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钱币系列一一一神宗李遵顼朝铸币![]() 西夏神宗李遵顼,光定年间(公元1212-1223)铸造,钱文一般为楷书。篆书钱屡有出现。该钱普通品今已比较多见。母钱也有见,为金银合金质。传世原见楷书钱,数量颇丰,“光定元宝”四字俊逸潇洒,微含行书气韵。制艺精湛,边廓峻深优美,颇可与平钱佼佼者大定通宝媲美。1984年宁夏银川出土一枚篆书光定元宝,实属钱币史上之最新发现。此钱形制、大小与楷书钱相类,然面文为优美娴熟之玉筋篆,仅“宝”字已作隶化、楷二体完全匹配,当可视为对钱,与乾祐元宝对钱相为呼应。光定元宝精美对钱之出观,既标志西夏铸钱工艺已达顶峰。光定元宝可能为西夏皇帝御书钱。 ![]() ![]() ![]() ![]() ![]() ![]() ![]() ![]() ![]() ![]() ![]() ![]() 李遵顼(1163年-1226年),西夏神宗(1211年-1223年在位),党项族。天庆十年(1203年)三月,参加西夏癸亥科科举考试,被点为状元。皇建二年(1211年)七月,发动宫廷政变,废黜襄宗李安全,自立为皇,改元光定,成为西夏第八任皇帝。李遵顼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皇帝。李遵顼在位时与蒙古、南宋战争屡败,1223年退位,传位于子李德旺,为西夏唯一的太上皇。1226年病卒,谥英文皇帝,庙号神宗。 李遵顼,西夏崇宗之曾孙、李安全堂兄弟、李彦宗之子,虽辈分比桓宗、襄宗低,但年龄却比他们大。西夏天庆十年(公元1203年)后统领西夏军事。 遵顼年少时虽贵为宗室,但勤奋上劲,史载其:“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于西夏桓宗天佑十年(1203),庭试大显身手,夺得第一,后仕途一路顺畅,至以状元身份为皇帝,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可谓弥足珍贵。但其人政略昏庸,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上冒失轻率,反复无常,招致蒙古金国的双重打击,又及常年战事频繁,国家不事养息,终使西夏经济严重破坏,国力不振。 光定四年(1214年),应蒙古征调,李遵顼发兵三万帮助蒙古攻掠金国,因兵败宁州,拒绝再次发兵助攻,致使蒙古军队攻打西夏,李遵顼出奔西凉,转而采取联宋抗蒙攻金的策略,宋夏联合攻金取得惠州大捷后,因宋军配合不利,西夏军队再次受挫,联宋攻金策略遂告失败。后李遵顼又联蒙抗金,出于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上的反复无常,及战事频繁,致使西夏国力不振。光定十三年,由于国事日敝,废掉坚持联金的太子德任,自立为太上皇,传位于次子李德旺。 西夏乾定二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九年,1224年),蒙古军第五次进攻西夏,围攻沙州(今甘肃敦煌)、银州(今陕西榆林南)的作战。西夏光定十三年(乾定元年),神宗遵顼因附蒙攻金之策连遭失败,成吉思汗又屡遣使指责,不安于位,十二月传位于次子德旺,自称上皇。德旺继位后,改变国策,联金抗蒙,趁成吉思汗远征西域之际,遣使联络漠北诸部,企图结为同盟,抗御蒙古,以固西夏。乾定二年五月,成吉思汗从西域回师途中,闻西夏有异图,遂率兵由河外攻沙州,月余不下。旋令军乘夜暗挖掘地道,欲穴地而入,被西夏守将籍辣思义发现,夏军纵火于地道中,蒙古兵多窒息而死。九月,成吉思汗久攻不克,恐银、夏出兵赴援,遣总管华北诸州的国王孛鲁、黑马等分兵进攻银州。西夏守将盐府塔海出战,兵败被俘,蒙古军攻破银州,击杀夏兵数万,掳掠生口、牛羊数十万。孛鲁令都元帅扼守要地,自率军还。十一月,夏献宗德旺闻银州失守,漠北诸部溃散,遣使至蒙古军中请降,许以子为人质,蒙古军退走,沙州围解。 李遵顼自1211年废襄宗自立,全盘承袭襄宗自取灭亡的政策,继续破坏金国与西夏关系,不再向金国求封册,依附蒙古攻打金国,成为蒙古侵略金国的帮凶。他不断发兵侵金;金宣宗也不遑多让,决定痛击西夏。金国抗蒙不足,打西夏则绰辍有余,更不幸的是,夏军军力早已废弛,因此不断战败,反而没有令遵顼知难而退,更激起他的野心和战欲,继续发动战争,令人民家破人亡,民怨四起,经济严重破坏,国势直线下降。而蒙古征发西夏兵攻金国日渐频繁,西夏疲于奔命,使西夏亏多利少,西夏朝野上下对附蒙攻金的国策产生怀疑和不满。在位期间根本没有想过与金国议和,虽不断有忠良之士直言进谏,但一一被他痛骂,包括其子李德任。可谓直接导致了西夏走向了灭亡。
|
|