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硬化膏方

 连元康lian 2014-04-03
肝硬化膏方
大家健康网 2009-11-03

肝硬化属于中医学“鼓胀”、“癥瘕”、“积聚”等范畴。膏方调治肝硬化原则:初病多实,可用攻法;久则虚实夹杂,多用攻补兼施;后期则正虚邪实,常在培补气血的基础上。

    肝硬化膏方

【概述】肝硬化是一种慢性全身消耗性疾病,是各种慢性肝炎或广泛的肝脏实质变性继续发展的结果。其主要病变为肝脏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变性、坏死与再生,假小叶形成,引起肝脏变硬、变形,故称“肝硬化”。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贫血及由此而引起的脾肿大、腹水、腹壁静脉曲张、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性昏迷等。其诊断的依据是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营养失调及酗酒史,有胁肋胀痛、乏力、蜘蛛痣和肝掌等体征,肝功能检查部分阳性结果。病理类型以门脉性肝硬化最多见,本病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病情即转入进行性恶化阶段。

肝硬化属于中医学“鼓胀”、“癥瘕”、“积聚”等范畴,其形成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多由积聚、黄疸等转变而来。肝郁气滞,脾虚失运,气不畅则血不利,脾失运则水潴留,久病则血瘀,水湿内停而伤及肾阴肾阳,或见热盛迫血妄行,或为阳气渐衰。故治疗上以祛邪(气滞、湿浊、痰血)和扶正并举为原则。

【治疗】

【膏方调治原则】本病多由气滞导致血瘀内结而成,至于湿热、风寒、痰浊等病邪均是促成气滞血瘀的间接因素,同时本病的形成与正气的强弱密切相关,一般初病多实,可用攻法;久则虚实夹杂,多用攻补兼施;后期则正虚邪实,常在培补气血的基础上,酌加攻瘀之品。

肝郁血瘀者,可见面色黯黑,形体消瘦,胁痛腹大如鼓,肝掌,蜘蛛痣,唇舌紫,苔薄腻,脉弦细涩。治以化瘀通络,理气行水。方取膈下逐瘀汤加减。

常用膏方:

生黄芪300克,当归100克,赤芍药、白芍药各100克,桃仁100克,红花60克,丹参100克,郁金90克,炙甲片60克,猪苓、茯苓各 120克,郁金90克,青皮、陈皮各60克,柴胡90克,生蒲黄(包煎)90克,延胡索90克,夏枯草90克,生牡蛎(先煎)300克,牡丹皮90克,旋覆花45克,土鳖虫3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鳖甲胶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脾肾阳虚者,可见面暗腹大,下肢浮肿,畏寒肢冷,便溏,舌淡苔薄,脉弦细弱。治以温补脾肾,利水消肿。方取实脾饮合真武汤加减。

常用膏方:

熟附块90克,肉桂60克,生黄芪300克,党参150克,苍术、白术各120克,猪苓、茯苓各120克,大腹皮90克,干姜30克,甘草30克,山药 250克,生白芍药120克,川牛膝、怀牛膝各90克,泽泻、泽兰各90克,车前子(包煎)120克,桃仁90克,生蒲黄(包煎)90克,益母草 18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鹿角胶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肝脾不和者,可见面色萎黄,胁肋胀痛,食少腹胀,全身困乏,舌淡苔白,脉弦细。治宜疏肝理气,调和肝脾为主。方以逍遥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常用膏方:

柴胡90克,炒白芍药120克,枳壳90克,当归90克,党参150克,炒白术120克,茯苓120克,木香30克,青皮、陈皮各45克,郁金90 克,生麦芽90克,扁豆90克,香附90克,炒枳壳90克,川楝子90克,川芎60克,砂仁(后下)30克,焦谷芽、麦芽各90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肝肾阴虚者,可见面色枯槁,消瘦乏力,低热持续不退,心烦口苦,鼻衄齿衄,腹大胀满,小便黄涩,大便干结,舌红绛苔少或光,脉弦细数。治宜滋阴消瘀,调补肝肾。方取一贯煎加减。

常用膏方:

北沙参120克,麦门冬100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50克,山茱萸90克,五味子90克,丹参90克,炒白芍药120克,赤芍药90克,枸杞子 120克,炒当归90克,猪苓、茯苓各100克,生蒲黄(包煎)90克,五灵脂90克,牡丹皮90克,炒知母、炒黄柏各90克,大腹皮90克,川楝子90 克,菊花90克,马鞭草45克。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鳖甲胶90克、龟版胶90克、白文冰250克收膏。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