来说,修理产生的片疤比较大,由于硬度和韧性较大,有时片疤呈现叠层状;片疤分布有一定间隔。其特征与石器加工修理的片疤痕迹相似,有时可肉眼观察到。然而,不少人有时将肉眼观察到的加工痕迹误以为是人工使用痕迹。 修理加工通常由一次或几次短促的打击完成,因此很难发现反复磨擦运动导致的明显磨圆和光泽。我们在加工过的刃缘上有时也能发现使用微痕,其片疤的特点与加工痕迹有明显的区别。
 
    第五, 为更有效地使用骨器,可用皮条或荆条将骨器捆绑于木柄上制作成复合工具。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在骨料上形成两类痕迹:其一,骨器边缘的捆绑痕迹——以连续分布的小型或微小型羽翼状片疤,轻中度磨圆及与刃缘垂直的微小擦痕为典型特征,并以两条对边上微痕的对称或近对称性作为确认捆绑的关键标志。这类片疤的分布与形态与直接使用的痕迹亦有明显不同。 其二,使用过程中,捆绑的木柄与骨腔内部的接触部分,对骨壁内部产生摩擦,使得粗糙的纤维状结构变得相对平滑。对捆绑痕迹的确认是认识骨器性质的直接证据。
 
    第六, 骨器的使用同样能产生使用痕迹。依据不同的运动方式和加工对象,骨器上会产生多种不同类型使用痕迹。如同石器微痕分析,骨器上的使用痕迹也可以分为(1)破损痕迹,包括片疤大小,分布位置、状态,尾端形态;(2)磨擦痕迹——磨圆和光泽的程度,分布位置和状态等,骨器微痕研究也主要着眼于这些方面的观察和综合分析。具体来说,使用后的骨制品具有中等以上程度的磨圆,和较为明亮的光泽。而不经使用的骨器,其刃缘一般均保留有骨质纤维的乳钉状突起和毛糙边缘。比较常见的刮运动方式能产生一面有中小型羽翼状或阶状片疤而另一面有中度以上的磨圆和比较明显的光泽;而尖端出现的系列折断或扭断的片疤可分别视为穿刺或钻运动方式的证据。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动物骨骼破碎成因和人工打制骨器的鉴别,裴文中先生提出要谨慎对待打制骨器的判定,必须从实验中观察动物骨骼破裂的原因和人工痕迹,并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为鉴定遗址中出土标本提供参考依据。但这项研究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引起广泛的讨论和深入探讨,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吕遵谔先生指导其研究生,进行了系统的实验,观察不同动物骨骼破碎的痕迹,总结出大型食肉类动物啃咬骨骼,人工敲骨吸髓和人工打击骨片产生的规律性特征。他们的研究在相当大程度上建立了用肉眼区分和辨别动物行为产生的痕迹与人为活动产生痕迹以及有意识人工制作和修理骨器与敲骨吸髓无意识下产生似骨器的标准,例如骨片的形状,骨片凹口形态和锋利程度,疤痕的大小和骨片裂面骨质的粗糙细致程度。上述特征可以用肉眼观察到,作为区分修理加工骨片和敲骨吸髓产生的似骨器的特征依据。我们的工作是在前人工作的思路和经验的基础上,从区别动物骨骼上自然和人工痕迹及人工有意识和无意识加工并使用骨器的角度,通过实验和微痕方法,为辨别骨质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提供更为充分的证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