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观:千古奇冤知清彻

 苏迷 2014-03-31

 魏观:千古奇冤知清彻 <wbr>---“清官过眼录”之九

(魏观像/苏文绘制)

    用苏州话说,魏观有三个方面“拎不清”,一是不该接苏州这个知府,二是忽视身边的同僚,三是不该重用高启。

    这三方面的“拎不清”直接导致了苏州历史上的一桩最惨烈的奇冤。

    然而,却又因此,让苏州人,深深怀念魏观,怀念魏观由“拎不清”凸现出的为众多封建官员所难具备的品德。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洪武六年(1373年),魏观奉命任苏州知府。魏观,蒲圻(今赤壁市)人,时人因籍贯又称他为“魏蒲圻”。魏观生于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幼有神童之誉,通经史,登进士后,对元政不满,隐居蒲首山。朱元璋攻克武昌后,他被聘授国子助教,再迁浙江按察司佥事,后又迁两淮都转运使。

    明朝初年,朱元璋对苏州一直耿耿于怀。这缘于张士诚曾在苏州苦心经营了十一年之久,而苏州百姓,怀念这位怜民的张王,怀念其宽柔统治,尽管已是朱氏天天,但依旧偷偷地给他烧“九四香”(因为张士诚的小名叫张九四)。为此,苏州一直是朱元璋的心病,并采取了众多的抑制苏州的政策,如加重赋税,下令将江南富民十四万户强制迁到安徽和苏北等等。而在挑选苏州知府人选上,更是煞费苦心。清代朱彝尊考证过,“洪武中,苏守三十人”。对苏州管理的宽严,怎样才能使朱元璋满意?这是个难题,可见,苏州知府在当时,真不是什么好职位。

   就是在苏州人对前任怨声载道中,魏观上任了。

   魏观的前任是陈宁,那是朱元璋特意派到苏州的一个厉害角色。陈宁对人太严酷,在苏州征赋税,曾经拿烙铁烧老百姓,为此有“陈烙铁”的外号,连朱元璋也觉得他做的太过分。一次儿子陈孟麟看不过去,劝了几句,竟然被他活活打死。也许是朱元璋想改变苏州人对朝庭的印象,或许是朱元璋想安抚一下苏州这个赋税重郡,他想到了魏观。魏观,是他当年攻打武昌时吸纳的读书人,有思想、有才干,也有政绩,明朝建国后,做过太常卿、翰林侍读学士等高官。那一年,魏观66岁,刚刚获得恩准,与宋濂等几个开国重臣一起光荣退休。他正准备从水西门上船返乡,被朱元璋派来的使者追回,请去奉天门参加宴会。

    现在我们看事,觉得魏观真是“拎不清”啊,66岁的人了,已经“安全着陆”了,干嘛还要去“蹚这趟混水”?他完全应该象宋代孙冕一样写上一首“已觉风光属他人”的请辞诗,然后回家颐养天年。但如果这样,就不是魏观了。在祭酒任上,朱元璋给他饯行,说“苏州新定,烦卿往治”。就是在“拎不清”里,魏观显现了一种临危受命的品德。

    然而,魏观在临危受命的同时,忽视了与他一道派往苏州的武官同僚蔡本。明代苏州人杨循吉《魏守改郡治》和祝允明在《野记》里都说,朱元璋跟马皇后商量,该派谁去苏州,马皇后建议派魏观去。朱元璋当时就一起任命了蔡本,让他掌管苏州兵马。蔡本原是朱元璋的贴身小校, 是朱元璋淮西起事时的老部下,屡建大功而封千户。

    如果说魏观真的有些“拎不清”,那就是他没领会朱元璋派蔡本去苏州的目的,那是朱元璋的耳目!假如魏观在任内,事事都与蔡本商量交流,有事没事都与蔡本喝喝茶、聊聊天,那么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魏观案”了!但如果这样,就更不是魏观了,魏观就是在这种“拎不清”里,显现了一种心怀坦荡的品德。

《菽园杂记》载,魏观到任苏州后,尽除前任知府陈宁的苛法,把“明教化、正风俗”作为治理重点。他修建学堂、制定学仪、考订经史、行乡饮酒礼。一时“政化大行,课绩为天下最”。次年擢升四川行省参知政事。还没来得及上任,因苏州百姓乞留,于是奉命续任苏州。

    这样一个官员在苏州,受到欢迎,是意料中的事,对魏观来说也是很有面子的。然而他的种种风光,已经为他埋下了隐患。他的光采,某种程度上映衬了同僚的暗淡,比如蔡本。隐患就象一颗炸弹,等待的是引线。

    魏观本是文人出身,原来在京城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修《元史》,那时他有许多同行,高启就是其中一位。

    高启,何许人也?

