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主义与证伪主义是科学哲学上的两大流派,两者之间有着无数的渊源关系,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
有人对两者关系进行机械理解,认为证伪主义不要证实,这是相当错误的。两者的根本区别不是要不要证实,而是对科学发展态度或者对科学的辨认标准是不一样的。
实证主义认为只要能够被证实的东西才是真理性的东西,而不能被证实的东西则是非科学的。这种知识观和科学观就是实证主义观点。而证伪主义则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观,即不认为只有能够被证实的东西才是真理的东西,不能够被证实的也不能被否定为真理性的东西。换言之,只要在理论上能够成立,同样也可以是真理性的东西,只不过这种理论还没有被检验而已,而且它也是等待被检验的。
两者对科学发展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发展的标志是新理论的出现并且被证实,而证伪主义则认为科学发展的标志是有的理论被证伪不成立,那么科学理论得到了进化,因而科学发展了。 可见证实主义和证伪主义对待的真理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实证主义采取部分观,即那一部分被证明,那一部分就是真理。证伪主义采取总体观,即排除被证明为错误的,那么剩余就是正确的,也就是真理的东西。 证伪主义还提出了一个实证主义无法回答了问题:科学理论的证实永远是部分证明,永远不可能穷尽所有进行完全证明,这意味着科学理论永远无法完全证明,那么证实主义就成了一个假命题,因为它的预期永远不可能实现。这样就颠覆了实证主义的逻辑基础,于是证伪主义又称为后实证主义,其意思也就是终结了实证主义。换言之,实证主义的逻辑是走不通的,必须转而接受常识,而不能把常识的东西虽然是还没有证明的东西完全否定掉。 证伪主义的进步就是排斥了实证主义的武断和专制,从而接受科学的多元,把那些有用但还没有证实的假说又统统地接受过来。在这个意义上,即使宗教的东西也有其真理性的成分,所以也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否定掉,否定掉就可能犯人类的幼稚病。 这样,证伪主义把实证主义所抛弃的形而上学又给捡了回来。 其功欤过欤任人评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