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碗米線 — 梅玺阁之幸福生活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07

  11月23日,午饭其实有自助餐供应,Tara和Jonathan找到我,问我是不是有兴趣出去寻食,既可以逃避公务餐上谈公事的烦恼,也可以多尝一些味道,何乐而不为。我们去了海逸后面的那家著名的桥香园。店挺漂亮,英文店名叫做The Brothers Jiang,怪怪的。一楼卖票子,有二元的血旺,也有一元的木瓜水,成套的米线从十元到八十元不等,我要了二十元一套的。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烧煮内脏的既臭且香的味道,楼上多是外地人,吃着成套不辣的过桥米线。楼下多半是本地人,有凉米线和汤米线,浇头直接放在米线上,远远望去,红红的一片。

  在楼上等着的时候,每人先品尝了一盅田七汽锅鸡,汽锅很小,不过饭碗大小。田七,又名三七,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云南特产。昆明城市,到处可见,就连茶叶铺中也有得卖。鸡是黑皮的,切成指甲大小,汤味挺鲜。

  过不多久,每人上了一个瓷盆,盆中有五只小瓷碟,碟并不大,寸许。五个碟分别是生鹌鹑蛋一只,榨菜,腌蕨菜杆,油浸菜叶和酥肉几片。过一会,又上了一叠巴掌大小的塑料碟,码在一起,共有六个。最上面的碟是葱花和香菜(芜荽)末,又有一碟北极贝和鸡脯,一碟猪肉,一碟毛笋,一碟目鱼片和竹荪,一碟火腿,最后一碟牛肉片和鱼片,除了北极贝、猪肉和毛笋是两片外,其余的均是一片。

  最后,汤碗上来的,极大,小面盆似的一个,汤上浮着厚厚的一层油。据说可以保温,将鹌鹑蛋、肉片、鱼片依次放入,烫熟后取而食之,嫩且鲜,只是觉得汤并没想象中那么烫。吃完荤菜薄片,倒入米线和葱,搅匀而食,吃些米线喝点汤,味极鲜美。可以肯定的是,汤的温度绝对没有九十四度,入口根本不烫。不过,虽说不烫,还是吃得出汗来。吃完米线,喝了一元一碗的木瓜水,木瓜冻没有昨晚小吃摊的好,太过软嫩,也没有那么甜,不是很和我的胃口。

  11月30日,快要离开昆明了,我们下午三点四十分离开昆明机场,四点十分到了海逸酒店取寄存的行李,Sam表示来了云南一回,总得好好再吃一顿米线,于是我们又去了桥香园,根据Sam的说法,没有丽江大研古城的那家“蒙自过桥米线”好吃。我个人认为,丽江的那家汤好,而桥香园的料比较好。Sam边吃边说桥香园多半也是骗骗我们这种人的,好吃的东西可能只是路边的一个小摊。我说路边小摊是好吃,可是推广就不容易,要是能够推广到象桥香园这样的规模,还能带着特色,何其难啊。所以,这样看来,桥香园做得还是不错的。

  到了丽江,吃了“正宗蒙自过桥米线”,才知道桥香园也不过如此,美食的追求永远都是如此,一山更比一山高,其实,只要开心,并无所谓。许多人都觉得盒饭不好吃,我就觉得很好吃,我说“论美食,你们应该比不过我,可我都觉得盒饭好吃,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吃出点什么来呢?”。


这张照片,是丽江的“正宗蒙自过桥米线”,20元一份,Lara一回气吃了两个鸡腿,厉害。我也没吃饱,加了一碗米线,一元钱


九碟,应该先放鹌鹑蛋

  现在好多地方都骗人,让客人一起把东西倒下去,其实,放每一件东西,都是有讲究的,生的先放,熟的后放,厚的先放,薄的后放,牛肉先放,鱼肉后放,凡事都应有个“君臣佐使”。


在“江氏”桥香园,据说这碗汤有94度,其实没有,但烫东西,是足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