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众脸色才是工作“晴雨表”

 指间飞歌 2014-04-05
群众脸色才是工作“晴雨表”

2014.04.04 11:11
来源: 求是理论网 作者: 程爱琴

  当前基层已掀起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与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奋斗。笔者认为,广大党员干部要将群众喜怒哀乐当成开展工作的“晴雨表”,才能真正开创出基层工作的一片天空。

  看群众“脸色”行事是一种务实的作风,更是谋求发展的关键。所谓看群众“脸色”行事,就是走群众路线,尊重社情民意,踏踏实实为广大群众谋利益。俗话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群众的表情里包含着许多真实的东西,是鉴定干部工作好坏的一面镜子,也是评判干部政绩的“打分器”。群众的“脸色”好看时,说明你的决策和言行是正确的;相反,当群众的 “脸色”不好看时,说明你在某些方面有失误,或是决策不当,或是处理问题有失偏颇,或是忽视了群众利益。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的 “脸色”是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 “晴雨表”,我们办事的出发点对不对,决策科学不科学,符合不符合群众的心愿,从群众的一言一行上就能明察秋毫。领导干部应多察言观色,从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从而把群众拥护的事情做得更好,把群众反对的事情及时纠正过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充分体现民意,把失误减到最低程度。只有把群众的切身感受作为工作的“晴雨表”,把准脉搏、对症下药,理解群众情绪,尊重群众意愿,珍惜群众感情,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开展工作才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广大党员干部只要能够做到看群众“脸色”行事,多为群众着想,多为群众办实事,那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都是“群众”。常言道,“脸色”是一个人的“晴雨表”。那么,“群众脸色”就是党员干部工作成绩的晴雨表。群众满不满意、群众幸不幸福、群众得没得实惠是一切工作的试金石。要进一步加深干部和群众的鱼水关系,让群众对干部的点点滴滴都了如指掌,对干部言行表现进行评判,查好群众脸色的“晴雨表”。干部素质如何?廉洁从政好不好?执政为民做得怎么样?群众都装在心里、写在脸上,是好是坏,群众是最佳评判员,应该一切以群众的评价为根本标准。

  领导干部工作的好坏可以直接从“群众脸色”上得到结论。如果领导干部在开展重要工作或做出重大决策时,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走群众路线,以便民、为民、利民为核心,深入广泛征询群众意见,尊重民意,取得切实效果,群众脸上必然会洋溢“笑意”。相反,如果高高在上,自行“拍板”,不搞调查研究,不管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导致决策不科学、效果不理想、群众不认可,那么群众必然反对,就会出现“难看脸色”。我们要想群众有好的脸色,就必须善于从群众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使工作更充分体现民意。同时,还要根本转变华而不实的浮漂作风,在工作上不图虚名,不搞形式,不弄花架子,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办成群众普遍期待的好事实事。

  广大领导干部切莫忽视“群众脸色”,细心观察群众的喜怒衷乐,查找不足,改进工作,才能无愧人民公仆的称号,才能更好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作者单位:霸州市委组织部)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