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琴斋与甲骨文入印的发端

 睫毛上的风尘 2014-03-31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已形成体系、有严密规律的文字;然而,它曾于地下沉睡了三千多年,为世人所不知。1899年被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一片甲骨惊海宇”,甲骨文的学术价值即被高度重视;而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亦被艺林的有识之士特别关注。据载,津门有孟先生,一见甲骨文便惊诧为奇宝,爱其笔划劲挺高古,便倾囊购得若干,以为临池之范,可谓研习甲骨文书法艺术第一人;然惜墨迹不存,姓氏也随之泯杳于历史深处。目前,被公认将甲骨文引进墨书的是罗振玉先生。1921年仲春,他集甲骨文字为联,当是最早的甲骨墨书之作。篆刻家简琴斋又始将甲骨文移植于印苑之中,笔书刀刻,与罗振玉甲骨文墨书构成双璧。
   
    简琴斋1888~1950年名经纶,亦字琴石,别署万石楼主,广东番禺人,为民国艺坛上卓有成就的书法篆刻家。篆、隶、行、草皆能,尤以隶书最为精妙,康有为有评语赞谓:“苍深朴茂,直入汉人之室。”其篆刻作品,初习浙派,出入古玺和秦汉印,后专攻陈曼生,布局常参封泥结构,气韵高致;而于古籀玺文,研讨颇深。
   
    清末民初,印章流派纷呈,篆刻艺术已显鼎盛之势,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这些“印外求印”的艺术大师,广收博取,几乎尝试遍了各种可供入印的古文字,探索的艺术空间日显狭窄。简琴斋以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了甲骨文的篆刻资源价值,凭借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篆刻技艺,避开通常印人相沿成习以大,小篆入印的途道,独辟蹊径,将发现不久的甲骨文移用至篆刻创作当中,开甲骨文入印之先河,令印坛耳目一新。以甲骨文入印,印学界普遍认为简琴斋是第一人,然而始于何年、何时,并无详考。大概推断,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字义还要经过一段时间辨析,可识文字积累了一定数量以后,估计在罗振玉首创甲骨文墨书前后。孙洵著《民国篆刻艺术》一书,有印人周明锦1896~1916年小传,提及他治印“上溯三代籀古之文,下及秦汉金石之刻,又能博参六朝、唐宋之迹,旁收封泥、龟骨之文。”查柴子英《印学年表》等史料,并无周明锦以龟骨之文刻印的记录。由此看来,这是孙氏一家之言,未得到印学界的广泛认同。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但入印成为篆刻作品倒最晚,至今不过百年。简琴斋遗留的甲骨文篆刻作品并不多,目前见到的有《若水》、《游乎万物之主》、《在乎己不在乎人》、《至乎以弗解解之》、《知时无止》、《翁山后人》、《大千》等。应该说使用甲骨文入印是有一定难度的,其结字不像方正平实的缪篆、绕曲流美的小篆那样易于章法布阵,甲骨文的笔划特征是细劲挺拔,多为尖头尖尾,刀痕显露,以方折为主的线条缺少节奏连贯乃至最简单的起伏;另外,象形因素过多,而可释读的文字在当时数量又十分有限,且没有先例可供参考借鉴,这些都是入印及欣赏的局限所在。尽管如此,简氏还是能处理得恰到好处,显示出他极强的变通能力,在章法上,采用了他最擅长的古玺布局形式,入印文字灵活自由;又将甲骨文的尖笔、瘦细线条渗进其他书体的成分,并加以相融和印化,形成了朴茂、空灵的艺术作风。如他所刻《在乎己不在乎人》体现了锲刻文字瘦硬、明快爽劲的性格;《至乎以弗解解之》,多少带上了金文外柔内刚、圆润敦厚的浪漫风情;而为张大千所刻的《大千》一印,仿效封泥,貌似无法,实则匠心独运,此印外实内虚,极显古朴浑穆之美,堪称甲骨文印之精品。简琴斋创立的甲骨文印风,追随者并不多,未能形成风气,只有少数印人的零星试作,这恐怕也与甲骨文的种种局限有一定的关系。近些年随着篆刻艺术的复兴,以及甲骨学知识的相对普及,甲骨文印品才多了起来。
  
    简琴斋以甲骨文入古玺的艺术形式,基本奠定了这类印章的审美取向,至今印人的创作,整体风格大抵不逾其外。
   
    简琴斋著有《琴斋壬戌印存》一卷、《琴斋印留》一、二卷、《千古楼印识》一卷、《琴斋龙书画印合集》、《甲骨集古诗联》等。上世纪四十年代,他从大陆移居香港,虽然仍孜孜不倦于艺事,设馆教授书法、篆刻,但遗憾的是未能对甲骨文入印作出更深入、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当初的甲骨文入印,似乎只是偶尔操刀一试。然而就是这一试,他也就成为甲骨文入印的开启山林者,并在篆刻艺术史上写下了独特的一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