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 明

 王寅列图书馆 2014-04-03

 

               广元运行管理部现金中心  王寅列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是一个春天的节日,过去的时候有寒食、有清明、有上巳节,后来只剩下清明了,清明集合了过去所有春天节日的特征。有的时候歌咏清明就是歌咏春天,所以清明节的诗词既有上坟的悲喜交集的,也有是纯粹的高兴清明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沉重是因为它承载了太多的文化积淀,在万物复苏的时节,去祭奠先人,为先人扫墓,寄托我们的哀思。清明是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国或者说在华人眼里,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清明拜山指的是扫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故称为拜山。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这就是风水。而轻松的话题是清明节的重要活动就是去踏青,春暖花开的时候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

“清明要明,谷雨要淋”。这是农耕文化对时节的需求,也是农作物对阳光,水的需求的时间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与掌握。而清明的纷纷细雨即是风调雨顺的前兆,也带来了对先人的哀思。《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思念,让这颗一直拥有了快乐的心不得不流淌出不算久违的悲伤与衰创,拉紧飘远的思念,在装满泪水之后再将其放得更高更远,直到有那么一天,再也拉不回来,再也看不见。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长眠在烈士陵园的先烈们,特别是长眠在西南边陲麻栗坡烈士陵园的烈士们,祖国不会忘记你们,高山下那花环永远是清明。

 

                       0一四年四月一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