    高启,苏州人,元末明初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唐初四杰”。《瓯北诗话》里推他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这样的诗人,至少给开国皇帝的“文治”添了光彩,但高启却因赋诗早已在朱元璋心里埋下了祸根。《吴郡甫里志》里说,启所撰《青丘子歌》有“不闻龙虎苦战斗”句,上恶其语。

    朱元璋为何厌恶这句诗?

    因为高启写这首诗时,朱元璋正与元军、陈友谅、张士诚三方强敌在“苦战、苦斗”,当时处境很困难。龙兴之主在出生入死之际,高启作为诗人不来呐喊助威倒也罢了,竟然表示不闻不问!更有明朝建立后,高启不仅不肯进一步接受户部右侍郎一职,而且辞职还乡,不给面子,不愿顺从,不肯合作,朱元璋能不忌恨吗?

    魏观第三个“拎不清”,就是忽视了高启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然而却显现出魏观对人才的爱惜与关注。

    魏观一直很欣赏高启的才华,来苏州后,他常邀请高启相聚,高启作为一位诗人,重感情,两人结成了忘形之交,魏观聘请高启等人校订经史,为苏州的礼仪教化作出了许多贡献。后来苏州文化的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这段时间打下的基础。

 

魏观:千古奇冤知清彻 <wbr>---“清官过眼录”之九

(苏州锦帆路附近的大公园,范仲淹任苏州知府时曾在此办公)

 

    魏观学问好,待人平和,苏州老百姓很喜欢他。也就在苏州百姓乞留魏观留任的那一年,魏观决定重修知府衙门。早先苏州府治设在吴子城,张士诚据苏后,为在子城建造王宫,就将府治迁到胥门。魏观认为旧衙过于潮湿狭小。重建衙门,首先是选址,魏观选了原来张士诚的旧皇宫原址,也就是今天锦帆路一带。那时的锦帆路叫锦帆泾,是子城西边的河道,为张士诚开挖,后因为战争而大部淤塞。魏观打算修建府衙,疏浚锦帆泾,方便古城的水上交通。这时蔡本出场了。他向朱元璋报告:“蒲圻(即魏观)复宫开泾,必有异图也。”朱元璋接报后,派御史张度前去查实 ,张度到了苏州,不动声色,装扮成一个搬运工暗中监视。

    旧时建房,上房梁的时候需要有一篇像样的上梁文。知府衙门上梁,谁来作上梁文呢?魏观想到的当然是高启。上梁这天,魏观给每个民工赏了一杯酒,张度混在民工里推辞不喝。而此时,高启文思泉涌,瞬间做完了一篇《上梁文》。上梁结束,张度马上回到南京,上了一表,表上有“典灭王之基,开败国之河”的句子。朱元璋大怒,查看高启的《上梁文》,又发现其中有“龙蟠虎踞”四字,大怒,于是将魏观腰斩,将高启押送南京斩成八段!

    魏观时年六十九岁,一个六十九岁的老翁,能有什么“异图”?据明代《吴中故语》里称“蒲圻硕学夙充,性尤仁厚,偾监之久,大得民和。”魏观本来是想作个好官、留点德政,报答一下苏州百姓的一番美意,然而却酿成了这千古奇冤!

    是魏观选址招来杀身之祸,还是高启的笔墨埋下的祸根?历史有众多的评说。然而,当我们回过头,再次审视魏观,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正如高启临刑前写的绝命诗:“自知清彻原无愧,盍请长江鉴此心”!

    从魏观的身上,我们感悟到他为官一方的清彻,他为社稷繁荣,为民做事,为士子着想,他有一种胸襟,一种境界,这种胸襟与境界蕴涵着从政者必备的传统品德!!

魏观:千古奇冤知清彻 <wbr>---“清官过眼录”之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